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黑猫灵探 > 第214章 扬帆南下

黑猫灵探 第214章 扬帆南下

作者:SF银森林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09:16:11 来源:258中文

地近江南,天气转好,似乎连空气也变得湿润起来。

北方虽然还在下雪,但淮安却是初冬景色,冬阳照在人身上倍感温暖,只有瑟瑟长风从运河两岸吹过,提醒着人们严寒的即将到来。

三艘大船在淮安补给之后,继续扬帆南下,过了高邮、扬州后,抵达镇江码头。

孙越陵看着忙忙碌碌的镇江码头,心中感概万千。当年他就是从这里起航入海,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如今绕了一个大圈,再次回到了当初的起点。

要是从镇江往西再过百里的话,就是他的“家乡”南京了。不由想起当年南京的种种,从闻香会手中逃离,在镇江码头被丁梦瑶所伤,直到加入白石山城的商队,他才学会了一身的武艺,改变了自己对于整个大明时局的看法。

如今丁梦瑶已死,闻香会败亡,只剩沐宛仍旧委身于阉党,并处处与他作对。

想到这,他就一阵心痛。

“大人,只怕还需数日,我们便要到达杭州了,到时候再沿海路南下,很快便可以抵达福建。”韩弱水的声音在旁响起,将他拉回了现实之中。

孙越陵回头一看,见韩弱水和东方胜平站在身后,对着他们点了点头,道:“跟着我远离京师,奔赴他乡,真是辛苦你们了。”

东方胜平笑道:“大人这是说哪里话,如果没有大人,我们恐怕早就被花旗社给害惨了,能够追随大人,是我们的荣幸。”

韩弱水也笑着点头。

孙越陵道:“你们太抬举我了,其实我跟你们一样,都是穷苦出身。但既然上天让我们聚在一起,我们就不能辜负上天赐予的机会,一定要紧紧团结起来,将为祸大明的鬼魅魍魉彻底扫除干净。”

东方胜平道:“大人说的是,有大人来带领我们,我相信总有一日,我们能够杀回京师,让阉党授首。”他如此一说,可见他心中是多么希望能够再次回到京师,重振关心堂当日声威。

孙越陵道:“胜平你是北京人吧,你的名字取得很好,我一直想问有什么出处,可是又觉得有点唐突……”

东方胜平答道:“大人,我的名字是父亲取的,所谓不胜则平,意为不败,所以我就叫做东方胜平。”

孙越陵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你的父亲想必一定很有才,否则不会给你取这么一个十分拉风的名字,我觉得你还是叫东方不败更有威势!”

东方胜平尴尬道:“大人说笑了。”

韩弱水一指西边,突然说道:“大人,长江上游就是你的家乡应天府,我们要不要去看上一看?”

孙越陵叹息一声,道:“算了吧,那里虽然是我的家乡,却也是我的伤心之地,如非必要,我看还是不回去了。”

韩弱水沉默一阵,道:“听说大人以前在南京曾被金陵会迫害过?”

孙越陵点头道:“不错,我以前是和金陵会有过冲突,但都是一些小事,现在看来已经算不得什么。”

韩弱水道:“大人胸襟开阔,令人佩服。”随即话题一转,道,“不知大人可否知道,金陵会在整个江南一带,是东林人的强大后盾;而江南一带,正是东林党的大本营所在。”

孙越陵早就听闻过此事,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整个江南就是东林党的大本营,江南的许多官宦子弟都是东林人。”

韩弱水又道:“自从东林大败,党魁被逐,厉老远游后,现在东林的重心又从京师转移到了江南,许多东林人在江南结交朋党,聚众讲学,互为声援,大有企图东山再起之意……”

孙越陵听他话里有话,道:“你的意思是?”

