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秀才成仙记 > 第175章 宫柳(十三)

秀才成仙记 第175章 宫柳(十三)

作者:香椿树.CS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3:08:09 来源:258中文

时值深秋,御花园已没了绿叶繁花的景象,倒是多了层袅袅秋风木叶下的凄美之感。

静静的湖边,千紫丹站在那高高假山上的亭子内,远远看到夏黄玥与夏玄玥不欢而去的情景,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坐在她身后喝茶的千宰相问道:“太子妃何以叹气?”

千紫丹转过身来,坐在他对面,含笑说道:“只是难得瞧见玄武王回宫一趟,可与殿下之间的嫌隙似乎没并没消掉…”

千宰相眉心紧皱,语气平缓问道:“就因上回玄武王与太子吵架之事?”

千紫丹点了点头,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瞧着他们两兄弟就此生分了,作为妻子,我瞧着也不能宽心。”

她放下茶碗,看着千宰相一副愁容,欲言又止的神态,便道:“父亲有话不妨直言。”

千宰相思量再三后,方开口:“为父担心他们生出嫌隙的原因是…是那梁家姑娘。”

“梁媛?”千紫丹疑惑地看着他:“女儿可不曾听父亲提过,难道玄武王与这梁媛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关系吗??”

“倒也不是。”千宰相摇了摇头:“其实也是陈年小事,为父早也忘了。只上回听太子妃提起太子与玄武王争吵过,为父不禁又想起了这旧事来。当年月兰太子妃也曾三不五时就邀梁媛进宫来喝茶赏花。有一回我与玄武王在御花园一同散步闲聊,刚好碰上了月兰太子妃扶着梁媛走来。那时还听到月兰太子妃对梁媛说着什么小心身子,以后不必再进宫来,她遣人送补品到梁府就可以。我当时也没反应过来,不过玄武王说不定早就发现月兰太子妃是知道梁媛有了身孕的。之后没多久,太子妃就身故,梁媛也许久没踏出梁府半步。”

千紫丹沉思了一会道:“父亲如此一说,也许玄武王是早猜到月兰太子妃之死与梁媛落胎有关…”

“嗯,我正是这么想。或许上回他与太子吵架也因为此事。”

千紫丹淡笑道:“女儿却觉着未必。玄武王若真为此事而吵,在太子妃去世之后就应该吵过了,何必忍到现在?他这人最是沉稳内敛,绝不会因太子的私事而那般愤怒不已,还出了手。”

“您这么说也对…不过,”千宰相问道:“那到底是因为何事呢?”

“可能是更大的事,不为人所知的事吧…罢了罢了,别说这个了。”千紫丹微微笑道:“难得与父亲相聚,咱们就不谈这些煞风景的事了。不知母亲如今可好?上趟女儿回府见她还卧榻不起。”

千宰相微微笑道:“好许多了,太子妃上回命太医来看过后,她吃了几天药,今日也能下床了。其实太子妃也莫为此过于挂心,她这身子骨也是心病所致,反反复复的,也就这么样了。”

“女儿明白,”千紫丹也很清楚,自从真正的紫丹死了后,宰相夫人就落下了这心病,终日茶饭不思,导致身子一日比一日差,还反复犯病,有时还一直卧床不起。虽然非亲生,可毕竟也有救命之恩,而且这段时间自己假扮千紫丹这段时间,他们待自己如亲女般看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所以千蜜双也一直当他们亲生父母看待,便说道:“只是母亲这般身子也是要好好调理,我让太医定期去照料好母亲,我也会经常回去看看她。她瞧见我,这心也会宽慰些,也不会多想那些不好的事。”

千宰相站起来忙鞠躬行礼:“谢过太子妃。”

“父亲这是做什么!我说过,无外人的时候,无需向我这么行礼!我可是您女儿,女儿这么受父亲的跪拜,可是要遭雷劈的。”千紫丹忙扶起千宰相坐好。

千宰相长吁短叹道:“不管怎么说,也是咱家欠了你,让你牺牲自己一辈子来成全咱家…”明明千蜜双与自己非亲非故,却要她替自己女儿嫁进来帮他们查出真凶,并且多次遭遇不测,还有两三回差点送了命,千宰相一直为此于心不安,感觉自己亏欠了她。

