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 第267章 貂蝉满座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第267章 貂蝉满座

作者:烟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04:46 来源:258中文

苏州城内书院巷,巡抚衙门。

巡抚毛一鹭率着各路衙门的首脑恭聆完圣旨后,将刘德喜等一众钦差迎入后堂,指着堂中首席道:“公公远来辛苦,且请安坐,下官等还有诸事未明,还请公公不吝赐教!”

岂料刘德喜说什么也不肯在首席落座,笑道:“毛中丞切莫如此,你可是一省主官,牧一方之民,咱家算什么,不过是在九千岁魏公公的手下打杂而已,岂敢在当朝二品大员的面前放纵?咱家要是真坐了这首席,就算我不怕御史弹劾,可就让毛中丞为难了,使不得,使不得啊……”说完朝着次席而去,在座位上施施然坐了下来。

毛一鹭见刘德喜执意不肯入座,只得勉为其难坐了首席,待得几人都坐定之后,这才笑着对刘德喜道:“想不到东林逆案牵连如此深远,竟然要劳烦公公不远千里,亲自来江南主持大局,公公如此忠心国事,一鹭真是佩服之至,敬仰万分呐!”毛一鹭是浙江人,在东林与阉党的决战中倒向了阉党,并拜魏忠贤为干爹,所以阉党予其以重任,将他派到这江南富庶之地来为官,接替被朝廷罢黜的前任巡抚东林党人周起元。

刘德喜听了此话后,却是淡淡一笑,道:“大人此话差矣,在江南主持大局的乃是你毛中丞,并不是区区在下,咱家所要做的,无非就是配合你毛中丞,中丞大人指东,我等便往东;指西,我等便往西,绝不会抢了大人的风头,嘿嘿……”

“配合我?”毛一鹭满脸惊讶,不解道,“公公何出此言啊?对于那些东林余孽,巡抚衙门既没有权利来深究,也没有公文去抓捕,怎么就成了公公配合我?依我来看,应该是我们配合公公才是啊!”

刘德喜眉毛一挑,道:“毛中丞,这你可就没有领会到圣上的意思了,圣上的旨意里是怎么说的?”

毛一鹭双手朝天一拱,道:“圣意只是让我们督抚衙门配合好钦差一行,将江南的东林书院悉数查封关闭。”说罢将手放了下来,又道,“旨意里可没有说让我们巡抚衙门去捉拿那些东林余孽,一鹭又岂敢越俎代庖,将份不相属的差事强抢过来,公公,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刘德喜心中冷笑,这个毛一鹭还真是出了名的胆小怕事,也不知道魏公公如何就肯将他派到东林巢穴来主持大局,道:“毛中丞,既然圣意让你们巡抚衙门来查封东林书院,你想一想,那些在江南的东林余孽们会眼睁睁看着你关闭书院么?指不定他们就要发动士林清议,号召民众抵触,如此,则很可能就会发生流血冲突事件,到了那个时候,你毛中丞是放任那些东林余孽们为所欲为呢,还是整备衙门人手,将那些带头闹事者一个个都捉拿下狱?”

毛一鹭听得心中一惊,刘德喜所言非虚,想要在江南查封东林书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搞不好就会弄成官民冲突,遂陪着笑脸说道:“是,公公说的是,是下官欠思虑了。”想了想,还是一脸为难地说道,“只是,让巡抚衙门来牵这个头,我怕到时候事情闹大,巡抚衙门会失去对事情的掌控能力。毕竟,衙门里的许多人都是本地人,和当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事情真要是到了流血冲突的地步,我怕这些人拉不下脸面来抓人……不若,还是请公公带来的锦衣卫负责缉捕闹事者事宜,巡抚衙门里的差役则负责维持秩序、外围警戒,您看可好?”

