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花千骨之双生情缘 > 三五五 军议(上)

花千骨之双生情缘 三五五 军议(上)

作者:情梦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16 12:02:21 来源:258中文

三五五 军议(上)

吃过,玩过,笑过,闹过,总也要干点正事了。

次日午后,委员会参谋组军事组一干人等齐聚大会议厅,再加上预定要去大6上展的那几位同志,其他一些“相关部门”的代表,以及若干有空前来旁听会议的闲人……难得总人数过了七十,都可以召开一次全体大会了。

会议厅早晨才刚刚整理出来,空气中犹自弥漫着一股淡淡脂粉香气,几位同志用力吸吸鼻子,很是陶醉的表情,看来昨晚过得不错,解席也是其中之一。这位老兄眼下正捧一本诗集摇头晃脑诵读,据说这是读古书最好的阅读方式,有助于增强记忆。但在旁人眼里却是显得很傻帽儿,已经有好几个在偷偷笑话他。

不过解席却毫不在乎,因为茱莉也正在含笑看着他,与旁人的嘲笑眼光不同,茱莉眼中却是充满了鼓励之意——她当然并不指望老解当真读书考状元,但只要是女人,看见自家男人热衷于读书,都是开心的,这一点无论古今皆同。而解席也因此而更加专注——外人的眼光算什么,自家老婆的看法最重要!

另外一边,李明远教授与阿德正在闲聊,两人闲聊的话题主要是关于那位曹太监的——昨天酒宴结束之后,阿德说到做到,暗中给曹吉祥塞了一长条子用纸筒包裹好的银元卷儿,让后者开心不已,早将原来的怨念抛诸脑后。

这年头白银的购买力还很高,根据参谋组从钱谦益那里打探来的“行情”,哪怕是北京城里送给当朝阁老的重礼,价值也就在两千两银子左右。一般太监能得个十几二十两的贿赂就已经很满足了。而且短毛的银元成色十足,在岛上还有火耗银子的优惠,比官价纹银还要好使,这方面招抚使团里那帮人虽是初来乍到,却是早就摸了个门清。

不过短毛这边钱财虽然富裕,却也不会平白无故作冤大头,阿德肯在自家地盘上向一个外来户行贿当然是另有原因的……

“接触下来感觉怎么样?这位曹太监可以与之长期打交道么?”

面对老教授的疑问,赵立德思虑片刻,点头道:

“还行,虽说有点小贪,但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最重要是他比较识相,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位置。我观察他好几天了,以前在北京时怎么样不清楚,至少在海南岛这边,遇上了几次不痛快的事情倒还可以忍耐,不是那种不知道天高地厚只一味耍横的蠢货。”

“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与其长期合作。那回头跟钱大人说一声吧,就安排他担任海南方面的税监好了。”

——当初和钱谦益所签订的条款,其中关于海南岛上缴款项一条比较模糊。除了规定仍按往年标准向朝廷缴纳粮食和银钱的赋税外,短毛开埠经商所缴的商税却没有约定具体数字,而是依照实际收入计算。

这样一来朝廷必然要派员监管,而按照明王朝的一贯风格,派来的肯定是天子家奴——内宫太监。关于这方面,大家已经有思想准备。只是根据历史上那些纪录来看,大明宫廷外派出来的税监矿监之中很少有好东西,基本上都是那种吃拿卡要贪得无厌的混账货色。他们这边当然不可能容忍这样的人物放肆,所以就要找一个老实点的,至少要能知道害怕。

眼下看起来这位曹太监似乎还行,那就给他一个机会。理论上税监人选应该是由内宫自行委派,不过短毛这边不比寻常边镇,眼下时机又很凑巧,他们若开口指定了人选,宫廷里多少也要给几分面子——明王朝还指望这边帮忙解决山东的麻烦呢。

于是那曹吉祥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得了一个天大便宜——要知道外派担任税监乃是宫中太监所能得到的最大肥缺,正常情况下没有特别硬的关系,以及没有大出血朝相关人士塞足银子,绝对不可能得到这等好差的。

以这位曹太监在宫廷里半红不黑的地位,弄个前来传旨的差事已经是散尽家财了,接下来哪怕他把自己论斤卖掉也不可能再凑出买税监的钱来,可偏偏这边看他顺眼,就交了好运——运气这种事情真是很难说。

“对了,他的名字是怎么回事?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很犯忌吗?”

