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灵异 > 宠妻入髓:神医太子妃 > 第43章

宠妻入髓:神医太子妃 第43章

作者:檀胤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02 12:49:22 来源:258中文

() 贾琦虽然不在京师,可有些事情还是会源源不断地送到他的耳朵里。

比方说,惜春。

惜春是贾珍的同胞妹子不假,可谁让贾敬去世没多久惜春就住进了贾赦家呢?那个时候贾政王夫人还在,贾政还没有出任学政,王夫人也没有跟着贾政南下。后来贾政王夫人出事了,人没有回来不说,宅子也被抄没了,那个时候,贾宝玉没有结婚,贾母带着贾宝玉、李纨贾兰母子、迎春探春还有赵姨娘贾环依旧在祖宅那边住着,可惜春却是跟着贾赦邢夫人住着的。

后来惜春出孝了也没有回宁国府,反而是邢夫人把她当成女儿一样,带着她出门应酬。

京师对惜春本人的评价还不错,可对惜春的身份却有相当的迟疑。

一句话,如果贾赦收养惜春做养女,那么,想求娶惜春的人绝对不是一个两个,可如果惜春依旧是贾珍那边的,就冲着贾珍在父孝中的德行,这有意向的人十停里面至少去了九停。

问题就在于,到现在,惜春还是跟着邢夫人的。

这让人吃不准,贾赦究竟有没有收养惜春的意思呢?

乐观的人觉得,贾赦八成是有这个意思的。毕竟,贾赦的“软”在京里也是有名儿的,不说当初被贾政压制了二十年的事儿,就说四个收养来的女孩子,那还不是贾家的血脉呢,贾赦不但收养了过来,还送上了那么丰厚的嫁妆。

惜春呢?

不但是贾赦邢夫人从小看着大的不说,又是正经的贾家女,如果当初他们贾家没有分宗这回事儿,惜春可比那四个跟贾赦近多了。

而犹豫的人也犹豫在这里。惜春的关系既然跟贾赦这么近,贾赦如果要收养她,怕是早就正式收养、把户籍什么的都办了。

要知道,当初贾玥贾琬贾萱贾菡几个科室被收养的时候,贾赦甚至不顾这四个女孩子都没有及笄就额外每人出了一千两银子,把这四个丫头的户籍催了出来。

如果贾赦真的有收养惜春的意思,为什么不去户部办户籍?惜春已经十五岁了!

就连沪王府长史詹友德都跑来探听贾琦的口风。虽然说沪王的儿子还小,可沂王却是出了名的多子,而且,沂王的五个儿子全是王妃所出。沂王妃的意思是,如果贾赦有收养惜春的意思,那么,沂王妃就会为自己的三子求娶惜春为妻,如果贾赦没有,那他们沂王府就要另外礼聘高门闺秀了。

送走了王府长史之后,贾琦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林黛玉。

林黛玉叹息一声,道:“四妹妹也十五了呢。老爷太太是什么意思呢?”

贾琦道:“父亲母亲都是好性子,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把四妹妹接过来了。我看,这事儿八成跟珍大哥哥有关。”

“珍大哥哥?”

林黛玉皱起了眉头。

林黛玉对贾珍的真心没有什么好印象。

这个世界终究是个讲究门第、讲究身份,并且讲究名声的世界。就是官员们升迁,在考虑吏部考评和官员实际的行事手段的同时,也会考虑官员的名声,很多时候,名声好听的人,容易进入上面的人的耳朵,自然也就能够获得额外的提拔。

名声投资和科举考试一样,都是官员们很重要的工具,不同的是,科举考试只是敲门砖,而名声投资很有可能是一项需要长期维护同时也能够长期带来收益或者长期没有收益的行为。

因此,有的人对名声不屑一顾,有的人却十分看重。

而层次到了一定程度以上的人,更是看重名声。

可惜,贾珍是个异类。

贾珍是威烈将军府那边的族长,年富力强,不但精力旺盛,还对家族拥有相当的掌控力。贾珍在家族中、在很多时候,都是一言九鼎的。从他跟秦可卿的不正当关系,到对儿子的种种心理上的摧残,再到他对父亲的死的毫无悲伤,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是典型的只要我痛快了就行的典型。

