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黑猫灵探 > 第265章 文以载道

黑猫灵探 第265章 文以载道

作者:SF银森林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1-20 09:16:11 来源:258中文

谭元春果然是大家风范,神情淡定,对着台下环手作揖之后,慷慨而言道:“诸位文林同道,谭某今日献丑了!一家之言,还望扭转时文风气,还文坛性灵之本色,以正天下试听!”

“轰”,他的话一落,整个台下就炸开了锅,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这话说的太傲气了,大有他竟陵派一统文坛的感觉,仿佛天下除了竟陵学说之外再无他物。

就连孙越陵也被他如此霸气的言论给深深震惊。要知道,在当时的所谓文坛,虽然竟陵派继承了公安派的观念,将之改良并发扬光大,一时间在文坛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并非是所有读书人都支持竟陵派,很多人还是倾心于复古经义之学,对竟陵派的观点不甚苟同,如今谭元春如此狂傲放言,倒让许多其他学派的拥趸们感到难以接受。

只听得谭元春侃侃而谈道:“今之时文,多学前、后七子,妄攀经义、摹拟古人、囿于工律,说什么‘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殊不知,这才是阻碍时文发展枸新的最大弊端所在。在下认为,时文当因世而变,因世而转,世道变之,则文亦改之;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只有跟得上世道变化而发自心灵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才能经久不衰传而弥新,不被世道所淘汰……”

孙越陵听得耳目一新,想不到竟陵派的观念竟然和后世的所谓“文由心发”的观点不谋而合,倒是十分不错的论言。

谭元春见到台下议论纷纷,稍微停顿了片刻,等到众人平息下来,才继续说了下去,道,“愚以为,时文不必摹古蹈旧,而应该立旧破新,博采众长,正所谓‘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只有发自内心、直抒胸臆的文章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好文。而对于那些复古之文,谭某非是刻意鄙薄,实在是时文复古多是染古之皮毛,并未深得其意,如此蹈旧临摹,与抄袭何异?窃以为,只要‘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所以时文、诗歌、曲艺不但要灵动飘逸,也应该浑厚蕴藉,所谓‘厚出于灵,必保此灵心,方可读书养气以求其厚’,达到那种‘幽深孤峭’、‘归于典雅’的至高之境,才是真真正正的优等好文。”

听到这里,孙越陵也暗暗感到心惊,召开这个大会的初衷只是让各家学派阐述自己的观念,宣扬自己的学说,还特意制定了规矩不得对其他流派进行指责污蔑,这谭元春虽然在话里没有明说什么,但言下之意无非就是他们竟陵学派才是真正的文学正宗,那些复古的经义学派都是一些虚伪、低劣的学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

说句实话,文风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当然是文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如此轻视复古之学,也未免有些孤倔偏执,只求心中之所好恶,没有客观地看待整个问题。

果然,谭元春的话惹来了台下许多其它学派精英们的不满,纷纷出言指斥,更有甚者开始对着高台喝叫辱骂,让他趁早滚下台去。

孙越陵见场面有些骚乱,赶紧吩咐韩弱水等人去维持好广场上的秩序,以免有人激动之下冲上台来与谭元春理论,那局面可就不好掌控了。

就在场中局势被知府衙门和他的手下控制住,渐渐平复下来的时候,忽然前面雅席之中一人高高跃起,一个纵身便落到了高台之上,对着谭元春喝道:“大言不惭,满口喷粪,你视我云间学子于无物耶?”

此人如此行为,顿时惹得台下阵阵高呼喝彩,无数文人仕子纷纷为他叫好打气,让他将那个谭元春好好地折辱一番,以解他们心头之气。

看到台下的人如此支持,他更是一脸傲然,对着台下大声叫道:“既然是说文大会,就应该让各家各派畅所欲言、互相辩驳,所谓观念越辩越新,道理越辩越明,光是一个人演说讲道,有什么好看的,大家说对不对?”

台下无数人跟着附和叫好,说此人说的在理,既然是说文大会,就应该由各家各派畅所欲言、据理力辩,岂有只让单单一人登台演说的道理?

孙越陵一看之下,顿时气恼无比,越入台上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金陵会的少主钟晏松。此人如此行为,分明就是在煽动众人情绪,企图扰乱整个大会。

不等他吩咐,韩弱水已经走上了演说台,对着钟晏松道:“钟少主,此次说文大会乃是由我们风华社举办,自有规矩章程,还请你立即下去,不要扰乱大会的正常举办。”

钟晏松哈哈大笑,道:“你们定的规矩不合时宜,迂腐不堪,我看大会还是改了这个规矩,让大家畅所欲言的好!”他的话一落,台下又是一阵阵高呼声,显然是支持他的这番话语。

韩弱水沉着脸,一瞬不瞬地看着他道:“钟少主,之前你可是同意了大会的规矩,满口答应会按照规程而为,如今你出尔反尔,是想肆意破坏么?”

钟晏松油然笑道:“不错,我是答应了你们,但是,如今并不是我要更改你们这个所谓的烂规矩,而是在场的所有读书人都想改一改这个规矩,这是大家伙的共同心声。你我都是同道中人,自然不能罔顾这铮铮民意而一意孤行、不知变通地走下去。所以,我们‘云间派’谨代表今日在场的所有文人仕子,强烈要求大会改规矩,让大家能够自由辩论,畅所欲言!”