千紫丹握住千宰相的手,柔声道:“这本就是我自己提出来的,也是我心甘情愿这么做,与父亲和母亲并无一点关系,所以父亲不必自责,更不用觉得对我有任何亏欠。我们都是为了尽快查出真凶,为紫丹沉冤得雪,不是吗?所以我会如何根本不重要。还有,像刚才那样的话,父亲以后别再说了,免得让旁人听去生疑。”

“你一向都是谨慎的孩子…”千宰相点着头,宽慰道:“最近看着太子都没去见姓梁的,日日都在宫中伴你左右,为父也感到欣慰不少。看来太子如今是对你是极好,而且是信任有加呀。”

千紫丹亲自为他添茶,并笑道:“这是女儿的福气。”

千宰相低声道:“那么,是不是说明太子对梁家姑娘疏远了呢?”

千紫丹笑着摇了摇头:“至今殿下还没说出厌弃梁媛的话来,可见他心里还是有她的。”

“这样…”千宰相捋了捋胡子,皱着眉:“我还以为…”

千紫丹知道他想什么,安慰道:“女儿也是希望能看到姓梁的当面招供伏法的一日,可这个时候咱们出了手,梁媛出了什么事,太子准会出来护住她,咱们这两年的辛苦就功亏一篑了。”

千宰相有点失望地叹了口气:“唉,我还以为如今姓梁的按照你所言投到戚太师门下,咱们也就好出手了,毕竟太子对姓戚的也是忌惮多年,陛下心里也急着要铲除姓戚的…说不定咱们只要轻轻一推就可以送他们一程…”

“不急,父亲,欲速则不达。”千紫丹不紧不慢地道:“姓戚的最近也不怎么安分,中秋那日我就瞧见了向嬷嬷在湖边鬼鬼祟祟不知在做些什么,恐怕不久后姓戚那边又要出来唱戏了,梁家也说不定到时候也会被一同扯上戏台呢,咱们就静观其变吧,说不定咱们连这一推的力气也省了。”

“哦哦…你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千宰相眯着眼道:“陛下直接把整个芜洲交给了二皇子,摆明放手不管,随着二皇子要怎么对付戚家都行。说不定现在这一出也是出自陛下的手笔。”

千紫丹点了个头:“所以,父亲,现下这是紧要关头,不管是陛下也好,皇后也罢,他们要怎么做,咱们这些做臣的,是干预不来,更不能掺进去,等这场戏过后,咱们再看怎么做就行。到时候,我一定要梁家把全部都招了!”

“好好!”千宰相握着她的手,语重心长地道:“就按你说的做吧。不过,你自个也要多加小心,据我派出的人所报,这梁媛这段时间里一直没出来露过面,就像当年月兰太子妃身故前一样,我还真怕你会重蹈覆辙,出个什么意外。虽说如今有太子伴着你,应该不会有什么事,可就怕个万一。”

“父亲放心,我还有皇后派来的死士保护着,不会有事的。”

千宰相一脸愁容道:“你有本事讨得皇上与皇后都这般欢喜,事事在后头为你撑腰,是好的,也轮不得我这做父亲的来操心。不过,梁家有本事绕过天子的法眼杀了月兰太子妃,那就有本事干第二回,还是多加小心为上。”

“女儿明白。”千紫丹为了消除他的忧虑,夹了快糕点给他:“父亲,尝尝这个,是女儿亲手做的新口味,可香了。”

千宰相明白她的心意,便尝了一口,点了个头:“确实是挺香口的。这个你也送去给皇上皇后了吗?”

“嗯,早上就送过去了,不过那时皇上与大臣们在议事,就是父亲你也在御书房的那会,似乎谈得挺热的,就没送上了。等着晚会再送过去吧。”

“是的,你待会就给陛下送这些新点心过去,让陛下解解愁吧。”

“好。”千紫丹微微笑道:“不过父亲,最近到底什么事令你们都那么愁?这几日看着你们上朝后都挺晚才下朝的,今日也是,即便是早下了朝,太子与你都被叫到御书房去了,也谈上半晌才出来。”

“唉!”千宰相深深叹了口气:“还不是因为北海出现的那帮子海盗水贼嘛。”

千紫丹奇怪道:“英国公的张家军不是都去北海那边剿捕了吗?现在算算都快一个月了,怎么,是遇到什么难题不成?”

