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宝藏迷踪 >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叛逆兵锋

宝藏迷踪 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 叛逆兵锋

作者:蜡笔笑笑生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9-29 16:41:24 来源:258中文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第一卷第1887章叛逆兵锋赵党之乱,这场发生在夏朝权力中心的权柄之争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最大的一个谜团就是,原本势力羸弱的中宗一党到底是怎么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庞大的赵太后一党击倒?

按理说,赵太后执掌朝政这么多年,对于朝廷的掌控力应该很强,她又怎么会不知道中宗他们在谋划些什么?可是,事实证明,她好像不仅不知道,而且在中宗他们行动的时候没有碰到任何阻力,似乎是赵太后手上的势力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从后来的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当时公认的赵党其实还都在,但是他们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反应可谓迟缓,甚至是什么都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拿下了。

虽然,中宗一党对外宣称,是赵太后的侄子赵成逊试图刺杀他谋夺夏朝基业,但经过后来的反复研究,时任太学博士的史学家陈翀认为,这可能只是一个铲除赵党的借口,这个说法最大的漏洞在于,既然赵成逊意图刺杀皇帝,那么其他党羽为何什么动作都没有?反而是中宗一方的左御卫上将军突然开进洛京,这一点难道不奇怪么?

因此,以陈翀为首的许多史学家更愿意将这一事件称作“开文政变”。

此外,陈翀也研究了当时的大量资料,将这一事件归类于一场有预谋政变的证据又多了一项,从势力上看,中宗一方处于明显的劣势,一个弱者可以击败强者,很多时候是靠弱者心灵上的强大,但是中宗肯定不在此列。

那么,答案只剩下一个了,那便是在赵太后身边出现了背叛者。

在陈翀的研究过程中,三个名字出现在了他的眼中:吴显忠、刘义才、黄恩,这三个人曾经都是夏熙宗和赵太后身旁的得力之人,如果他们没有问题,那么必定会被当做赵党处置。然而,事实却是,这三个人在事后得到了中宗的宠信,风头一时无两。

吴显忠,北境荡州人士,广平二十年,凭借武举入仕,颇有勇力,曾效力于骠骑大将军吕奉帐下,与突厥作战屡立战功,甚得吕奉器重。后来被夏熙宗征召入京,授其右卫大将军之职,封爵荡平侯。一年后,升任右卫上将军,封浒侯。

刘义才,南境平州人士,广平十七年,科举进士及第,入朝为官,出身寒门。任洛京京兆府尹期间,颇多政绩。于广平十九年,进入户部,担任右侍郎。次年,又升迁为户部尚书。在赵太后执政期间,也有不少建树,得赵太后欣赏,并在广平二十三年,升任门下侍中。

黄恩,东境夷州人士,出身贫贱,为了生计而选择进宫当太监,他生性机灵,懂得审时度势,再加上长着一张谁都能哄的嘴,所以很得上司欢心,过了没几年,他的地位就跃然于众人之上。广平元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将他推到了刚刚登基的夏熙宗身边,帮着夏熙宗对付前朝老臣们,于是他很快取得了夏熙宗的信任。而在纳赵芳媛为妃这件事情上,他又很明智的站在了夏熙宗这一边,让夏熙宗对他愈发的信任,并于五年之后升他做了后宫总管。

可以说,他们的地位只高不低,先后得到了夏熙宗和赵太后的极大信任,但就是他们,在开文政变之后,摇身一变从“赵党”变成了御前红人,他们的转变对于满朝文武来说有些太突然了。

而陈翀则认为,其实这并不值得意外,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尽管他们深受赵太后的信任,可她毕竟只是个太后,她能给他们的,皇帝一样能给他们,还能给他们更多,而且赵太后已经老了,早晚有死的那一天,满朝上下包括中宗有多少人在盼着她死?与其等到那时候被清算,不如做一个明白人改换门庭,方便来日得到更大的富贵。

果然,他们没有下错注,政变之后,凡是与赵太后有关的那些大臣们都被扣上了赵党的帽子,有的下狱待死、有的夺职流放,包括中书令韩任谓,接替他的正是门下侍中刘义才,这样他一人就掌管了中书省和门下省,地位之重已经不是其他人可以企及的了。

同样有功的吴显忠升任辅国大将军、黄恩则加封为司空,这是夏朝开国以来,第一次有宦官得此殊荣,原本应该在朝堂上掀起滔天非议,可惜的是,那些夏熙宗时的功勋老臣、赵太后提拔的贤臣们,已是死的死、贬的贬,没有多少人可以留在他们原来的位子上,满朝只剩下唯唯诺诺。

为防民间出现异议,夏中宗命令礼部以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来宣扬他和他的“贤臣良将们”是经过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斗争赢得了这“最后的胜利”。

然而,百姓们对此却异常冷漠,他们谁不知道,夏中宗是副什么德行?这种人会英明神武?只怕做了一个多么荒诞的梦都不会。

正如百姓们所想的,夏中宗在夺权之后,对朝堂进行了大清洗,很多忠良之臣都被排斥,换上的都是他所谓的“能臣”,其实都是一些溜须拍马的小人,这些人在朝堂上造成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而在光荣行列中,吴、刘、黄三人是最具代表性的,他们早年也堪称是良才,可是在不断的接近权力巅峰的过程中,他们迅速的腐化,几年之后,他们早就没有什么才能了,唯一有的是结党营私、大肆敛财之才。

夏中宗骄奢淫逸,对朝政不管不顾,刘义才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把持中书省,排除异己、任人唯亲;吴显忠自以为是、残忍好杀,甚至为了霸占吕家的小女儿,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骠骑大将军吕奉诬陷致死;黄恩贪赃枉法、横行无忌,纵容子侄仗势行凶。

百姓们对此三人恨之入骨,将他们合称“三贼”。

夏朝国势日渐衰颓,而远在北方的燕国却有中兴之势,历经数代君王卧薪尝胆,燕王姬璜武功卓着、对东夷各国屡战屡胜,拓地两千余里,燕国一时兴盛。

很快,姬璜又将目光投向了正在衰退中的夏朝,几百年前他的祖先曾与夏朝签订的耻辱的城下之盟,今日燕国强大,到了一雪前耻的时候了!

自开文二十三年起,姬璜率领燕军开始频频犯境,前线将领屡次上书请求朝廷增派援兵,可夏中宗完全不以为然,只派了使臣带着少量礼物前往燕国,用他的话说就是:“蛮夷嘛,无非就是求利,拿些东西打发他们不就好了?”皇朝风云之弘云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