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黑猫灵探 > 第255章 世外桃源

黑猫灵探 第255章 世外桃源

作者:SF银森林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09:16:11 来源:258中文

翌日,孙越陵力排众议,再次带人前往热兰遮堡和宋克举行会谈。

这一次,荷兰人没有了以往那种嚣张至极的神色,态度极为谦恭友善,宋克更是对着孙越陵行了俯身半跪的大礼,隆重款待了使节团一行。

孙越陵此次的态度比任何一次商谈都要强硬,接连提出了许多令荷兰人感到难以接受的条件。宋克不敢顶撞,而是小心翼翼地提出了反对意见,对明方的苛刻条件进行了抗争。

经过半日的商谈,双方终于达成初步协议,由双方书办写成文字记录在册,签字盖印,各执一份。

在这份文书里,明方主要提出了三大条件:一是往后荷兰人必须按照明国的海贸政策来进行贸易,不得私自勾连海商走私;二是从此热兰遮镇要实行高度自治,不再依附荷兰人的管理。本来这第二条孙越陵打算让明国来对热兰遮镇行使主权,但宋克等坚决不答应,无奈之下只好折中如此。这样一来,虽说热兰遮镇仍要处在荷兰人的影响之下,但毕竟名义上不受其统辖,万一有变大明随时能够派员介入;三是荷兰人必须交出被明国通缉的海盗许心素,并且保证从此以后不再包庇任何被明国官府通缉的要犯,不得与明国官府作对。

除此三大协定之外,还有一些附属的小条件,经过双方的反复商谈,也都取得了一致的看法。

商谈完毕之后,孙越陵向宋克提出了要其归停留在港湾内的使节团商船,宋克自然是一口应允,并恳求孙越陵一行在热兰遮堡共进午餐后才行离开。

到了这个时候,孙越陵不担心荷兰人心口不一,就算是他们心中不服又怎样?在现今的情势下,台湾的汉人势力在他的干预之下已经得到了大幅的整合,北港的颜思齐部和热兰遮镇的李旦部已经彻底效忠于明朝,就连台南大肚王国的势力也和明朝交好。

荷兰人的兵力并就不多,在热兰遮镇一战当中又损耗过半,实力大伤。作为一个远涉海洋而来的他国势力,荷兰人如今能在台湾站住脚已经非常不错,更遑论用武力征服整个台湾了,要是荷兰人继续对台湾的其他势力采取打压态度的话,消耗战一旦打起来,他们能够从台湾全身而退都是问题。

孙越陵不知道他这么横插一脚,会不会对将来台湾被荷兰人所统治的历史产生影响,但他知道的是,按照目前的局势发展下去,只要台湾的汉人势力能够继续保持团结一致,少出一些像许心素那样的卖国贼的话,那么荷兰人要想完全掌控台湾永远不可能变成现实。

达成协议后,孙越陵将命令交代下去,各方尽快处理完善后事宜,并且往后要按照大明的政策来行事,务必恪守大明和荷兰达成的协议,不能违背,更不能挑起纷争。

接下来的十数日孙越陵都留在热兰遮镇,一边指导他们成立商会联盟进行自治,一边命令手下准备各式物资用具以备返程事宜。岂料,颜思齐说什么也不答应孙越陵回闽,强烈要求他一定要前往北港巡视,看一看在他手中达成的“跨海开台”之事的落实情况。孙越陵无法,只得答应了颜思齐的这个请求,决定先去北港巡查一番后,再返航回福建。

这日,傲天门的门主傲福永带着手下前来向孙越陵作别。因为孙越陵要去北港,而傲福永等人诸事完毕,不能在台湾久留,所以要先行一步返航。

孙越陵明白傲福永的心情,傲天门本就每况愈下,如今又有傲天行这等重将陨亡,他心中岂会快乐,不由拉着他的手宽慰道:“傲天行不仅是你的叔父,更是孙某的故交,如今他罹难台湾,也算是为国捐躯,官府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奋勇之功。门主尽可放心,只要有我孙越陵一天在,定为你们傲天门保驾护航,让你们早复往日荣光!”

