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最后的血灵 > 十六章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最后的血灵 十六章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作者:淳于恒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31 19:33:33 来源:258中文

一个月后就到新年了,也就进入了大中三年。新年那天正是弥勒菩萨诞辰,所以这一天于僧,俗都是极重要的。从上一年起,同庆寺的新年便愈发热闹起来,寺内僧众渐多了,原本会昌年佛禁之时外出避难的僧人陆续返归,但更多的是四方慕名前来投奔求法的信众。

新年对陈权的触动并不大,没有鞭炮,没有家人聚集的年夜饭,更没有日渐无聊的春晚。所以新年之时陈权都是和杜方寻了几个四周的混小子们一起上山打牙祭。

同庆寺所修的大乘教法是不食肉的,陈权只能尽力隐藏自己,不过寺里也多半是晓得陈权杜方二人偶尔开荤的,但是灵佑不说,自然也没什么人愿意操这份闲心,反正陈权虽是不大守规矩,但也从来不会把荤腥带入寺内,这也断了陈权酝酿了好久的新抄文尝试。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名言竟是没机会说出来,哎!

这一日刚刚吃过早饭,陈权本是打算继续和杜方出去练刀,为了自己的小命,陈权这三年什么都曾马虎过,唯独手里的刀是无一日断过。

还未跑出寺门,便被一个僧人通传说是灵佑寻他。于是陈权打发了杜方又自去了禅房。

“法缘,你在寺里快三年了吧”?灵佑这两年愈显得苍老了,便是寺内的事务也多是由典座大安禅师和慧寂禅师打理。

'是的师父,再过几个月就整三年了“。陈权恭敬的回答着。

灵佑盯着眼前的陈权,看着倒是沉稳了许多,也精干了不少,只是眼神里偶露出的那份跳脱告诉他,这个弟子还是如初来之时一样。也可惜了和那武老道一般,纵有佛缘,却终不可得。

”法缘,你还是不愿侍奉佛祖吗“?灵佑期待的看着陈权。

”师父,您知道的,我想喝酒吃肉,我想娶妻生子,我想出去,出去看看这世界“。已经不记得这是灵佑第几次询问陈权这个问题了,陈权每次都是这样作答。

沉默了一会,灵佑拿出了两封书信递给陈权:”明州阿育王寺将回迎舍利宝塔①,众寺皆遣人同观,届时你便代为师去吧“。

陈权接过了书信,却一时不大明白灵佑之意,是叫自己出去参加组织活动?

“此事了后,你可去彭城龙华寺挂单,天子向佛,今任武宁节度使李廓欲邀龙华寺僧众入京**,为师与李廓曾有些过往,这其中一封信你投递于他,他自会与你添上一席”。

“沩山虽是渐盛,可终归所居偏僻了些,于世情亦难通顺,你既意不在此,那便借此入京吧。京中达官显贵多甚,今时佛事日隆,所好者亦多矣,你于京中许能结些缘分了你心意。“

”如你不愿,为师现时便可许你还俗,天子登基已有时日,时局已然安定,便是现在还俗也不至惹下祸端,不过为师之意还是想你借此次事宜入京去寻个机缘,毕竟现今佛家尊崇,远比之一白身要所得多矣“。

”嗯,若是你入京后亦无所得,那便取了另一封信去祠部交还度牒,自削了僧籍,为师信中已言明情由,定不会有所误”。灵佑淡淡的说。

陈权拿着这两封信,竟不知自己是什么感受了,这是要离开了吗?往日里常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可真的等到了,心里一下子复杂了起来。

这里是几年来自己在大唐的避难所,也是自己的家,虽然寺内僧人多是没什么交际,可终究是熟悉的。

还有周围的村民,去年那个喜欢编故事的老汉过世了,今年夏天自己暗恋过的女孩嫁人了,上个月曾经的一个光屁股小孩被蛇咬了没救回来,前几日那方家的儿媳生了两个胖小子。就这样,这里发生的一切自己都看着,感受着,或悲或喜。

陈权仿佛又回到了离家求学的时候,心下满是对家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忐忑与恐惧。尽管几年来陈权早就有些不耐烦的告诉自己准备好了,可真的准备好了吗?

