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 第187章 四大商族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第187章 四大商族

作者:烟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04:46 来源:258中文

职方司负责掌理“各省之舆图、武职官之叙功、核过、赏罚、抚恤及军14之检阅、考验”等事,权利虽然不及武选司和武库司,但也不容忽视,兼有今日部队之政工和后勤的职能,对于核验武官的功过、军备的缺失有着独特的作用。

大明各地都司、军镇要处理的军务实在是有点多,此刻,他正在阅示四川都指挥使司上报的行文,这是一封军报,文书上还附属了四川巡抚朱燮元的意见,文中除了详细说明了四川军士在平灭川南叛变后设立卫所、安置百姓等做法外,还提到了准备再次出兵黔北,协助贵州军队共同征讨安邦彦。

这是孙越陵未能完成的愿望,他当然希望朱燮元能够一鼓作气将安贼扑灭,所以毫不犹豫提笔签署了自己的意见,准备封往内阁呈阅。就在此时,却见右侍郎李邦华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封奏折,朝他递来,道:“你先看看这篇奏疏,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

李邦华也是东林党,如今在兵部任右侍郎。自朝廷党争愈演愈烈以来,大明朝廷内阁六部、府院司寺等部门多缺官员,兵部也不能例外,几位郎中都无人担任,所以李邦华成了孙越陵直接的上司。由于兵部尚书赵彦巡视边地、左侍郎高第致仕,身为兵部右侍郎之首的李邦华便接过重担,成为了兵部实际上的“负责人”,大小事务皆由其处理定夺。

孙越陵不敢大意,接过奏折一看,暗暗吃惊。

这是登莱巡抚袁可立上奏朝廷的一封奏疏,在这封奏折里,袁可立除了向朝廷奏明他经营登莱、筑城造船的举动外,还特意提到了东江镇的情况,而正是这东江镇一事,让孙越陵感到十分惊讶。

自从毛文龙浮海三千里,在建虏后方站稳脚跟之后,不断招募难民、屯粮练兵,这几年来,东江军的势力范围大为扩张,在东北面,深入后金腹地长白山地区,依托宽甸六堡建立起连绵的防御体系,游击范围直抵辽阳;在西南面,收复了沿海的旅顺、金州及沿海岛屿无数,使辽南数百里土地重回大明怀抱。

东江军在辽东的声威大盛,毛文龙更是背倚登莱航线,联合朝鲜军民,对后金军形成了强大的牵制作用,使得由孙承宗领导的关宁军能够稳打稳扎,沿着辽西走廊一路屯兵筑城,将大明军力势力范围再次拓展到了锦州一带,直逼由后金占领的广宁镇。由此,大明朝廷也于天启二年同意毛文龙开镇东江,正式将东江军纳入军队编制,设军镇于皮岛之上。

这篇来自袁可立的奏章中,就是替东江军说话,为东江军请饷的。由于东江军的军力大为扩增,已有原来的不足千人扩为三万余人,而东江镇弹丸之地,又孤悬海外,难以自足自给,所以请求朝廷增发饷银,多配粮米、军械,以应付日渐庞大的军事开支。袁可立此番就是将这个情况上报朝廷,请求朝廷定夺。

孙越陵没想到毛文龙一手打造出来的东江军居然变得如此强大了,吃惊之余,说道:“东江军深入辽南、艰苦拼杀,在建虏的后方开辟出广袤的根据地,对于我大明来说,这是天大益事,下官以为当准其所求,立刻奏明皇上知晓。”

李邦华一抚长须,笑道:“孙大人,何必太急。我知道当年你曾远赴辽南,帮助毛总兵打下镇江城,你与东江军关系一向不错。”顿了顿,又道,“但是,朝廷也毕竟有朝廷法度,凡事也得有个过程,方能更加顺利良好的施行不是?既然东江军请饷,那么依照惯例,我们必然要会同户部核实稽验,此事对于东江军来说,也是好事一件,你说对吗?”