傲福永瘦弱脸庞上的悲伤神情化作了一片感动神色,对着孙越陵连声致谢,道:“大人真乃仁义之君子……”

送别傲天门商队三日后,李旦又来向孙越陵作别,说是身体有恙,要返回日本静养一段时间。

孙越陵对此表示理解,李旦被他儿子李国助囚禁之后,虽然被他救了下来,可郁怒攻心下竟然染上了肺病,咳的越来越严重,服了好几副汤药都于事无补,所以想要返回日本寻觅良医诊断。

眼前的李旦脸色一片苍白,毫无血色,对着他喘息道:“大人……在下实在是有心为大人效力,奈何身子衰弱,只能等到……等到病好了,再来伺候大人……”

孙越陵见他临走都不忘向自己表忠心,心中多少涌起了感动,看着他道:“李老板有心了,你且去日本安心养病吧,等到病好了再来福建便是,本官随时恭候大驾!”

李旦勉强笑了笑,喘了一阵,又道:“只是……只是劣子国助给大人添麻烦了,在下想带他返回日本,从此对他……对他严加管教,好生看束,还请……还请大人应允……”

看来李旦还是担心自己会治他儿子李国助之罪,所以才提出这个请求。孙越陵见他病重至此,心中一软,道:“这个自然,令郎只是受了奸人蒙蔽罢了,相信经过你的苦口相劝,一定会明白为国效力的道理。”紧接着,话锋一转道,“不过,你李家商行在台湾乃至福建的所有生意,往后要交给郑一官来打理,毕竟他是你的义子,也是本官值得信赖之人,未知老板意下如何?”

李旦忙不迭点头,道:“好好,全凭……全凭大人做主。”他的儿子李国助助纣为虐,与明国使节团作对,差一点毁了他的生意根基,这让他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自己建立的庞大生意网受到影响。既然孙越陵嘱意让他的义子郑一官来主掌台湾乃至大陆贸易,他自然是求之不得,好歹郑一官也是他的义子,总比换了别人来强上百倍。

与李旦谈完之后,这个身染重病的大海商终于放下心来,押着他的儿子李国助,登上了前往日本的海船而去。

送走李旦后,整个使节团在热兰遮又停留了半月,等到郑一官已经彻底掌控了李旦留在台湾的生意后,终于登船起航,随着颜思齐船队前往北港。

船行似箭,整个船队在北港码头登陆后,一行人簇拥着孙越陵,顺着新近修好的道路,来到了福建戍民的安扎之地。

艳阳高照之下,只见这一片水道纵横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座座寮寨,整然有序,呈“井”字形分布,中间还建有高大的望台,外围用木栏栅围着,仿佛一个中小型军事营寨。在整个营寨的外围,已经开垦出了大片的田地,无数垦民赶着耕牛、使着犁具劳作期间,场面热火朝天,充满活力。

颜思齐看孙越陵露惊讶的神色,说道:“大人,思齐将这第一批赴台的垦民分为十寨进行管理,发放了银两和农具,每一寨都拨划了土地让他们进行耕种,并鼓励他们到海上捕鱼和山间狩猎,全力发展山海营生。如今不到半年,这些人已经在台湾彻底扎下根来,完全实现了自足自给,且还有产出剩余用来进行贸易之用。”

“不错不错。”孙越陵心怀大畅,道,“颜兄果然厉害,不愧为跨海开台之先驱。”

颜思齐道:“哪里哪里,大人谬赞了。若不是大人鼎力扶持,也没有眼下这等盛况。所以说,大人才真的是治国辅民、跨海开台之第一人呐!”

孙越陵摇头笑道:“颜兄,想不到你也来打趣于我。”

颜思齐哈哈大笑,道:“大人太谦虚了,反倒不像朝廷中的官员。”

孙越陵道:“这样不好吗?难道非得本官板起脸来,打着官腔训示于你,颜兄才肯欣然笑纳?”

