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王小虎的末世生涯 > 第四章:《百川杂记》

王小虎的末世生涯 第四章:《百川杂记》

作者:白色的墨水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29 13:16:33 来源:258中文

更3¤新y最;快n上 `酷(x匠s网c

黄昏,夕阳只留下残红的一角。晚归的人们都已回到家中,镇上处处升腾着炊烟。

石苇最晚下山,牵着牛慢慢走到镇口。这一整天,他都心不在焉,满脑子都是跳跃的火堆和刘硕的脸。那些书早烧得一本不剩,但石苇仍不死心,打量着书院关门才慢悠悠地回来,想碰碰运气。

仔细拨开余烬,尚能看清一些黄白交错的纸花,上面没有半个字迹。石苇又找来一截树枝,用力翻掘着,这次,他有了意外的收获。

余烬的深处,一本薄薄的书册被掘出来,带着大股的灰烬,呛在脸上。石苇顾不得躲避,一边咳嗽,一边拍打着封面,他记得,这好像就是那本刘硕撕不坏的书。一开始,他也觉得这是一本用布帛制成的书,但扔在火中烧了许久,薄薄的数十页,居然连边角也未破损,真是怪事。

“百川杂记?!”石苇顾不得奇怪,只觉得自己撞上了大运。纸灰落尽,宝蓝色的封皮上写着四个漂亮的大字,石苇不懂书法,只觉得这几个字比赵郎中的药方写得好看许多。封皮之下是明黄色的书页,每页都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石苇很满足,这是属于他自己的第一本书,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本。

天色又暗了几分,街上似有人影晃动。石苇陡然惊醒,连忙将书掖在腰间,然后牵牛赶羊,蹑手蹑脚地往回赶,一路上,他的心都在“砰砰”地跳,就像做了贼一般。

--------------------------------------------------------接下来的几天,石苇开始筹划如何读书。有了这本《百川杂记》,他夜里难以入睡,便想借着月光读一点,但月光时明时暗,字迹太小,读不了几个。石苇索性夜里睡觉,白天放牧时将书藏在黄牛的鞍座里,待四顾无人,再拿出来读。石苇认字不多,书中倒有一多半的字看不懂,他就先将字硬记下来,再去翻赵郎中的医书,看到相同或相似的字,就缠着赵郎中问。一些字医书上没有,他又偷偷去找陈秀才。陈秀才虽然拒绝他进入书院,却也不忌讳教他认字,每每看到石苇拿着树枝在地上划来划去的请教,他都会很耐心地讲解,然后重重地叹气。就这样,一个多月的时间,石苇已经读通了这本《百川杂记》,牢记于心。

《百川杂记》是一本游记,记载的是北吉国的山川河流,民俗物产等。石苇这才知道,松树沟镇只是玉州府数百个村镇之一,而玉州府仅是北吉国的偏僻一角,北吉国境内最大的河流芷江在玉州府城旁流过,向南直通京畿,水路竟有千里之遥。《百川杂记》的作者名叫沐川先生,他用了五年的时间走遍整个北吉国,将沿途所见一一记录下来。但这位沐川先生所用的笔法简略,大部分记载不甚详尽,例如:玉州之北三百里,有山名天宏,主峰望月,高四百六十丈,雾瘴聚焉,难窥真容,多产洛桑果。这本书中还几次提到松树沟镇和玉州府,只是其中有些内容太过离谱,连石苇这个本地人都不知道。

简单的文字,很适合石苇阅读,书中的内容虽不似陈秀才讲授的那些道德文章,却也让石苇增长了不少见闻。然而到了最后五页,沐川先生开始啰嗦起来。他用了近两页,描述自己在北吉国西北的龙跃河上游被激流卷走,又奇迹般地逃得性命的经历。逃生之后,沐川先生在河岸边发现了一个天然水洞,在洞内发现黄帛百张,石刻口诀一部。这些黄帛都只有书页大小,却刀斧难伤,用水浸火烧,都不损分毫,沐川先生惊喜不已,于是将黄帛粘成书册,把自己的游记和那篇口诀誊写上去,留作传世之用。

