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结界之十方俱灭 > 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日千里

结界之十方俱灭 第七百三十四章 一日千里

作者:扒瞎留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29 13:06:45 来源:258中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起纵然说的有理有据,但依然还是有那些冥顽不灵的官员在那里所谓的据理力争,那开始反对李起的兵科给事中又是站出来说道:

“皇上,太祖高皇帝乃我大明开基创业之祖,太祖定下的法令你不能废啊,废了,太祖会不瞑目的。”

李起听了,心中不由得是一阵好笑。

李起心说太祖高皇帝还定过宦官不得干政的法令,但是在天启年间,魏忠贤干政干的那么厉害,你这个兵科给事中当时也在做官,也没见他跳出来说啊,

现在跑来说这事,也不知道是借题发挥,还是想给自己扬名立万。

怎么着,你是要踩着我的肩膀,在历史上留名?

李起冷冷的笑了笑,而后说道:“当年太祖高皇帝还曾定下凡贪污六十两者,便剥皮实草。这条祖制你认为朕是不是要恢复一下?

若是恢复,爱卿你便以身作则,先从你开始调查,爱卿以为如何啊?”

李起这话一出,那官员当时便已是白了脸,傻了眼,险些眼前一黑,一个闷头栽在地上。

这些官员,其中许多人还是崇祯帝时期的官员,因为也没有犯什么大错,李自成和鞑子占据京城的时候,他们也是没有同流合污,隐姓埋名去了。

正是因为感念这一点,再加上照顾崇祯帝的面子,于是李起便启用了他们。

但是再没有犯大错,谁又敢说自己绝对干净,干净到贪的银子不会超过六十两?

谁敢!

“退下。”

李起大喝一声,只把那官员吓得两腿发抖,差点站立不稳,乖乖回了原位,再看他,脑门尽是汗珠。

李起看着大殿中一众文武官员,诚心说道:“太祖高皇帝是朕的先祖,现在他定的法令朕要废除。

如果太祖不满意,自会晚上来找朕,以旁人无关,你们只需做好朕交给你们的事情即可。别的无需多想,想也是白想。”

作为一个皇帝,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如果是崇祯帝说的,那底下官员估计也没人当回事,该怎么说还怎么说,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但是现在说话的人是李起,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李起的话可以说是板上钉钉,无人可以更改,管你搬出谁来,都是白搭。

所以那些不同意的官员这时候也是无可奈何,即便心中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同意。

不过开明的人也有,就比如说像那堵胤锡和顾炎武,他们那是完全赞成李起的。

他们见识广阔,自然知道海贸的巨大利益,有一句话叫出海跨国十倍利,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海贸的巨大利润。

当然,这句话也许有所夸张,十倍也许没有,但是三倍、四倍还是有的,可就三倍四倍这样的利润也是不得了了。

如此之大的利润,如果朝廷完全置身事外,不亲自去做这买卖也就罢了,但如果连税收也得不到,那岂不是亏大了。

这可就真应了那句话,端着金饭碗去讨饭,饿死也活该。

堵胤锡第一个站出来响应李起,堵胤锡说道:“皇上英明,禁海令当年因倭寇之乱而起,如今倭寇之乱早已平息。

而今世道沧桑,禁海令早已成为我大明国运昌盛的障碍,废除禁海令,沿海百姓必然欢腾。皇上不但可以尽收其心,还能因为海贸昌盛,而使我大明税收再上几个台阶。”

堵胤锡说着,又是转过头来,看着开始那反对废除禁海令的官员们,继续说道:

“遥想当年两宋时期,海贸是何等之繁荣昌盛,万国货物犹如邻村街巷。若非海贸巨大利益支撑,两宋何以支撑数百年?”

顾炎武也道:“不错,当年两宋内忧外患不绝,然而靠着这海贸的巨大利润,这才是国富民安,在四周虎视眈眈之下,竟然熬死了一个又一个强大敌人,若非海贸,两宋早已灭亡。

如今皇上重启海贸,于我大明有大利,于我百姓有大利,此利国利民之举,何以不可?”

李起是皇上,是天子,万民之首。堵胤锡是内阁首辅,百官之首。

他们两个人只要对同一件事情一点头,那可以说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是就此定下,无人可阻。

所以这个时候,那开始反对废除禁海令的兵科给事中,还有那一道附和的官员们,这时候也是一个个闭上了嘴巴,不敢说话了。

如此,禁海令被废除。

当这个消息传下去,果然如堵胤锡所说的那样,那沿海百姓人人欢腾。

他们之前因为朝廷的禁海令,使得每一次出海,那收获都要被别人拿去大半不止,即便心有不甘,也无可奈何。

但是现在禁海令一废除,他们再也不用跟孙子一般的讨好巴结那些官员了,每一次出海也可以堂堂正正的出去了。

不但如此,有了大明水师的保护,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海上运气不好,遇上了强盗,会有去无回。

尽管说他们所要缴纳的税收比之一般商户要高,但这跟以前比起来,简直是好的没法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李起的禁海令对他们确确实实是好的,有利的,他们自然对李起诚心拜服。

甚至许多百姓的家中也是给李起立下了长生排位,在家里把那李起天天当菩萨拜。

这些沿海百姓那可是人人都知道出海的获利之丰,这时候可以光明正大的出海了,他们自然是踊跃参与。

于是家家户户开始凑银子,订造船只,只盼着早点出海赚钱。

一时间,那负责造船的商户真可谓是成了香馍馍。完全是卖方市场,他们说多少银子一艘船,那就多少银子一艘船。

但是纵然如此,他们这些商户依然是忙的脚不沾地,连连扩大规模,只想着趁此机会做大买卖,但依然是供不应求。

如此这般不过两年时间,大明的海面上便已是千帆万叶海中去,车拉马载金银来。

海贸一天比一天昌盛繁荣,也为大明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直接和间接的税收,大明的国力也在以极快的速度飞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