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我的怪物图鉴 > 第四百七十八章 子美生气了

我的怪物图鉴 第四百七十八章 子美生气了

作者:过路的红香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5:18 来源:258中文

李隆基将报纸拿起来,随便的掂量了一下,觉得还蛮有分量,嘴角一笑,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面第一页是他亲自写的稿子,内容自然无需再看一遍,夹缝是大唐报三个大字,非常的醒目,当然,正面第一页的最上部也有这三个大字,重复印刷这三个大字,是为了突出这份报纸叫大唐报。

翻开第二页,李隆基开始阅读儿子们写的文章,六位皇子写的内容,他全都一五一十的看了一遍,任何一句话都没有落下。

看着六位皇子一片忠心的表达,李隆基龙颜大悦,这几篇文章公开发表出去,必然会在京城掀起很大的影响,如此,大唐父子不和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千金只为买美人一笑,有点意思,哈哈!”

看到后面的奇闻异事,李隆基开心的笑了,这些新闻都比较有意思,没有意思的新闻也不会写在报纸上。

“大家,还有更有意思的呢?您看这个。”

高力士在一旁伺候着。

“哈哈哈!还有这等事,有意思。”

李隆基大笑,并问道:“后面这是什么,射雕英雄传?”

“大家,这是李侍郎写的小故事,看样子还没写完,后续的报纸还会接着往下写。”

“哦,小故事,写的如何,好看吗?”

“有些意思,只得继续追看。”

李隆基点了点头,考虑到字数太多,他并没有细看,只是随便的翻了一下,便看到了后面的广告和约稿。

广告都是李安自己的产业所生产的商品,而约稿则在向全大唐百姓,只要写的好的,都可以投稿,被选中发表之后,就可以得到稿费。

倒着翻了一遍,李隆基又发现了李白的几首诗词,写的非常大气磅礴,让他很是满意。

“李侍郎搞的报纸确实不错,值得提倡,要好好办下去。”

李隆基已经完全肯定了李安所创办的报纸,决定全力支持。

由于还有不少奏折要批阅,李隆基只能先批奏折,射雕的内容只能缓缓再看了,反正三天才有一期内容,有的是时间。

京城有百万人口,而报纸只有一千份,平均每千人才有一份,如此稀缺的数量自然是远远不够的,在报纸出现在市面之后,很快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并争相抢阅,甚至,不惜为此大打出手,惹出了不少治安案件。

而一些穷困潦倒的书生,更是从报纸之中,看到了养活自己的生存手段,甚至,有的贫困文人在看了射雕之后,觉得自己也可以写一部故事了。

总之,仅仅才一天的功夫,京城内外到处都是争阅报纸的人群,而一些自私的家伙更趁机将报纸揣入怀中,偷偷带回家中,准备留着慢慢欣赏。

大部分人对报纸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有些却不高兴了。

在碰头的民宅里,扎西赞,段石和安禄山三人,皆是脸色铁青,他们手里正好有一份报纸,整个报纸的内容,他们没有全部看完,但最靠前的部分,他们是看过了的,而这让他们非常的不安。

古代的社会,谣言之所以会大规模的传播,主要是因为老百姓没有知情权,对朝廷的事情完全不清楚,如此,只要有人利用最近发生的事情添油加醋,便会让愚昧的老百姓相信,而朝廷也不太可能一一去解释,这种解释的成本太大了,封建朝廷根本就负担不起,对付这些谣言,可谓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有了报纸就完全不一样了,报纸是大规模发行的,可以将朝廷的政策和动向写在上面,让老百姓能够知晓,一旦出现不利于朝廷的谣言,则可以利用报纸的威力,立即发表粉碎谣言的文章,让老百姓相信朝廷,不要去传播谣言。

