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 第353章 平辽之策

将门凰女:倾城替妃 第353章 平辽之策

作者:烟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01 22:04:46 来源:258中文

“住嘴,你是什么身份,胆敢这样跟经略大人说话?”燕南天怒斥一声,对着这个满嘴讥讽的将领喝道。

孙越陵抬手阻止了燕南天的喝叱,眼角瞟了瞟这个出言顶撞的将领,此人八字眉毛,看上去一脸苦大仇深的模样,正是先前出言赞同袁崇焕退兵四法的宁远副将祖大寿。

不过他又岂会与祖大寿一般见识,转向袁崇焕问道:“袁大人以为如何?”袁崇焕是辽东巡抚,在辽东任职多年,这些辽左军将大多数都与他相交颇深,受其钳制,若自己真要有所作为,少了袁崇焕的支持还真是步步艰难。

袁崇焕一捋长髯,淡淡道:“本抚之前已经说了,关宁军不可轻动,况且刚才祖将军也已说了,后金最擅长的就是围点打援,如今恐怕已经张好了口袋等着我们一头扎进去,所以调兵北上之事不可轻为!”

袁崇焕话语一落,堂上立时嘈杂起来,不少将领都私相议论,纷纷表示袁崇焕的话说的极是,但也有少数将领似乎对袁崇焕不满,在那里低声交谈,满脸焦急、不愤之色。孙越陵注意到了,对袁崇焕不满的那些将领多是蓟镇将领满桂、孙祖寿等人,宁远关宁军本部将领祖大寿、祖大弼等人则对袁崇焕言听计从,附和不已。

孙越陵深吸一口气,对着袁崇焕道:“袁大人,朝廷的意思是让我们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可我们若是坐守宁远,万一……万一锦州城破,我等该当如何?”到了这个时候,他不得不抬出朝廷来压一压袁崇焕了,并且让他意识到整个事情的后果。虽然后世中的宁锦之战锦州城似乎没有陷落,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历史已经发生了一些偏差,他不敢保证事情还会按照以前的轨迹发展。

“此事绝无可能!”袁崇焕猛地立起,大声说了这么一句,让孙越陵在内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然后接着说道,“宁锦防线乃我大明倾尽半壁人力物力打造,坚如磐石,牢不可催,后金军想要攻克锦州简直就是难如登天,不可能办得到。”他说这话还是有一些底气的,大明野战打不过后金,可要说凭城防守倒是没有问题,去年后金军就在宁远城下吃了大亏,他就不相信后金能够攻克城池高大的锦州城。

孙越陵淡淡道:“袁大人就如此信心满满?”

袁崇焕环顾众将,道:“早在孙阁部经略辽东之时,就已经定下了‘筑堡渐进’的防务方略,本部院对此全力赞同,凭此方略,我们不仅取得了‘宁远大捷’,更是恢复国土四百里,在辽左走廊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宁锦防线。此番后金来犯,若是强力攻城的话,那么我们正可凭城据守,用大炮击之;后金国力微弱、兵员稀少,他们怎能耗得起持久战?而我们就不同,我们北倚山海关,有整个大明国力作后盾,后勤无忧,就是拼消耗,也能将后金耗残、耗死,所以,只要能够持久地僵持下去,后金必定要无功而返,退兵而回!”

说到这里,声音再次提高道:“这就是我向皇上奏明的‘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之策,只要赵率教、左辅、朱梅能够将后金拖住,待得他们粮尽兵疲之时,就是我们大有所为之日。而我们凭此堡垒渐进之法,有朝一日定可推进至三岔河,重新夺回被后金占领的领土!”

众将闻言皆是点头称颂。

听了袁崇焕这一番话,孙越陵终于明白过来,心中登时百感交集。

在后世的时候,他就对袁崇焕的诸般作为费思难解,不明白袁崇焕为什么要针对东江军,还斩毙了东江统帅毛文龙;对于倒向后金的蒙古诸部,袁崇焕也是采取了听之任之的行为,没有对他们进行有效约束。

如今他总算是明白了袁崇焕的用心,敢情袁崇焕是对孙承宗的堡垒战术深信不疑,认为这个方法乃是万全之策,是针对辽事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这就解释了他为什么敢于放弃东江镇,敢于漠视蒙古诸部的力量,原来他心中早有定策,并对此推崇备至,那就是靠着修筑城堡的方法一路推进到三岔河去,凭此恢复被后金夺取的土地。

想到这里,孙越陵心中喟叹不已,当年孙承宗的“堡垒渐进法”是建立在“以辽人守辽土”、“整军备兵”的基础上的,而且孙承宗并没有放弃蒙古和朝鲜,而是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为大明的这个辽东痼疾开出了几味药方;如今袁崇焕在宁远之战中尝到了一点甜头,就完全抛弃了打造精兵强将与后金野战争锋的做法,而是把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筑城”之上,其余的种种方法全都弃之不顾,这岂不是太过于偏执了吗?

