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我捡了一袋仙缘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是祸是福

我捡了一袋仙缘 第一百三十二章 是祸是福

作者:考拉蜀黍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5 17:21:22 来源:258中文

一秒记住,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凡道士,又有哪个不愿去京城道录司当个主持祭祀的官?如果祖坟冒青烟,被皇上封为真人,也是正二品的大官,不仅生前富贵,死后也能留名,成为一代名道。

云龙道长也有这样的梦想。可惜,一直没有贵人提携,别说去京城的道录司,就是县城的道会司也没能进去,只能窝在阳台宫当个道长。

他听二人自报家门,立马意识到自己的机缘来了,说不激动兴奋那是假的。可他也清楚,机缘只有一次,如果不能把握住的话,这辈子别想离开阳台宫。一个得道的高人,哪能见到大人物便丑态百出,于是他凭借修行日久,定力十足,硬是把这份激动与兴奋按压下来。既使心中悸动,脸上却始终保持无动于衷的表情。

一行人来到山门前,郭勋借着火光瞧了一眼正门上的扁额,喃喃了一句:“阳台宫?”问道:“别的道观都叫观,你的道观为什么叫宫?”

云龙道长道:“阳台宫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是由玄宗命白云子在王屋山择地建观。白云子来到此地一看,见此地北依天坛山,高高矗立,形似凤首。对面则是开阔的九芝岭,犹如凤尾。而此地正好处于凤背之上,是块丹凤朝阳的风水宝地,于是在此开建道观。历十一年,道观终成,起名为阳台观。”

王守仁精通儒道佛三家,学问自不必说。郭勋虽是武将,可出生名门世家,平时就爱刊刻文集,又写得一手好篆书,学问同样不浅。

二人自是知道,所谓的白云子就是司马承祯,那可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并与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并称为仙宗十友。听说阳台宫就是出自司马承祯之手,对阳台宫的兴趣更浓。

郭勋问道:“唐时称为阳台观,后来又为什么改为阳台宫?”

云龙道长道:“到了金贞祐三年,重修阳台观。主持修缮的人听闻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曾在此拜白云子为师,住在这里潜心修道。公主的寝室,自然就是宫而不是观了,于是改阳台观为阳台万寿宫。再后来,约定俗成的,人们便称阳台万寿宫为阳台宫了。”

郭勋颔首道:“原来如此!”

一行人进入山门,迎面便看到五株大树,全都是数人方能合抱的巨木。有四株是古柏,其中的两株长得很有特点,一株似云龙一株似丹凤。不过更让人称奇的是,五株树中竟混着一株婆罗树。

世人都知,道教喜在观中栽种松柏,因其四季长青取长生不老之意,乃是道教的镇观之宝。而佛教喜欢在寺中种婆罗树,被信众们视为镇寺之宝。

自古以来,佛道两门不能说势如水火,可也是芥蒂丛生,表面上似乎和和气气,暗地里却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而且,道门打心底瞧不上佛门。不是留传着那么一个故事,说什么佛门是老子渡化成的。所以,道观中绝无可能种婆罗树。

王守仁精通道佛两门,自也知道两门的恩怨。见到婆罗树心中一动,暗道:“莫非道门要抛弃成见,与佛门携手共进?如果真的这样,倒是佛道两门的幸事?”想到这里,他指着那棵夹在松柏之间的婆罗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云龙道长道:“这株树本是天竺僧人的进贡之物。玉真公主来阳台宫修行,玄宗皇帝便把此树赠给公了。公主到了阳台宫后,此树也就种在观中。”

王守仁这才明白,事情并非是自己想的那样。而是因其乃公主亲手栽种,历朝不敢损毁,所以才有道观中长佛门圣树的奇观。

三人说着话,已到住宿的地方。随从们进屋铺床换被收拾住处,护卫们则依据宫中地形,或巡逻或暗哨,把整个阳台宫警戒起来,不容外人进犯。

王守仁抬头看了看天,咳了两声道:“我这咳嗽的毛病,不到困到极处,实难入睡。要不,云龙道长再陪我转转,消磨些时间?”

云龙道长唱了声“无量天尊”,道:“能陪伯爷是贫道的荣幸。”

郭勋打了个哈欠,道:“我也有个毛病,到一个新地方睡不着觉,咱们三个一同转转。”

三人便在阳台宫里四处闲逛。每到一殿,云龙道长便说此殿供的是什么大神,殿又在什么时侯损毁过,又在什么时候重修过。

如此过了小半个时辰,三人来到一处凉亭,云龙道长便提出进去坐坐,郭勋与王守仁点头同意。三人进入凉亭,云龙道长叫道童沏上好茶,三人各啜一口后,云龙道长道:“两位大人千里迢迢来到小观,不是仅仅来参观一下小观的吧!”

郭勋笑道:“都说道长是有神通的得道高人,果然不假。不仅能算出我们今晚会来道观借宿,还能算出我们另有事相扰,着实佩服。”

云龙道长颔首微笑,手中指尘一甩,又唱了声“无量天尊”。他哪是算出来郭勋有事相求,而是凭借察颜观色的眼力价,发觉郭勋有好几次都欲言又止,肯定有事问他,便说出那句模棱两可的话来。听郭勋承认确实有事相求,道:“郭侯爷请说!”

郭勋在两广当总督当得好好的,突然就来了一队锦衣卫,宣旨让他火速入京。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正德爷手下混得开,能当上两广总督,不见得在嘉靖爷手下也混得开。对于此次进京面圣,他实不知是祸是福,心中忐忑不安。

他旁推侧敲,想从锦衣卫口中探得祸福,可锦衣卫也不知是真不清楚,还是口风严实,竟没透出丝毫消息。

他又想从锦衣卫对待他的态度上来推测。如果锦衣卫对他吆三喝四,证明是押他回京的,此次凶多吉少。如果锦衣卫对他百般献媚,证明是护送他回京的,此次是福非祸。可锦衣卫对他总是不卑不亢,也推测不出来。

一行人到了开封,正巧碰到王守仁回乡守制。

郭勋与王守仁是老相识了。当年王守仁以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福建数州之时,他曾与王守仁合兵一处,共同剿匪。也就在那时,两人打下友谊的基础,成了忘年交。

郭勋在开封听人说,济源县王屋乡阳台宫的道长颇有神通,算人前程富贵极准,就琢磨着来阳台宫找云龙道长算算。不过,他也知道,锦衣卫们只想把他平安无事的送到京城,绝不会同意改变行程。

见到王守仁之后他有了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