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九百四十六章 都想争

我的怪物图鉴 第九百四十六章 都想争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天才壹秒記住『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李安还没有成功的制造出让自己满意的枪支,另外,李安的心里也有一些难以言说的担忧,而正是这些担忧,让李安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研究枪支,并大规模的装备军队,万一引起不可预测的后果,那岂不是成了罪人了。

虽然火炮已经投入使用,威力也远非枪支可比,但火炮的重量和使用是颇为繁琐的,没有车辆和马匹,三五个人都很难将其挪动,想要随身携带,更加的不可能,精确度也不是很高,近距离更是无法使用。

因为朝廷对火炮有严格的管控,那一门门的都是有数的,想要偷一门出去干坏事是很困难的,也很容易被发现。

而枪支就不同了,因为制造的成本更加低廉,一旦装备军队,数量必然是非常庞大的,如此多数量的便携式武器,其实那么容易监控的,一旦有人偷偷的拿了一个出去,也未必能够及时的被发现。

若是心怀不轨之人,偷了一把手枪藏在身上,走到大街上岂不是可以横行无忌了,万一遇到朝廷大臣经过,只需要轻轻扣动扳机,就可以把大唐朝廷的重臣给杀死,而大臣的护卫都来不及反应,就连皇帝出门都会显得没有安全感。

刺客将获得难以匹敌的趁手兵器,甚至可以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在较远的位置一击毙命,然后迅速的逃之夭夭,官府想要抓捕都不知道该抓谁。

所以,这个风险是很大的,一旦普及了这项刺杀利器,很多高层官员的护卫就大打折扣了,皇帝想要在公开场合露面,也要好好考虑清楚才行。

正是因为有这些顾虑,所以,李安在研究枪支的时候,显得颇为小心,把枪支的不同零件交给不同的工匠负责制造和有研发,然后,自己在家中亲自进行组装和实验。

当然,普及枪支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士兵的数量可以极大的减少了,因为枪械的威力很大,一百名士兵的战斗力完爆一万冷兵器士兵,如此,士兵的数量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一些,从而在军饷方面,可以极大的减少朝廷的负担。

枪支的事情,李安是不着急的,而李安此刻最急需处理的事情是尽快搞定电池和手电筒的生产问题,对于技术含量不高的手电筒,李安打算把技术公开,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自己动手制造一些简易的。

而对于电池,因为制造的难度还是不小的,而且,若想节约成本,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自然是交给贵族去办专业化的工坊了。

李安已经告诉很多大臣,关于电池的技术,会卖给三家出价格最高的商人,但谁的出价最高,这还需要公开的进行招标才行。

在这之前,李安已经让人分组去普及手电筒的用途和效果了,待京城的贵族和百姓都了解了手电筒和电池之后,李安就可以公开的进行招标了。

普及用途只是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也是为贵族们多准备一些时间,让他们能早些知道这个消息,并及时的前来参与竞争,而参与竞争的人越多,就越能把技术卖个好价钱,同时,也更加能够选到更有实力的贵族,也让很多商人哑口无言,不能抱怨朝廷不给他们机会。

电池的前景有多大,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虽然李安说了要分成三家,可这依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若是三家中标的商人,都是隶属于一个贵族的,那就仍然是垄断经营。

为了得到这一块肥肉,好多贵族都已经开始商议对策了,这其中,不乏有当朝的重臣。

比如李林甫和杨国忠之流,还有京城的其他贵族,全都在思考该如何拿下电池这项技术,以为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

在监察御史府,杨国忠刚刚回来,也顾不得吃饭,立马就把自己的心腹给叫了过去。

“阿郎,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管家问道。

“我问你,我们的账面上,还有多少现钱?”

杨国忠开口问道。

管家忙道:“阿郎,最近我们又从朝廷购买了几十台机器,以扩大产品的生产数量,所以,这现钱真的没有多少了,也就一千挺金了。”

“什么,才这么点,该死。”

杨国忠生气的把身旁的杯子给摔碎了,更把眼前的管家给吓了一跳。

也怪不得他生气,李安在朝堂上都已经说了,要把电池技术卖给出价最高的三家商人,而且,还是公开招标,要在公共的场合,让一大群商人公开竞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杜绝私相授受,想要作弊的可能性就大大的降低了。

若是让当朝大臣亲自去竞价,估计,很多小官也真的未必敢跟他争,可他们的身份这么高贵,自然是不允许出现在那样的场合了,别的官员自然也是不能去竞争的,而真正参与竞价的都是普通的商人,这里面既有真正的大商人,也有他们这些权贵官员的提线木偶,这些人混在一起,谁也不认识谁,自然也无需给谁面子,直接大胆的竞价就是了,如此,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谁出的价高,这项能挣钱的技术就卖给谁了。

虽然杨国忠已经得到了李安提供的护舒宝技术,而且,还是免费获得的,这项技术给他带来了太多的实际利益,可人总是贪心不足的,尤其是地位高的人,就更加的贪心了,谁会嫌钱多咬手呢?

所以,他也想拼一把,将这项能够给自己带来庞大利益的技术买下来,这样,他就能挣更多的钱了。

可现在,因为扩张护舒宝的产业,他居然把手里挣到的钱财全部都花的差不多了,这让他很是郁闷,在急需用钱的关键时刻,居然出了这档子事儿,搁在谁的身上都不好受。

“阿郎,出了什么事儿了,是急需用钱吗?”

管家关心的问。

杨国忠叹了口气,无奈道:“算了,没机会了,本想多弄个产业,可惜手里没钱了,只能把机会留给别人了。”

“阿郎说的是大街上正在宣传的手电筒吧!”

