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黑猫灵探 > 第351章 给央企的压力

黑猫灵探 第351章 给央企的压力

作者:SF银森林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7 23:01:39 来源:258中文

嘉谷国际成功收购csr糖业,跻身全球糖业前三强的消息传回国内,没有引来太多的瞩目。

一来是这段时间的新闻太多了,次贷危机、四万亿救市计划、猛牛的股权危机……

二来,虽然这是次贷危机恶化以来,国内第一单成功抄底海外优质资产的收购案例,但无论是嘉谷国际,还是csr糖业,都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企业,关注度颇为有限。

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嘉谷国际这笔收购……干得太漂亮了!

真正的业内人,都能看到嘉谷国际这笔收购的战略意义。

谁不想像国际四大粮商那样,有自己的港口、船队等,但是都只能想想。

一方面是因为跨国粮商和原产地的合作,已经非常稳固了;另外,他们在包括信贷、资金、仓储、化肥整个供应已经很紧密了,要想进入,门槛非常高;所以,不过是有心无力。

但次贷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为国内粮商提供了全球配置资源的机遇。

嘉谷国际通过寻找可行的海外投资机会和目标,通过并购等方式积极“走出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嘉谷国际此举,也传递了极大的压力。

……

国粮集团的老总宁镐就觉得,自己简直是与嘉谷体系犯冲。

执掌华闰集团的时候,他通过不断地购买啤酒公司,最后整合成了今天产销排行第一的华闰雪啤品牌;然后嘉谷体系冒出来了。

嘉谷体系的清源啤酒异军突起,同样通过“买买买”的战略、灵活高明的营销手段以及更胜一筹的啤酒口感和品质,势头直逼雪啤,眼看着就要夺得国内啤酒界桂冠了。

这也就算了,毕竟,自己04年就已经调任执掌国粮集团了。

然后,他发现嘉谷体系简直无处不在。

国粮集团最核心的业务,是关乎国计民生的粮油食品。主打的是福临门品牌,新总部所在大厦也以福临门命名,足见国粮集团对福临门品牌的重视程度。

然而,央企国粮苦心培育的“福临门”食用油,连年征战,仍然难以撼动外资“金龙鱼”的垄断地位。

如果仅仅是输给了独占国内食用油近40%市场份额的金龙鱼,他也认了;但嘉谷粮油横空出世,在大豆危机中力挽狂澜,借此成为国内最大的油脂加工商,然后推出了“嘉谷食用油”品牌,短短几年的发展,市场份额居然超过了福临门。

虽然两家离金龙鱼都有不小的差距,但嘉谷在原料大豆生产和加工上,不是国内任何一家粮商所能媲美的。不谈国内的大豆种植基地,业内谁不知道嘉谷在俄远东地区的大豆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上百万公顷?

相比之下,国粮集团的大豆原料还主要靠美国adm供应。

宁镐也承认,自家的市场占有率应该做到20%以上,这才是央企应有的分量。但上有金龙鱼,下有嘉谷,说得倒是轻松。

同样,在国人的主粮大米方面,福临门也遭遇了嘉谷粮油。

嘉谷凭借着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在南方产粮区建立了庞大的水稻种植、收购、物流、加工、营销网络,令益海嘉里都退避三舍。

这日子没法过了。

……

宁镐已经发现,粮油作为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国粮集团与民营企业竞争并不具备优势。国粮集团必须要进一步扩展产业链,实现更多的品类经营。

纵观国粮的全产业链计划,独独缺了乳业一环。

国粮曾向国内诸多乳业巨头抛出橄榄枝,可是“毒奶事件”之前的中国乳业一直告诉增长,谁也不愿“分钱”给国粮,即使寻找合作对象,也更倾向于国外乳业巨头和投行。

“毒奶事件”后,国内乳业巨头再次进入了国粮视野。没有卷入危机的嘉谷乳业以不可阻挡的冲天之势登顶,虽然看着垂涎欲滴,但基本是不用想的了。

他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猛牛乳业身上。

猛牛也算是倒了血霉了。

去年卷入“毒奶事件”不说,损失惨重得差点崩盘了;今年,好不容易赶上了乳业恢复的良机,又撞上了次贷危机。

众所周知,在猛牛发展遭遇资金瓶颈期时,与大摩等国际投行开始合作,即以资本对赌的方式赢取外资的注入。

尤其是去年遭遇“毒奶事件”的冲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亏损,猛牛还抵押了不少股份给大摩,通过大摩投资美国的理财产品——然后次贷危机来了,大摩差点破产,猛牛的投资出现巨亏,导致猛牛股权危机爆发。

虽然通过老牛同志的一通哭诉:股价暴跌、陷入现金流危机的猛牛将可能被外资恶意收购,一批企业家好友纷纷出手相救,猛牛股权危机暂时解除。

然后就是国粮集团的最终救场了。

宁镐作为老牛同志的好友,导演了国粮入股猛牛的大戏,通过投资持有猛牛20%的股份,成为猛牛的第一大股东。

这算是各得其利。猛牛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彻底摆脱了股权危机;而国粮在食品产业链补上了乳业一环。

但还没等宁镐高兴一下,嘉谷国际走出海外,成功并购csr糖业的消息传来。

宁镐特想揪着齐政问一句,你丫的就是要为难我胖虎是吧!

国粮集团旗下也有糖业子公司,甚至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糖业公司,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出海并购csr糖业。

“走出去”实施海外并购战略,加强“上游”资源建设,是全产业链战略的需要,也符合中国市场长远发展要求,有利于服务于国家粮油安全——可惜这样干的是嘉谷,而不是国粮集团。

作为央企,国粮的竞争对手理应是全球视野内的粮商。

但不知什么开始,宁镐发现,嘉谷集团在成为国际粮商的道路上,步步走在了国粮集团的前面,给了国粮集团莫大的压力。

他就隐约听说业内一位资深人士说过:“国粮作为行业老大,应该去和国外企业竞争,甚至买码头、港口,而不是和国内其他粮商打价格战。”

“我国要从国际上进口粮食,粮食价格就会大涨。这是因为国内企业没有国际定价权,只有企业有了粮油定价权,才能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我国是最大的粮食需求市场,如果没有一家世界级的大粮商,保证市场需求,稳定市场价格,这会非常危险。国粮作为国内最大的粮食企业,在这点上甚至做得还不如嘉谷集团。”

想着想着,宁镐苦笑了一下。

有时候他挺羡慕与佩服齐政和王昱业的,没有短期赢利账面上的要求,做产业布局时更加从容不迫和有计划,不计一城一池丢失。

嘉谷乳业可以在国内悄无声息地投入几十亿养奶牛,最终成为国内乳业霸主;嘉谷国际可以瞅准目标,就果断下手,通过并购跻身全球糖业前三强——对于这点他尤其羡慕,由于地缘接近亚洲(糖的净进口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糖品的高质量,嘉谷收购csr糖业后可以在全球糖产品平均价格水平线上获得“远东溢价”。

而国粮集团呢?针对国内食品企业的收购名单列得一张纸都写不下,但对于“走出去”却需要几经论证,最终拖而不决。

以前他觉得问题不大,但嘉谷的积极进取警醒了他。

作为全球最大的粮食消费市场,国粮在国内积极发展没有错,但不能放弃自己的使命。

承担稳定中国粮食市场和保护粮食市场安全的责任,这是国粮的主要职责。

最关键是,他有预感,嘉谷集团的全球布局这才刚开始,国粮再不行动,直接退位让贤得了。

再三思考后,他通知秘书:“通知召开董事会,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