没有道德底线,也无所畏惧,甚至在很多时候还是个相当狠的人。

最可怕的是,这个人的心中,对家人没有一丝温情。

他看似对秦可卿情深意重,可需要舍弃秦可卿的时候,照样舍弃得干脆利落。他看似对父亲各种关心,可父亲死后,不但没有一丝哀戚、没有为父亲守孝,甚至对父亲的死无动于衷。对妻子儿子更是各种作践。

贾琦从来不认为,跟贾珍这样的人会对惜春有一丝一毫的温情。

不单贾琦对贾珍各种不看好,林黛玉也一样。

贾琦对惜春的感觉还不坏,如果贾赦邢夫人也愿意,贾琦也乐意有这么个妹妹。当然,这种事情,贾琦是做不了主的,能够做主的,还是贾赦。

事关惜春,沂王妃都让沪王府帮忙了,贾琦和林黛玉还是得写信回京说一声。可是没等他们的信件送到京,他们就先一步受到贾赦邢夫人的消息,惜春被贾珍送进了宫,做了宫女。偏偏三皇子的母妃糜妃和四皇子的母妃何妃都点名了要这个宫女,引起了皇帝的关注。

也是惜春的运气不好,当时皇帝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又听说其实是三皇子和四皇子在争夺惜春,认为惜春是个不安分的,也没有细问,直接就叫人给惜春灌了鸩酒,事后才知道惜春的身份。

虽然事后皇帝特别赐下了重阳节礼,可贾赦邢夫人都知道,这几样东西是惜春用命换来的。

收到贾赦邢夫人的来信,贾琦和林黛玉都很难过。

毕竟,至始至终,惜春都是无辜的。

贾琦和林黛玉决定,就近找一座庙宇,给惜春做个法事,算是给她送个行,也算是全了这一番情谊。

大魏有很多寺庙都叫般若寺,沪州府的这座般若寺虽然在城外,可这规模却一点都不小。原本只是一座小小的庙宇,随着小小的松江口变成一座六十万人口的大城,般若寺也由一座小小的,只有两三间破庙的无名寺庙变成了现在这座占地数百亩的般若寺。

贾琦林黛玉特别定了一个院子不假,可这般若寺又不止一个院子,他们隔壁的院子就早就被租了出去,结果,这天晚上,有人在那院子里又叫又骂,大声喧哗,虽然有人从旁劝阻,却也确确实实地妨碍到了贾琦和林黛玉的休息。

贾琦少不得打发人去询问。

却原来,对方正是刚刚上任的沪州守备和他的家眷。

这位马遥马守备听说隔壁住了个文官,还十分不高兴,嘴里骂骂咧咧的,反而是他的家眷,听说是贾琦林黛玉之后,连连道歉。

原来马守备是刚刚从边关被调过来的,他在边关的时候就已经是守备了,边关缺衣少食,就连武器都要抢蒙古人的,可在沪州府,一座寺庙都能够占地数百亩,寺庙每天还是用千斤缸来装施舍的斋饭。

想到在边关饿着肚子还有跟蒙古人打生打死的袍泽,在看看这醉生梦死的江南,这个马守备自然是一肚子气,他心情郁闷就忍不住喝了酒,酒一上头,就开始骂了。

马守备之妻严氏一面让人扶丈夫入内休息,一面连连向贾琦林黛玉道歉,说丈夫不是有意了,只是心里烦闷,喝醉了酒,方才如此。

贾琦便道:“夫人也是边关人氏吗?”

“对。”

马夫人的五官虽然生得不错,可边关那个环境,注定了她的皮肤比不上林黛玉,甚至还没有贾琦来的白皙。她的脸庞,与其说是小麦色,还不如说是近乎古铜色的,跟他的丈夫马守备一样,都带着边关的风霜。

“你怎么对边关的事儿这么好奇?”

