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影视世界旅行家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马、粮、书

影视世界旅行家 第一百五十六章 马、粮、书

作者:昨夜大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01 19:51:18 来源:258中文

可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眼下,他还有一个债主呢!

和突蓝等人连喝了三天的酒后,鄂何力也察觉到了有什么不对。于是,他再次找上了郑胜,要那笔钱。

郑胜早候他的大驾,他反问道:“秃发兄急着回家吗?”

鄂何力道:“不急。”

“既然如此,不如在荆州多待些时日吧?”

鄂何力愕然,“这是为何?”

郑胜咳嗽一声,“秃发兄,想必,你还要买一批粮食再回去吧?不知你可探明了粮价?”

鄂何力叹道:“确实如此。而且,我已经打听……唉!郑世子,你可知,今年一石粮居然涨到一千八百二十钱了!去年还一千七百八十钱呢!世子,虽说我们已经约定好了,但中原粮食涨价了,我们的马的价钱,是不是也要涨一涨呢?”

郑胜点点头,“是吗?又涨价了?但秃发兄可知,其实粮食的价格在一年四季都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春、夏两季粮价高,但等到秋天新粮收获后,一石粮的价格大约会降到一千七百五十钱上下啊!”

鄂何力颔首,“原来如此。那么,我等到秋天,新粮成熟后再买?”

郑胜笑道,“是啊,这样划算的很!”

鄂何力紧盯着郑胜的眼睛,问道:“郑世子,为什么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呢?”

郑胜喊冤道:“秃发兄,我设身处地的为你们着想,怎么会骗你呢?”

鄂何力又仔细想了想,“确实。那么,马钱呢?”

郑胜心里暗叹一声,这个时候他无比的怀念郑汶,和人谈判实在不是个愉快的工作。

“秃发兄,要不这样,我以每匹马三十五石粮的价钱买下这些马。等秋天等粮食收割了,我直接交割给你粮食?”

“五十石。世子莫要忘了,这些可是我突发部最好的马驹。”鄂何力没有深想,却狮子大开口。

不过,郑胜并不相让,“秃发兄不要忘了,我郑氏在交易中给予贵部的优惠。一匹良马三十石粮,这就是市价。我给……三十六石,已经是最高价了!”

鄂何力冷笑,“我给世子带来的可是未骟过的马驹,而且,都是最优秀的马,三十多石粮,区区五万钱岂能买到我的马?四十八石!”

两人互瞪着。

郑胜最后说道:“这场交易你我各退一步可好?四十二石。现在,我马场还需要更多的马术教官,你们在荆州的这段时间,都可以再赚上一笔小钱。等你们离开时,我一并将交割了这些粮食,如何?”

鄂何力脸色缓和下来,他同意了这个价格。

郑胜松了口气,他终于搞定了这件事。

郑胜等待着四月月中的到来。他要兑换!

不过在这之前,领地还发生了其他的事情。

郑胜看着眼前的腼腆同龄少年,“郑留,你既然过来了,就去青竹书院吧!那边有郑尚、万云等很多人。”

“是!”郑留恭敬地行了一礼后离开了。

郑胜叹了口气,这些年他远离家族,和同龄人明显疏离了很多。

而表兄郑清从幽州归来,只是回家见了其他人,并没有来见他,但把郑留送到了他身边。

这足以表明他的立场。不过,他老爹和郑清对家里的态度是一致的吗?

郑胜不敢保证。

所以,他现在很不清楚家里现在到底是分做了几派。似乎大家各有各的打算。

南阳郑氏,似乎已经没有了丝毫的凝聚力。

隆景再次来访,他带来了好的答复。只是,他并没有将隆氏的藏书一并带来。

隆景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家的藏书还未抄写完毕,过段时间后,一定为世子带来。”

郑胜点头笑道,“当然可以。”他知道这是隆氏的缓兵之计,甚至可能是打算观察这段时间,看他的藏书馆能不能收集来书籍,再选择是否与他“合作”。

“上次世子说,青竹书院的人可以随意阅读藏书馆的书籍,外人需要花钱方能进馆阅读,对吧?”隆景突然问道。

“是啊。”

隆景摇头道,“世子,一本罕见的世间孤本,和一本常见的书籍价值可不相同。但花同样钱便能看到它们,这是否不太合适呢?”

郑胜如有所思的说:“确实如此。也许……需要设置一些限制。分层、分阁楼,放置价值不同的书?”

他突然想起了前世看到的一些小说的情节,将什么藏经阁中的武功秘籍之类的东西,限制为达成一定条件后才可以得到。甚至是,用为门派做出的贡献来兑换。这些,似乎都可以尝试啊!

