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冒牌原住民 > 第六十四章 江湖(二)

冒牌原住民 第六十四章 江湖(二)

作者:草摩山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29 13:33:43 来源:258中文

“既然白公子不甚清楚,那楚某便与公子细说一番。”

两人对饮之间,楚平川愈饮豪气愈盛,朗朗开口间似是卸下了一身重物,倒是尽显一派宗师气度。

“若是对一般百姓而言,其实也并不需要知晓甚多,只是既然白公子需执掌乾卫,辅佐陛下,那便更需要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作为大乾朝堂,首先要做的,便是将武林与江湖划分开来。”

白皓初即便是作为一个后世之人,倒也是第一次听道这种话,不禁起了兴致。

“不一样?”

楚平川不由自主的笑道:“自然不一样。”

“江湖之大,龙蛇混杂,三教九流,无一不有,切不可一概而论。”

“而南北武林,则才是我们乾卫需要密切关注的。”

楚平川放下酒杯,面容带着些严肃道:“这武林人士,便是由这江湖里的人演化而来。人都有好胜之心,都不甘人下,即便是万般皆下品,这些人却也要争个高下出来。”

“这些但凡有些手段之人,定居一方,少则三五人,多则数百上千聚集,最后便成了江湖人士口中的门派,代代流传。这些人虽说心有野心,但是至少他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的话就算数。”

“而江湖不一样,江湖上什么人都有,既有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又有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有富甲一方的贪财商贾,也有那些乞丐毛贼口中的江湖义气。”

说到这里,楚平川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抹追忆之色。

白皓初却是若有所思,喃喃道:“原来如此。”

“看来这所谓的武林中人,也不过是踩在这江湖的肩头上,想要往上爬一爬的人。”

楚平川闻言放声大笑道:“公子真是妙喻。”

“这些武林人士,自视高人一等,处处行侠仗义,却不知在朝廷眼里,却是私设公堂,置礼法于不顾,其中虽有德高望重者,却也是凤毛麟角,求之不得。”

“所以对付这武林人士,白公子只需做一件事即可。”

白皓初闻言挑眉道:“愿闻其详。”

“将刀架在他们脖子上,楚某包管他们屁都不会放一个,一个比一个老实。”

这回轮到白皓初忍俊不禁了,他笑着摇头道:“看来越有本事的人,越是惜命。”

“是啊,”楚平川声音带着感慨,“南北武林,不听话不老实的太多,白公子既然没有功夫傍身,那便要切记,时刻将这刀架在他们脖子上。”

白皓初点了点头,又继续追问道:“那南北武林又是怎么回事?”

“白公子方才不都说了吗,这武林中人,最善于踩人肩头,即便处在同一屋檐下,也想要争个高下出来。”

“公子切记,江湖悠远,远比大乾来的更早,也不会比大乾更短,只有武林才是随着时间不断变换,一代新人换旧人,这也是常态了。大乾地域极大,横跨九州之地,将魏齐两国从九州驱离,牢牢占据着九州之地三百余年,这也是西魏和北齐对大乾虎视眈眈的原因。”

“北武林的由来,便要追溯到开国之前,那时大夏分崩离析,南边便由太祖掌控,北方则是由大夏余孽与一群乱党所占据,后来太祖挥师北伐,一举荡清北方,这才算是将九州之地尽数纳入大乾。”

“但割据时日长达几十年,北方动荡不安,虽隔着一道长江,这世道却是云泥之别。而后太祖开国后先是定都金陵,这人才龙气尽数汇入金陵,也让这南武林更加瞧不起北边。”

“再后来,成祖却迁都北上,定都京师,这下便轮到北武林扬眉吐气了,不过南武林底蕴雄厚,两边倒也是不相上下,不过小打小闹摩擦不断,这梁子越是越结越深。”

“为何迁都会对武林人士有所影响?”

“自然是因为人。”

白皓初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那,既然有南北武林,那有没有什么武林盟主之类的?”

“武林...盟主?”楚平川疑惑道,“那是什么?”

“就是什么功夫最高,号令江湖莫敢不从之类的。”

“怎么可能!”楚平川失笑道,“江湖中人最忌讳的便是树大招风,且不说这武林盟主谁人来当,便是想要找个人来当都难。”

“为何?”

“因为楚某一定会杀了这个武林盟主。”

白皓初闻言后颈发凉道:“为...为什么?”

