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 第215章 小东林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第215章 小东林

作者:烟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04:46 来源:258中文

此时,几人跟在钱谦益后面,都登上船来。.孙越陵也来到了叶向高船上,对着钱谦益施礼问好。

只见钱谦益身后走出一人,对着叶向高俯身施礼道:“下官江苏巡抚周起元,见过首辅大人。”

叶向高一看之下,原来是周起元,笑道:“原来是仲先啊,老夫已不是首辅了,不用施此大礼。”

周起元笑道:“闻得阁老途径苏州,我等无不是翘首以盼,今日果然等来大驾。下官已在官衙备好酒席,请阁老不吝移步一叙!”周起元也是东林党的老人了,与叶向高是老乡,二人早已熟识,自从闻得叶向高致仕后,他也一直留意着叶向高的归途,如今钱谦益打马来报,他立即便亲自带人来迎。

叶向高道:“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叨扰一番了。”

众人一阵寒暄之后,钱谦益指着两名对叶向高俯身施礼的年轻人道:“这两位便是苏州的才子张溥、杨廷枢,江南有名的应社便是他们所创。”

叶向高看着这两个年轻人,笑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应社是依附东林党而成立的一个文人社团,在民间素有“小东林”之称,许多亲近东林的文人士子都加入了应社,应社已经成为了江南仕林不可忽视的一股新进势力。

孙越陵闻言心中一惊,应社和复社的名头他在后世也是早有所闻的,东林彻底覆灭之后,就是这股势力继续秉承着东林的志愿,继承了东林的习气和风骨。

从眼前情况来看,钱谦益似乎和张傅、杨廷枢关系极为密切,非同寻常。

想到这,他就感到一阵阵心忧,如果应社被钱谦益所把持的话,他想要在东林后进中施加影响,甚或彻底改变东林,将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此时,在钱谦益的介绍下,张傅、杨廷枢来到他身前,对着他施礼。

孙越陵回礼笑道:“久闻江南应社大名,今日见到二位贤良,果然是气度不凡,令人钦羡。”

二人连忙谦虚,连称不敢当。

在周起元和钱谦益的带领下,众人登上马车,朝着苏州城内而去。

苏州巡抚衙门衙设在城内书院街的鹤山书院旁,来到巡抚衙门后,众人下车入内。

这一晚,就由周起元做东,款待着他们这一行人。觥筹交错之间,孙越陵大概了解了一些发生在江南的事情。

东林党在朝廷已经失势,余波之下,就连周起元这个江苏巡抚也受到不少影响。先是苏州织造局太监李实弹劾苏州署理府事的同知杨姜,将其逮捕之后,又弹劾周起元包庇杨姜贪纳。

为此,周起元与李实展开了一番争斗,算是暂时压制住了李实的风头。岂料,阉党苏松道参政朱童蒙在江南滥施淫威,动不动就鞭笞属下官吏和民夫,更私自动刑击毙漕卒,为此,周起元没少上折弹劾此人,但他此举终是惹来魏忠贤嫉恨,矫旨切责于他,在此时东林失势的情况下,他的巡抚地位已是岌岌可危。

当叶向高劝及周起元要韬光养晦,暂时不要与阉党作无畏争斗之际,周起元却淡淡一笑,道:“皇上命我察吏抚民,本官岂能眼见阉党跋扈为乱?所谓福祸在天,君子岂能斤斤计较,为虑者,是非对错也!”

叶向高见他如此固执,唯有暗自叹息,知道他早已是铁下了一条心,多劝无益。

次日清晨,叶向高和孙越陵谢过周起元盛情款待后,本想离开苏州,岂料周起元和钱谦益说什么也不让他们走,非要再留他们一程不可。钱谦益更是表示昨日是周起元做东,今日便轮到他,一定要尽一番地主之谊。

盛情难却,既然来到了东林老巢,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答应钱谦益的请求,决定用罢午膳后便行离城。

正午时分,钱谦益在苏州城内最好的酒楼摆上了几桌为他们送行。

众人在酒楼内坐定后,钱谦益忽然凑到叶向高身边低声说道:“阁老,学生今日设下酒席,本意是为阁老送行,岂料高攀龙、周顺昌等人不请自来,说是要会晤阁老,送阁老最后一程。学生阻拦不得,无奈只好邀请他们一同入席。”

