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行冠礼,古来有之。
周制,文王年十二而冠,成王十五而冠。礼仪皆有成制。
——将冠,筮日、筮宾。行之于庙,冠委貌于阼,三加弥尊。祼享乐于庙。
汉改皇帝冠为加元服。刘弗陵也不是第一位加元服的皇帝。
——孝惠皇帝四年,三月甲子,二十一岁的皇帝加元服。
既有先例,礼仪之事便容易操作了。
霍光发了话,太常便翻了旧日的简册,找出孝惠皇帝冠礼的相关安排,稍做调整,便呈给了大将军。
霍光对礼仪并不在意,略微翻阅了一下,便让太常照行了。
江德立刻让太卜令领人前往高庙门筮日、筮宾。第二天,太卜令便将吉日报了上来。
——正月丁亥。
刘弗陵能让孝武皇帝喜欢,自然是聪明,只是看这个日子,他便知道,这根本不可能是筮卜出来的结果!
——何谓吉日?
——《礼记曲礼上》:“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
——内事、外事以四郊为限,四郊之内为内事。所谓“四郊”指距王城百里内的区域。冠礼在父庙中举行,为四郊之内无疑。因此,冠礼属于“内事”,当在柔日举行。
——何谓柔日、刚日呢?
——所谓柔日,指十天干中的乙、丁、己、辛、癸之日,亦称阴日;所谓刚日,指十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之日,亦称阳日。
——也就是说冠礼应在乙、丁、己、辛、癸之日举行。
那么筮日时,应当以这些日子为吉日。
——究竟如何卜筮日呢?
——《礼记曲礼上》:“凡卜筮日,旬之外曰远某日,旬之内曰近某日<a href=" target="_blank">[古穿今]金牌经纪人</a>!
……
“陛下……”金赏站在天子的面前,自然看到了刘弗陵的情况,却是十分地忧心,忍不住提醒他,“此奏大将军已准。”
这份奏书是霍光命他带给刘弗陵看的。霍光说得很清楚:“丁亥日甚近,上尽早准备。”
——根本不是禀奏,而是通知!
虽然不敢多说什么,但是,毕竟相伴多年,金赏并不愿意刘弗陵一再地与霍光相争。
——根本不可能赢的!
金赏不说还好,他一开口,刘弗陵便狠狠地瞪了过来:“大将军已准?此乃太常上书!”
这大半年来,随着刘弗陵“病情加重”,金赏也有好久没有见过他了,这会儿,却是被刘弗陵的脾气吓了一跳。
——这位少帝以往还是很温煦的性子啊……
厉声斥责了金赏之后,刘弗陵自己也觉得失态了,但是,无论如何,他也按捺不下心中的怒火,却又不愿再冲金赏发作,只能将奏书扔下,拍着凭几的扶手,喝斥金赏退下。
金赏无奈,他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劝慰明显失控的少帝,看了看刘弗陵,他便还是依礼退下了。
金赏离开之后,内卧之中便又仅有刘弗陵一个人了。
——入冬以来,年少的天子越发喜欢独处……
——当然。因为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宫人、宦者也不愿随侍在少帝身侧……
——随时都会被迁怒的差使,谁会抢着干?
然而,不过片刻之后,内卧之中便传出了少帝的吼声:“召皇后来见朕!”
内卧外,黄门应声离开。
刘弗陵不笨。
——霍光的态度忽然从一字不提转变成迫不及待,能是什么原因?
——又是这般漫不经心……
——不外忽就是警告!
刘弗陵不由冷笑——他连寝殿都出不去了,还能做什么值得霍光如此警告的事情?
——皇后!
——只会是她!
片刻之后,有人在内卧的木户下行礼请见:“太仆臣延年请见皇帝陛下。”
——不是皇后!
刘弗陵冷笑——也是!
——既然都做到这个份上了,霍光又怎么会让外孙女轻易来见他呢?
杜延年并没有立刻进内,直到刘弗陵开口说了一个“可!”字,他才慢慢地走进内卧。方转过屏风,就与刘弗陵的视线撞个正着。
杜延年挑了挑眉,随即便向皇帝稽首再拜,之后才抬头问刘弗陵:“上今日尚好?”
“好!自是好!”刘弗陵冷笑,“大将军欲为朕加元服,朕岂有不好之理!”
杜延年垂下眼,没有接话,
——霍光可不是为了让刘弗陵好转才加元服<a 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