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观园潇湘馆到薛家人在荣国府东北角的居处,有长长的一段路。贰.五.八.中.文網
有两个掌灯的婆子打着明瓦的灯笼走在最前面,莺儿手中却提了一盏玻璃绣球灯,伺候在宝钗身前,一面走,一面向宝钗说道:“姑娘上次从外头得了这几盏玻璃绣球灯,送与林姑娘、三姑娘还有宝二爷他们,个个见了都说好用。宝二爷平日里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见了这灯欢喜得不得了,据茗烟传过来的话说,宝二爷将这灯好生收在博古架上,平日里说怕跌了,连用都不敢用。”
宝钗淡淡道:“我知道你娘和茗烟的娘私交颇好,一向很谈得来。可是平日里说话,总也要有个避忌,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别没得让人传出去误会!”
莺儿低头想了一回,咬唇说道:“我知道姑娘的意思。姑娘哪里是在说我娘和茗烟的娘传私话,分明是在敲打我。可姑娘这般什么事都藏在心里,却也不是个办法。”
宝钗不等她说完,忙向四下里看了一眼,高声向前面那两个婆子吩咐道:“你们先在园子门口等着。我跟莺儿去去就来。”
那两个婆子只当宝钗和莺儿偶尔动了玩耍的念头,或者要去旁人那里坐一坐,她们都是被宝钗□□熟了的,自是惟宝钗命是从,当下连问也不问,就恭恭敬敬地答了一声是,往前头走在园子门口等着。
这边宝钗见四周更无一人,这才冷声向莺儿斥道:“你难道今日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撞邪了?方才在潇湘馆,你满口胡言乱语,究竟在说些什么?林姑娘是快要同宝兄弟定亲的人,又素来是个心细的,你教她听到了,心里头会怎么想?如今我不过借机敲打了你两句,你便驳我,让不相干的人听到了,传了出去,岂不是以讹传讹,毁人清誉?”
莺儿急得直接跪在了地上:“正是因为林姑娘快要同宝兄弟定亲的,莺儿才心中着急,一下子乱了方寸。赵姨娘再怎么不堪,好歹也是五品官老爷的一个姨娘,住在堂堂荣国府里,竟会对着一个未嫁的官宦小姐,冒冒失失说出这种话来。她知道赵姨娘没读过什么书,水准有限,已是百般迁就,想不到,她还是高看她了。
宝钗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也只能一味沉默着。赵姨娘却以为她是害羞,自以为得意,忙拉了她的手说道:“前几日听说姑娘已经禀明了老太太,太太,说要离了这园子,我吓了一大跳。都是大奶奶先前的姘头,那个什么姓姚的给闹的。我知道姑娘你实在是受委屈了!只是如今离了这园子,姑娘的终身又该如何是好?”
宝钗听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当日因马道婆之事,姚静那么一闹,长公主殿下出面替她说话,虽是留下些隐患,但此事之后,整个贾府,上至史太君、王夫人,下至那些丫鬟小厮婆子,谁敢说她半个不字?便是有些谣言说她和长公主关系暧昧的,只怕也是私下无人之时,带着艳羡的口气说的。茜雪就曾经在她面前学过,活灵活现,惹人发笑。
可是这赵姨娘话里话外的意思,就仿佛不知道长公主曾经替她说过话似的,难道她以为,姚静诬陷宝钗成功,宝钗是不得已背着好大的嫌疑,被赶出大观园的?
赵姨娘的话却没有完:“我家环儿,虽比宝玉小上几岁,又是庶子,却是个有心计的,平日里读书也颇为认真。宝姑娘你是个明白人,别看宝玉现在受老太太、太太宠着,可是等到老太太驾鹤西去,这府里分了家之后,他也就不算什么了。太太每日里只是吃斋念佛,老爷都不去她那里的。将来这家业,还不定是环儿继承呢。”
宝钗简直惊呆了。听赵姨娘的意思,敢情这是毛遂自荐,想着要把自家儿子贾环说给她吗?可是贾环比探春小,探春比宝玉小,宝钗看贾环,只觉得一团孩气呢,这又如何使得?
其实前世里,赵姨娘和贾环他们,也是打过类似的主意的。
那时候却比现在晚上两年,黛玉刚刚寿夭,弥留之际把宝玉托付给宝钗,宝钗又是伤心又是觉得委屈,贾环却突然在路上拦住宝钗,说要她考虑清楚,说想娶她。宝钗当时就很不屑。
撇开岁数不合适不谈,贾环这个人的人品,宝钗是知道的。贾环小时候就不学好,又嫉妒宝玉是嫡子,所有人都宠着宝玉,就敢把油汪汪的蜡烛,往宝玉脸上浇。这个人又随了赵姨娘,生性狭隘,为些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计较。有次和莺儿一起玩骰子,竟然睁着眼睛说瞎话,昧莺儿的钱。贾环还生性凉薄,和王夫人屋里的彩云、彩霞都好过,却无非玩过了玩腻了就撂开手,彩云气得大病一场,彩霞最后含恨嫁给了来旺家的丑儿子,没过多久就死了。
无论是赵姨娘还是贾环,为什么都这么信心十足,认为宝钗会选择下嫁给贾环呢?前世里宝钗宁可选择嫁给贾宝玉,相敬如冰,有名无实,这辈子宝钗自然是不想再嫁给贾宝玉了,可是她宁可不嫁,也不会选择这种人。
“姨娘这般说话,我却不懂了。婚姻大事,自是由父母做主。想来环哥儿将来长大了,姨夫必会给他寻一门好亲事,却又何必着急呢?”宝钗最后看在探春的面子上,很好脾气地劝说道。
莺儿提着灯笼,跟宝钗已经走出很远了,还能听见赵姨娘在黑暗处泄愤一般的嘲笑:“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你都这么大岁数了,不嫁环儿,却又想嫁哪个?我倒要看看,你将来能嫁哪个?”
莺儿气急,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她便是没听见前面的话,这时候也早猜出来发生什么事了。她就想折返回去跟赵姨娘理论,却被宝钗阻止了。难道被狗咬了一口,还要回头去把狗也咬上一口吗?此事本是无人听见,但若是吵将开来,大家颜面上都无光彩。
“我……我只为姑娘不值……”莺儿忍不住含泪说道。
宝钗内心却不觉得什么。世间多半是俗人。若按他们的评论标准,哪里还有什么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