“实不相瞒,我家里在山西那边有块产业,距离大同不近,却也不算远。因此我们想问问大同那边的情况。”

马守备喝醉了,马夫人又不认得贾琦林黛玉两个,加上贾琦也没有表明身份,因此马夫人对贾琦的防备心一点都不低。

当然,态度也不低。

别看原著里,王熙凤包揽诉讼,在馒头庵跟那个老尼姑对话的那一节里对张金哥和李守备之子的事儿那种态度,可事实上,掌握着一堡一城的守备,在武将系统里面已经是不小的势力了。

不过,针对于文官系统来说,武将系统相对封闭,因此上级对下级的盘剥也十分厉害。

原著里王熙凤为什么凭着一封信,就能够了结张金哥和李守备之子的婚约?凭的就是云光是节度使,而李家只是一个小小的守备,而贾家则是云光的老上司。

可即便是这样,守备放在外面,也是个不小的官儿了。

虽然皇帝下了命令,以天津卫的规格为沪州府设立武装力量,可谁都知道,这是太上皇跟皇帝斗气之后,才颁布的旨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很多猫腻。

就拿天津卫来说吧,按照大魏开国定下的规矩,天津卫是拱卫京师的最重要的一个卫所,所以要设都指挥使,这原本是沿袭自明代的旧例,可实际上,现在的天津卫并没有什么都指挥使,而枢密院又以沪州府不能跟天津相提并论唯有,只给沪州府安排了一个守备。

这也是为什么马守备敢在外面公然骂人的原因。因为他是沪州府最高武官,在沪王进京的当下,他手里有兵,拳头最大,自然就不会害怕得罪了人。

就连马夫人自己,在看到贾琦和林黛玉的时候,也以为是沪州府哪家大户人家的孩子,想跟他们攀关系、给他们送钱的。

所以,马夫人才没有拒绝贾琦和林黛玉踏入这个院子。

比起沪州府给他们安排的房子,显然,这种在城外寺庙的偶遇,更方便更隐秘,也更容易达成交易。

听到对方说自己家里在山西那边有产业,马夫人就以为,这正菜开始上桌了。

马夫人道:“你们家在山西那边有产业?什么产业?哪里可都是黄沙,种地根本就挣不了什么钱。”

贾琦道:“种粮食不行,可种苜蓿、种菜、种豆子、做豆腐,都是来钱的。”

“哦~”马夫人的声音立刻高了几度,“的确有人这么做,苜蓿是很好的马草。不过,这两年这买卖不流行了。”

“为什么?”

“你们难道没有听说吗?就是这沪州府的贾大人啊,他在山西和陕西都买了很多地,也种草。还在这两个省雇了很多老人和孩子帮忙养兔子呢,还建了纺纱作坊。听说啊,他们的作坊都是建在水边的,听说还借用了水力,纺出来的纱又多又快又好。不过,这位贾大人也是孤拐的,明明羊毛更长更好,偏偏不要。”

“然后呢?”

见马夫人忽然不说了,贾琦和林黛玉连忙追问。

马夫人道:“谁管他们!他不养羊,我们军屯里面养呗,养羊省时省力,只要几条狗就成了,白天把羊赶出去,晚上让够把羊赶回来就成。羊毛剪下来可以纺线,羊皮可以做袄子,羊肉还滋补。”

贾琦捏紧了拳头,道:“可是,羊群放养是禁止的。”

那干系到黄河!

“真真孩子话!自古以来,谁不是这样养羊的?”

“可是,羊吃草根……”

“这不是废话吗?哪只羊不吃草根的?”

“那黄河……”

马夫人道:“小娃娃,你呀,真的是太年轻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黄河的泥沙要往下面去,谁管得了?朝廷又不是神仙,难道还能让泥沙倒流不成?还有啊,那贾大人也真是的,向百姓收购兔子兔毛,却不肯要我们的羊毛,难道他要让我们饿死吗?”

“可是你们还是养羊了。不对,如果没有人收的话,你们的羊毛也卖不出去,就不会想到养羊。”

“对。只要让派几个将士们去转转就行了,收我们的羊毛,那就算了,如果不收羊毛,那什么时候遇到土匪,那我就不管了。”

马夫人可不认为他们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他们奈何不了朝廷的那些官儿们,还奈何不了几家作坊的管谁人?