“据英国公快马来报,那帮海贼总是神出鬼没,每当他们在海上见到他们,要攻击的时候,一下子就又不见了。第二日又在另一个海域出现,劫持了不少渔船。还有更奇怪的时候,除了海贼,连靠近海岸的山野之地都出现草寇。”

“连草寇也有了?这世道还真要乱了?”千紫丹惊讶地看着父亲:“这些水贼草寇到底是从何而来?可查到了?”

千宰相呷了一口热茶,沉着道:“这个也不清楚。张都尉已经在暗中调查此事了。可还没消息。有朝臣怀疑那些海贼是从北海对面来的。”

“对面?”千紫丹细想了一会:“我记得北海对面是罗生国,也算是个与大夏齐名的大国,可多年来与大夏从无有过任何往来,也无任何冲突或不快的纠纷,更不可能有侵犯大夏国土的意图,又怎会突然之间就来这么一出呢?”

千宰相又皱起了眉头:“我也是这么想,此番揣测也无真凭实据,所以不能让礼部派人过去罗生国查问个究竟。如今”

千紫丹很是费解道:“不过说来也怪,这些要打劫谋生的怎会选到北海那种寒冷之地?而且谁都晓得北海是最勇猛的张家军守着的,那些水贼草寇又怎会跑到那儿呢?真要走,都会选择兵力暂时不太强的东丘之地。那也是个沿海之地。”

千宰相摇了摇头:“正因诸多问题都没搞清楚,皇上才那么愁。”

“确实是挺愁人的。”千紫丹道:“希望此事能尽快解决,让北海的百姓能恢复太平点的日子吧。”

***

中宫那边如往昔一般宁静,除了堇玥来了后就稍微热闹了好一会。

待堇玥和玄玥都离开后,皇后才能安安静静地小寐一会。

易嬷嬷端来了安神茶,给火炉加了点木炭,并点起那檀香炉,随即幽幽清香弥漫整个寝室。

皇后闭着双目,气定神闲地发出一句话来:“算算日子,炎儿他们应该也到了西土了吧?”

易嬷嬷走到皇后身边轻声禀报:“是的,按车程算,也是差不多到了西土边境了。”

“你妹妹那边打点好了?”

“都打点好了,昨日老奴的妹妹还来了个信,说她在大公主身边伺奉着,一切安好,暂时无任何不妥之处。待王爷他们到了西土后,她也会一同照看好他们的。”

皇后侧了个身,慢慢坐了起来:“这就好,只是这炎儿…炎儿与他的王妃都是不喜欢按理出牌的人,这两口子去了那儿也不知会闹出什么事来,若没人看好他俩,本宫还真没法安心。你妹妹心思细腻,人也沉稳,就劳她多费个心,看好他们了。”

易嬷嬷倒了一碗茶递给皇后:“能得到娘娘的信任托以重任,是老奴妹妹的荣幸,她定会办好的。”

皇后端着茶碗,用碗盖轻轻泼了一下茶中冒出来的热气,淡淡问道:“你儿子现在在朝上当差当得可好?”

易嬷嬷欢喜地笑道:“托娘娘的福,犬子这差当得也算是顺顺当当了。”

“我没记错,他也年纪也不小了吧,可有说人家?”

易嬷嬷倒有点尴尬道:“今年也有三十又四了,早些年是成过一门亲事,可那人家的姑娘过门没多久就病故了。之后他也没再娶。也怪我这做娘的一直忙于宫中的事,没空管他。他爹一个粗野的男人更不会替他筹谋。所以就耽搁到现在了。”

皇后放下茶碗,笑了笑:“可不能这么拖,拖着拖着就到老了,怎么也要有个伴才行。总不能像炎儿那样惹出个什么坏名声来,没人敢嫁就不好了。找个时候,本宫为你寻几户好人家的闺女给你儿子慢慢选吧。”

易嬷嬷忙哈腰道:“老奴怎敢让娘娘为犬子费心呢!”

皇后笑了笑:“你儿子,就是我儿子,只是替他找个伴而已,也费不了什么心。到时候,就让他来慢慢选,选到他中意的为止。”

易嬷嬷欢喜地跪在地上向皇后叩头:“老奴替犬子谢过娘娘。”

“快起来吧,有什么好谢的!”皇后向她摆了个手:“你跟了本宫这么多年,你的家人也为本宫做了不少事,这般做也只是聊表本宫对你的谢意罢了。很快就要到冬至,提醒你儿子一句,让他多留个神,有些事是不宜掺进去的。”

易嬷嬷恭敬地应道:“老奴…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