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玄幻 > 太古龙象诀 > 第三十三章 李学士

太古龙象诀 第三十三章 李学士

作者:旺仔老馒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11-05 17:13:58 来源:258中文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智清绕过大雄宝殿,直来到西苑禅堂,却见惠明师父和惠法、惠觉正在客厅里陪着曹县令,还有几个小和尚在一旁端茶倒水,左右侍候。【.aiquxs】

智清见师父正与客人聊得兴起,又不好去打断他们的交谈,只好悄悄地溜进房去,暗暗躲在惠法师叔的身旁,听着他们的交谈。

“贫僧久闻李学士之大名,却无缘会面,今日大人能造访弊寺,着实让小寺蓬荜生辉!”这惠明师父颇通诗文,也一向喜好结交文人墨客,今日闻听有翰林院学士来访,自然要来结识一番。而智清又是惠明眼中最有前途的徒弟,今天遇到这种场面,势必要让他前来观摩学习一下。

智清来看那李学士,约摸五十出头的年纪,只见他身穿一件圆领皂袍,头戴一方乌青幞巾,腰间系着一条嵌有白玉的束带,再看他的面相,生得是额宽口阔,双目炯然,须长一尺,髯有八寸,便便大腹,神采飘然。智清暗暗思道,到底是京城来的官员,果然是气度不凡。

那李学士听到惠明的恭维之词,只是呵呵一笑,言道:“大师父客气了,实不相瞒,在下早已辞了那翰林学士,现在也只是个工部员外郎。此番到江南来,一则是去金陵探望我那叔父,二则也是借此机会游览一下江南景色。”又言道:“大师父不知,我这人一向散漫惯了的,只喜欢喝酒吟诗,游山玩水,今日路过江都,闻听这茯苓山上有座百年古刹,特来拜访。我本不想打扰州府,谁料曹大人又是如此好客,定要亲自陪同,我也不好辜负了曹大人这番美意,所以这才相伴来到寺中。”

那曹友道听了这话,连忙笑道:“李大人过谦了不是,您虽已不在翰林院任职,但到底还是天子身边的人,到了我们这荒蛮小地,下官岂敢不来相陪!再者说,李学士诗词文章早已名满天下,下官能一睹大人的风采,那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原来这李翰林不是别人,正是那位“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的青莲居士李白,这李白字太白,祖籍巴蜀,生于陇西,年少时狂傲不羁,仕途不顺,但其诗文清奇飘逸、豪放脱俗,尤善饮酒交友,因此早已名满天下。【.aiquxs】天宝元年,经由工部侍郎贺知章举荐,李太白奉召入翰林院,专为玄宗起草公案文书,深得玄宗喜爱,随后令他为驾前侍奉。天宝八年,李太白因不愿屈于权贵,曾酒后斥责那些阿谀谄媚的仕宦官僚,后又遭宦官高力士诬陷,被玄宗贬出翰林院,只留了一个工部员外郎的虚衔。

此时的李白已是两鬓斑白年过五十,早已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时常寻仙访道寄情山水,此次南下,也是为了躲避政敌的讥讽与迫害,顺便游历一下江南一带的名胜古迹。

众人寒暄了几句,便有智饼小和尚将泡好的茶水端了上来,惠明言道:“二位大人,本寺地僻山偏,也没什么可招待的,这是今年刚采的新茶,特请二位大人品尝一下!”言罢又对站在身后的智清吩咐道:“智清,给二位大人奉茶。”

智清得了吩咐,连忙将智饼手中的杯盏接了过来,双手将一杯冒着香气的三彩瓷杯奉到了李白面前,李白躬身接过瓷杯,谢道:“有劳小师父了!”

智清连忙又把另一杯清茶奉给了县令曹友道,那曹友道躬身展臂要接那茶盏,却哎哟一声又把手臂缩了回去,然后就开始用另一只手揉捏自己的肩背。

曹友道这一异常举动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到有些惊讶,李白问道:“曹大人,您这是怎么了?身体有何不适?”

那曹友道连忙摆手笑着解释道:“没什么,没什么,应该是昨夜没盖好被子,睡落枕了,呵呵,不碍事,不碍事。”说罢又把智清手里的那杯茶接了过来。

众人饮了香茶,便开始游玩寺院,惠明禅师陪同着李翰林与曹县令将戒台禅寺的罗汉堂、听风阁、钟鼓楼、碑林,东苑禅堂等处一一游遍,最后又到了大雄宝殿烧香拜了佛祖,李白见寺中古迹众多,佛光普照,不时连连夸赞,还捐了十两纹银做了功德。

众人逛完了寺院,惠明师父又让智清带了两位大人往寺院西边的白龙涧去转了一圈,那白龙涧位于茯苓山主峰之下,是一条常年流水的山涧,涧中有一帘瀑布高约三丈,瀑布下有一深潭名曰“白龙潭”,潭水明澈见底,甘甜清冽,是寺中僧人的饮水源地,涧边花木繁盛,林壑优美,被誉为“江都第一圣境”。

说话间已到了午后时分,那曹县令见日已西斜,天色将晚,便对李白笑道:“李大人,这天色也不早了,您也一定有些乏了吧,不如今天就暂且游玩到此,咱们早些下山,下官也好为你接风洗尘啊!”