此话一落,两人同声大笑,惹得随行人员竟相侧目。

负责管理戍垦队伍的大明官员闻得按察使前来巡视,早就迎了出来。使节团在当地官员的迎接下进入寮寨,开始了对这第一批开赴台湾的戍民队伍的了解和查看。

在寮寨内,孙越陵从随戍的官员口中得知了他们来到台湾后的所有情况,他们刚刚来到台湾之时,还不时受到当地村社土民的骚扰,但颜思齐孤身赴会,亲自面见了当地村社的首领,并和他们谈妥了一切条件,所以他们才真正在北港立下了脚。

如今第一批的戍垦队伍已经成功在台湾安顿下来,完全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另外一个家,许多人纷纷叫嚷着要回内陆把自己的亲朋好友都接了过来一起生活。从眼前情况来看,他们很快就可以发动第二批戍垦队伍赴台,加入到这热火朝天的建设家园中来。

“一土之故,百姓安居若斯!”孙越陵心中感叹,要是大明朝的百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土地,又不被官府层层盘剥的话,大明朝何至于流贼四起,天下大乱啊。

这里简直就是避开乱世的“世外桃源”,孙越陵信步来到村寨外,看着外面辛勤劳作的人们,顿感一阵放松和惬意,多年来的辛苦奔波仿佛在这一瞬间得到释放,不由长舒了一口气,对着身边的人说道:“这里太美了,我真想在这里多住些日子。”

……

在北港呆了三、四日后,孙越陵终于决定返程。毕竟他们这一次出来的时间不短了,诸般事务也已经办妥,该是时候回去向朱钦相复命了。

岂料,就在使节团准备出发的时候,郑一官竟然带着人赶了过来,说是要与使节团一起前往福建。

颜思齐对着他这个小老弟笑了起来,语带双关地说道:“怎么?一官你也舍不得大人,要和我一样护送他回福建?”这一次使节团返航,恰好颜思齐久未归闽,所以顺带着女儿一起回去,并打算再次和福建十二家商会谈些事情,打理一下他们在福建的生意。

郑一官听了这话后脸色微微发红,讪笑道:“大哥别拿我寻开心了,我这不从义父手上接过了很多生意么,就连福建也有许多事务要急着处理,所以才匆忙赶了过来,准备与大人一道回去。大哥你也知道,我能够掌握这热兰遮镇,全亏大人为我做主,所以还有很多具体事情得请教大人!”

颜思齐哈哈大笑道:“你的理由还真是够多,大哥被你说服了。”

郑一官皱起眉头道:“大哥……”

颜思齐收敛笑容,正色道:“好吧,大哥不笑你了。不过你既然接过你义父肩上的担子,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往后你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经营,不能再像以前一样马马虎虎了。”

郑一官点头道:“大哥说的是,一官初次担当重担,恐怕很多事情都处理不来,还希望大哥多多相帮。”

颜思齐拍了拍他肩膀,道:“你是我颜思齐的结拜兄弟,又是我二十八义中的老幺,我不帮你帮谁,你放心去做便是!”

郑一官满脸喜色,道:“多谢大哥。”

既然颜思齐和郑一官执意要与使节团同航,孙越陵不好强人所难,只得答应与他们一同返回福建。颜思齐和郑一官为了能跟孙越陵就近说话,所以登上了使节团的官船,另外一艘载着货物的海船则由他们的手下掌舵。

两艘海船破风斩浪,朝着西北方向而去。

孙越陵心中充满感慨,当初使节团一行人前来台湾时共有六十多人,如今只剩下了三十多人,死亡过半,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好在他们总算是不虚此行,不仅将巡抚大人的重托办妥,更是大大遏制住了荷兰人,取得了对沿海贸易的控制权。

往后大明在这东南沿海一带势必成为主导,任何外邦之人若想在这里分上一杯羹,不得不征求大明的意见,看大明的脸色行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