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仙君入梦 > 第232章 抄底时机

仙君入梦 第232章 抄底时机

作者:丁即墨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02 00:56:12 来源:258中文

星海投资,大交易室。

沈辉坐在沙发上盯着大屏幕,一边抽着烟,一边看着上面不断跳动的数字和起起伏伏的价格曲线,脑子里不停的根据危机感的强弱调整着交易策略。

三大投资部经理坐在一边不吭声,交易员们更没人吭声。

偌大的交易室里安静的咳嗽一声都能引来一片目光。

最近几天原油期货市场很平静,没有大单砸盘,也没有主力资金进场,可就是在这种平静之中,原油价格却慢慢涨了上来,已经快要突破25美元/桶的压力位。

对比多空双方的单子,力量差距并不明显。

放眼望去,密密匝匝全是些小单子。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多头却慢慢将油价拉了起来。

沈辉琢磨一阵,道:“打一张两万手的空单试试。”

郭旭民立刻安排下去,很快,交易员填好单子打了出去。

两万手的空单砸下去,好像铁疙瘩砸进了棉花堆里,将买盘上的多单一扫而空,油价从2458美元/桶直接跳空跌到了2362美元/桶,多头们都有点被砸懵了。

可是很快,买盘上的多单就再次接二连三涌了出来。

虽没都是些小单子,可架不住多啊!

油价继续抬头向上,不一会就回到了原位。

沈辉皱皱眉头,有点搞不清这些多头是散户还是机构在吸筹,直觉这会有点乱,感觉既像是散户,又像是机构,如果是机构底部吸筹,这个价位不是最合适的。

沈辉没再试探,就这么看着。

“沈总,突破25了。”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一直盯盘的郭旭民忽然出声提醒。

沈辉也看到了,点点头:“进场吧!”

三人立刻安排下去,交易员们纷纷操作电脑开始下单,密密匝匝的小单子立刻横亘在买盘上方,出来多少多单,就会很快有空单出来,将买盘上的多单扫光。

从盘面看,原油价格在突破25美元/桶的压力位之后,似乎有点后劲不足,在空头新一轮的阻击下再无力上攻,多空双方就在25美元/桶左右厮杀起来。

沈辉看了一阵,见没什么大行情,就起身走了。

四月的沪市已经基本恢复了生机,大街上恢复了车水马龙,而上班族们则比以前更加行色匆匆,给人感觉工作压力似乎比以前更大了,各种中介机构更是火爆的不行。

一场疫情,让好多企业日子难过,不得不减员降薪。

所以从过完年后就有一个观念流行的不行,那就是2020年千万别辞职,哪怕降工资也得努力的活着,至于干的开不开心那都不重要,活着都这么难了,哪还管得了其他。

对大部分上班族来说,2020年应该是最难的一年。

好在各地都在慢慢恢复元气,比在国外的那些人强多了。

在应对疫情这种事上,国家经验很足,执行力度也很大,可国外却不行,从三月底开始大规模蔓延后,到了四月初已经有失控的势头,之前跑出去的现在都往回逃,甚至有些已经成了外籍的家伙们,也惊慌失措的争相回归祖国妈妈的怀抱。

实在太可怕了。

压根控制不住,纽约已经死了好多人了。

本来沈辉是准备再去一趟纽约的,现在这个样子,只好取消了所有出国的行程,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坐观那些资本主义世界花开花落,看能闹到什么样子。

最近机票涨的厉害,据说飞中国的机票已经涨成了天价。

即使成了天价,依旧一票难求。

甚至因为航班调整,想回国都得转好几趟机,在东南亚各国飞来飞去,最后飞到港岛后从港遍入境,想想也挺不错,顺便来个东南亚七日游,真的挺好。

公司的口罩快没了,好在现在市场上货多了。

二月份的时候有钱买不到口罩,沈辉就知道好几个身家上亿的家伙一个口罩戴了将近一个月,最后还是不知从哪听到消息,跑他这来蹭了几包口罩。

好多企业日子难过,也有不少企业挣钱挣到手软。

炼油的不好好炼油,跑去生产口罩了。

造空调的不好好造空调,也跑去生产口罩了。

沈辉看的眼热,也差点忍不住买几个厂子去生产口罩,都是钱呀!

不过也就想想,那玩意太麻烦。

等到疫情过后,又是一堆破铜烂铁。

还是割资本家的韭菜来的爽快,平均下来一天最少一个亿呢,还都是美金。

次日上班,沈辉有些心不在焉。

媳妇要回来了,想想还是有点想念。

不知不觉,那个傻女人也慢慢挤进了他的心房,虽然还有点管不住裤腰带,可想想人这辈子太不容易,如果说有哪个女人能陪自己走完这辈子,就那个傻女人最合适。

哎!