这李白见茯苓山春色正美,一时不忍离去,便对曹县令言道:“不碍事,不碍事,这等人间圣境,岂能不仔细赏玩?我今日就不下山了,在这寺中住上一晚也好啊。”又言道:“曹大人有公务要忙,大可不必在此陪我。”

那曹友道早已安排属下在县城里摆好了酒宴,要为李白接风洗尘,一听到他要在山上过夜,连忙苦笑着劝道:“大人,这怎么能行啊,您是京城来的六部官员,岂能不让下官们表一表孝敬之心,下官早已吩咐了手下,在县城里安排好了驿馆,订好了酒席,大人还是随下官回城去住吧!”

李白笑道:“曹老弟客气了,实不相瞒,李某此次离京,只是为了探亲访友,确无多少公务要办,实不想劳烦州府里的官员,再者说,我这个人一向是散漫惯了的,不愿在那觥筹杯盏中迷醉流连。我看这山中春色正美,又有这佛院净土,正好可以让我在此做一天世外之人,享受一番清静无为的妙处。”

“这……”曹友道显然不愿意让李白住在这戒台寺里,李白虽然已被罢出翰林院,但到底还在工部任职,将来说不定还会东山再起,作为一个地方官,遇见这种巴结京官上司的机会,曹友道岂能轻易放过?又言道:“下官也别无他意,只是觉得这寺里的和尚尽食素斋,怕他们招待不好大人。”

李白呵呵笑道:“曹老弟的心意,李某全都明白,你是知道的,我一向喜好寻仙访道,今日到了这百年禅院,若不吃点素斋,听两段经文,岂不是有虚此行?你就不必担心了,我已耽误了阁下半日,实不敢再劳烦阁下。”

那曹友道见李白留意已决,也不敢再劝,只得依了他。言道:“好吧,既然李大人有此雅兴,下官也不便强求,我留下两个衙役在此侍候大人,若有什么需要的,可只管差他们下山去取便是。”

李白忙又推辞,谁知那曹县令硬是要留两个衙役在此照料,李白见盛情难却,只好一一答应,并让智清给他和那两位衙役安排下两间厢房,便辞了曹友道,独自留在了山上。

惠明与寺里的僧人送别了县太爷,便引李白往厢房来住,此时暮色降临,寺中多处已点起灯烛。虽然戒台寺也接待过不少的州府官员,不过像李白这种京城来的文人加官官吏,倒还是头一遭,因此大小僧人也都是格外小心。

惠明师父特意吩咐了惠斋和紫云,让他们准备几样精致的斋菜送来,并安排智清负责这位翰林学士在寺院期间的饮食起居。

智清得了师父的吩咐,自然也不敢怠慢,他把李白居住的那间厢房仔细收拾了一遍,又拿来整洁的被褥铺盖,还烧了两壶水送来与他泡茶。

此时的李白正坐在一张椅子上休息,他见智清一直忙前忙后,十分辛苦,便对他言道:“小师父,你不必这么客气,我自己来就好,今天真是辛苦小师父了,陪我转了一天,肯定累了吧,快坐下休息一会儿。”

智清见这大学士倒是个和蔼可亲之人,不比那些寻常的州官,各个架子十足,耀武扬威,他停下手中的活,只站在墙边,笑道:“不累,不累。”

李白见智清行动间有些拘束,便从桌子下又拉出一张椅子,言道:“坐下吧,小师父,我不是你们这里的州官,也管不了你们,你不必太过拘束,只把我当做一个普通的香客,或者是一个年长的老人就好,不要这么客气,快坐!”

智清见这李学士如此平易近人,因此也就放松了不少,便在那椅子上坐了下来。这李学士仔细看了看智清的容貌,见他眉目间透着一股英气,倒也觉得他并非一般的俗僧,又见他眼神恍惚心神不宁,似乎是有什么话要跟自己说,只是不便开口。

“怎么,小师父?有事?”

“啊?…没有,没有…没什么事…”智清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咳,小师父,这里又没有别人,你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便是,说不定在下能帮到你。”李学士到底是个饱经世事之人,他见智清言语吞吐,知道他心里有事,便主动开口问他。

“这个…小僧也没什么大事,大人,听说您一直在京城做官是吧?”智清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是啊,本官自天宝元年进翰林院为官,到今年已经十三年了,怎么了?”

“噢,那我想向您打听一个人,您一定知道。”

“谁啊?你说。”

“驸马,杨洄!”——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