叶向高闻言心中一震,高攀龙和周顺昌是**星的死党,**星被发配后,他们也跟着被逐出京师返回家乡,如今听了消息后居然找上门来,也不知打的是什么主意,口中却道:“无妨,让他们一同入席便是。”

钱谦益见到叶向高没有异样,顿时放下心来,遣人让他们一同上楼。

片刻之后,只见楼梯上几人踏步而上,孙越陵一眼望去,当先一人正是被罢黜的原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周顺昌跟在他后面,站在周顺昌身旁的那人身着一袭华丽裘袍,年在四旬上下,体魄雄伟,面相威严,威势不凡。

他一看之下,觉得这个人有点面熟,只是仓促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不过看此人体态气度,必定是个深藏内敛的超卓高手。

叶向高立起身来,对着高攀龙拱手笑道:“云从兄,别来无恙否?”高攀龙字云从,是东林党中和他一个级别的宿老,当年顾宪成在无锡开创东林书院,就是得了高攀龙大力相助。可是在朝廷中,高攀龙是亲近于**星的,自**星卸下了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纠察百官的重要职位后,就是由高攀龙继续顶上。

高攀龙闻言淡淡一笑,抱拳一拱手道:“老朽不请自来,还望首辅大人勿要怪罪才是!”叶向高此时已是卸任首辅,他还如此称呼,显然并非出于敬意,反而显得有些阴阳怪气。”

叶向高对这话闻若未闻,只是道:“云从兄客气了,你能来此,老夫盼之不及!”

高攀龙指着那个身着华丽裘袍的人道:“首辅大人可认识此人否?他便是江南金陵会会主钟不离。”

叶向高对钟不离点头致意道:“原来是钟先生,久仰大名,失敬失敬!”

孙越陵听得高攀龙介绍此人的名讳后,心中一震,猛地明白过来。原来此人就是金陵会的会主钟不离,难怪他觉得十分面善,当年在南京城的时候,他就曾远远看过此人,只是事隔多年,一时之下已是记忆模糊想不起来。

钟不离当年为了吞并醉仙坊,不惜与傲天门中的高手傲天行决斗,二人双双负伤,最终让闻香会捡了现成便宜,这些事在他脑中一一浮现出来,登时想起了当年的种种。

钟不离不愧是江湖中人,倒没有如高攀龙那般扭捏作态,对着叶向高回礼道:“金陵会钟不离见过阁老,还请阁老多多教诲。”

客套一番后,众人便围坐一席,开始了这一次的饮宴。

各式精品菜肴、特色风味如流水般端上席来,在周起元和钱谦益的劝动下,酒楼上摆开的三桌筵席正式开席。

几番互敬过后,高攀龙放下酒杯,对着叶向高道:“还是进卿兄手腕高明啊,在朝时贵为首辅,致仕后又得封太傅,总算是功德圆满,衣锦还乡了!”

叶向高闻言眉头微微一皱,顿感心中有些不快。高攀龙这话夹枪带棒,明嘲暗讽,无不是在讥讽他只是一个独善其身的人,并没有为整个东林而考虑。不过也难怪,此时只有他和孙越陵还在朝廷中荫职受封,高攀龙、周顺昌等人皆是罢黜为民,自然是心中不爽,怨尤陡生了。

叶向高摆摆手,道:“云从兄还是毋要笑话于我,老夫不过是蒙受皇上垂怜而已,算不得什么……”

高攀龙冷冷一笑,道:“此番东林大败,众人皆遭贬斥,唯有你荣归故里,还说此事算不得什么,你是非要看着我等引颈就戮方才心甘么?”