“请恕我直言,保家卫国不是将士们应该做的吗?”

“然后呢?老娘饿着肚子,连饭都没得吃,还要拿着刀剑跟蒙古人拼命,你们却穿得这么光鲜地站在老娘面前唧唧歪歪?”

马夫人忽地一下站了起来,逼近贾琦。

饱汉不知饿汉饥。

没有我们拼死拼活地守着,蒙古人早就南下了,哪里有你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东西在这里唧唧歪歪?

林黛玉立刻站了起来打圆场:“夫人请息怒,我夫君也是惊讶。”

“也是,看你们的模样,应该才十六七岁,放在京里,就是被父母家人护的好好的半大孩子,可你们哪里知道,十六七岁在我们边关就不是娃娃,而是家里的顶梁柱了。”马夫人将鬓角的散发拨到耳后,淡淡地道:“在边关,十二三岁就拿着刀冲上城墙保家卫国的,也不是一个两个,死在这个年纪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淡淡地话语,淡淡地哀伤,却宛如巨石压在心头。

贾琦迅速地调整好心情。

贾琦道:“抱歉,夫人,我是京城人氏,对边关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不过,我打小就听长辈们说,太上皇是个仁慈的皇帝,而且还十分注重武功,甚至曾经率军御驾亲征……”

“那又如何?”

马夫人显然是很不以为然的。

“夫人请慎言。”

贾琦的脸立刻放下来了。

他以为马夫人也是原著里的王熙凤那样无法无天的女人。

他最讨厌这样的女人。

就在这个时候,贾琦听见里面有人接口道:“太上皇?可惜老了。”

原来是马守备醒来了。

马守备出来之后,对贾琦抱了抱拳,道:“贾大人,方才下官失礼了。”

马夫人这才明白,这就是那作坊的正主。

贾琦跟马守备互相见礼之后方才各自落座。

贾琦就道:“马守备,既然你已经醒来了,那本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守备。”

“行,只要你让下面收羊毛,我就什么都告诉你。”

贾琦道:“您放在在院子里的喊叫的那些,我都听见了。请问这是真的吗?军饷一直都不够,将士们都饿着肚子上战场,甚至,连兵器都不够……”

“没错,你以为老子在撒谎?”

“我曾经看过兵部的公文,虽然我没有看到相关的详细数据,可是按照兵部公文上的数目,兵器和军械怎么会不够?”

马守备道:“果然是公侯府邸出来的,知道的全是好的。”说着,马守备让人准备酒菜,马夫人跟林黛玉立刻去后面说话了。

等酒菜来了,马守备为贾琦满上,这才道:“从来军户低贱,我们明明是在保家卫国,可在别人的眼里,就跟那些倡伎优伶没有什么两样!呵!这个世道……对,兵部账目上给的数量是够的,可谁告诉你,将士们就能够领到这么多了?”

贾琦愣住了:“连战时损耗的一半都没有吗?那三分之一呢?”

“一半?你做什么美梦?!”马守备看了看贾琦道:“罢了,你还知道战时损耗,比那些死要钱的强些。我就跟你直说好了,十分之一,我们最后拿到的,只有战时损耗的十分之一!”

“什么?只有战时损耗的……”贾琦唰地一下站了起来。

他很清楚,战时损耗的十分之一意味着什么。

他在内阁的时候并不是主管兵部的官员,枢密院那边也只会跟他要钱,却不会跟他细说,所以兵部和枢密院那边很多事情,贾琦并不清楚。

可是边关拿到的补给只有战时损耗的十分之一,那就等于是在逼迫边关吃空饷!

边关如果兵员不够,那很有可能被异族撕开一个口子。

而另一方面,那些消失的军饷、军械、各种补给,去处都十分可疑,很有可能,有人在背后盘算着逆谋!

