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都市 > 名门婚约:首席情深 > 25|蛇蝎

名门婚约:首席情深 25|蛇蝎

作者:秦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10-02 23:04:39 来源:258中文

董氏和赵守和急匆匆地推开书房的门, 董氏听云香大概说了事情经过,暗骂燕娘沉不住气,让那死丫头提前知道, 还闹到老爷这里, 真是成事不足坏事有余。

她一眼就瞧见赵燕娘满脸是血, 尖叫起来, “老爷,燕娘可是你的亲女儿, 又是姑娘家, 脸面最重要,哪里能下那么重的手,还往脸上招呼。”

“你怎么不问问她都说了什么混账话, 都逼得雉娘要寻死,再不好好管教,以后嫁人, 会搅得夫家不得安宁,我都要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骂我教女无方, 祸害他人。”

董氏用帕子擦拭赵燕娘的脸,赵燕娘本来抹着极厚的粉,帕子擦掉血迹的地方, 露出本来的肤色, 与未掉粉的地方对比鲜明, 黑一块, 白一块,配着她的小眼塌鼻,分外的滑稽,如同小丑一般。

这模样,莫说是外人,就是身为母亲的董氏都不忍多看一眼,反观旁边的雉娘,雪白的肤色,细滑如上好的绸缎,精致的眉眼,水灵的双眸,两人站在一起,犹如夜叉和仙子。

只要是个长眼睛的男人,都会看到雉娘的美和燕娘的平庸。

董氏心头的恨意更浓,她此生最为不如人的地方,便是长相,若不是长相,哪里会不要半个铜子做嫁妆,就匆忙嫁人。

那时候来提亲的人都没什么好货色,聘礼也出得少,后来年纪拖大了,根本就没有人再上门,好不容易赵书才来提亲,她见老爷长得比一般的庄嫁汉周正,急吼吼地就嫁进赵家。

要不是长得不如人,老爷就不会在家境稍微好转,立马带回水葱般的巩氏,还说什么怜其孤苦,要是巩氏容色平常,老爷哪会怜惜,也不会让来路不明的女子进门。

世间男子都肤浅,光重颜色,巩氏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若老爷还是以前的庄稼汉子,巩氏就要下地做活,哪里还能像现在这样细皮嫩肉。

这多年来,巩氏皮子还是那么的嫩,连带生的女儿,也让人讨厌。

她狠狠瞪着雉娘,粗壮的胳膊一顶,往前一挤,雉娘差点被她挥倒。

“姐妹之间闹口角,哪就有那么严重,不是我说雉娘,太过小家子气,被巩姨娘教得只会哭,一点小事就闹到老爷这里,不识大体。”

雉娘稳住身子,悄悄往一边挪开,“母亲,二姐姐说女儿和庆山表哥不清不楚,还说女儿过两天就要嫁过去,女儿舍不得父亲,所以才伤心哭泣,都是女儿不好。”

她的委曲求全让赵县令心疼不已,两个女儿,虽生母不同,却实在都是他的亲骨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偏袒谁都不好,此次的事情,分明是董家人心存不轨,董氏搅在其中,若一个处理不好,燕娘和雉娘的名声都要搭进去。

赵燕娘此刻的样子狼狈,他想再苛责几句,又怕刚才真的砸伤了她,董氏嚷着要请大夫,他默许,由着董氏将燕娘带回东屋,然后起身安抚雉娘几句。

赵守和刚才一句话也没有说,母亲和燕娘是有些过份,明明是燕娘的错,还想赖在雉娘的身上,可为人子,不能道母亲的错,他有心想补偿一二,对雉娘说,“父亲,不如让儿子送三妹妹回去吧。”

雉娘婉拒,“大哥,雉娘无事,你不必相送,雉娘自己回去即可。”

赵县令点头,他正好有话要叮嘱儿子,索性依她,雉娘行礼告退,一出门,就见段鸿渐还未走,关切的眼神看着她,似有千言万语。

她心烦意乱,就算是知道董氏没安好心,赵县令还是想息事宁人,可能在他看来,即使是明知董氏不安好心,好在并未铸成大错,训责几句就作罢,他和董氏是夫妻,夫妻一体,自己和姨娘反倒是外人。

段鸿渐深情款款的样子让她作呕,她不想理这害死原主的罪魁祸首,低着头自顾地走路,要不是这该死的伪君子,原主又怎么会死。

段鸿渐急急地拦着她,目光沉痛又痴迷,“雉表妹,那董家嫁不得,若你愿意,我与舅父提亲,接你过门。”

雉娘冷冷地抬起头看着他,“接我过门?做妾吗?”

