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雪之舞,魂殇 > 第三百八十一章 可以啊,过过瘾

雪之舞,魂殇 第三百八十一章 可以啊,过过瘾

作者:幽菀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31 19:12:41 来源:258中文

“空荡的街景

想找个人放感情

做这种决定

是寂寞与我为邻

……”

明明是一首苦情歌,但骆华玉略带沙哑的声线却不让人觉得苦情,反而让人觉得有一种历尽铅华的沉稳。

把电脑音量调到一个,宁希竹背部仅仅贴着椅背,半眯着眼睛。

她突然觉得,骆华玉的声音有一种特别的魔力,更准确来说,在这首《一直很安静》里,骆华玉一开口,就能让人顿时静下心来。

这其中固然有编曲的影响,苏景一如既往地凸显人声的编曲风格,将骆华玉的嗓音特点尽可能完整地表现出来。但更重要的是,骆华玉在情绪的表达和感情的收放更加的成熟和内敛,完美地契合了词曲的隐忍不发。

听着听着,宁希竹突然坐直身子,把播放模式切换成单曲循环。

一遍又一遍,她终于明白了,一直很安静,不仅仅是默默地爱着,不求回应地爱着,更是一种克制。

不是不明白“爱一定要有回应”,只是在爱情里不被爱的那个人,“始终不能有姓名”。

奈何情深缘浅,“原来缘分是用来说明,你突然不爱我这件事情”。

这首歌如同一只大手,把宁希竹的思绪拉回到那段克制地爱着苏景的时光,一幕幕心酸历历在目。

“还好,最后我们还是在一起了。”

宁希竹庆幸地想着,在骆华玉的歌声中,慢慢睡着了。

《一直很安静》火了,最高兴的就是骆华玉的铁粉了,纷纷在歌评里刷着“曾经的疗伤歌手终于回来了”。

宝dao那边之前一直抹黑骆华玉的媒体也见风使舵地大肆赞扬起来。

有意思的是,看着媒体的两极反转的态度,当事人骆华玉显得十分平淡,反倒是张宝伦这个被殃及池鱼的倒霉蛋,像个吃瓜群众一样欢乐得不行。

“你还是别高兴得太早,我可听说了,温悦佳、陈平生他们也在筹备新专了。”苏景提醒道,在华音奖之后的庆功宴,他又交到了不少朋友,时不时就发个信息过去刺探情报,倒是得到了不少消息。

“我知道,恐怕今年的乐坛比去年还要激烈。”张宝伦补充道。

苏景深以为然,尤其是第一季《千千阕歌》利用知名唱作型歌手打响名气后,和网云音乐达成合作,大量在网络小有名气的独立唱作人登了第二季《千千阕歌》的舞台,虽然没有第一季的星光熠熠,但激烈程度却是丝毫不减。

不难想象,作为节目的策划方之一,亚驰传媒肯定会注入新鲜血液,继续抢占流行乐坛的市场。

而后来者的出色表现,也让他们这些走在前面的人倍感压力。

“挺好的,这样的乐坛才有趣。”苏景说道。

张宝伦轻笑一声,问苏景:“你的第二张专辑也应该在准备了吧?”

“有个大概的想法了,过了年再准备。”这事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苏景就老实回答了,“对了,你呢?”

“我今年有演唱会啊,没时间做专辑了。”张宝伦回答道,而且他去年才发了一张专辑,像他这种咖位的,没必要像苏景这种新人一样,用一张张专辑去丰富歌库、堆积人气。

“演唱会啊……”

苏景突然就酸了,开演唱会不难,但办巡回演唱会就真的难,数遍整个华语流行乐坛,能开真正的巡回演唱会的歌手屈指可数。

对苏景而言,举办演唱会都太遥远了,更别说是巡回演唱会。

首先,他没有那么多钱。尤其是大型演唱会,场地租金、舞台、灯光、音响、安保、宣传等,再加工作人员的酬劳和开支,动则几百万千万的,除非他向老舅拉投资,不然还真承受不起来。

再者,他没有那么多歌。出道尚短,底蕴不足,他目前的曲库还撑不起一场演唱会。他要唱什么歌观众们一猜就能猜到,没有期待感。毕竟他想开的是真正的演唱会,而不是粉丝见面会。

最后,他的粉丝还没有忠诚到可以为他的演唱会买单。花个两块下载一首单曲,开个平台会员包限额下载歌曲,花个几十块钱买一张专辑,都无所谓,横竖不过一顿或者一天的饭钱。但要花几百块几千块去看一场没有期待感的演唱会,抱歉,你谁啊!