坐于一旁的戚辽闻言冷哼道:“你们巡抚衙门惹出来的事端,却要我们锦衣卫来善后,毛中丞真是打的好主意。”

毛一鹭脸色有些挂不住,讪笑道:“这……下官还不是怕衙门掌控不住局面,到时候有负君恩,堕了官家颜面。锦衣卫乃天子亲卫,权柄甚大,如果由你们出面的话,想必那些东林余孽不敢轻举妄动……”

“毛中丞何须顾虑重重!”刘德喜皱起了眉头,打断他道,“锦衣卫是天子亲卫不假,可向来只在官府中名声赫赫,在民间反倒不如你们督抚衙门有威望,照我看来,此次查封东林书院、缉捕东林余党,还是由你们巡抚衙门出面更为合适。”顿了顿,续道,“不过请中丞放心,我们厂卫力量将会随时窥候一旁,只要有人胆敢违逆衙门命令,我们将会立即将其逮捕捉拿,绝不会让毛中丞有什么后顾之忧。”

毛一鹭欲言又止,道:“这……”

刘德喜将手中冰丝拂尘一抖,道:“怎么?毛中丞这是信不过我们厂卫么?还是不愿按照圣上,按照魏公公的意思去做?”

话说到这个份上,毛一鹭还能再说什么,只能叹道:“既如此,巡抚衙门按公公的意思而为便是。”

刘德喜笑道:“毛中丞果然是忠心体国之良臣,此番事了,咱家一定将中丞大人的辛苦操持写于本中呈报厂公,为中丞请功!”

毛一鹭勉强笑了笑,道:“如此多谢刘公公。”

刘德喜却话题一转,道:“听说毛中丞在替厂公修建生祠,未知进度如何了?”

毛一鹭料不到他有此一问,答道:“此事已经交代给布政司衙门去做,目前已经购置了大量石料,征发了上百名民夫,于前日正式动工开建。”

刘德喜点了点头,笑道:“还是毛中丞思虑周全啊,如此一来,九千岁厂公的盛名将会在江南一带广为传扬,天下间有谁会不知道厂公的赫赫权柄?”笑声甫歇,又道,“这建祠一事,厂公可是十分看重,咱家来此之前,他老人家就曾多次叮咛,中丞可千万要抓紧喽!”

毛一鹭答道:“这个自然,请公公放心,一定尽快完成建祠进度。”

刘德喜忽然转向戚辽,说道:“戚佥事,听说江南的文人仕子们今日都在城外的虎丘集会,说是召开什么‘说文大会’,可有此事?”

戚辽一拱手,道:“回公公,确有此事。这个‘说文大会’,乃是由江南风华社发起,遍请儒林名宿隐士、各家流派,于虎丘山下说文论道,共议对时文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哦,原来如此。”刘德喜似乎漫不经心的说道,“这些个所谓文人集会,原本就是魏公公最为忌讳的,否则也不会下令封闭东林书院了,只是想不到他们在督抚治下,竟然也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毛一鹭心中一咯噔,岂会不知这是刘德喜故意刁讽,连忙恭敬说道:“刘公公,此事是在下疏忽了,一时大意才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公公若是觉得不妥的话,下官这就点备人手前去虎丘,取消这个什么说文大会……”此次说文大会虽然他没有参与,但其他衙门的许多大人都前往参会了,他原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但此刻经刘德喜提及,细想之下顿时觉得如芒在背——如果这事传到魏公公耳中,也不知心中会对他这个一方督抚如何评判。

“不必了!”岂料刘德喜一挥手,冷笑道,“既然马上要查封书院了,就让他们蹦跶一阵吧,他们也欢快不了多少时日了。”

毛一鹭如释重负,只觉得双腋汗湿津津,连忙附和道:“公公说的是,他们是没多少好日子可过了……”

刘德喜嘿嘿笑道:“毛中丞,我们还是好好商量商量如何取缔东林书院,查封文社讲堂的事情吧……”

……

将刘德喜等一众人送到北城驿馆安置后,毛一鹭这才觉得松了一口大气,对着手下差役喝道:“备车,回衙门。”

身后的提刑按察使王启泰抢前几步,跟出大门之外,对着他小声说道:“毛中丞,这刘德喜让巡抚衙门来打这个头阵,自己却缩在后面捡现成,这……这可不是安着什么好心呐!”