被戳中心思,段鸿渐有些不自在,艰难地点头,“雉表妹,你也知道,我们家风严,我是嫡长子,又是独子…”

“不用了,谢谢你的好意,雉娘不会为妾,不仅如此,你的正妻,我也不稀罕,依我看,你和赵燕娘才是天生一对,她丑人多做怪,你自以为情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她说得又急又快,面带嘲讽。

段鸿渐瞪大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露出似扭曲又似受伤的神情,雉娘懒得理他,抬脚就走,哪有功夫和这想让她做妾的男人磨嘴皮子,晚上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得回去好好准备。

太阳渐渐西沉,余晖洒进院中,眼看就到晚上,今夜注定又是不眠之夜,雉娘的眼中透着狠绝,董氏和赵燕娘,不愧是母女,简直是一丘之貉,董氏计谋没有成功,不知又会起什么毒辣的心思。

她有想过去找便宜父亲来西屋留宿,这样贼人就不会上门,派出乌朵去打探,却得知他和文师爷一直在书房议事,不得己做罢。

肚兜的事情,必定已经被董氏化解,听便宜父亲的话中之意,他已知此事,并且极力替赵燕娘掩盖,事情到了这一步,她与董氏彻底站在对立面,可手中半点筹码也没有,寸步难行。

不知道恩公接下来会如何做,凶险迫在眉睫,在这后院中也只能是靠自己,等熬过今夜,再做打算。

她将屋内能用上的东西都让乌朵找出来,无非是剪子木棍之类的,巩姨娘被她的架势吓一大跳,也急吼吼地从自己房间里翻出一把大剪刀,握在手上,柔弱的脸上前所未有的勇敢,大有与敌人拼一场的气势。

幕色低垂,厨房里的饭食依然不能食用,那老鼠吃完后呼呼大睡,雉娘让乌朵悄悄出去买了一些点心,几人分食,勉强垫个肚子,然后静坐在屋内,神色紧绷地等待着。

天色越来越黑,犹如一只吃人的巨兽般,张着黑洞洞的大口,要将所有的弱小一并吞入口中。

烛火在跳跃着,映衬着主仆四人严肃的脸和紧张的神情,屋外偶尔有几声虫鸣,其余再无其它的动静。

外面打更的梆子响起,二更,三更,四更,每刻都在煎熬,时辰漫长如年,四周静寂无声,巩姨娘试探着小声开口,“雉娘,那贼子今夜是不是不会来?”

雉娘摇下头,她也不知道,只要黑夜没有过去,她就不敢掉以轻心,快近五更时,主仆四人实在有些熬不住,巩姨娘不停地点头,瞌睡不已,却又不敢睡过去,掐着手心提神。

雉娘没有丝毫的松懈,静静地盯着桌上的烛火,火芯发出“噼叭”的声音,不时地溅起火花,她心中有一丝疑惑,今夜很平静,似乎并无情况,难道她猜错董氏的心思。

很快,五更的梆子响起,大户人家的下人都是这个时辰起身,梆子落下,一夜就算过去了。

巩姨娘实在有些受不住,雉娘让她回房睡觉,自己靠坐在塌上,还是不太敢合眼,眼睁睁地看着窗户从黑色慢慢变灰,又从灰色转为微亮,才闭眼眯了一会。

半睡半醒前,听到前衙震耳欲聋的鼓声,她惊得跳起来,欲夺门而跑,乌朵进来,“三小姐,可是吵醒了,前面有人击鼓喊冤。”

