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乱入之三国争霸 > 俾斯麦级战列舰

乱入之三国争霸 俾斯麦级战列舰

作者:漫天雨忆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5 14:53:04 来源:258中文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纳粹德国建成的最大的主力舰,超越了英国皇家海军旗舰,战列巡洋舰胡德号,成为当时世界上吨位最高战舰。同级两艘:俾斯麦号(bisarck)、提尔皮茨号(tirpitz)。

俾斯麦号以普鲁士王国首相和德意志帝国总理奥托·冯·俾斯麦(1815年-1898年)命名,人称“铁血宰相“。

提尔皮茨号以德意志帝国海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1849年-1930年)命名,人称“德国海军之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一直想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早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开始对建造35万吨的战列舰进行了理论性研究,并对其武备、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俾斯麦级战列舰。在纳粹德国宣布撕毁《凡尔赛和约》之后,1935年与英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不久,德国海军开始准备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英国曾要求德国将该型舰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吨,但德国以其不是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字国为由断然拒绝。开工日期:俾斯麦号193671/提尔皮茨号19361030;服役日期:俾斯麦号1940824/提尔皮茨号1941225。俾斯麦级舰体受穿越基尔运河水深限制,适度加宽舰体减少吃水,长宽比为667∶1,上层建筑比较紧凑,提高了舰体的稳定性。由于是德国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首次建造纯正的战列舰,为了降低风险,保证研制进度,尽量采用现成的技术,决定采用双联装380毫米口径舰炮(技术由巴伐利亚级战列舰上的舰炮而来),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呈背负式布局各布置两座(搭载8门主炮)。其主炮理论射速很高,达到同期战列舰的最高水平,主炮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在中近交战距离拥有很好的威力,但远距离着靶存速性能相应降低。其装甲防护与当时流行的被称为“重点防护”装甲防护设计有所不同,沿用“crentarorsche”的设计模式(称为“全面防护”),拥有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防护尺度,其主装甲侧壁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此外,该舰在实现大防护尺度的同时,依赖大防护尺度提供的空间补偿,主水平装甲安排在第三甲板,让其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于弹道上,使舰体要害部位的防护也得到了强化,超越同期建造的战列舰。

俾斯麦号战列舰1940年8月24日正式服役,同年9月15日,驶离汉堡前往基尔湾进行首次试航,然后返回布隆-富斯造船厂完成最后装配。1941年5月19日,“俾斯麦”号在“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的伴随下,驶出格丁尼亚港,首次出航,前往大西洋破坏英国海运航线。然而,它的企图被英国发现,并遭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舰只的围追堵截。英国海军调遣胡德号战列巡洋舰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prceofwales)拦截。战斗中,俾斯麦号击沉胡德号,还击伤了威尔士亲王号,自身也中弹负伤导致航速下降、燃油流失。英国随后倾力调遣皇家海军舰只前来围击。5月27日,俾斯麦号被英国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舰载鱼雷机(剑鱼)打坏船舵,无法操舵。次日赶到的英国舰队群起围攻,该舰的上层结构几乎全被摧毁,但船体仍大致完好,英国巡洋舰向俾斯麦号发射了鱼雷,在完全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为避免该舰遭英军掳获,舰长最后下令其自沉于距法国布勒斯特港以西400海里的水域。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是俾斯麦级二号舰,加装了两座鱼雷发射管。“提尔皮茨”号在进行随后的装配时,其造船厂——威廉港海军造船厂,屡遭英国飞机空袭,空袭达1042架次,投下大约670吨炸弹。尽管没有一颗炸弹命中“提尔皮茨”号,但反复的轰炸却使它一直拖到1941年2月25日服役。提尔皮茨号建成以后自从1942年就一直隐藏在挪威的峡湾中,牵制了盟国大量的海军兵力,使英国皇家海军不敢放手在其它作战方向用兵。英国海空军动用重型轰炸机、袖珍潜艇、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多次发动袭击都未能将其击沉,直到1944年11月12日被英国皇家空军使用重型轰炸机携带五千五百公斤的“高脚柜”重型炸弹炸沉。

标准排水量:俾斯麦号41700吨/提尔皮茨号42300吨;满载排水量:设计值49400吨/最大52900吨。

尺度:长251米/宽36米/型深15米/设计满载吃水102米/实际最大吃水107米。

动力:12台高压锅炉,3台蒸汽轮机,设计最大功率138000马力,实际稳定最大功率150170马力,实际极速最大功率163026马力。

航速:308节;载油7400吨,续航力:8525海里/19节,9500海里/16节。

武备:8门双联装380毫米/52倍径(按英国标准是48倍口径)主炮;6座双联装150毫米/55倍径副炮;8座双联装105毫米高炮;8座双联装37毫米高炮;2座四联装、12座单管20毫米高炮(提尔皮茨号为18座四联装、6座单管20毫米高炮)。

装甲:主侧舷装甲320毫米;双层装甲甲板,上装甲甲板50-80毫米,主装甲甲板80-120毫米(布置在第三甲板位置,与主舷侧装甲一同重叠在弹道上);主炮炮塔130-360毫米,炮座340毫米;指挥塔350毫米;防雷装甲45毫米。防雷系统设计要求抵御250公斤tnt炸药,实际可抵御300公斤德国hexanite烈性炸药。装甲总重17450吨(不含炮塔旋转部分),舰体结构总重11691吨。

建造材料:舰体结构,st52造船钢;立面装甲,k/a表面渗碳硬化钢;水平装甲,wsh高强度匀质钢;防雷装甲,ww高弹性匀质钢。

舰载飞机:4架ar-196型水上飞机(用于侦察、校射与联络)

舰员:1927人。全体舰员编入12个分队,每个分队180-220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