毛一鹭闻言遽然止步,双眉紧皱,脸色变得深沉起来。

王启泰接着又道:“对付东林党本来是他们厂卫缇骑们要干的份内之事,如今倒好,刘德喜三言两语之下,就变成了我们地方上顶在前头,他们反而在后面看戏。这万一要是封出了什么祸事,他刘德喜可没什么责任,我们可就麻烦大了……”

毛一鹭叹了口长气,道:“你说的这些话我会不明白?可他是魏公公身边的红人,又是代表圣上而来,我……我们又怎能违拗得了他的意思?事情至此,我等只好小心而为了,但愿不会惹出什么差池来……”

听他说的如此没自信,王启泰闷哼一声道:“苏州百姓素来团结,那些读书人又十分固执,依我看来,此事处置起来十分困难……”

毛一鹭瞪了他一眼,怒道:“老王,这件事是你们臬司衙门首要负责的事,不管如何,你要给我好好处置好了,一定不能出什么乱子,否则的话,我第一个不会放过你。”

王启泰一脸憋屈,辩解道:“这……毛中丞,如此大事,单凭区区一个臬司衙门怎么应付得了,我看还是三司衙门联合执法吧?”

毛一鹭没有理睬他,说道:“你自己看着办吧!”说罢拂袖而去,将愣愣发呆的王启泰留在了原地。

……

虎丘山下,说文大会举办正酣。

孙越陵眼见着艾南英上台之后,竟然大声辱骂起当朝得势太监魏忠贤来,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魏忠贤此时乃是司礼监秉笔、东厂督公,权柄如日中天,艾南英这么一个士林宿儒如此公然对他进行辱骂,还当着台下这么多官员的面,这叫他们的脸往哪里放?

如此行径,可算是诋毁朝廷要员,公然发泄私愤,就算是将其下到大狱也不为过,更何况台下的许多官员原本就是依附阉党的,正愁着没办法博取阉党宠信,艾南英如此作为,正好可以为这些人的进阶之路铺下了垫脚石。

随着孙越陵示意,韩弱水连忙登台,明确告诉艾南英不可妄议朝廷是非,而要就此次大会的主旨进行辩言。也算是孙越陵阻止得宜,又或是那些阉党官员一时间忌惮着风华社的名头,终究是没有人当场对着艾南英发难,让他逞了这一时的口舌之快。

艾南英待得台下观众激愤的神情平复下来后,对着立在一侧的陈子龙一拱手,笑道:“黄口小儿,乳臭未干,竟敢立此耸言之论,也不怕真正的儒林学士笑话么?”

如此话语,可谓是狠辣之极,丝毫不把陈子龙这个士林后起之秀放在眼里,顿时惹得台下惊呼连连,嘘声频起。

就连坐在台下一侧的孙越陵也感到有些匪夷所思,江湖传闻艾南英为人犀利偏狭,没想到竟然自负到了如此地步,简直就是有失长者的气度。不过转念一想,也许这是艾南英故意为之,以此来刺激陈子龙,企图赢得此番辩论的先手,从气势上压倒对手。

台上的陈子龙果然被气得满脸涨红,指着艾南英道:“久闻你艾千子乃儒林宿老,学识渊博,见地过人,今日一见,始知江湖传言并不可信,你也不过是一庸俗浅薄之辈尔,口出浪言,比之市井屑小之徒也不多让……”

艾南英好整以暇,朗声一笑,道:“圣人云,‘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又云,‘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今日本人观你之言论,无非就是在逞口舌之利,籍着你云间复古经义之学契合当世科举,就在此大放厥词,颠倒黑白,蒙蔽试听,使天下莘莘学子沦为你云间蚁附之徒,而不知独立思考、潜心治学。由此观之,你云间派罪莫大焉,乃真正祸国殃民之伪学歪论。”

这一番言论,不仅是斥责云间学子们妄附经义,以此来规束当世时文章法,还指责他们结社聚党,煽动天下学子跟风摹仿,完全缺乏自己的认知,更是批驳他们乃是一群自私自利的人,将他们与圣人口中的小人相比,可谓是毫不留情毒辣至极,三言两语之间,就给云间派定了性,盖了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