另外,报纸还具有反**的作用,朝廷在遇到天灾情况的时候,往往会调拨各种物资前往灾区,但很多官员会在半路进行节流,真正能发到老百姓手中的粮食微乎其微,这会导致严重的民生问题,甚至会导致百姓因饥饿而起义,后果不堪设想。

而有了报纸的曝光作用,贪官们就会收敛了,朝廷会将调拨的物资写的清清楚楚,并可以要求各级官员将物资的分配写清楚,一旦灾民没有领到足够的物资,便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进而状告地方官员,将这些蛀虫揪出来。

扎西赞三人,废了很大的精力去散播大唐父子不和的谣言,结果却在报纸横空出世之后,落了个惨败的命运,所有的谣言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彻底的击碎,大唐百姓再也不会上阴谋者的当了。

“报纸,怎么会突然冒出这种东西,把我们的计划彻底的毁了,真是可恨。”

扎西赞将报纸摔在桌案上,神情极为愤怒。

他策划了那么久,居然在一瞬间就被打败了,他非常的不甘心,却又有些无可奈何。

舆论也是一种武器,而这个武器掌握在大唐朝廷的手中,他们不可能也搞出一份与之对抗的报纸,不仅财力不允许,技术也达不到,更没有在大唐发行反对报刊的途径,所以,在这方面,他只能处在被动挨打的地位。

段石与安禄山也同样是脸色铁青,他们也万万没有想到,大唐朝廷会突然推出报纸这种新鲜事物,将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的全盘计划都被打乱了。

“报纸是谁想到的,不会又是那个李侍郎吧!”

段石生气的说。

安禄山接话道:“除了这个李安,还能有谁,这个家伙不止一次破坏我们的计划,我沦落到今天,也全是拜这个李侍郎所赐。”

一想到自己曾经是大唐的封疆大吏,营州的土皇帝,而如今却沦落到几乎一无所有的境地,安禄山的心里就格外的愤怒,心里想着要在李安身上戳一万个窟窿,方解心头之恨。

“那现在该怎么办,散播谣言完全就不起作用。”

段石懊恼道。

“不如干脆起兵吧!集合我们三人所能控制的兵马,从三个方向发起进攻,一举攻破长安。”

扎西赞有些着急,说起了气坏。

“别说气坏了,大唐龙武军的装备极为强大,就算集结我们三路兵马也未必能够取胜,况且,我们未必能集结到足够的兵马,有些兵马未必听我们的指挥,一旦形势不利,有很多兵马可能会有临阵倒戈的可能。”

段石叹气的回答。

“如此,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总不能什么都不做,一辈子碌碌无为吧!”

扎西赞生气的说。

“朝廷还在全力追查皇帝被刺杀一案,我们不能贸然行动,眼下也只能从长计议了,慢慢等待总会有机会的,不能急于一时。”

安禄山说。

三人又商议了片刻,决定暂时按兵不动,找到好的机会再动手。

在报社内,李白与杜甫二人在忙着审查稿件,这些稿件都是京城的文人在看到约稿广告之后投来的,有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名气,有的是为了获得微博的稿费贴补家用。

“不像话,居然有错别字,哼。”

杜甫拿到一份稿件刚刚看了一眼就发现了错别字,想都不想的就将其扔到垃圾桶里了。

在古代的社会环境里,错别字是不能被容忍的,文人居然能写错字,这是不能被原谅的错误,尤其是那些自诩文化高的人,更是见不得有人错别字,至少在发现错别字之后,就会将写稿子的人归入学习不好的行列,从而不愿意去认真阅读他们所写的文章,这也让很多平时比较粗心的人,失去了被人认可的机会。

“哈哈!子美兄,这是第几个了。”

李白笑着问道。

杜甫连连叹气,感慨道:“已经第十一个了,这些读书人真是太不像话了,居然能写错字,最严重的一个连标题都出现错字,这种人写的文章不看也罢。”

李白跟着笑道:“何止是错别字啊!您瞅瞅这位写的,简直惨不忍睹啊!字迹大小不一,尚不如三岁孩童,看着是真心的累啊!”