楚平川端起酒杯,抿了一大口道:“若不是这武林人士永远杀不尽,杀了一批又会冒出来一批,朝廷早就将其铲灭了,又怎么会给条活路给他们,让他们安分守己呢?况且,武林盟主,听名字便是武林之首,这种人,活着一日,朝廷和陛下便一日睡不安生。”

白皓初顿时明白原因,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他倒是没想到这位看起来浓眉大眼的楚大宗师,言语间倒也是心狠手辣。

似乎是明白了白皓初沉默的心思,楚平川微笑道:“既然白公子都清楚了,那楚某便仔细和白公子说一说。”

“如今江湖之上,三教九流云集,但大都可不必理会,交于各地官府掌控即可,公子只需密切关注那些武林门派和那些宗师人物即可。”

“劳烦楚统领细说。”

“天下武林,以三道四寺五门为首,其余的都是些小鱼小虾,公子大可不必理会,有乾卫盯着便行。”

“道家便是冀州紫清观、梁州武当山、扬州太玄观。三观之中,紫清观距离竟是最近,楚某曾与其观主切磋过,十招之内未分胜负,不过这位陈观主倒是个清静之人,不喜打打杀杀,成日便待在观里读书饮茶,这次事急从权,楚某也是派人去将他‘请’了过来。”

“天下四寺,乃是青州严灵寺、荆州玉泉寺、扬州的栖霞寺与国清寺。”

“佛门却是很不好说,佛寺众多,牵连甚广,且南北二地佛寺多有高僧互通来往,更需时刻关注。”

他咽下一口酒食,瞧见白皓初一脸关注的模样,失笑道:“白公子也不必太过忧心,这群大和尚成日里关在寺庙之中,除了诵经练武倒也没出过什么岔子。”

“真正关注的,便是这五门。”

楚平川终于严肃起来,沉声道:“天下五门,尽数都在南边。”

白皓初读懂了这话里的意思,试探问道:“楚统领的意思是.....?”

楚平川只是回以微笑,不再言语。

两人一时间陷入沉默。

直到老楚在此送来新酒,白皓初这才在沉思中醒悟过来。

“还劳烦楚统领说一说乾卫吧。”

楚平川放下酒碗,笑道:“是了,倒是楚某忘了,既然白统领如今已经官至乾卫指挥使,自然是要好好与你说下。”

说罢放下碗筷,披上大衣,领着白皓初出了房门。

还未等疑惑的白皓初开口,便只觉腰间被人拎起,整个人不由自主的腾空而起。

他不由心里破口大骂,这些会功夫的怎么动不动就喜欢不打招呼提着人便上房顶。

两人在众多房顶上奔驰,白皓初倒是没有什么察觉,楚平川却是提声纵气长啸道:“乾卫办事!速速让开!”

被晃得晕头转向的白皓初也顾不得察觉什么了,不过直到落地之后他才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古代的大侠们都喜欢走房顶。

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啊!若是在街上,没半个时辰也难到达这皇城边缘。

看着面前的乾卫都指挥使司,白皓初心中无不感慨道:老子这也是当上了锦衣卫的头头了。

两人整理衣衫,楚平川带头推门走入其中。

月光清冷而下,阴森,或许只有这两个词才是形容这里的最好写照。

“乾卫设立于太祖之时,主要负责监察百官、收集信息和护卫陛下,后成祖又设南北两镇抚司,用以镇压贪官污吏和调查陛下所指定的案件。我们乾卫,便是活在暗处的护卫,是陛下的耳目,也是大乾的利刃。”

“只是现在嘛....”楚平川笑了笑,继续道:“白公子只需要做好护卫陛下和处理南北镇抚司案子即可。”

“看来乾卫的日子不好过啊。”白皓初哪能听不懂话里的意思,无不感慨道。

“楚某是个粗人,”楚平川倒也是直言不讳,“当初临危受命,在下也没什么心思,只想着报答杨老太傅的恩典,便是杨老太傅让做什么,楚某便做什么,这刀光血影见多了,早就有了收手的心思。”

“乾卫上下约五千人,其中四千余人都是普通人,他们是乾卫的暗探,是消息情报的来源,也是乾卫的中坚力量。”

“其余的几百人,都是有功夫在身,武帝在时,乾卫实际上是由宁贵妃执掌,对了。”楚平川似乎想到什么,拍着脑袋道:“在下倒是糊涂了,忘了与白公子说这观海楼之事。”

“观海楼原本就是一位宗师高手所创,这位宁氏先祖不喜争斗,却极爱武道一途,随后倾其一生收集天下武林秘籍,这数代传承下来,变成了江湖上有名的武学圣地了。”

“后来宁贵妃入宫后,更是将大部分失传秘籍带入乾卫,凭着这样,这才有了乾卫甲字营。”

“甲字营到底有哪些人?”

“乾卫设甲乙丙丁四营,每营百人,无论姓名,均以代号相称。”

“四营按实力先后划分,但各自营中却无上下之分,一人一代号,死了名号便被新入营之人替换。其中乙丙丁三营均有造册,选精锐乾卫军士填充,而只有甲字营不在其列。”

“楚统领也不知甲字营有哪些人?”

楚平川摇了摇头,叹息道:“这些人都是宁贵妃招募而来,自从她身死西凉,便再无人知晓了。现在只有寥寥数人愿意现身听从调遣。”

“就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联系到他们?”

楚平川苦笑道:“联系上又有何用?这些人本就是一些武林人士,大多都是贵妃用秘籍招揽而来,心思不纯,况且据说其中还有许多能人异士,并非全部都是武道中人,便更加难寻了。”

白皓初闻言摸着下巴,沉思道:“这其中难不成会有宗师高手?”

没料到楚平川却是肯定的点了点头道:“楚某可以确保,肯定有。”

“而且,不止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