孙越陵脑中一闪,已经明白过来。李邦华是知道他与东江军交好的,他如今也算是叶向高心腹、东林门人,他与东江军交好,也就意味着东林党与东江军交好,那么东江军的战功,便也是东林党的功劳。所以,李邦华不可能在此事上为难东江军,只会尽力予以方便。

而眼下,就是李邦华给及他的一个大好的机会——东江军请饷,如果由他前往东江镇核查兵员、勘验兵备的话,无疑比其他人去更好,他也可以从中给予东江军更多的支持和助力。

孙越陵连忙说道:“李大人说的是,下官愚钝了,是得要先行核验才是。”

李邦华微笑道:“那么,你可愿意前往东江?”

“这……”孙越陵反而犹豫了,按道理,由他前往东江镇是最适合的人选,想必毛文龙对他也必定是欢迎备至,而他也很久没有往辽南一行了,也不知道当年并肩作战的张盘、窦十三等人现在过的如何,是否已经斩获了后金建虏的无数人头。

想想就觉得兴奋,凭他现在的一身武艺,估计已经和窦十三那个大块头武神有得一比了,真想插翅飞赴东江军中,与这厮畅饮过招,一偿心中之愿。更为重要的是,他有师实、但无师名的授业恩人袁宏道,就是死在后金建虏帐下走狗崇鼎盟手中,这个大仇一日未报,更是让他如鲠在喉,心中难安。

可是,他脑中更是清醒地明白此时的形势:在今年之内,如果按照历史原有的轨迹发展的话,东林党即将和阉党展开正面决战,东林党也将被魏忠贤彻底击溃,朝中的清流直臣将被彻底放逐,朝政将由阉党一手把持。

而他能够从四川急调入京,也正是叶向高和星等人的意思,不排除调他回京参知政事、磨练权谋,以壮东林声势、为打击三党助威之意。他是东林重臣苦心栽培出来的后进臣工,岂能在这个关键时候离开?

——东江镇远在海外,一去一回的话少说也逾半年之久,等他回来后指不定朝堂之内的政局变成什么模样。

他又怎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朝廷,去做一个避世的局外人?虽然远赴东江也许能够让他躲过东林覆灭这最后的一道大劫,但是,他的良心将永远不能安定。

想到这里,孙越陵有些犯难,这东江之行,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忙完公事,已经是华灯初上时分了。孙越陵换过一身便服,出了兵部衙门,走向停在一株老槐树下的马车,掀帘登车,对着驾车人说道:“走,去北城。”

御驾者是关心堂东堂的一名心腹东方胜平,专门负责为他赶车,闻言连忙登上座驾,挥鞭催马,朝着北城方向而去。

车帘垂下,孙越陵靠着舒适的软席,思绪翻飞。

他终于还是拒绝了李邦华,放弃了这次东江之行。原因很简单,东林党和阉党的大对决即将展开,就连东林军师汪文言还关押在诏狱不能脱身,他又怎能离开?

如果没有叶向高、厉若冰之辈的提携看重,能有他孙越陵之今时今日吗?做人不能忘本,固然他对东林党人的做法也不是全然赞同,但这个时候,他委实不能弃之而去,他已经和东林党人绑成一团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他没有走。但是,他不去,并不代表他不重视检视东江。他虽然没有答应李邦华,但是向李邦华推荐了张鹏勇前往东江镇。张鹏勇是他的心腹手下,此时也已调到兵部担任主事,让张鹏勇代表他去,也是上佳的选择。

马车在街市之中快速穿行,穿过东长安街后,驶入十王府街,行驶一阵后来到安定门大街,朝着北城而去。约莫小半个时辰后,抵达北城范围,马车转入顺天府街,再行驶一小段路,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鼓楼东大街。

他这一次是来见当日送他赴川的好兄弟武承德的,自回京师后,他还一直抽不出时间来见他,今日正好有闲暇,所以便驱车来到了这西江米铺。

武承德早得知他今日前来的消息,已备好宴席等他,见到孙越陵之后,迎了上来,笑道:“你这家伙,终于肯来看我,你要是再不来的话,我肯定杀到你的东堂去。”

孙越陵亦笑了起来,道:“一年多不见,你小子怎么胖了这么多,简直成了一个大胖子,看来你们三十六道油水丰厚啊!”