原来是有人击鼓,她松口气,,精神绷得太紧,一有风吹草动就惊起,外面的鼓声还未停,喊冤鼓与前次听到的报案鼓不一样,又急又快,声音又大,似千军万马,又似悲愤痛哭。

这夜无事,她有些想不透,按理说,董氏已经快要和她们撕破脸,必然不会放过机会,为何没有行动。

鼓声响过,惊起衙内当差的众人,赵县令穿好官服,带好乌纱帽子急冲冲地赶到衙堂,一拍惊堂木,高呼升堂,两侧衙役顿杖喊威武,文师爷和县丞也已就位。

另有两名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来,赵县令一看,有些眼熟,定睛一瞧,这位中年汉子,不就是以前在乡间的邻居,罗家的罗柱子吗?

罗家与赵家自小就相邻,也算是老相识,赵县令满腹疑问,罗家就罗柱子一个光棍,哪里来的冤情要诉?

“堂下之人姓甚名谁,有何冤情,速速报来,本官为你作主。”

罗老大高举状子,痛苦流涕地伏在地上,“大人,小人姓罗名柱子,是石头镇芦花村人氏,为着一桩陈年旧事,日日受良心遣责,寝食难安,思来想去,还是将此冤情大白于天下。”

赵县令一惊,罗老大说多年的旧事,那就是芦花村的事情,他生于芦花村,长于芦花村,村里连丢只鸡都算是大事,哪里是有什么冤情他不知道的,他微皱眉,想不起芦花村多年前发生过什么冤案。

“你所为何事,状告何人?”

“回大人,小的为着是以前的旧邻赵家老爷之死,状告其媳董氏,杀死公爹,掩盖事实,逍遥法外多年。”

赵县令手中的惊堂木都差点掉下来,两侧的衙役也听出事情的不对,大人祖宅就在芦花村,又恰好姓赵,这罗柱子状告的事情不会和大人有关吧。

文师爷将罗老大手上的状子呈上来,赵县令呼吸急促地看完,眼珠子都要瞪出来,手捏着状纸抖得如树叶。

他只觉眼前发黑,差点看不清上面的字,这状纸上所述,无异于晴天霹雳,在脑子中炸响开来,又宛如破空利箭,直刺胸口,痛不欲生。

“你所说可是事实?可有凭据?”

罗老大叩头,“千真万确,董氏杀死公爹,被小人无意间看到,赵老爷子在世时,常夸董氏贤惠,董氏又口口声声说他是摔死的,小人无凭无据,又事不关已,所以一直没有戳穿,以至于日日良心不安,夜不能寐,请大人恕罪。”

赵县令恢复些神志,一拍惊堂木,“带董氏。”

两侧衙役面面相觑,竟然真的是大人的家事,这罗老大口中的董氏,莫非是夫人?

他们站着不敢动,怕弄错,文师爷朝他们递个眼色,他们这才迟疑地往后院去,见大人没有阻拦,才加快脚步。

董氏正在屋子里暗骂罗老大收钱不办事,她都安排好了,门也留着,谁知罗老大竟然没有行动,早起一看,那西屋的贱人还活蹦乱跳的,跟没事人似的,眼看再过一日侄子就要下葬,她怎么和自己的娘交待。

守哥儿一早就领着鸿哥儿去娘家吊唁,她本想等老爷一起,可前衙似乎是有人击鼓喊冤,她心里咒骂几句,没长眼色的,居然选这样的日子来告状。

想想还是自己先行一步,正欲出门,瞧见前衙的差役往后院走来,脸色拉下来,这些男子,怎么能轻易到后院来,还有没有规矩。

衙役上前,做个姿势,“夫人,大人有请。”

叫她做什么,都什么时辰,还不去她娘家帮衬,亏他还是做女婿的,董氏不满地跟着衙役往前走,也不知道老爷叫自己是什么事,一进衙堂,见到跪在地上的罗老大,大惊失色,心中掠过一丝不好的预感,罗柱子为何会出现在县衙?