韩弱水将目光从逐渐远去的镇江码头收回,郑重道:“东林后继之辈中,阁老最为重视的就是你和钱谦益,如今钱谦益回到江南,那些东林后进势必争相倚附,钱谦益也可趁此机会号召东林诸人,成为东林真正意义上的党首……”说到这,又沉默下来,不再说了下去。

孙越陵心中一惊,看来还是韩弱水想得更远更深,他虽然想到了此点,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韩弱水说的没错,如今东林大佬们纷纷隐退,东林群龙无首,钱谦益极有可能在此情况下以江南文坛领袖的身份号召诸人,一举成为东林新的党魁。

当然,钱谦益成为东林党魁也未尝不妥,只是他若要改变大明的未来走势,改造整个东林党,势必将会阻力重重,起码也要先过了钱谦益和江南仕林这一关,除非他不打算将来有所作为,而是继续随波逐流。

倘若真要那样,恐怕他就不能完成对叶向高的承诺,更谈不上对大明天下施行新的政策,彻底改变世人对东林的印象,搞不好还会演变成如**星和叶向高般互为争斗掣肘,在内耗中不断沉沦下去,就算有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举措也将难以施行。

想到这,他就一阵头痛。钱谦益本来就是江南文人领袖,在江南一带根基深厚,岂是他这个伪造的身份可以比之?况且,他这一次是去福建赴任的,又怎能留在江南,对那些东林中的后进们施加影响?

想了半天,他终于叹息一声,道:“算了吧,我有任命在身,怎能私自停留江南不去?钱谦益要是喜欢折腾,就让他去折腾好了,这东林党魁的虚名,要不要都无所谓。”

见他如此说,两人都不再说话,唯有暗自叹息。

船只航速加快,运河两岸树木飞速向后掠去,天空变得阴霾起来,冰冷的雨水随着呼啸而过的寒风刮下,打在了他们的脸上,竟然让他们感到有些寒冷。

江南还没有下雪,不过看此情形,入冬后的第一场雪恐怕很快就要来临。

三艘船只沿着江南运河继续往南行驶,过了常州后,天空终于下起雪来,雪势不大,零零星星,夹杂着寒风细雨,运河上下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

叶向高披着鹤氅,立在船首,眺望着前方远处。可是天色如此昏暗,视线哪能极远,所见不过是灰蒙蒙一片。傲沧海立在他身后,陪着他站着,一言不发。

良久过后,叶向高终于悠悠说道:“前方就是无锡了。”

傲沧海点了点头,道:“是的,前面就是无锡码头。”

无锡是东林之滥觞,名震天下的东林书院就坐落于此,无锡也一度成为东林党势力中心,江南士子皆以入东林书院听讲为荣。

如今叶向高致仕而归,途经此地,想起了大半生的宦海沉浮,无不是因此地而来,心中岂无感慨。

“老夫要去泾阳墓碑祭扫一番!”叶向高缓缓说着,顾宪成是他的好友,他之所以成为东林党中的一员,莫不是受了顾宪成的影响。回顾自己的一生,都是在秉承着顾宪成的遗志而战斗,如今东林帷幕落下,他彻底退出了朝廷中枢,觉得有必要去顾宪成墓上拜祭一番。

也算是了却他的最后心愿吧!

傲沧海听得叶向高吩咐,于是便吩咐下人做好准备。

船只停靠在无锡码头,正好是晌午时分。既然叶向高决意要去扫墓,孙越陵等人自然要陪同前往。于是,他们一行人在码头雇了几辆马车,在御者的带领下,朝着顾宪成的墓地而去。

这一趟去福建,叶向高十分低调,极少下船滋扰地方,最多是在码头附近进行必备的生活补给。虽然他们也曾在几个大城内吃过饭,购买了一些当地的产物,但一直没有通知当地官府,所以没人知道他们这一行人的行踪。

这一点让孙越陵十分佩服,按道理叶向高是当朝首辅,门生弟子遍布天下,只要是他愿意,恐怕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受到隆重款待。可他却甘心寂寞,一路行来只是看看各地风物,没事和众人聊聊天、下下棋,完全没有去打扰沿途的衙门官吏。

