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太古龙象诀 > 第151章 勋贵炒房团-1

太古龙象诀 第151章 勋贵炒房团-1

作者:旺仔老馒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0-02 00:27:01 来源:258中文

除袁天罡远在巴州,一时难以赶来长安之外。

喜从天降的马周与李淳风二人,一脸懵哔的奉命到邀月楼报道后,当即被无极帝君收为座下亲传弟子。

次日便双双走马上任[金融门]掌门和右执事一职,至于左执事的位置,自然是留给还未赶来长安的袁天罡的。

马周和李淳风二人,此时都只有二十五六岁的年纪。

袁天罡虽然年迈了一些,已经是八十岁的老人了,但三人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精通算学。

李淳风和袁天罡这两个道士不用说,都是这时代精通天文、数学、历法、易学、阴阳学的精英人才。

而马周虽然在算学上可能稍逊一些,但本身具有宰相之才,善于管理和统筹大局,最是适合担任掌门之职不过了。

为了无极门未来的发展,并且将自己从无极门的繁杂事务中抽出来,白玉琦不得不想办法搜集一些人才来协助自己。

楼观道的那些道士,虽然同样都属于精英人才,属于那种什么都会一点的类型,但他们被白玉琦定位为了研究型人才。

临时抽调过来帮帮忙还行,但长时间让他们耽搁在管理职务上,显然就是一种浪费了。

最主要的是,这些人此时还不在李世民的人才库中。

白玉琦薅羊毛,也不能老逮着李世民这一头大肥羊薅吧?再薅下去非得薅秃了不可。

马周和李淳风拜入无极门后,得无极帝君传下《数学算经》一卷。

一边如饥似渴的钻研学习,一边学以致用的负责起成立“大唐货殖流通商会”的任务,负责广邀天下商贾入会!

右执事李淳风奉无极帝君法旨,一边招收大批懂得算学的寒门士子,成为[金融门]弟子并传授《数学算经》,一边负责组建起一个叫做“大唐经济发展商业银行”的机构。

而掌门马周则率领大批原本是西市小商贩,甚至是店铺伙计出身的[金融门]弟子,奔走于长安110坊之间。

配合以坊正为首的“坊议员”说服坊民参与动迁,承诺介时按比例偿还同等面积的“天工房”和铺面作为补偿。

动迁计划进行的很顺利,无论是权贵阶层还是黎民百姓,只要[金融门]弟子上门就没有不同意的。

毕竟这次动迁,除了会补偿让人向往的天工房之外,还有皇帝陛下下达的圣旨要求百官和百姓进行配合。

唐初贞观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当钉子户,多要拆迁好处的概念。

别说是动迁之后还有补偿了,就算没有补偿,皇帝一道圣旨下来让挪位置,有谁是敢抗旨不尊的么?

这可是硬性指令,抗旨是打算等着被砍么?

好在“新长安”暂时不会动工,目前只需要签下意向契约,就会有天工门弟子上门丈量屋舍。

根据现有屋舍位置、面积、价值给出评估,等到“新长安”建成之时再补偿同等价值的房屋。

据说到时候,还可以加价选购更大面积、更好位置的天工房。

如果现有屋舍估价不足以换购更好的天工房,手上又没有足够资金补上差价,还可以在即将成立的“商业银行”进行抵押贷款。

虽然绝大多数百姓不明白,这个所谓的“抵押贷款”是个什么意思。

但是也知道对他们来说应该是件好事,毕竟无极帝君这个活神仙的信誉,在百姓阶层之中还是很过硬的。

这种提供住房贷款的福利,可不仅仅只针对普通百姓。

对大唐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也是一样……不是所有的官员和权贵,都有资格入住三环以内两仪区的。

皇亲国戚还分近亲远亲呢,而官员也分宰相和九品芝麻官呢,李世民某个妃子的远方二大爷,要也能入住“太极皇城区”那还得了?

所以除了“太极皇城区”之外,一些原本家宅府邸面积不大,但在别处有族地家产颇丰的官员,就可以多花些钱粮换购一座大宅子,要是狠得下心来拿别处的家产田地抵押,搞一座国公级的豪华园林别墅住住也不是不行。

毕竟即便是在二环的两仪区,天工门规划出来的房子也是分不同的等级的。

像长孙、尉迟、屈突这样,家大业大亲眷众多的国公,怎么也要弄一座大型园林作为自己的国公府,才能符合他们顶级贵族的身份不是?

而如果像魏徵这样较为清贫,又不惜张扬不好奢靡的高官。

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中小型园林或是独栋别墅,甚至是更小一些的联排别墅也不是不行。

反正两仪区中,从面积数万平方米不等的大中小型园林,到数千平方米的尊贵别墅园、豪华独栋别墅、简约联排别墅,还有数百平方米小高层的高档公寓都有,足以任君选择……嗯,价钱也相当的尊享华贵!

跟[金融门]的弟子,签动迁意向契约的时候,人家可是明说了。

因为到时候新建的屋舍,都将配备各种[天工门]特有的设施,例如自来水、自来火(沼气池)、桑拿房、游泳池、厨房卫浴、地暖火炕、地下排水管道,等等各种“先进”的基础生活设施。

所以房屋造价会非常高,现有宅邸只能安地皮面积折算平方。

例如一座一万平方米的国公府,最后可能只能折算成一座一千平方米的两层或三层简约联排别墅。

要是想住几万平方米的大型园林式国公府,恐怕还得补上这其中的差价,小型园林一万贯起,中型园林十万贯起,大型园林百万贯扔进去都砸不起水花来。

听到这个价格,一干国公的脸都是绿的。

几百万贯的国公府?这特么谁顶得住啊?大唐一年赋税才多少?

连国公都扛不住,就更别提那些爵位更低的,什么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之类的了。

一万平方米的国公府,最后都只能补偿一座几百平方米的三层小楼,那他们的府邸折算到最后,岂不是站在上面还得踮起一只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