赵县令怒目相向,“罗柱子,本官问你,你所状告的可是此人。”

罗老大略抬头又低下,“回大人,正是此人。”

“你疯了,罗柱子,平白无故的,你这条疯狗乱咬人。”董氏大叫起来,“老爷,你可不要相信这小人说的话。”

“跪下。”赵县令一拍惊堂木,手都是抖的,心里被震惊得都感觉不到痛。

董氏不敢置信地抬头,见他满目的恨意,心里突突地跳着,老爷为什么用这种眼神看她,好像她是仇人一般,这罗老大到底和老爷说了什么?

见董氏还站着,赵县令怒目相向,神色悲愤,文师爷对衙役使眼色,衙役硬着头皮用杖击打董氏的腿关节处,董氏不设防,一下子跪倒在地。

还未来得及出声,就听见自家老爷冰冷的声音,“堂下跪的可是董氏?这位芦花村的罗柱子状告你杀死公爹,慌称其摔死,本官问你,可有此事。”

董氏血冲上脑,差点晕倒,这天杀的罗老大,是吃错什么药,莫不是得了失心疯,怎么会将这事抖出来,抖出来他又有什么好处,都陈年入土的往事,翻出来做什么?

“老爷,冤枉啊,这罗柱子不知受何人指使,诬蔑妾身,简直是血口喷人,当年你在镇上做活,家中的事情,里里外外都是妾身一人操持,也是妾身疏忽,爹说去院子里劈柴,妾身没有去看,听到声响出门一看,爹就倒在石头上,已气绝身亡。”

“你胡说。”罗老大喊起来,“回大人,当年董氏面上孝顺,却老是不给婆婆吃饱,小人在自家的院子里都常听到赵老夫人喊饿的声音,董氏还私下老抱怨赵老爷吃得多,还不干活,那天她和赵老爷争执起来,声音很大,小人好奇就躲在墙头看热闹,就见推搡间,董氏将老爷子推倒在地,老爷子一下子磕到石头上,小人骇得连忙回屋,不一会儿就听到董氏在那边喊叫,说老爷子自己摔死了。”

赵县令都握不住手里的惊堂木,罗柱子所说之事太过骇人听闻,他从未想过,父亲竟是被人害死的。

那时候,他还在石头镇的大户人家里做活,鲜少回家,突然村子来人,说父亲暴亡,他连工钱都忘记结算,就急匆匆地回去。

一踏进家门,院子里挤满乡邻,父亲满头是血地躺在地上,头上的血口子腥红一片,糊住脸。

董氏抱着不到一岁的守哥儿,哭得像个泪人,一直自责说自己没有看好父亲,才让父亲摔倒,也就那么巧,磕在石头上,当场丧命。

他未怀疑过董氏所言,董氏自嫁给他后忙里忙外的,父亲也常有夸赞,事隔多年后,突然有人告诉他,父亲是董氏害死的,让他如何接受。

若真如此,那么,他不就是将仇人当亲人,让父亲在九泉之下无法瞑目,这是天大的不孝。

他的脸青黑交加,极大的愤怒让他止不住浑身发抖,董氏伏地大哭,“老爷,你可莫听他血口喷人,当年你常不在家,罗柱子常常找机会想轻薄于妾身,妾身不从,于是他就怀恨在心,污蔑妾身。”

罗老大往前爬一步,“大人,董氏一派胡言,小人本是一个外人,说句难听的话,赵家的事情与小人没有半点关系,赵老爷子的死,更是与小人无任何的瓜葛,小人揭发董氏,也没有半点的好处,若是想污蔑她,为何要等到今日?实在是小人一想起赵老爷的死,就良心难安,多年来受尽折磨,才想着将真相大白于天下,以求解脱,望大人明察。”

没错,罗柱子只是一个外人,若不是良心发现,谁会在事隔多年后重提此事。

赵县令从桌案上站出来,朝他行了一个大礼,若不是罗柱子揭发此事,自己到死都不可能知道父亲死亡的真相,将来百年之后,又有何面目去见父亲,他真是枉为人子。

他恨得双眼含泪,死死地咬着牙齿,“董氏,罗柱子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