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电影世界私人订制 > 第186章 火炼真身

电影世界私人订制 第186章 火炼真身

作者:昨夜大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02 17:04:56 来源:258中文

华澜庭的表现其实已经称得上是临危不乱了。

他在脚下之地即将软化殆尽,不得不发动羽殇杯之时,就对万一力有不逮传送不过去这种可能,做了力所能及的准备。

一是以金丝铁线救急,争取能够被人拉上去,第二就是一策不成时躲入这用于铸炼的杯子里,或可求得一时的平安。

然而百密必有一疏,任谁也难以在电光石火的危险时刻做出万全的考虑。

二十杯具里,有好几种都可以用作熔炼丹药的丹炉或锻造器具的铸炉使用,这些都是能耐高温之物并没有错。但是,毕竟每种杯子的用途有异、特性不同。

华澜庭他在匆忙之中取出的六方杯和爵杯就是如此。

他以爵杯倒扣压住六方杯,确实严丝合缝,并可暂时抵御高温的侵袭。

疏漏在于,透明的六方杯便于观察火候与变化,其杯身隔热,只要温度不超过极限,就不会导热和炸裂。

而爵杯却不是这样,爵杯杯体是传导热量的,这样以修为可以调控内部的温度,并使之持续保持在所需的一定的热度上。

这样一来,华澜庭的下半身自然短时间内清凉无虞,可上半身就惨了,他所剩不多的功力掌控两只杯子已经甚为吃力,那里还有闲暇和余力去操作爵杯的调温功效。

于是,外部的高温自爵杯杯壁传导进来,烘烤之下,犹如滚水兜头泼下,皮肤被灼烧,华澜庭怪叫一声,差点儿就失控。

华澜庭及时醒悟过来,急忙调换出一只高足杯替换掉爵杯,这才屏蔽了高温。

上身受了烧伤,华澜庭剧痛之下,头脑意识有些模糊,心里更是惶急起来。

暂时没了性命之忧,但谁也不想死,可这样下去并不是办法。

这时地火上喷的力道更大,华澜庭能感到他在两只放大的杯子内的下降之势趋缓,被冲击的前后左右晃荡,有时还会升上去一些。

迷迷糊糊中,手头有的、现在能想起来的东西,不论是自在无极功、紫微星斗观天决、蛰龙睡丹功,亦或五雷鸣光掌等等功法术法,还是金丝铁线等武器法宝,都不能直接帮助他降温或逃出火窟脱困,拖延下去,难免还是要落得个灰飞烟灭魂飞魄散被烧死的下场。

时间紧迫,他左思右想,急思慢想,都没有灵光乍现的救命之法。

有道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关键是他并没有与闻大道、得窥天道,就要被火化了啊,坐化也不是这么坐化的啊,实在是不甘心就此横死啊。

在死亡的恐惧中挣扎了一阵,华澜庭强摄心神,让自己燥乱的心安静下来。

他以灵识感知了下外面的情况,现在还是在凭空飘浮之中,一团团火焰中包裹着炭火般的岩石,正在撞击杯体,身处其中,能感受到真实的冲击和热力的侵袭。

自己,应该还有生命中的最后一些时间。

刚才在上面的时候,他已经注意到地火之势会有强弱变化,自己要不是在火势变强时被推举到上面,要不就会是在地火减弱时掉入深渊。除非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不然都是凶多吉少。

怎么办?老话儿说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那就是说奇迹总是会分两步发生,一是要冷静下来,承认处于死地,做最坏的打算——一百来斤今天就交代在这儿了,哥,认命了。

然后才可能有第二步,才可能有契机和方法劫后余生,这步暂且放一放。

好吧,先承认和接受必死的结局。

死有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之分,这种分法和现在的自己无关,不去想它。

死还有哪些不同?从容赴死,还是肉身没死前心神就被死亡的念头吓死了。

这个可以尝试控制下。

怎么控制?有什么先贤大德的语录和做法可以参考借鉴?从而能够死得好看些好受些体面些?

搜肠刮肚,还真让华澜庭想到一个案例。

庄子先生讲过一个孔子先生的故事: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

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

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人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庄子是道家大能,号南华真人。但有趣的是,有人认为他是道家学派里的儒家,是儒家学说里的道家。

因为,庄子做到了很多孔子后来想明白的事情,而孔子做了非常多的庄子在心里想做但又没办法去做的事情。

于是,庄子的著作里常常会提到孔老夫子,内容真真假假,其实都是在阐述他自己的观点。

上文节选并翻译过来大概其的意思是:

孔老又一次带着一帮弟子们车马劳顿走到卫国一个叫匡的地方遇到了困难,当地人把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包围起来,声称要打洗他们。这时不可谓不危急,然而孔老夫子毫不慌张,自顾自取出随身携带的古琴弹了起来。

弟子子路于是问道:“老师,您怎么就能这么淡定开心呢?您不害怕吗?”