自己才二十八岁,怎么心态这么老。

不能想了,越想心态越老。

还是要想点积极向上,阳光年轻的。

前天在街上看到一个美女,也不知是谁家的,漂亮是肯定的,关键是挺迷人,让人看了就想那啥,最近也不知咋回事,脸皮越来越薄了,也没好意思要个微信啥的。

胡思乱想一阵,李光明突然来访。

“你怎么来了?”

沈辉大为惊讶,起身让到会客区的沙发上坐。

“有点事给你说说。”

李光明在对面坐了,道:“你对日本的企业了解多少?”

沈辉道:“了解的不多,怎么了?”

李光明接过张欣泡的茶,说了声谢谢,才道:“你知不知道,日本有好多困难的小企业别看规模并不大,但技术实力却很强,这样的小企业在日本很多。”

沈辉点点头:“这个到是知道些,隆兴也是制造企业,我以前在隆兴的时候,有同事去过日本参观,多少听说过一些,听说有些日本的小企业之所以能生存数十上百年,除了日本人骨子里的精益求精,好些小企业手里还掌握了某个环节或者领域的关键技术。”

“不错。”

李光明道:“出口贸易是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是完全依赖出口也不为过,现在疫情蔓延,全球贸易遭到打击,对日本的影响很大,那些大企业资金雄厚还能撑一撑,好多小企业日子就不好过了,你要有兴趣的话,现在抄底是个不错的机会。”

沈辉不感兴趣,道:“我要那些小企业干嘛,技术再好也搬不到国内来,要是投资的话就算放到股市也比买那些快破产的小企业香,你不会有啥目的吧?”

“扯蛋,我能有啥目的。”

李光明蛋疼道:“你真是不识好人心,金融企业到了一定规模迟早要向实业进军,你就没想过这个?现在一大堆优质企业放在面前你居然不要,真是……”

沈辉道:“我当然想过,可问题是我能把日本的企业搬到国内来吗?”

李光明抚额道:“为什么要搬到国内,只要能正常经营下去,慢慢把一些技术成果转移过来不香吗?甚至可以将一些先进设备转移过来,慢慢提升技术水平。”

沈辉琢磨一下,连连点头:“这个思路到是不错,不过我对日本的企业不熟,你让人给我弄个清单,我看看哪些值得抄底,抽个时间去日本转转。”

李光明道:“我知道的有几家制造模具和搞铸造的小企业就不错,虽然规模不大,但技术实力非常强,只是因为全球贸易额下滑,才会濒临倒闭,回头我给你弄个清单。”

沈辉深表赞同,道:“日本人的制造业是真的强,拿铸造业来说,人家把材料配比和性能摸的透透的,我们的好多制造企业只掌握了个皮毛,嘴上喊的以创新研发为主,却不愿投钱搞研究,好多东西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基础研究差的太远了。”

李光明点头道:“这方面我们跟人家比确实有不小差距,就好比螺纹钢,都知道钢材的那个螺纹能更好地承受拉应力,可为什么螺纹是斜的,螺纹的倾斜度和间距多少最好,人家小日本早研究透了,我们却还是一知半解,想要赶上小日本,基础研究必须要跟上。”

沈辉来了兴致,道:“不光是基础研究,还有做事的态度,人家小日本地上的瓷砖开个口子裂了,会先组建一个团队,制定一整套修补方案,然后由专业技术工人动手修补,可我们自己呢,随便找个匠人比划一下,切一块补上就行,甚至压根不用找匠人,自己动手就补一下凑合着能和就行了,最终的结果能一样吗?”

“我在隆兴的时候,在对待产品质量上,从上到下都是‘差不多就行了’这种念观,怎么能赶上人家。还有呢,我们天天在喊工匠精神,可你看看,劳动节放假休息的全是不劳动的,真正劳动的全都在加班,还不给加班费,领高温补贴的全是吹空调的,工地上干活的却不知道高温补贴是个什么鬼,怎么能有工匠精神,换了我也不愿意当个苦逼的工人啊?所以我觉得不光要搞基础研究,还要真正俯下身来学习人家小日本优秀的东西,让研究人员愿意沉下心来搞研究,让工人愿意沉下心来提高手艺和技术,不然就是再过一百年,我们也还是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吃灰。”

“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李光明觉得沈辉立场有点问题,特么的都大资本家了,还老觉得自己是劳苦大众,明显屁股坐错了位置,道:“企业经营要考虑成本问题,制造类企业的生产线一旦开了就不可能随便停,有些问题想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沈辉不想说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念也不同。

争论这个没啥意思。

还是琢磨一下,哪天真要轮到自己,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