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我有一条时空表 > 第五十二章

我有一条时空表 第五十二章

作者:元夜人依旧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3 15:38:04 来源:258中文

“呲!”

火折子点燃了引线,飞快的向一窝蜂的箭筒后方烧去。随着引线的燃烧殆尽,立于原地的“一窝蜂”开始向世人展露它的獠牙。

只听的“嗖,嗖,嗖”声不绝于耳,箭筒内的箭矢在火药的推进下喷涌而出。短短的三息时间,箭筒内的五十支箭矢便射空了。

再看远处的草人靶子,已经浑身扎满了箭矢。身上套着的札甲并没能起到保护作用,使用火药作为推进力的“一窝蜂”,箭矢威力不下于手持神臂驽。

虽然射程比不上神臂驽,但傅晓鞍对此非常满意,短短的半个月,能做到如此程度已经很优秀了。

剩下的便是继续发展火药及相关技术,直到它质变的那一天。对于此,傅晓鞍充满信心,为何?看那边已经被惊掉下巴的几名将校就知道了。

刚诞生威力就如此巨大的武器,它的前景如何,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猜到。尤其是这“一窝蜂”携带还极其方便,普通步卒一人背一个箭筒,若干火药,完全负担的起。

配合上大宋独步天下的重步兵方阵,即便迎面撞来的是西夏铁鹞子,契丹皮室军这种人马俱甲的“怪兽”,几名将校也可以担保让对方有来无回。

骑兵最恐怖的便是他的机动性,而重骑兵最恐怖的则是他集群冲锋时带来的冲击力。将“一窝蜂”立于阵前,一轮齐射便能打乱敌骑的阵型。

没了阵型的重骑兵,即便个体冲击力再强,也只能逞一时之勇,不足惧。而以往的宋军想要达成破坏敌骑阵型的目的,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首先便是需要大量弓弩手,如今的宋军,一都步军百人,刀手八人,枪手一十六人,其七十人余人系为弩手。

如此大批量的配置驽手,为的就是能在敌骑未临阵前先打乱敌骑的阵型,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只能各自为战。

其次便是扛线的重步兵,被打乱阵型的重骑兵虽然只能各自为战,但马匹的力量终究要强于人类,即便是单骑冲锋,依旧会给步卒军阵带来很大的困扰。

毕竟骑兵矛不比一般的步兵矛短多少,除非是特定的,两三个人配合使用的超长步兵矛,不然步卒攻击骑兵的同时也会被骑兵攻击到。

同样身着重甲,自然是可以借助马力的骑兵攻击力更强。这就导致扛线的重步兵,伤亡率居高不下。

而且因为要保持驽手数量,所以他们大多没有替换人员。而驽手为了携带更多的箭矢,一般不会配备重甲,所以虽然大宋驽手肉搏能力不俗,但却无法对抗身披重甲的敌骑。

而有了这“一窝蜂”,可以削减一部分驽手数量,补充更多的肉搏重步兵数量。这样步兵方阵的扛线能力将大大增加。

即便是正面防线被突破,更多的肉搏力量也会消磨敌骑更多的气力。锐气已失的敌骑再面对驽手,也不会同以前一样可以轻而易举的搞屠杀。

还有造价问题,这神臂驽造价几何?这火药才造价几何?孰贵孰贱,一目了然,能省下来好大一笔开销。

所以这“一窝蜂”的出现,为大宋步卒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不过还是防守多于进攻,面对只是骚扰而不会冲阵的轻骑,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这时几名回国身的将校才急忙走上前来,说道:

“二郎,这便是是你们搞出来的一窝蜂?威力这么大?”

“我只是提出了理念,剩下的设计,制作,实验都是那边哪位张希堂做的,你们若是有疑问,还是去问他吧。”

傅晓鞍指着不远处正归还火折子的张希堂说道,几名将校也快步赶到张希堂身边,迫不及待的询问着“一窝蜂”的相关情况。

而傅晓鞍却是绕过了张希堂等人,前去查看发射完毕后的箭筒。来到跟前,仔细端详,箭筒内部已经被火药燃烧产生的粉尘给熏黑了。

底部也有明显被灼烧痕迹,不过这箭筒本来就是一次性的。当作战时,一桶箭矢发射完就要换上新的一桶。

一直到战后才会被收回,修补过后再次装填。紧急情况下,也可以现场装填,只是因为引线问题,注定快不起来。

这就要求,在战前就要装填好大量的箭筒用以保证火力持续性。虽然略有瑕疵,但在连火枪都造不出来的现在,已经是极为优秀的火药武器了。

这时张希堂也回答完问题走了过来,从傅晓鞍手中接过发射后的箭筒检查了一番,见并无太大破损,才开口说道: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窝蜂是成功了。可惜,点燃还得靠引线,无法快速装填发射,只能整筒整筒的更换了。”

“能一次性齐射半百支箭,已经实属不易了。至于你说的那可以快速装填,快速发射的设想,我看还是交给后来人吧。想法很好,只是如今的技术,还是达不到呀。”

傅晓鞍见张希堂不满足的神情,不由的感觉好笑。自己这验收方还没提问题呢,制作方倒是自己先挑起了毛病。

不过傅晓鞍也不得不佩服这张希堂于火器上的前瞻性,那可以快速装填,快速发射的,不就是后世之梦中终结骑兵王者地位的机枪吗。

傅晓鞍虽然很想要,但是以如今的工业技术,怕是没希望。能在自己死前看到金属弹壳子弹就不错了,机枪?还是洗洗睡吧。

不是傅晓鞍妄自菲薄,而是制作一把机枪,即便是最简单的格林机枪,那相关要求太高了。不仅仅是军工业的进步,而是整个工业都得飞速提升。

与其期待机枪,不如期待自己三十岁前能看到燧发枪。至于更简单的火绳枪,只要冶金技术达标,能造出枪管,剩下的还是颇为轻松的。

不像燧发枪,光是制造那金属弹簧,就够让工匠头疼的了。不同于依靠于冶金和锻造的冷兵器,任何一件热武器,都是由整个工业的生产结晶组合而来的。

任何一个行业达不到标准,都别想拥有一杆燧发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