无怪乎自从去岁以来后金西征蒙古、东讨朝鲜时他都不动如山,原来就是打着修筑城池和堡垒的念头,打算趁着后金无瑕应付大明之际,将宁锦防线打造成固若金汤的铁桶。而他的对战策略也在他前后两次出掌辽东时被发挥的淋漓尽致,那就是“凭坚城、用大炮”,将后金死死堵在全力经营的防线上。

可是这样真的有用吗?没有一支足以抗衡、哪怕能与后金正面交锋而不挫的军队,光凭堡垒推进就真的能推进到三岔河去?

孙越陵作为一个后来者,眼光自然看得比他们更远,袁崇焕的堡垒推进战术虽然挡住了后金从辽左南下,可是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使得整个大明被绑在了这条防线之上。堡垒战术的初衷是想凭着坚实的人力物力来抵御和消耗后金,可是在现实中往往差强人意,这条“马奇诺防线”不仅没有消耗到后金,反而因为屡屡投入过大而遭到后金的不断破坏,后金往往趁着防线未固之际挥师来犯,从这条防线上掠夺了大量的器械、粮食和人口。

说得难听一点,这条防线不仅没有成功抵御住后金,反而成为了后金的“提款机”,后金屡屡在国家危难之际从这条防线上获取了丰富的资源,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

孙越陵心中苦笑,恐怕包括袁崇焕在内的大明朝廷上的许多人此刻都意识不到,这条防线不仅没有耗死后金,反而将自己折腾的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反倒对此乐此不彼,热情高涨。

这简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后世中如果玩过帝国时代和红色警戒的人应该清楚,光凭着塔爆战术想退掉敌人的基地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靠有生兵力来赢取胜利。游戏尚且如此,就别提两国交战了,没有足够强的军队,其他一切都是枉然。

此时,孙越陵心中反倒隐隐生出了一个模糊的轮廓,眼下大明兵力还不足以和后金正面交锋,但是如果依靠朝鲜、东江和蒙古诸部的话,未必不能拖住后金的发展壮大,直到大明度过内部的一个个难关,慢慢打造出一支足以和后金交锋的军队——就算不能直接与后金正面对抗,但是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来遏制后金,从经济、政治、意识等各方面来消耗它,起码也能让它困于辽东一隅之地,难以跳不出明朝布下的包围圈。

想到这里,孙越陵脑中猛地一震,思虑更是清晰起来。不错,从各方面来遏制它、消耗它,最终达到拖住它、困死它,这样方能一解辽东之厄。

“三方并进之策!”孙越陵虎躯巨震,当年熊廷弼诏狱中传授的平辽之法瞬间浮现脑海,此时此刻,这个方略似乎是平辽的最佳方法,而不是单靠袁崇焕所谓的堡垒推进战术。

一念及此,孙越陵亦立起身来,朗声道:“袁大人,诸位将军,本官以为堡垒推进战术固然可行,但是绝不能单凭此策而不顾全辽大局,如此我们只会陷入持久的被动之中。辽东旧臣熊廷弼曾议‘三方并进之策’献报朝廷,我认为当此时,此法才是最佳平辽之法,光凭我们自己还不够,还要依靠蒙古、朝鲜、乃至东江镇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对后金的战略合围,最终达到将其扼杀的目的。”

“三方并进之策?”袁崇焕冷笑一声,毫不客气地说道:“当年熊廷弼经略辽东时用此法,也未见其有多大成效,反倒是丧师丢城,大败于广宁,最终自己也落了个传首九边的结局。”看向孙越陵,冷笑道,“如今孙大人经略辽东,也欲用此不合时宜之法么?难道你想重蹈熊廷弼后尘,坏我辽东大事?”

这话可就说的很严重了,不仅不给他这个经略面子,且还语带讽刺,说他欲效仿熊廷弼与督抚争锋,最终还是不自量力落了个尸身异处的下场。

孙越陵终于忍耐不住,反唇相讥道:“不合时宜?袁大人这话真是危言耸听!难道你无视后金征伐朝鲜、漠视后金打击东江、不发兵赴沈阳捣虚、放任蒙古勾结建虏就合乎时宜了?你要知道,如今朝鲜已经和后金结盟、东江镇伤亡惨重、蒙古诸部已经对我大明离心离德,我大明如今已快成为孤家寡人,这一切都是拜你“款议”所赐,你还在这里大言不惭,说什么三方并进之策不合时宜?”

此话一落,众将都大为惊讶,万不料辽东两大巨头甫一见面就吵了起来。

袁崇焕更是气得脸色发红,怒冲冲对着孙越陵道:“朝鲜弹丸小国、毛文龙兵微将寡、蒙古反复无常,若是依靠他们就能扼杀后金,简直就是天方夜谭!”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