孙越陵闻言一惊,高攀龙终于说到正事了。他不会傻傻地以为高攀龙和周顺昌是专程来送别叶向高的,他们似乎还没有这个觉悟。此番前来必定有事,说不定就是来兴师问罪,如今果不其然,高攀龙已经忍不住直言相斥了。

酒楼上的气氛顿时变得不同寻常,任何人都不再说话,静至落针可闻。

叶向高沉默半晌,终于慰叹一声,缓缓说道:“云从兄这话从何说起?我叶向高亦是东林中人,岂会忍心坐视朋辈被奸人所迫?怎奈事不可挽,我也是一筹莫展……”顿了顿,续道,“当初在京师之时,我就曾多次劝谕各位和赵大人,奈何你们不听老夫劝告,为之奈何?”

高攀龙冷哼一声,道:“好,既然进卿兄还承认自己是东林人,那么旧事我等一概不究。今日前来,只有一事想要劝告进卿兄,还望进卿兄勿要推辞才好。”

叶向高心中一惊,讶道:“是何事,云从兄但说无妨,只要老夫力所能及,一定倾力以赴。”

高攀龙环顾众人,淡淡说道:“今日我东林虽然大败,但未必不可重回庙堂。圣上只是被阉党蒙蔽,一时激愤之下才放逐我等。”说到这里,对着叶向高郑重说道,“如今我等身处江湖之外,庙堂尚有俊彦在内,只要内外交声,同心戮力,我东林再次崛起,绝非难事。”

叶向高皱眉道:“你的意思是?”

此刻,众人都默不作声,竖起耳朵来聆听高攀龙的话——重振东林声威是在座诸人的共同理想,他们都不知道高攀龙究竟有何办法能够左右天子重新启用东林党。

高攀龙见所有人都在凝神细听,显然很满意,好整以暇说道:“只要朝中尚未遭斥的东林人为我们吹风鼓气,全力施为,我等再发动各地督抚共同上疏表奏,请求皇上恢复我东林施政纲领,千人同声之下,圣上必定会念及我东林的旧情,想起我东林辅国方略,再次将我等召还朝廷,从新起复!”

此话一落,周起元拍桌叫道:“云从兄此法甚好,当可一试。”周顺昌等人也连声附和,连称此法甚善,或可改变当前逆势。

叶向高闻言心中大惊,想不到高攀龙等人居然还有此等想法。天启为什么要贬斥东林党人,最为关键的所在恐怕就是对东林的施政方略感到不满,如今高攀龙居然打算发动所有的东林官员一起上奏表态,恐怕更将会引来天启的不满,那些尚未遭殃的东林臣子必定会尽皆被贬,东林势将从此没落,一蹶不振。

叶向高心中只感到阵阵痛楚,为何这些人仍旧固执如此,完全不考虑此时的氛围和情势,长叹一声,道:“云从兄,恕我直言,你这个方法恐怕难以奏效,圣上之所以放弃我等,无非就是厌弃了我等的治国方略,倘若我等在此时仍旧不知悔改,执迷不悟的话,恐怕东林将万劫不复,彻底消亡……此法乃是下策,断不可为……”

高攀龙听得叶向高如此说辞,顿感不愤,他好不容易和众人商榷出这么一个办法,本以为是此时最好的策略,岂料叶向高仍旧如此冥顽,完全不为东林着想,怒道:“此法有何不可?李应升、周宗建等人尚在朝廷,江南、福建等地督抚也都是我东林中坚,只要按照此法施行,众人同心之下,皇上也未必能便能弹压得住。”顿了顿,又道,“难道你忘了当年自己是如何重获启用的吗,还不是多亏了杨涟、左光斗等年轻后辈?”

高攀龙说这话也是有底气的,万历末年东林党大败于浙、楚两党,朝中东林臣子为之一空,就连东林领袖顾宪成也被罢黜遣还。他们这些老臣是如何重新上位的?就是多亏了那些仍在朝中坚持不去的东林后辈杨涟、左光斗等人在朝中绸缪,没有杨涟、左光斗他们闯宫逼驾,他们这些老臣岂能顺利回到庙堂?

当年东林大败之后,东林高层们就是采取这个策略,内外兼施,共同使力,遥执朝政,才使得被贬斥的臣子们尽皆起复,再复“重正盈朝”盛况。

所以,高攀龙如今不过是效法当年,故伎重施,企图再次通过这个方式,让遭到贬斥的东林臣子再次回到朝廷中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