马守备正喋喋不休呢:“……长矛的矛头是够的,可白蜡杆什么的,最多也就只够那些头头的,下面的兵丁用的,哪里是什么白蜡杆,就是个木杆子,也是我们去别的地方采来的木材自己做的。还有刀剑弓矢,……战场损耗能给个四分之一已经要谢天谢地了,至于日常训练损耗,兵部从来是不会给的。将士们想得到演练?战场滚一圈,自然就会了。”

长矛是工艺最简单、用料最省也最便宜的武器了,可就是这样的长矛,还要边关自己准备矛杆。由此可见,兵部对边关是什么态度。边关的各种军备已经欠缺到了什么地步。

“谁不知道,他们就是要我们去死,我们死得越多,他们刮得就越多。反正吃了败仗,总是我们这些镇守、守备、协守的错,跟他们有眼什么关系?我们不死?朝廷凭什么发抚恤金?他们怎么怎么捞钱?……”

贾琦沉默了好半天,方道:“那些不见了的军械,守备大人可知道最后都落到了谁的手里?”

马守备没好气地道:“如果我知道,我也不可能活到今天!早就跟我们总兵一样,死得不能再死了。”

“总兵?”

“前任的大同唐总兵。他就是查到了这个,最后被人一箭穿心,从后面。”

马守备的话太过匪夷所思,也太过夸张,让贾琦又一种不真实之感。

“如果你说的是真的,边关根本就不可能坚持到今天。”贾琦道:“如果大同是这么个情况,大同早就完蛋了。”

“那是运气好。草原上有几个部族正在争什么黄金家族的名头,等他们争出个结果来,大同,哼!”

沉默再度蔓延开来。

好半天,才听贾琦道:“就连太上皇御驾亲征的时候也是如此吗?”

马守备道:“太上皇御驾亲征的时候,带的是御林军和禁军,你说,兵部会亏了御林军和禁军的东西不成?”

“可是太上皇一惯仁慈。他还减免赋税……”

马守备道:“减免赋税,其实减免的,还是田税。而且每一次减免的,都是民田,跟我们军屯、民屯都没有干系。就连人头税都不会减多少,不然,你以为山西一省,人头税欠了五十多年,都是怎么来的?”

皇帝仁慈?

皇帝仁慈干他们这些军户屁事儿!

马守备比任何人都清楚,太上皇所谓的仁慈之名是怎么来的。

哪里闹灾了,太上皇就说减免赋税,又说过好几次永不加赋。问题是,太上皇减免的赋税是田赋。田赋本来就低,就跟贾琦在黄河边上的那些地一样,九十万亩的河滩地,一年的全部田赋也才九万两银子。

那可是九十万亩地!

可丁税呢?

山西的丁税早就已经收到了六两!

每一次太上皇说什么减免赋税,得利的都是那些有田有地的大地主大豪强,可下面的百姓,能够喝到一碗能找得到几粒米的薄粥,都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偏生那些大地主大豪强有钱,养得起人,家里的孩子还能够读得起书,因此,每次都是各种歌功颂德。

可实际上呢?

山西有晋商,晋商极其豪富,可山西的穷人也特别多,每年饿死的都不知道有多少。

马守备为什么跟贾琦废话?他知道贾琦有钱,知道贾琦弄得到粮食!他也清楚,贾琦的那些作坊、养殖场养活了多少人。

这个沪州守备的位置,是马守备用军功换来的,想来沪州发财固然是一层原因,可为还在大同的兄弟们找个出路,则是马守备的另外一个心愿。

马守备知道,他的兄弟们快支撑不下去了。

贾琦沉默了一下,方道:“马守备,我是文官,拥有大量财帛土地的文官。如果我跟你走的太近了,你应该知道……”

“妈的。我就知道,你这小子根本就没有把我们这些人放在心上!你根本就不想帮我们!甚至连我们的羊毛都不肯要!”

马守备愤怒地按住了贾琦。

他的两只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如果吃了贾琦可以解决问题,他肯定会生吃了贾琦。

“知道我为什么会不收羊毛吗?”

“为什么?”

“因为羊要吃草根。而黄土高原上都是黄沙没有植被的话,黄土就会源源不断地被倾泻到黄河里,然后,黄河中下游就会一直无法逃离黄河泛滥的魔咒……”

马守备愤怒地打断了贾琦的话:“黄河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根治!除非你让愚公把黄土高原给平了!”