管家猜测道。

“咦,你怎么知道?”

管家开口回答:“阿郎,这谁不知道啊!京城好多地方都在宣传手电筒,搭了好多个棚子,还说要公开招标,所有人都知道了,我都去棚子里看过了,那家伙真是亮啊!是个好东西,比灯笼好使多了。”

“哼,你也知道是公开招标,可我们没钱了,怕是争不过别人。”

杨国忠无奈的说道。

管家开口道:“阿郎,就算我们府上没钱,也不能便宜外人啊!几位夫人与你都是一家,若全部联合在一起,还怕得不到技术吗?”

“对啊!三位夫人也从我这里得了不少的好处,亵衣的生意几乎全都给他们了,她们手里应该有不少钱,我与三位夫人联合起来,倒是可以争一争,得到技术之后,我们也能分一杯羹,哪怕只能分一成也是好的。”

杨国忠兴奋的说道,顿了顿,忙道:“快些准备车,我要去见三位夫人。”

盯着电池这项技术的,可不止杨国忠一人,在右相府,李林甫一阵咳嗽,他的身体有些不太好,可一想到自己离开人世之后,子孙所要面临的严酷生活,他的心里就很是没有底。

之前,为了能爬到最高的位置,他得罪了不少人,有不少的仇家,而自古以来,在华夏大地上,仇恨是会传递给下一代的,一个人害苦了另一个人,那么,他的子孙后代都有可能会遭到报复,甚至,连朝廷的律法都是如此。

比如,一个人想要造反,他的后代并不知情,但只要在造反的人被发现了,那就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子子孙孙和亲属,都要遭到牵连,也就是说,皇帝把对造反者的仇恨,转移到了造反者的子子孙孙和亲属身上,从而让这些人全部消失。

李林甫得罪了不少人,在他还能当政的时候,自然不用担心有人报复自己和自己的子孙,可他的身体已经有些不好了,万一他突然去世,就凭他的那些不成器的子孙,能有什么办法自保呢?

丢掉性命是一回事儿,可就算能够保住性命,若是没有权利和金钱的话,也是会活的很辛苦的,而天底下,哪有做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受苦的,都希望子女活的好好的,能够活的富足一些,这才是天下父母的最大心愿。

因为李林甫一直拥有很大的权势,所以,就算不去发展自己的商业,仅仅收受贿赂也能过的非常的滋润,再加上自己的超高工资,生活压力就更小了。

可他的子孙之中,真正成才的并没有几个人,大部分都是能力平平的凡夫俗子,在他的羽翼之下,或许还能活的很滋润,可一旦他倒台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前来送礼了,如此,他几十个儿子和上百个孙子,就只能吃土了,日子会过得越来越艰难的。

以前身体好的时候,李林甫并不会去考虑身后事,可现在,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也该是考虑身后之事的时候了。

有几个在朝廷当小官的儿子,他是不用担忧的,只要有朝廷的俸禄,倒也不难养活自己,而那些一无是处的儿孙就不好办了,一旦失去他的支持,这些花钱大手大脚惯了的纨绔,可能就要活的相当悲惨了。

而眼下就有一个能给他的子孙一个活路的机会,也就是电池技术,一个只有三家能够掌握的半垄断技术。

只要掌握了这项技术,并开办工坊,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至于,三家竞争的问题,他觉得并不难解决,只要三家商人互相通气,把价格固定好,或者分地域销售,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难题。

比如,以长江为分界线,可以把市场分成江南和江北两部分,还有淮河,黄河,秦岭等自然隔断,都是可以把地理位置给分割开来的,这样不同的家族负责不同的区域,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总之,这方面是灵活的,只要三家人能坐下来好好的谈,大家是完全可以共赢的。

“父亲,您是要让九弟他们经营电池技术,他真的能干成这样的事情吗?而且,听说要公开竞标,要花不少钱吧!”

李岫的态度显然是反对的,他并不希望自己家掺和这个事情,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他是一个小富即安的人,觉得够自己吃喝就能满足了。

李林甫阴沉着脸,开口道:“你已经是朝廷的将作监,自然可以不在乎,可你的这些弟弟们,整天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做,我活着一天,还可以照顾他们,可我的身体情况,你也看到了,万一我不在了,就凭你的能耐,能养活你那一群兄弟吗?虽然我已经给他们所有人都置办了一个宅子,还有数百亩的良田,可这些哪里会够用啊!远远不够啊!所以,这一次的机会必须要抓住。”

“父亲,我觉得倒不如把省下的钱直接分给弟弟们,因为我觉得他们没有经营工坊的能耐,万一搞砸了,一切不都白费了吗?”

李岫开口说道。

“不会可以学啊!经营工坊没有什么难的,既然别人可以学的会,为什么我的儿子们就学不会呢?只要多用心就可以了,这也是我现在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事情了。”

李林甫很无力的说道。

“既然父亲已经决定了,那就这么办吧!”

李岫也感觉坐吃山空不是事儿,必须要让自己的弟弟们有各自的事业才行,至少也要能养活自己,顺便福泽自己的子孙一下,光靠几百亩土地或许还能撑一两代,三代以后估计就只能是吃土了,所谓的富不过三代,指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一代地位高能力强,可以为子孙提供大量的财产,二代和三代的子孙能力平平,家道开始衰落,而在三代之后,家道就彻底的衰落了,很有可能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他们家族曾经的辉煌了。

而若是能掌握一项可以垄断的行业,那就不得了了,说不定能够子子孙孙的延续下去。手机用户请浏览 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