就连这一次顾宪成墓上祭扫,他也没有遣人通知当地官府,而是悄悄雇了几辆车,买了些祭品,就这么直接而去。

顾宪成的墓碑在无锡县城西,离县城不算太远,半个时辰后就能到达。

到了墓碑所在后,天色愈加昏暗,雪势转大,由一开始的零星散乱变得密集起来,沸沸扬扬,无有止歇。

众人下了马车,提着祭品,跟随在叶向高身后,来到了顾宪成的墓碑之前。

顾宪成是东林党的创始人,是东林的精神领袖,他的墓碑建造的极为奢华威凛,墓前两侧设有石羊、石虎、石马、翁仲等,周围遍植松柏。

墓碑一旁设有专人看守,见到他们一行人过来,连忙上来问姓名。概因顾宪成名震天下,来此祭扫之东林党人多不胜数,所以顾家请了人专门照管顾宪成的墓碑。

傲沧海上前通报过后,众人这才来到石碑之前,进行祭扫。

雪下得如此之大,不好燃烧纸烛,所以他们就将一些祭品放置在墓碑之前。叶向高立在墓碑前凝立半晌,终于叹息一声,俯身下拜。

连阁老都下拜祭奠,他们这些后辈们岂能站着,于是,在叶向高的身后,跟着跪倒了一大片。

此时,孙越陵的心中也充满感慨——想不到自己来到明朝,诸般因由之下也加入了这个影响力极为广大的东林党,并且还在东林党的创始人、精神领袖顾宪成墓前拜祭。

他不由看着顾宪成的墓碑,雪意潇潇之下,只见墓碑通体洁白,唯有一行大字印入眼帘“明太常卿顾公宪成之墓”,除此之外整个墓碑周遭再无一字,连一个简介碑都没有。

孙越陵心中暗想,这是什么情况?是非功过任后人评说吗,竟然连一个字的注释都没有,是在学武则天吗?

不过墓碑虽然没有注释,但墓葬格局确实十分庞大,神道、罗城无一不备,简直就是参照一品公侯的形式来建造。要知道顾宪成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三品官,如此建造,明显是逾制了。

拜祭完顾宪成墓地后,叶向高似乎放下了心中的担子,无比轻松,起身掸了掸身上积雪,道:“走吧,我们回去。”

于是,一行人又上了马车,沿着来路回到了无锡码头。在码头附近找了间靠河的酒楼,众人吃过午饭之后,再次上船起航。

船行似箭,到了傍晚时分,来到了苏州府。

此时雪下的更大了,瓢泼大雪无尽落下,整个运河两岸一片洁白,就连平日繁忙的苏州码头也显得极为萧索。

这么大的雪不适合赶夜路,于是船只泊停苏州府外,决定休憩一个晚上后,第二天再行起航。

就在众人凭栏欣赏雪景之时,只见码头那边七、八辆豪华的马车迤逦驶来,顷刻间就到了岸边。

马车停下后,当先的马车上走落一人,来到船梯之畔,对着船内高声喊道:“可是阁老尊驾在此,晚生迎接来迟,还望阁老宽恕啊!”

东方胜平眼尖,一看这人便叫了起来,“这不是钱谦益么?怎么他也在这里?”

孙越陵此时也循声望去,只见这人果然是钱谦益,心中一愣,怎么这厮也到了这里,他还真是上心啊,竟然能找到阁老的坐船。

叶向高此时也听到了呼喊,出舱看到是钱谦益,笑了起来,道:“原来是受子,你如何到了这里?”话虽如此,但显然心中难掩兴奋,毕竟江苏是东林的大本营,如果就这样顺流而过无人问津的话,岂非让他这个致仕首辅显得有些落寞。

钱谦益抢上船来,对着叶向高施礼道:“学生一挨知道了阁老致仕的消息后,无日不在苏州等候,只盼阁老经过。今日可算是天公作美,让学生知晓了阁老拜祭泾阳先生一事,所以连忙赶来,总算是见到了阁老!”

“受子有心了!”钱谦益这一番话,说的言辞恳切,充满热情,登时让叶向高心中感到一阵欣慰。(未完待续。)\ (本站官方手机最新阅读器app上架了!快来关注微信公众号 jiakonglishi(按住三秒复制)下载手机客户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