“那么,我们隆氏可以派人来青竹书院学习吗?”隆景又问道。

郑胜讶然,“当然可以!”但,这是什么意思?仰慕学问?偷师学艺?还是另有目的?

隆景满意地离开了。

和隆景告别后,郑胜去了东边的十七里丘看了看各工坊的修建进程。

位置在最南侧的纸坊已经开始运行了。现在这里的主事,正是原来的南乡郑氏纸坊的主事郑代福。

现在,除了“制作”郑子纸外,郑代福手下近百的工人还要继续造晋纸,这是郑汶对他们的要求。毕竟,郑子纸只需要占用他们极少的工作时间。

但现在他们造的晋纸,郑胜极不满意。

所以,郑胜又给了他们一个难题:造品质更好的晋纸。“就算品质比不上郑子纸,也必须向这个方向进步!”

于是,他每次到纸坊,都会问上句:新纸造的怎么样了?

纸坊工匠们很努力,但进展却很慢。郑胜并不意外,如果他们能轻易地做出好纸,才是不正常的事。

在离开前,郑胜又提醒了他们几句,要他们继续在选择原材料、改进工艺方向继续努力,他还模糊记得造纸术的一些改进方向。

不提纸坊里发愁的工匠们。

郑胜走马观花般得走过了以制作桌椅为主业的木匠坊、制作各种油料的油坊、主要生产农具的铁具坊。最后,他到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地、十七里丘西北侧的活字印刷术的活字制作坊。

这里除了原有的木匠,郑胜还找来了烧陶烧瓷的工匠、铁匠铜匠,让他们制作出各种材质的活字,比较哪种的活字最实用。

制作这些小小的印刻,对工匠们来说是一件新奇的工作。

不过,铁匠铜匠们在研究过木活字后,已经以先做模具、再往其中浇灌铁汁、铜汁的办法,“仿制出”了铁、铜活字。

同样的,烧陶的工匠也做出来了泥质的活字。

郑胜手里拿到了几本书,仔细对比了书里的文字,但丝毫没看出来它们是由不同材质的活字印刷出来的。

他很满意这样的成果。

“任据,常见的书籍印多少册了?”郑胜迫不及待地问。

“世子,我们库存的郑子纸数量也不过几万张,现在既要印刷古籍孤本,又要印刷常见的书籍?纸张实在不够啊!”任据苦笑道。

郑胜皱了皱眉头,“你统计过新野公送来的那些书了吧,大都是些后人注释前人的作品。像这种类型的书,每篇只印刷一二十册就够了……”

郑胜拍拍脑袋,他痛苦地想着,实际上印刷十册都没地方放,而且,这样做很浪费排出的书版啊!

“这远远不够,返还的书册、青竹书院的学子用书、藏书馆藏书,粗略计算下来,每本最少需要三四十册。”

“不需要这么多,学生们不需要读这些书。至于藏书馆,放十本足够了!”

郑胜想起了他翻过的几本书,都是两汉、魏晋文人的注释作品,像什么新解、训诂、新义、序、注、传,还有某本名著前加姓、地、人名的书,其实都是些儒人对先人的著作添加了自己的思想后编纂出来的东西,说成是他们的读书笔记都不为过。

举个例子,《诗经》便被分成了《鲁诗》、《韩诗》、《齐诗》、《毛诗》四个版本。

虽说现在世人都在学毛诗,其他三种都不怎么流传了。不过,司马歆这些书里就收藏了来自九江邵氏的一本《韩诗》。

要说这四个版本的最大区别,也就是各家对诗经含义的解读有所不同。而之所以毛诗会兴起,其他三诗衰败,并不是说毛诗真的比其他诗的解释好了多少,这只是毛诗“恰好”被东汉连续几代大儒推崇的结果而已。

而且还有更扯的,像什么包通的《论语对答录》,居然讲的是他家祖上在做汉朝太子师傅时的场景。

给太子讲解《论语》确实是值得记载的事迹,但郑胜觉得这位落魄文人就是想再感怀一番祖辈的辉煌,向世人吹吹牛皮,抒发一下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罢了。

总而言之,这些玩意儿有什么用?虽然点点题、解释一下文义,对学习四书五经确实有不小的帮助,但现在郑胜连儒家经典都不想背,怎么会乐意把这些书放在馆里。

不过,为了“大计”,他忍了。

任据:“……世子,这些书都是历代大儒的心血之作,怎么可以如此轻视?”

郑胜摆摆手,“你知道,青竹书院里,我们不学古人经典,只学语文。”郑胜把最后两个字咬重,以此强调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