听得出苏景语气中的羡慕,张宝伦笑道:“我在南粤有两个场,一场在南都,一场在端州,有兴趣的话,嘉宾就给你了。”

“可以啊,过过瘾。”苏景明白张宝伦是在关照自己,所以也没有客套。而且说来惭愧,他还真没有在万人的场馆里唱过歌,能借此机会体验一下,也是一件好事。

结束了跟张宝伦的通话后,苏景又投入到愈发紧张的春晚联排中。

毕竟春晚这个舞台,歌手的自由度并不高,他要表达的不一定是他想要表达的,而是导演组规定他要这样表达。

饶是苏景以前有过大舞台的经验,一开始也十分不适应春晚的节奏。几次联排下来,导演组找他开了几次会,不断地录歌,修改,录歌,修改。

终于赶在第一次录备播带前,他终于进入了状态,并且越来越好,第二版备播、第三版备播,有的节目撤了又,有的节目压缩时间,直到最终节目单确定下来,看到保住了零点前压轴的五分钟表演时间,苏景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但也只是微微放轻松一点,节目单又不是不能更改,只不过可能性比较小而已。

总之这段时间,高强度的联排和各种压力让苏景心力交瘁,苏母看着儿子都快瘦一圈了也是心疼无比,天天熬着鸡汤,好让苏景补补身子。

时间很快来到了除夕当天。

春晚一号场台前后台一片混乱,工作人员忙着布置会场,其实早就布置好了,但灯光、服装、道具什么的都要检查再检查,发现有坏的就马换。

而表演者则紧张地熟悉自己的节目,练歌的、练舞的、练小品的……加备选节目的,人实在太多了,根本就没办法安排过来,只能随便找个地方练习了。

相比起来,苏景就幸福得多了。他被安排和对他有半师之恩的国家队老前辈李维京共用一个休息室。

苏景来得并不晚,但李维京来得比他更早,他刚来到休息室门外,就听到里面传来李维京练歌的声音。

站在门口等到老前辈练了一遍停了下来,苏景才打开门,看到李维京投过来的视线,苏景恭敬地问好,“李老师,早好!”

他可不敢怠慢,要知道这位老前辈,老苏遇也得喊一声老师。

“来了啊,好久没在这样的场合见到你了。”李维京拍了拍沙发,示意苏景坐下来。

要是换作一年前,他大概也如同傅老一样,一开始认不出苏景来。但现在苏景都抛头露面一年多了,对于这个他们曾经一致看好的后辈,平时也会多关注一些。

苏景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李维京身边坐了下来。直到现在,他都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些曾经指导过他并对他寄予厚望的前辈们。

“不要太紧张,年轻人沉淀一段时间也是好事。”李维京和蔼笑着,像拉家常般,“转眼就十多年了,你也快三十了吧。”

“过年就了。”苏景规规矩矩地回答,虽说距离生日还有很久,但算起来,年他确实已经岁了。

“记得次见你,还满脸稚气的。”李维京努力回忆了一下,“现在稳重多了,以后做事就不要那么轻率了。”

“知道。”苏景羞愧地低下了头,当初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可他却选择了最为偏激的一种。

虽然他主张人生应该为自己而活,但他在享受荣誉的时候,同时也背负着责任,他这么一走,确实是有些不负责任了。

“好了,你练习一下吧,等等还要彩排一次。”李维京主动结束了闲谈,“我看看你现在还有几分功底。”

苏景听得出李维京话里有考量和指导的意思,不由在心里庆幸自己这一年多也积极练习,早年的功底多少也捡起了不少,甚至有了这些年的经历和创作经验,反而进步了不少。

酝酿了几分钟,他在李维京面前把晚要演唱的歌曲唱了一遍,不过虽然这段时间一直练习这首歌,但毕竟是今天第一次唱,还没有达到最好的状态。

在李维京这样的前辈面前,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瑕疵自然被指了出来。

在他们眼里,音乐应该是一门精益求精的艺术。

苏景没有找借口,虚心接受着李老的点评和指教,要知道寻常人可没有这种老歌唱家一对一指导的待遇。

当然了,对于苏景的进步,李老不可能听不出来,在点评的时候,也大力夸赞了一波。

最后还不忘建议道:“春晚的舞台确实限制太多,但我还是建议你多一些这样的舞台,先忘掉自我,再去展示自我,当你能在方寸之间娴熟地腾挪转移,那么在很多表演中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这个道理苏景自然明白,他身边就有宁希竹这个活生生的例子。

乍一看她的很多方案都是中规中矩,好像没有太出彩的地方,但成功率远比苏景的要高很多。不是说苏景就比宁希竹差,而是苏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让他大获成功,也能让他一败涂地,限太高,下限太低。

在广告如此,在音乐苏景也是如此。

他总是唱自己创作的作品,自由度很高,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但当他习惯了这种自由,一遇到束缚的时候,就很容易丢失自己的节奏。

就好比如这次春晚,说到底他还是习惯了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所以才会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来调整状态。

如果苏景只是在流行乐坛发展的话,李维京根本就不用跟苏景说这番话。但以苏景的天赋条件,他可以登歌剧或者戏剧的舞台,他要学会克制自己,表达角色。

纵使这么多年过去了,李维京还是不忘在苏景身寄予厚望。

毕竟,天才与天才之间,也是有差距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