黄河黄河,黄河什么时候不泛滥?

可将士们呢?难道要将士们饿着肚子、赤手空拳地打仗?

“如果我跟你一样想的话,我跟本就没有必要在买下那九十万亩的河滩地,更没有必要养着数百万的流民!那是我的义务吗?有几百万两银子,我吃喝玩乐可以过得很快活!根本就不用花费那么多的银子养着不相干的人!”

“可是你会挣钱……”

“我会建沪州府,就是为了将挤压在那里的那些丝织品换成银钱,给那些流民缴税!马守备,我不是圣人。”

马守备道:“你的意思是,你顾不上我们,是这样吗?”

屋子里忽然安静下来。

良久,才听到贾琦微弱的声音:“马守备,边关的情况,我知道了。可是,我不可能伸手,我如果那么做了,我和我的父母家人,都会死。”

“你!”马守备大怒,一下子揪住了贾琦的衣领,阴森森地在贾琦的耳边道:“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老子现在就可以一拳打死你!”

“可就是你打死了我,你要的钱粮也不会有,边关的现状,也得不到改变。”

贾琦轻轻地挣开了马守备的手,道:“现在,我想知道更多的有关边关的事情,您还愿意跟我说吗?”

大魏跟北宋的情况很相似,不过,北宋有个宋真宗,即便是承担了骂名,可北宋的高薪制度却是宋真宗打下的基础,同样,北宋注重水利、注重经济发展,所以出了有名的经济学家,王安石、司马光,虽然对经济现象的解释都有缺失,可是在当时,王安石和司马光名为宰相,其实都是经济学家。

同样,北宋还有发明了擒纵器的苏颂,和写了《梦溪笔谈》的沈括,这样的玩工科玩出了花儿来的科学家,虽然在当时,这两位都属于文官系统。

太上皇在位的中后期,其实就跟宋真宗一样,面临着一样的情况,一样是北面有异族虎视眈眈,一样是开国皇帝定下的俸禄水平跟不上大魏在二三十年的稳定之后的经济发展水平。

宋真宗采取的是给文武百官们发高薪的措施,而太上皇采用的,则是继续保持官员的低俸禄,却把打白条当成了德政。

从此官员借贷成风,奢靡的奢靡,贪污的贪污,朝廷吏治迅速走向腐朽败坏。

这就是太上皇和宋真宗之间的最大的区别。

马守备曾经读过书,认得几个字,他的岳父就是一个秀才,替人受过发配到边关的。马守备也从岳父的嘴里知道了不少事情,因此,马守备是看不上太上皇的。他觉得,太上皇用朝廷的法纪换取自己的名声,根本就是一个沽名钓誉之徒,根本就不配成为一个皇帝。

可是贾琦说的也很对,如果贾琦跟武将系统搭上关系,朝廷肯定不会放过贾琦的。

虽然不能明着赐死贾琦,却可以让贾琦死于各种意外,然后只要用别的手段,接手贾琦手里的产业就行了,比方说,让那些密探潜入贾琦和林黛玉的产业,代替那些管事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将这些产业弄到手。

反正,在马守备的印象里,这种事情,太上皇完全做得出来。

般若寺里发生的事儿,很快就被当事人刻意忘记了,贾琦依旧忙他的,马守备依旧做他的守备,老老实实地驻守这他的九堡。

陆军虽然重要,可对于贾琦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水师。

经过整整一年的筹备,贾琦终于弄了一队二十来艘船的船只,在钓鱼岛上弄了个码头,并且建了盐场,往朝鲜和日本运了几趟盐,而运回来的上等好参和黄金,更是让相关人士红了眼。

这个时期,朝鲜跟日本都是中国的属国,对异色头发异色眼睛、白皮肤高鼻梁的西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排斥,却对大魏相当的亲近。

至少,贾琦派去的船只并没有遭遇太多的刁难,朝鲜也就算了,在日本,贾琦的船只甚至受到相当的追捧。日本的铸造业并不发达,这导致了日本国内上上下下都喜欢用大魏的铜钱,而且日本黄金的价格针对铜钱又非常便宜,与此同时,日本的盐产量很小……