他的话也许是契中了台下大部分人的心思,所以立即有许多人跟着大声附和起来,要求大会更改规矩,让各家各派能够互相辩论,畅所欲言。这样的呼喊之声一浪接着一浪,很快整个台下都沸腾了,变得群情激昂起来,大有一发不可阻止的势头。

孙越陵见到事态发展到这个地步,心中愈发恼怒。金陵会果然是来找茬的,他们眼中就是容不下风华社,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会使得风华社难堪的机会,如果这次说文大会被搅和成一团乱麻的话,风华社所做的一切努力将会随风而逝,更别提指望这次大会提高风华书院在江南士林的影响力,恐怕从此沦为士林谈资笑柄。

台上的钟晏松仍在高声大呼,发动着台下的“群众”,要求更改大会规矩,让各家各派上台逐番论辩。孙越陵有些急了,这样大会还怎么举行下去,正要登台与他理论,岂料,布政使曹长鹤不知何时竟然来到高台一侧,对着他道:“孙老弟。”

孙越陵见到是他,连忙施礼道:“曹公。”心中诧异他怎么来了,难道有事要与自己商量。

“老弟可是要上台阻止这个钟晏松?”曹长鹤淡淡道。

“不错,愚弟正有此意。”孙越陵大惑不解,看他的态度似乎不太赞同自己上台,好像有话要说。

曹长鹤微微一笑,道:“老弟为何要阻止他,难道就是因为他煽动大家改动大会的规矩么?”

孙越陵不明其意,道:“当然,难道眼睁睁看着他为所欲为,捣乱整个大会么?”

曹长鹤悠然道:“如今台下所有人都异口同声要求更改规矩,那么,老弟为何不顺从民意,让他们彻底放开心怀、畅所欲言地辩讨一番呢?这又有何不可?”

孙越陵大惑不解,惊道:“曹公,怎可如此?如果让他们互相辩驳,肆意妄言的话,那么各家各派必然会起争休不断,彼此对立,更有可能会口出污言,大打出手!”他这话倒不是胡乱说的,明末文学诸多流派往往在聚会讲学时一言不合就互相侮辱,有时候更会大打出手,用拳头来宣示自己这一流派的“主权”。他之所以定下如多的复杂规矩,就是怕这些事情在大会上演,如果那样的话整个大会将会变成聚殴的场所,他的所有初衷和心血都将付诸东流。

曹长鹤好整以暇,道:“老弟多虑了,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是你放心,今日之大会由官府出面作保,更有衙门里的人在场维持秩序,非是一般私下聚会可比,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让他们放言畅论,不用担心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顿了顿,续道,“文派聚会演说向来便是读书人的快事,像这样大规模的聚集何曾有过?既然能够让他们共聚一堂,那么就应该放开掣肘,让他们畅所欲言,所谓文不辨不明、事不论不清,也许经过各家共鸣,坦言相争之后,反而更会促进各方的理解和共识,这也不是不能的事情。”

“可是……”孙越陵心中仍然有些担心,怕局面失去控制演变到恶劣难收的地步。

曹长鹤打断他,说道:“老弟大可放心,有寇府台和我在此,料想就是有人想要趁机煽动文派互斗也是力所未逮,胆敢有动手闹事者,老夫将会第一个将他缉拿治罪。”

听到曹长鹤如此保证,孙越陵心中稍安,道:“既然如此,那么曹公的意思是大可改动规矩,让各派畅所欲言而不加引导?”在当世文林之中,各家流派虽然可以畅所欲言,但有些禁忌还是不能胡乱评说的,官府更是制定了许多条条框框来约束这些文人,更有甚者还规定了一些敏感字眼,倘若行文论事一旦触及到了这些字眼,立刻封杀无赦,哪怕你写的是传世佳作,也要封于尘土难见天日。

曹长鹤一脸郑重,道:“老弟,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恕愚兄直言,这些文人的小说评论、散文诗歌,许多都是发自内心、争对时弊而写就的良心之作,虽然言语过于愤慨直接,看上去有些触目惊心,但其内心初衷是好的,绝对不全是反对官府、污蔑朋党的敌对势力。那些反对官府,对我大明天朝不满的,只是一小戳人,绝对不能代表绝大多数,大部分书生仕子对我大明朝,对我华夏,对皇上,都是忠心耿耿誓死效忠的,我们应该理解他们。”

说到这里,抬眼看了一下仍然议论嗡然的人群,又道,“我们官府要做的,就是制定好规章政策,好好引导他们走向正途,尽可能地听取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意愿,对他们敞开心胸,包容接纳,求同存异。而不是故作高傲,诋毁排挤,肆意污蔑,更不能定下如此许多的条条框框来制约他们,所谓文以载道,如此灭文堵言的做法,何异于兴起‘文字狱’,必将扼杀读书人的原创性和积极性,使得天下文章尽成歌功颂德之谀文,单调乏味,毫无可读之处。”

这一番话娓娓道来,让孙越陵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悟,想不到明朝的官员竟然如此之开明,竟然率先倡导言论自由,比之后世不知豁达了多少倍,不由对着他长揖到地,道:“曹公有此言论,真是心胸旷达、与民共戚之为官典范,在下钦佩之至!”

曹长鹤呵呵笑道:“愚兄当不得如此大礼,老弟折煞曹某了!”

既然有曹长鹤这等一方大员作保和规劝,孙越陵心中的石头落地,坦然走上高台,对着台下一挥手,示意众人都安静下来,看了钟晏松一眼后,这才对着众人道:“既然在场的所有人都赞同更改规矩,那好,我就同意大家的意见,将这大会的规矩改上一改,由各家书院派出代表上台辩论。但是,有一个前提,任何人都不能借机辱骂对方,更不可妄动手脚,挑起文派之斗,否则的话,在场的曹大人和寇府台不会饶过他,必将其缉拿入罪!”

这番话落下,场下呼声不断,叫好声不止,所有人都是喜形于色,兴奋异常,纷纷叫嚷着一定会遵守大会规矩,不会参与文派争斗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