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末日杀戮指南 > 第0083章:做产品嘛,要靠创新!

末日杀戮指南 第0083章:做产品嘛,要靠创新!

作者:冰封罗林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20 12:33:24 来源:258中文

眼见范镇到访,张子颂赶紧将其领进宅子,不为别的,就凭这是先生尊敬之人,张子颂也绝不敢怠慢。洛洛等人已经入睡,张子颂便领着范镇径直去了书房,甚至还亲手为他泡了一壶‘大龙团’。

“蜀公,请喝茶。”

“子颂是吧?无需多礼。”

“嗯。”张子颂点了点头,垂手站于苏轼身后。

苏轼则放下了笔,鞠躬到底,“有劳蜀公,如此夜深还要忧心子瞻。”

“苏子瞻,你少讲这些没用的。”范镇‘啪’的放下大龙团,貌似有些不快,“我听韩维私下与人讥笑,说你想要‘起诉’圣上?”

“子瞻不敢相瞒。”苏轼点了点头,“正是。”

“糊涂啊!”范镇果然是‘色和而语壮’,只是此刻手都气得发抖了,“子瞻,我与安道、稚圭、君实、永叔等人已经劝你不下十次了。你就老老实实闭嘴,我们确信不出十年,你必然是个太平宰相。届时有何抱负,再论不迟嘛。”

“蜀公,宰相于我,如浮云而已。”苏轼再次鞠躬,“更何况,就算子瞻想忍,我也忍不住啊!想必您也听说了,青苗法竟逼得陈留县民破产,我若置之不理,就算他日真的做了执宰,也是于心难安呐。也幸得子颂提醒,子瞻今日才终于痛下决心,就算圣上明日将我罢了,我也定要参他!”

说完之后,苏轼翻起案上一叠宣纸,递给了范镇。

洋洋洒洒十来页。

范镇却先瞪了一眼张子颂,这才接过。随后一阵翻看,便只见,文如行云流水、卷如妙笔生花:“熙宁x年x月x日,殿中丞直史馆判官告院权开封府推官苏轼,谨昧万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臣自知渎犯天威,罪在不赦,席藁私室,以待斧钺之诛;惟当披露腹心,捐弃肝脑,尽力所至,不知其它。

臣之所欲言者三,愿陛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而已……”

全文**千字,一气呵成。

前后大约半个时辰,范镇逐字读完,一阵失神,“子瞻,你真的想清楚了?这《上皇帝书》一旦递交上去,必定引起轩然大波、朝野地震啊。你就忍心看着一众同僚罢官的罢官、致仕的致仕?”

“管不了那么多了。”苏轼却一脸决然,“咱们这些当官的,就算是罢官流放、致仕退休,也总比百姓们受青苗法之害,要轻松许多吧!”

“唉……”范镇彻底无语。

子时将尽,范镇再次叹了口气,站起身来,“罢了,我去想想办法……”

“蜀公,您就别参合了。”苏轼拉住范镇。

“我已经老了……”范镇却甩开了苏轼手臂,跨出院子,“朝局危难,总得保住几个栋梁吧?否则老夫有何面目,去见仁宗陛下……”

夜色中,老人的身影,有些落寞。

随后苏轼也迈出院子,不过临行前却叮嘱张子颂道:“子颂,你那‘花灯工厂’说停就停,村民们突然没了工钱,肯定还有不少人走投无路、铤而走险。有可能的话帮帮他们吧?反正你也挺会挣钱的,就当积德了。”

“呃……,先生,帮忙事小,但若救了他们……”张子颂指了指苏轼手中的札子,“万一圣上看了札子之后派人调查,岂不是看不见惨状了?届时圣上有所怀疑,先生一番苦心,不都白费了么?”

“看得见要帮,看不见也要帮,百姓苦啊!”

“知道了,先生。”张子颂拗不过苏轼,只得点头应承。

苏轼的身影也消失在夜色中,孤傲挺拔。

次日一早,张子颂吃完饭便拉起图图和道士,驾车去了陈留县。按照先生吩咐,他得想办法为村民弄点钱。

最简单的法子,自然是搬两个‘库房’过去。

但张子颂知道先生不是这个意思,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村民们有一技之长可以持续养家,这才是万全之策。

所以此番过来,张子颂的主要目的是为考察。

有钱人之所以有钱,绝非偶然。投资前,是要详细分析的。人文、地理、资源、环境、政商关系、配套设施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深入调查、全盘考虑。陈留县究竟适合做什么,张子颂也需要调查。

马车向东,出了‘万胜门’后个把时辰,三人来到陈留地境。

时节立春、万象更新。田间地头皆已露出了春的气息,小麦已经泛绿、大豆也开始了栽培,田间地头都是劳作的农民。

不过可惜的是,张子颂逛了半天也没发现投资项目。除了年前的‘花灯工厂’,整个县里就零散几个作坊,工业基础几乎为零。而花灯的季节性又太强,现在也不可能再重开。纵观全县上下,要资源没资源要政策没政策,除了人多可谓一无是处。一时间,就连张子颂也有些头疼。

“少爷,要不我叫计长生过来?”图图看出了少爷为难。

“不用。他是商人,只会扒皮。”张子颂摇了摇头,“我要做点实业。”

“实业?什么东西?”图图眨巴眼睛。

“就是弄个超级大的作坊,让这些村民有活儿干。”

“有活儿干就行么?”图图继续眨巴眼睛,一阵犹豫之后,小心翼翼的指着前方一堆农民说道:“少爷,如果不用考虑赚钱的话,我觉得可以让他们磨豆腐。你看前面那些地,好几千亩都是菽[shū,大豆]田。”

“菽田?种豆子,磨豆腐?”张子颂抬眼望去,中原大地、沃野千里,一马平川之上到处都是挖坑翻地的农民,果然好多人都在种豆子。张子颂便点了点头,“看起来倒也是个好主意。”

“真的磨豆腐呀?”图图自己都不敢相信了,反而劝道:“少爷,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只怕这些人未必愿意呢。”

“只要有钱赚,还怕没人干?”

“呃……,少爷,要不您再考虑考虑?”图图有些后悔自己的提议,只能捏着嗓子提醒道:“其实,磨豆腐也没几个钱赚的。”

“就磨豆腐了。做产品嘛,要靠创新。”张子颂此刻,反而异常坚决了。因为他想起了一个后世陈留县的著名特产:

“陈留豆腐棍,天下闻名……”

..

-----------------------------

ps,话说,有没有陈留镇的人?收藏下呗,顺便也给毛驴讲一讲‘陈留豆腐棍’是怎么做的?另外,本章《上皇帝书》在后世应该叫《上神宗皇帝书》,参见《苏轼全集.文集卷.二十五》第三篇。不过毛驴有些疑惑的是,正文第一行就写着‘熙宁四年二月某日’,按理应该是作于熙宁四年。但是《续资治通鉴》以及《苏轼年谱》上,又写苏轼上了《谏买浙灯状》后马上就写了《上皇帝书》。毛驴也懒得查证了,从史料上看,现在起诉刚刚好。至少毛驴这样认为,嘿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