一时间,陈权呆住了,他觉得这信正火辣辣的灼烧着自己的手,甚至都忍不住的想把它丢在地上,然后大声的告诉对面的老和尚,休想让自己走。

“法缘。法缘”?灵佑轻轻的叫着陈权。

“嗯,师父我在”。陈权回了神。

“法缘,今日裴公美当携子同来,我已应下了收其子为徒,后会请他为你择上一字。如得了裴公美的字,你在世间亦可有些依靠,稍后其人来时你莫再如过往那般不以为意了“。灵佑叮嘱着。

”师父,我不愿受他的字,还请师父赐字“。言罢陈权便拜倒于地。

”为师已至耄耋之年,于世亦无多时日,且虽薄有虚名,可终不比裴公美朝野交际,你将欲出,得他一字胜过为师万言“。灵佑摇了摇头。

”于弟子处,师父一字远胜他人万言,还请师父成全赐字“。陈权抬起头固执的看着灵佑。

灵佑看着陈权的样子,想了一会,无奈的笑了:“也罢,为师自入空门亦不曾许过字,今日便应了你,待为师想想”。

“你将出世,确是不好自佛经中采摘,今时故是重佛,可它时却未可知。便从俗世典籍中取来最是妥当。你名为权,度也,孟子有言:”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你便唤作度之可好?”稍过一会灵佑缓缓的说道。

“度之?陈度之,陈肚子?这字可是有点喜庆了”。

陈权想了想,然后满脸笑意的冲灵佑再拜称谢,心里暗暗想着:”有总比没有的强,再说久了就习惯了“。

”你的字为师许了,可这也断了你与裴公美之缘,哎,也不知如此该是对错’。灵佑还是有些遗憾。

陈权本还想求着灵佑给杜方也取个字,但是一想到杜方现在还是奴籍,用不了字,也就罢了,只能以后再做打算。

和灵佑又谈了一会,便听人来报裴休裴公美来了。

裴休和灵佑算是至交,这是源于前些年裴休在潭州任刺史,家中世代奉佛的裴休便借着这外放的机会多次拜会灵佑。平时也是于灵佑传法一事鼎立相助,甚至在佛禁之时亦是多有照拂,两人便就这般熟识了。新君继位后裴休被召回了长安,现在担着户部侍郎的职,也是当今朝堂之上深得天子信重的。

陈权搀着灵佑去前堂见了裴休,也见到了裴休带来的青年。

裴休出自河东裴氏五房三眷的东眷房,论起家世来,便是杜牧所在的京兆杜氏也只能退避三舍,事实上在大唐,单论及家世,河东裴氏已大可横行了。故而裴休虽是对灵佑恭敬有加,但丝毫不会对灵佑的弟子也青眼相看,所以,见过裴休几次了,面对陈权之时,裴休将世家的矜持,疏离,傲慢展现的是一眼可明。这也刚好绝了最初陈权兴起的攀附心思。

陈权恭敬的立于灵佑身后,无精打采的听着两人的闲话,后又见那青年拜了师,当灵佑赐下了法号之后,陈权已不知周游到哪里的心神一下便奔了回来。

”法海“???

”白蛇传里的法海?鲁迅写的螃蟹壳中的法海?还是只是同名不同人?“

陈权直愣愣的盯着法海,不像,实在不像。眼前的法海年轻,俊朗,英气勃发,所以,可能不是那个法海吧?

就这样,陈权胡思乱想中度过了这一天,按灵佑安排的行程,他明日便该走了。

第二日一早,陈权和杜方打点好了行囊,提了长刀,和寺内众僧道了别,还特意去寻了法海叫他以后若是遇见一白蛇,但凡未曾害人,便不要理会。在法海一脸的迷茫中,陈权二人离开了。

离去前灵佑突然问:“法缘,你可还记得当日我那两问”?

“自是记得,还请师父解惑”。

“哈哈,那两问,便只因是我所问,亦是我所答。如今你可懂了”?

“谢师父,我懂了”。

’大兄,你懂什么了“?杜方有些不明所以一直追问着。

”哎,你不懂的,说了你亦不知“。近三年了,终于要出了这沩山,刚开始的不安转瞬便化成了兴奋,还要去长安啊,长安会是什么样子呢?像紫禁城?横店?

”大郎,你可到过长安“?

”自是到过的,当年十三郎君在京为官时我去寻过一次阿爷的“。听陈权问起,杜方的脸上满是得意之色,便连头都仰了起来,仿佛到过了长安便是多大的荣光一般。

”那长安什么样子“?陈权继续好奇的问着。

”嗯,大,特别大“。想了半天,杜方吐出了几个字。

”就这“?陈权翻了个白眼。

陈权二人渐渐的行的远了,止住了脚步回过头来望着,同庆寺隐隐的就要消失在视线之中。

定定的看了一会。

“大郎,走吧”。

①百度里写阿育王寺于大中四年迎回舍利宝塔,但宋朝的《佛祖统纪》里记载是大中三年。原文:“宣宗大中三年正月斋日。四明道俗。八千人。于阿育王寺。供养佛舍利塔。感天华纷坠。有如雪色。至手即融。入夜放五色光明。大众喜跃”。文中取了《佛祖统纪》中的记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