两人搭着肩,说笑着走入大门,许久不见,如今重逢,自然都是十分高兴。

武承德拉着孙越陵,道:“今日本来设下宴席,打算邀请你们关心堂几位堂主一起聚会,但是你我一年不见,应该有很多话要说,所以今日只是独自宴请你一人,待得下次再重新为你接风。”

孙越陵故意摇头叹道:“哎,哪用如此客气,我消受不起啊……”

“少来,我还不知道你这家伙,装什么清高!”武承德捶了他一拳,道,“四川之行干的不错,你的名头在京师可是越来越响亮了。”

“有吗?”孙越陵诧异道。

“当然,如今京师朝野之内,谁人不知道你孙越陵巡按四川,扫平川南叛乱之举。”顿了顿,又道,“不过,你的名头虽响,但比起我来,恐怕还差了那么一点点。”武承德摸了摸鼻子,大言不惭说道。

“我去,你真不害臊啊!”孙越陵还了他一拳,哈哈大笑起来。

来到后院,两人进入偏厅后,早有伙计将酒宴备好,各式美味菜肴摆满一桌。武承德挥退左右,二人坐了下来边吃边聊。

“孙哥,你是不知道我现在的生意做的有多大,整个大明我不敢说,但是这北直隶一带乃至整个西北,恐怕没人不知道我的名号。”

孙越陵口里嚼着爆炒花生,讶道:“不就是卖米么,也能卖出这么大的阵势?”

武承德满脸自得,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们三十六道的生意,不仅仅局限于卖米,其它的营生我们也一概不落,什么毛皮布丝、铁锅器皿,只要是能赚钱的,我们都干。”

“哦,原来如此。”孙越陵看着大吃大喝的武承德,心中感慨不已,他们这两个难兄难弟,本都是沦落江湖的小人物,如今都混得还算不错,也算上天待他们不薄,问道,“你们主要是和什么人做生意?”

武承德啃着一块酱猪肘,道:“这个……有很多啊,山西的,两广的,江浙的,多了去了,不过主要还是和山西的商贩做生意。”

孙越陵夹了一口菜,笑道:“山西的哪个商贩这么有实力,能跟你们三十六道,尤其是你大名鼎鼎的武小德,哦不,武承德做生意啊?”

武承德放下猪肘,道:“天下四大商族之一的山西王家堡,听说过吧?”

“王家堡?”孙越陵虽然听说过,但仍是不太了解,问道,“这天下四大商族,到底是哪几个?”

“不会吧,我的孙哥,你是在耍我吗?”武承德一脸的难以置信,道,“你和白石城的那些人打得火热,居然不知道天下四大商族是哪四个家族?”看着孙越陵茫然的表情,似乎确实不知,不由叹道,“我真是服了你了。

“我现在只知道四川的白石城和山西的王家堡,似乎还听说过福建有个大家族,反正不是十分了解。”孙越陵只有实话实说。

武承德与他碰了一杯,盯着他说道:“还记得金陵会吗?”

孙越陵心中一惊,道:“当然记得。”他初来乍到之际,就是在南京吃了金陵会的大亏,被金陵会迫害打成重伤,不得已成为龟奴,这事刻骨铭心,又怎会忘记?

武承德继续说道:“江苏金陵会就是其一,四川白石城、山西王家堡就不用说了,剩下的最后一个是福建傲天门,这四个庞大的地方势力,便是天下四大商族。”

“福建傲天门?”这个名号他也似乎听过,不由想起了当年在南京醉仙坊的时候,金陵会的少公子钟晏松前来捣乱,被一个不世剑客叫傲天行的给击退之事,后来这个傲天行还和金陵会会主钟不离决战于文德桥,双双身负重伤。只是不知道这个傲天行和傲天门是什么关系,问道:“还记得决战于文德桥上的钟不离和傲天行么?这个傲天行是否是傲天门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