这部口诀只有两页,分上下两篇,上篇名叫《练气篇》,下篇名叫《御水篇》。沐川先生对这两篇口诀很是感慨,据他讲,这《练气篇》类似于江湖上的武功心法,但只是从字面上相似罢了。沐川先生也曾看过真正的武功心法,与口诀中那些通过穴位倒气、运气的方法完全对不上,后来,他又去请教京城的一位掌法大师,得到的结论是,这个《练气篇》完全是胡编乱造,与武学的精要背道而驰。至于那个《御水篇》,沐川先生认为完全不可理喻,属于怪力乱神之流。

一开始,石苇也对沐川先生的说法深信不疑,但读到《御水篇》时,他的想法完全变了。

《御水篇》开篇就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石苇在书院偷听的时候是听过这句话的,陈秀才每每讲到这里,都会不住感叹,引为最上乘的道德文章。

石苇也自认为是个读书人,因此最佩服陈秀才,能让陈秀才连连称道的东西,自然不会有错。于是,石苇又仔细的从头读起。

《练气篇》中说:“万物有灵,分五行,偶生异变,不逾本源。人亦有灵,分五行,其根重者,可习御气之法。”这个所谓的御气之法,就是三段奇奇怪怪的口诀,分别叫做引气决、导气决和控气决,每段仅有三四十个字。这里面的每一个字石苇都认得,但合在一起就完全看不懂了,怪不得沐川先生用“不可理喻”四个字做了评语。

“是什么意思呢?”石苇躺在床上,脑子里都是那些乱七八糟的口诀,已经四天了,还是没有一点头绪。

刘府的后门从不点灯笼,黑夜静默,连一声犬吠也听不到。石苇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由于连日揣摩那些口诀,不觉间呓语出声,他似乎抓住了某种节奏,一改往日的烦躁与急切,抑扬顿挫的朗读着石苇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就睡在床上,引气诀念出,床角脸盆中的洗脸水发生了异变,两个蓝色光点跃出水面,在黑夜的包围下忽明忽暗,落向他的胸口,进而没入皮肤中,不见了踪影。石苇并没有阻拦的念头,因为这两个光点给他柔和而亲切的感觉,就像李大婶的笑脸一阵杂乱的搬运东西的声音,夹杂着低低的咒骂声把石苇吵醒,看来已经快到四更天了。每到这个时候,镇上的商贩们都要送来一些物品,府里二三百号人,每天要用掉一口猪、三十只鸡、五十斤牛肉,以及大量的粮米、干柴。据说刘扒皮已经七八天没有付账了,加上后门没有灯火,搬运困难,小贩和挑夫们都要没好气儿地骂上几句,石苇早习惯了用这些声音掌握时辰。

梦里的情形仍然清晰,石苇仔细思量了一会儿,就掌握了那套口诀的规律,小声念了一遍,那盆水中果然又出现了一个蓝色光点,没入体内。

石苇这才发现,体内似乎有三个缓缓流动的水滴,所到之处无不舒泰自然。石苇狂喜,这或许真的是传说中的内功心法,自己将来成为一个武林高手也未可知,如果是那样,就再也不用被两个书童追着抽鞭子了。听李大婶说,小四在城里见过跑江湖卖艺的,什么力举水缸、胸口碎大石,靠的都是武功底子,说不定自己练功有成,还能靠卖艺赚点钱,堂堂正正的买一本书。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看捡来的书终非君子所为”石苇一边学着陈秀才的穷酸样儿,一边穿好衣服,拿起昨晚剩下的凉窝头吃起来。

“真赚了钱,还要买些好吃的给李大婶,别拿个鸭蛋还要和家里商量”石苇絮叨完毕,将最后一口窝头咽下去,定了定神,又抑扬顿挫地念起来。

然而,这次水盆毫无动静,连一点水花也未泛起。石苇深吸了一口气,重新再来,声音也大了几分,但那盆水仍然死困在那里,如同被冰封住一样。

石苇彻底呆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