孔子回答:“子路小哥儿,我来告诉你哈。老师我这一辈子都在很努力地做事,却并没有发达,这不是我的本事不够啊,而是时代、社会和环境不合适。对此,我已经坦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老孔的潜台词是:既然已经全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那死就死吧,如果能不死,自然就不会死,与其害怕,还不如抓紧时间来弹奏一曲笑傲江湖,这该是何其潇洒的一件事啊。

结果呢,当地人其实是认错人了,等孔子优哉游哉地弹了一会儿古琴后,双方就冰释误会,握手言欢了。

通常认为,儒家的人都是时刻绷紧、板着脸大义凛然地做人行事的,其实孔夫子是一个非常可爱的老头,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一种更为高级的快乐。

古人微言大义,这个故事可以有不同角度和层面的解读,对于华澜庭来说,其意义在于——在面对死亡之前,人们可以努力作出些让自己变得愉悦的事情。

孔子就是这么做的,他老人家在面对群殴时,直接开启了娱乐模式——死或者不死,都不要放弃任何能够让自己变得愉悦的可能。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世事无常,一切皆有可能,下一刻不可知,但在当下,如果争取了还是没有用,那仍然要有能力让自己在这一刻活得不是那么的恐惧、焦虑和痛苦。

好的呀,那么,烈火焚身之前,如何变得若等闲,开心而愉快呢?怎么做到自嗨、自娱自乐呢?自己玩自己?

自己是什么个状况?正困在炉子里被烧烤。

这丹药自己还没炼过,这矿石武器自己是多少炼过的,那都是自己炼物,现在是自己炼化自己,所谓人心似铁非似铁,官场如炉真如炉,修真某种意义上就是修内丹,寄几现在就如同一颗嗑药用的丹药坯子。

那就炼自己!

炼,炼什么?

师父云轶奇不久前曾经说过,相比修为的提升速度,自己的肉身修炼自从紧皮抻筋拔骨大成后,就处于停滞的状态,修炼进境相对大为滞后,这对修行已经产生了阻碍。

云轶奇给他遴选了一门新的炼体功法,只是时日尚短还没有起色,而且每次修炼都需要云轶奇或者舒轮台、风火伦以外力辅助他,所以进度不快。

那就,借假修真!

就算下一息就死,也要玩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自怜自恋自炼者,借假炼丹,以身为丹,以杯为器,以火炼己,方为炼己境的真义,吗?

在道门看来,修心之外的修身就是用适当的方法对**和真身的修炼,真身亦称能体或法身。

肉身和真身在空间上是相重叠的,两者之间以及与天地宇宙之间存在着自然的平衡。

普通人在其出生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受社会和环境所影响,身心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久了,整个身体是僵硬的。可以想象,在这种状态下,**和真身的自身循环,相互之间以及与宇宙天地的相互交流就会变得困难,各种身心疾病也由此而生。

常人的身子如同一块孔隙充满了杂质的海绵,表现为又沉又硬,修身就是要把这块海绵孔隙内的杂质逐渐去除,使人体这块海绵重新变轻变软。

这是通过和环境在不同层次上的反复循环来实现的。这种循环的结果将使海绵内的杂质依次被较轻的物质取代,让种置换逐渐由重到轻,从食物和水过渡到灵气和光等等。

改变肉身或真身,都可以使人体状态发生变化,通常的健身运动既是调整肉身,而真身的调整与意念强弱及**畅通的程度关系很大,修真者则以修真身为主。

但是真身的能级状态必须和**状态相近,最好是随着肉身变化而变化。

若一味单练真身而不练肉身,真身太强、肉身过虚,则真身耗能增加,肉身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吸取相应层次的灵力能量,就会导致只能靠耗损自身来满足真身的需要,或者是肉身提供给真身的能量与其需要的层次级别不一致,又或者肉身和真身相离,持续下去,早晚要出问题的。

目前的情况下,地火夹杂着炭石,隔着杯体对他形成了火力和物理的外部冲击,正好可以修炼炼体之术,增强肉身和真身的能级。

生死未卜之际,闲着也是闲着,华澜庭决定要借机,火炼真身!博取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那一线飘渺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