——明朝英宗年间也有个名叫曹吉祥的太监,不但御马监司礼监都执掌过,还总督过京城三大营,位高权重。只可惜到后来野心太大,居然想要造反,结果被处以五马分尸之刑,下场凄惨。

有这样一位“名人”事迹在前,很难想象大明宫廷中还有人敢叫曹吉祥的,难怪连李老教授都感到诧异。

对此赵立德倒是打听过一段,闻言微微一笑:

“我大致了解了一下,他还真不知道——他原本姓刘,家里兄弟两个,老大叫吉祥老2叫如意,后来进宫为了巴结曹化淳才改姓了曹。不知道曹化淳是故意不提醒他呢还是自己也不知道,还真没人跟他说过这些前朝旧事。”

——后世的人读历史书,某朝某代生了什么事……只要被记载下来的都是清清楚楚。但当时人们却有很多忌讳。尤其是这种涉及到谋反的旧事,更是被人讳莫如深。这位曹太监并非宫廷里科班出身而是属于“自学成才”,能接触到的宫廷秘闻想必不多,宫廷这种地方又是内斗激烈,人与人之间都互相提防着,人家就算知道也不会好心去提醒他,出现这种乌龙事件倒也不奇怪。

不过……“曹吉祥,刘如意?这兄弟俩的名字还真是各有特色。”

就连李老教授都禁不住大笑,旁边几位闲人好奇过来问清原委之后也都跟着大笑,取什么名字不好,偏偏要和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倒霉蛋同名,也真是够衰的。

笑归笑,之后老爷子还是让阿德找机会提醒对方一下,趁早改个名。他们既然想跟这位曹公公合作,总不希望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换人。

在谈笑一通后,唐健和王海阳等人先后进入会场,人员到齐,会议正式开始。这次会议最主要的议题就是接受招安之后下一步对山东的作战计划——人家大明朝又送东西又给学历,就是指望着这边能尽快出兵。昨天老爷子他们主桌上,钱谦益旁边一位最主要的副使就是来自大明兵部,几次三番问到出兵事宜,看来是着急得很。

“眼下已快到七月末,按照史书记载,差不多也就是在今年的八月份,明帝国从山海关防线抽调来防备满洲人的重骑兵,在野战中击溃了山东叛军主力,重新夺回山东战场的主动权,如果我们拖到**月份还不能结束,今后恐怕将不得不与这支明军配合作战——打算这么干吗?”

“来自山海关的重骑兵?就是那支鼎鼎大名的关宁铁骑?”

下面有人询问,阿德翻了翻历史册子,点点头:

“不错,是五千关宁军,而且史书上明确记载,在这支部队里有一个大名人叫做——”

他拖长了声音,脸上也显出一丝复杂表情:

“吴三桂!”

…………

下面一阵骚动,有人开始叫嚷“连他一块儿干掉算了!”,不过更多人也和赵立德一样表情复杂。这里的人都知道吴三桂是个大汉**——但那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眼下这位才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在大明军中人气极高,号称“勇冠三军,孝闻九边”,更被整个关宁军体系视之为明日之星,未来的关宁军脑人物。

就在刚刚过去的崇祯四年,那场给明帝国带来太多麻烦事的大凌河之战中,奉令支援大凌河城的锦州总兵吴襄打到一半临阵脱逃,居然连一手提拔他的大舅哥都不管不顾,还连累了其他明军全军覆没,结果被理所当然的逮拿下狱,号称要革职严惩。

不过这时候的辽东关宁军已经有了军阀化趋势,关外部队自成体系,明廷虽然拿下吴襄,却不敢怎么当真惩罚他,最后不痛不痒的给了个“原任戴罪,立功自赎”的判决。而所谓“戴罪立功”的机会,就是这次山东叛乱了。关宁军对付满洲外敌不行,打打叛军还凑合。在历史上也正是凭借此次平乱山东的战功,吴襄不但官复原职,还更进一步,升为都督同知,顺带可荫封一子。

但是在有了短毛的这个时空,这位吴总兵还能不能通过山东平乱捞到如此战功就很难说了,对此李老教授到没有立即做出决断,他只是温和的看着解席——计划中此次山东攻略的总指挥官。

“怎么样?小解,你觉得有那必要吗?”

解席皱着眉头考虑半天,最终却摇摇头:

“理论上我们是步兵,能有骑兵协同作战当然最好。可是关宁军在这方面劣迹累累,大凌河之战,锦州之战,还有当下还没生的松山大战……丢下友军自顾自逃命的事情他们可干得太多了。”

“不错,我们在打仗时如果有一支明朝骑兵近在身边,哪怕他们号称是‘友军’,也实在让人不能放心啊。到时候反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去防备,得不偿失。”

旁边北纬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他也是预定的军事指挥主官之一。有这两位说话,基本上可以做出决定了。

“那么……”

老爷子一锤定音:

“我们的动作就要快点儿了,争取在明军大举介入以前,把事情解决掉。”

---------------------------------------

2o1o年的最后一天,预祝大家明年一切顺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