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拜拜九叔 > 第0002章:冰棺

拜拜九叔 第0002章:冰棺

作者:自由无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1:13:52 来源:258中文

张子颂与守正一行沿着御街向北,跨过龙津桥后,便来到了‘内城’的城门口,朱雀门。只是,守正却让图图、洛洛和道士等人,停在了门口。当然,那些押送张子颂车马的士兵也都停了下来。

图图便有些不服气,“大人,这是为何?”

守正却是一声讥笑,“难不成,你还想与朱雀门的守正再闹一场?”

“罢了……”张子颂一贯的随意,“走吧。”

“等等。”图图却是一把拉住了他,并悄声说道:“少爷,您去官府要小心啊。可不能把身份给暴露了。”

“迟早会暴露的,顺其自然吧。”

张子颂甩开图图,背着双手,率先跨入了朱雀门。

守正则是一阵嘀咕,“神神秘秘的,有问题赶紧坦白。苏贤良可是明察秋毫的,号称‘小包拯’呢,你们别想蒙过去!”

张子颂听到‘苏贤良’三个字,似乎有些印象。

只是,一时间也没能想起。

对于想不起的事情,张子颂一般就懒得理会了。

随后两人沿御街向北,大约十分来分钟后,经过了‘大相国寺’与‘龟儿寺’,并跨了过‘州桥’,再沿‘西大街’往左三四百米,便有一栋略显灰暗的院子,树梢之上还传来了乌鸦的叫声。

这里便是传说中的‘乌台’,官方名字叫,御史台。

大宋许多冤假错案、诽谤诬陷,就诞生在这里。

而开封府,就在紧挨乌台北面。

只是开封府内,此刻却是站满了人,应该都是些来打官司的人。

公堂之上则有两人吵闹,一个唤作李阿大,正大肆控诉旁边一个叫刘二的中年。说是刘二从他手里买了两百把折扇,一直没给银子。刘二倒也实诚,并没有否认欠钱之事,只一个劲儿的求饶,说是折扇被雨水淋坏了,卖不出去,家里已经揭不开锅,所以请求李阿大再多宽限一段时间。

案情其实简单,判个刘二还钱便可,否则直接下狱。

只是公堂案首的判官,却是一阵蹙眉。

“刘二,你的折扇还有多少可用?”判官一阵思索之后,开口问道。

“只有十把。”刘二一脸哭丧,当即递上了折扇。果然,就这十来把的扇面上,还有淡黄色的水渍,八成也是卖不出去了。

判官接过扇子,来回翻看了一阵。随后却是当堂提笔,在扇面上一阵写写画画,并递给了李阿大,“拿去吧,可以抵债了。”

“谢谢,谢谢苏大人。”刘二顿时连连磕头。

张子颂便一脸好奇,写的什么?

李阿大则是当街一阵吆喝,“买啊,苏轼苏大人亲写的扇面。”

十把折扇,一分钟不到就被抢光了。

张子颂顿时一阵错愕:苏轼?文坛大家啊。偶像!

而守正眼见苏轼办案间隙,则是赶紧插队上前,“苏大人,下官乃南熏门守正,现有一事困惑,还请大人裁决。”

“呵,你皇城司也来我开封府打官司了?”苏轼一脸打趣,喝了口茶后说道:“大人就别叫了,有事快说。好多人等着呢。”

守正便把张子颂拉了出来,“下官今日盘查,发现一个西夏奸细。”

“奸细?”苏轼望了张子颂与守正一眼,“若真是奸细的话,你该交于大理寺、刑部、或者御史台都行。开封府管民事,你带我这里来干什么?”

“呃,其实……,也不确定就是奸细。”守正顿时有些尴尬,“此人唤作张子颂,来自西凉、祖籍华州,说是入京科举,却又带了二十几车银子说要在汴京安家。另外还带了一口棺材,说是母亲灵柩,死活不让我们检查,我担心藏有……”

“棺材?二十几车银子?”苏轼眼中,精光爆射,“张子颂,你既是科举之人,想必也知气节大义。本官问话,务必从实招来。”

“东坡先生天人而生,晚生佩服之至,绝不会说谎。”

“东坡先生?”苏轼一脸疑惑,倒也没有过多纠缠而是继续说道:“本官问你,带这许多银子入京,你可是要做那贪腐行贿之事?又或者,是想囤积居奇,恶意扰乱我汴京物价,以便从中牟利?”

“晚生保证只是科举,绝不是奸细,也不会行贿,更不会垄断。”

“垄断?呃……,这个词用得好。看来,你的学问还不错。”苏轼盯着张子颂,“本官目前,也只能暂且信你,毕竟有钱又不是错。但是,张子颂你听好了,本官会让衙役定期查你,你且好自为之。”

“先生请放心,尽管来查。”张子颂一脸笃定。

“那好,接下来咱们再说棺材之事。守正大人担心你这棺木中,藏有违禁物品。但你又说,这是你母亲大人的灵柩。本官若是暴力检查,不免存有亵渎亡魂之嫌。要不我请开封府的‘仵作’查看。他们都是专业人士,不存在亵渎你母亲遗体的问题,也可证明你的清白。你看这样可好?”

“就依先生。”张子颂点了点头。

“守正大人,本官案件缠身,不便离开。”苏轼扭头看向守正,“可否麻烦你将灵柩拉到开封府来?”

“好的,下官这就去办。”守正匆匆离去。

张子颂则留在公堂,默默的看着苏轼办案。苏轼办案效率很高,三言两句之间,就能找出证词与事件的关键,予以结案。而且原告、被告无不称服。不愧是有小包公之名,断案公道、效率奇高。

一时间,张子颂大为佩服。

而他母亲的灵柩,也终于被守正拉到了开封府。

为了避免被人围观,苏轼便下令,将棺材拉去了仵作办案的公房。待棺木停稳,苏轼首先鞠了一躬,这才退后几步说道:“先夫人英灵有知,本官也是为了证明令郎清白,还请勿怪……,仵作开棺!”

随后便有一个仵作捂住鼻子上前。毕竟天热,张子颂一行又是长途跋涉的模样,仵作便认为这尸体捂在棺材里,恐怕会有味道。岂知棺材‘嘎吱’一声打开,仵作却吓得一屁股跌倒了,“冷,好冷啊……!”

只见棺材内竟冒出了一阵‘白雾’。

就仿佛冰柜的冷藏室打开后,冷气遇热所凝结的雾气。

守正和仵作两人还以为诈尸了呢,吓得脸色煞白、一动不动。苏轼却来了兴趣,盯着棺材一脸好奇,“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冰棺’?”

“先生就理解为‘冰棺’吧。”

“听说‘冰棺’是由‘寒玉’制成。是这样的么?”

“呃……,不是。解释起来有点麻烦。”张子颂一阵抚额,“以先生的学识构成,可以这样理解:晚生采集了天上的‘闪电’,通过秘法灌注在家母的灵柩上,闪电就转换成了‘寒气’。唔,大概就是这样了……”

“斯人神技,子瞻佩服!”苏轼竟然鞠了一躬。

“晚生惭愧,先生过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