“读书人如此态度,太白兄何必细看,直接扔入垃圾桶便是。”

杜甫气愤的说道。

“子美兄,这儿还有一位大才,写了一首好诗啊!前三句皆是七字,最后一句居然是六个字,此等诗词何人见过,还有这平仄也不通啊!这样的诗词也敢拿来参选,贻笑大方啊!”

李白笑的很开心,说完顺手将刚刚看完的稿件扔进了垃圾桶。

虽然都看到了很多不成器的读书人,但二人的心情完全相反,杜甫看了有如此不争气的读书人,心里非常的不爽,而李白则当笑话看待,完全没有生气和恼怒的意思。

所以说李白的性格比杜甫要好,他比较乐观和豪放,只是喜欢大量饮酒,否则至少能比杜甫多活几十年。

“两位叔父,稿件选的如何了,也不用着急,第二期的报纸,还有两天才发行呢?慢慢选就是了。”

李安闲着无事,从研发中心跑到报社来了。

“已经淘汰了大半,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选出最优秀的文章。”

杜甫很正式的说。

“好,很好,我们的大唐报才刚刚开始办,肯定是不够成熟的,日后还要增加很多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唐报会越来越厚重,内容会逐步增加,这一次的约稿范围要增加,不仅约稿诗歌与美文,还约稿其它方面的文章,比如如何保持健康,如何教育子女,职业感想,如何做一名好官,如何制作美食等等,而且不分职业,任何人只要会写字的都可以投稿。”

李安很认真的说道。

“如何说来,就算是市井百姓也能投稿?”

杜甫惊奇的问。

李安点头道:“这是当然,不仅市井之徒,农民,小贩,士兵,以至于青楼的姑娘,外国使节都可以投稿,只要写的好就行。”

“李侍郎,这些人有的读书不多,能写出什么好的东西呢?估计是错字连篇啊!”

杜甫有些忧心的说。

“只要写的真诚生动就好,有一些错别字并不重要,你们帮忙改一下就好了,这也是编辑们该干的事情,是你们工作的一部分。”

李安认真的说道。

杜甫闻言,脸色一下就暗了,而李白则大笑了起来。

“子美兄凡是发现有错字的,全都扔到垃圾桶里了,哈哈!”

“现在的投稿已经很多了,若是不加限制,会变得更多,如此,很难看得过来啊!还要帮他们改错字?”

杜甫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不论如何,他也是大唐有名的诗人,怎么会沦落到帮市井之徒改错字了。

李安忙道:“二位叔父是副主编,只负责最后的甄选,前期投稿的文章有很多,先让其它人粗略选择,将大部分不好的扔掉,最后剩下的精华,再由你们负责挑选,优中选优即可,若是投稿的人实在太多,下面的人忙不过来,则可以继续招人啊!”

“分层甄选,这倒是个好主意,不会有沧海遗珠之憾。”

李白对李安的安排非常的满意,这样,他与杜甫作为副主编的工作量就大大降低了,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他就可以出去游山玩水陶冶情操了。

“你们几个好好练习,一定要尽快掌握铁笔写字的方法,以后用蜡纸刻字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最好明日就能练好,否则,这么多的稿件都要本官亲自刻录。”

李安看向几名仍在继续练习,在蜡纸上刻字的工作人员,开口要求道。

“是,李侍郎,我们一定尽力。”

几名工作人员连忙应道。

李安随便看了几分投来的稿件,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唐还是有不少才子的,写的文章都还是挺不错的。

“李侍郎,这广告的价格如何算,外面来了十几名商人,想要在我们的大唐报上打广告。”

一名工作人员跑进来,开口道。

“呦,这么快就有人要来打广告啦!看来效果不错啊!”

李安心里比吃了甜西瓜还要高兴,有人主动要来打广告,这是天大的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