总之,贾琦派遣去的商船赚了个盆满钵满,连带着马守备的九堡也鸟|枪|换|炮,士兵们也换了一身装备。

马守备虽然对贾琦有意见,可对金子却没有意见。他知道,只要有足够的金子,就能够为他的那些旧袍泽们弄到好东西。

就在马守备准备想办法游说贾琦的时候,贾琦忽然接到京师的告急文书。

原来,大同的城墙终于塌了,蒙古人从大同这里撕开了一个口子,直接往京师去了,沿途还一路劫掠。

同时,女直也从山海关入关,直逼京师。

蒙古人会南下,贾琦一点都不奇怪。

就跟马守备跟贾琦说的那样,如果朝廷对边关一直那么苛刻,如果将士们终于忍不下去来了,如果边关的人口被消耗到一个数值以下,迟早是会出事儿的。

哪怕将领再能干也没有用。

贾琦好奇的是,女直怎么就可能入关了呢?山海关可是天下第一雄关。

只可惜,现在京师已经被团团围住了,而各地都接到了勤王的命令。

同时,贾琦也接到下面的报告。蒙古人专门袭击了贾家和贾琦在京郊的产业,贾赦买下的那些祭田损失惨重,贾家在通州、保定等地买的庄子田园都被劫掠一空。

蒙古人和女直将京师团团围住的同时,也开始向四周扩散。

据说蒙古人和女直的联军高达十五万人。

这不是华夏眼下的兵力能够抵挡的。

就连马守备也当众表示,各路勤王军现在去抵挡,也不过是给蒙古人和女直送菜。

林黛玉听说这个时候,立刻就跳了起来。

京师被围?

这可不是小事儿。

京师被围,无论最后蒙古和女直有没有破城,京畿和华北平原的损失就不用说了,朝廷的威信肯定会大大下降。而各地的勤王军,最后有可能成就各地军阀……最后,整个华夏都有可能为陷入战乱。

一旦华夏陷入内乱,那么,那些西洋人就很有可能趁虚而入。

贾琦看着林黛玉,道:“所以,姐姐的意思是,要尽快吗?”

林黛玉点了点头,道:“琦哥儿,你是不是有什么法子?”

贾琦道:“的确有一个法子能够让华夏免于被异族□□的命运。”

华夏不能落入异族的手里,也绝对不能内乱,那就等于给外面的西洋人机会。

“你有什么办法?”

贾琦摇了摇头,道:“林姐姐,我只知道,如果让西洋人趁虚而入,我华夏就会承受百年屈辱。而我这个方法,的确能够让西洋人远远地躲开,却也有可能让华夏失去大量的人口。我该这么做吗?”

林黛玉在贾琦的身边坐下,拉着贾琦的手,道:“琦哥儿,你有决定了,不是吗?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就去做吧。无论如何,我与你同行。就是要背负千古骂名,我也与你一起背负。”

贾琦长舒了一口气,道:“我明白了。”

当天晚上,几只鸽子从沪州知府衙门飞出,鸽子身上只有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只有两个字。

天女。

林家的庄子铺子宅院立刻就行动起来。

天女,

天女散花。

也就是天花。

在牛痘被广为推广之前,几乎中原每二十年就要爆发一次大规模的天花,中原的人口也会因此而大规模地减少。而上一次的大规模的天花爆发,正好是在贾琦出生之前。

贾琦早就注意到,各地都有小规模的天花爆发的迹象,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差不多三四年内,又会有一场肆虐大半个中国的天花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开来。

贾琦要做的,就是人为地在背后推一把,让天花集中在华北平原爆发,然后,让蒙古人和女直,要么退回草原和关外,要么永远地在这片土地上长眠。

贾琦可不担心自己收留的那些流民,当然,他也不担心自己的父母家人。

因为贾琦早就为父母家人和那些流民们种了牛痘了。

只要父母家人安好,只要这些流民大部分活下来,只要自己手里的产业没有遭遇太大的冲击,自己就有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