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黑猫灵探 > 第310章 有机肥,厚待你不容易(2/3)

黑猫灵探 第310章 有机肥,厚待你不容易(2/3)

作者:SF银森林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7 23:01:39 来源:258中文

大有机肥计划?

王昱业首先就苦笑了:“一听就知道是一个赔钱计划了。”

齐政闻言喷笑:“不至于吧!”

王昱业就说了:“有事实证明啊,嘉谷农资不就是因为有机肥业务持续亏损吗?”

嘉谷农资的杜为民笑了笑:“还好吧,牺牲我一个,幸福整个集团……再说了,我们已经在向盈亏平衡线靠拢了。”

直接受益的嘉谷农业的谢开济和嘉谷农牧的李东亮等人都笑了,调侃着感谢杜为民的“牺牲”。

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嘉谷农资负责整个集团的农用物资供应,为了配合集团的生态化发展战略,嘉谷农资大力发展有机肥生产业务。从规模上来看,嘉谷农资已经是国内最大的有机肥生产商虽然在产量上还比不上无机化肥的零头。

我国的化肥尤其是磷肥和钾肥,生产原材料在海外,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国家对进口权实行严格管控,占大头的是国有资本大佬。嘉谷农资想要在肥料行业内出头,也只能另辟蹊径,在市场前景良好和国家大力支持的有机肥上下功夫。

嘉谷农资的有机肥生产原材料来源主要是两种,种植业废物如秸秆等;以及养殖业废物,主要是禽畜粪便等。

每一个嘉谷牧场以及生猪养殖场,都有嘉谷农资的有机肥制造厂;而在南方水稻主产区以及东北玉米主产区,嘉谷农资也有七八家秸秆有机肥制造厂。

嘉谷农资生产的有机肥主要供应嘉谷体系,除了嘉谷自有的农业基地,相当一部分供应给合作方比如水稻生产合作社以及大豆合作社。

“其实,就算集团没有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我们的有机肥生产规模也需要扩大了。毕竟,即使是嘉谷体系以及相关合作方,我们的产量也是远远跟不上需求的。”杜为民坦诚道。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化肥和农药每亩用量持续增大,很容易就陷入了一种困境:因为长期使用化肥和农药,产生了“药物依赖”,不逐步加量就可能减产。

经常可以听到一句话,能够让13亿人吃饱,就是中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但是这个贡献背后,是我们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

为了控制病虫害,农田里大量喷洒农药,严重污染水土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多少人记忆中,“晚霞中蜻蜓飞舞,夏夜里蛙声一片”的画面,已经成为回忆。

而且,为了增加粮食产量,我们使用了全世界1/3的化肥。过量施肥破坏了耕地的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和盐碱化。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

耕地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但我国的耕地质量实在不容乐观。

就以东北为例,黑土地是世界公认最肥沃的土壤,“插根筷子也发芽”。东北是全球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但这些年,在粮食增产的同时,黑土地也被过度开发利用,土壤明显退化,疲惫不堪。

黑土层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60厘米~70厘米,下降到今天的20厘米~30厘米黑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形成1厘米黑土层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过去黑土层丰厚,脚踩上去就像踩在海绵上一样。现在土层变薄,营养不足,不得不多施化肥。化肥越用越多,又导致土壤板结,踩上去甚至看不到脚印。

就嘉谷与农民合作的经历来看,其实农民们不是没有看到这些问题,也不是不想改变。恰恰相反,农民们渴求改变现状的心思比想象中还要强烈。

问题只在于,一来他们确实不懂得科学施肥用药,很多时候是根据感觉来的;二来也没有条件让他们进行改变为了生活,为了保证粮食产量甚至增产,不多用化肥又能怎样呢?

但是一旦与嘉谷达成合作,一方面农民们在嘉谷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了合理施肥以及用药;另一方向,嘉谷农资生产的有机肥,在有集团补贴降低价格后,大受农民们的欢迎。

土地是农民们的命根子,如果可以精心呵护,谁又愿意伤害命根子呢?

但即使如此,嘉谷农资也并不好过。

丁显代替杜为民说出了难点:“有机肥发展存在两个典型瓶颈问题,效用和成本。”

“与化肥相比,有机肥不但用量大,而且费功夫。比如一亩地用几十公斤化肥就可以,但是一亩地用有机肥则需要施上吨的量才能达到同样的增产效果有机肥主要是为了培肥土壤,对当季作物的增产效果并不明显。”

“不过这个问题现在基本不是难题了。”

发展有机肥,并不是完全拒绝化肥。作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养分,有机肥在这方面的养分比较欠缺,而无机肥负责提供作物的矿质营养,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在过渡阶段,我们是把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也就是以有机质为主,里面掺加了一些氮磷钾的无机肥料。既能满足作物快速增长的需要,也能满足土壤增添有机质的需要。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50%化肥处理后的土壤肥力较化肥处理得到明显改善。”

“紧接着实验室又取得了重大进展……”

实验室头子陈建章微微一笑。

当其时,正赶上齐政对嘉谷实验室的大规模投入,他果断组建了有机肥研究团队,建立了生物有机肥制造新工艺,筛选出对作物生长具有显著作用的芽孢杆菌,并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芽孢杆菌生物有机肥二次固体发酵新工艺,使得新型有机肥里含有更多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益生菌”,让庄稼长得快、长得好,当季增产效果能与化肥相媲美,从而真正提高了合作社社员施用有机类肥料的积极。

“但成本一直是个难题,也是嘉谷农资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有机肥生产的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都比较高。

由于腐熟时间较长,翻堆、干燥、粉碎、包装等āo)作过程人工投入量大,导致有机肥生产成本增加这个对嘉谷而言倒不是问题。有实验室那群将微生物玩得飞起的挂bi)们培育的发酵菌,嘉谷农资生产有机肥的发酵腐熟极为高效,而且重金投资的生产线对人手要求不高。

但是运输确实是个问题。

尤其是秸秆有机肥制造厂,秸秆原材料的分散让收集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目前有机肥还不能享受化肥的有关运输优惠政策,导致其运输成本通常为化学肥料的2~3倍。

综合起来后,嘉谷农资生产的高质量有机肥成本可不低,为了推广使用,集团甚至不得不提供补贴以降低价格。

“不过……”丁显话音一转,“现在实验室又有了新成果,能大为降低有机肥生产成本,这才是我建议启动大有机肥计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陈建章。

陈建章自信一笑,吐出一句:“海藻有机肥!”

……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