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游戏 > 网游三国之神豪 > 第484章 欺行霸市

网游三国之神豪 第484章 欺行霸市

作者:糍粑粑粑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10-02 13:14:34 来源:258中文

梁惠凯和钟灵从四合院出来,天已经黑透了。北京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喝羊汤最合适不过。两人找了一家狗食馆,点了一屉羊眼包子,两份羊汤,吃的是两嘴冒油,热热乎乎。

回到家里,梁惠凯把洒蓝釉钵放进了书柜。透过玻璃,看着它散发出的蓝宝石一般的光芒,梁惠凯忽然觉得自己有一点喜欢了。或许穆雷说的对,自己有宝缘,有狗屎运!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不能对不起上帝的恩赐,那就好好努力吧。

钟灵看他若有所思,问道:“不拿去让穆叔给你把把关了?”梁惠凯说:“我打算以后也开始搞收藏,不论是打眼还是捡漏都保留下来,做为自己成长的见证。”钟灵说:“当个爱好就行,别把钱烧没了。”梁惠凯嘿嘿一乐:“我这不是傍着大富婆嘛。”

钟灵美了,娇嗔道:“少来!等你的矿山挣钱了也要及时上缴啊。”梁惠凯说:“必须的!其实今年就能挣钱,但是额外的花费太多,先是办证,接着是中秋,马上又要过年,算下来就没多少利润了。”

即便是矿山能挣钱,一年也不过几百万而已,钟灵现在哪还在乎这些?说道:“你一分钱不挣,甚至矿山开不下去才好呢,这样你能天天陪着我,送我上下班、做饭、洗衣服、带孩子。”梁惠凯说:“好是好,只怕是孩子会看不起我这个家庭妇男,那多没面子?”

钟灵嘿嘿一乐,亲了一口说:“我喜欢就好。对了,你可以教他们练武术呀。”软香在怀,梁惠凯心猿意马,说道:“这主意不错!要不咱们现在就开始造人计划?”钟灵白了他一眼,笑嘻嘻的责骂道:“你就不会想点别的事儿?”梁惠凯说:“这大晚上的,和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在一起,如果还有心思想别的事儿,是不是有毛病?师太,你就从了老衲吧!”……

转天,梁惠凯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迫切想解开它到底是不是洒蓝釉的谜底,把钟灵送到单位就去了穆雷家。穆雷看到梁惠凯进屋就笑了,说道:“你好歹也要用个盒子装起来呀,太不讲究了。”梁惠凯傻笑道:“家里没有合适的箱子,以后注意!您看看它还行不?”

穆雷接过洒蓝釉钵,里外看了几眼,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又拿出放大镜仔细甄别。梁惠凯暗喜,看来真的面大!过了一会儿,穆雷问道:“你怎么看?”

梁惠凯说:“我看不出哪儿不对来。几个特点:一,胎釉优秀、瓷质精良,细砂底,手感细腻滑润;二,白釉白中泛青,有橘皮纹;三,蓝釉蓝中泛紫,符合当时采用的低锰高铁的进口料‘苏麻离青’的特点;四,散发着一种由内而发的光泽,温润鲜嫩、如脂如玉,应该不是新器。只是落款在内底,倒也稀奇。”

穆雷笑眯眯的说道:“不论你是不是先入为主,能说出宣德瓷器的特点也算是有进步,也基本上说的到位,判断的也对。这种落款去博物馆能看到,曾有宣德款识遍器身的说法,根据器物造型的不同在口沿、耳、颈、碗心、足底、流、腹部均有书写。以后还是要多看多学。”

梁惠凯兴奋的说道:“好,有机会我就去博物馆看看。还有一个疑问,不是说宣德洒蓝釉很稀少吗?怎么还做成和尚用的钵?难不成是皇上赐给和尚用的?”

穆雷说:“这你就要了解宣德皇帝的历史了。不要认为学历史是一件枯燥的事,其中也不乏乐趣。就说这个宣德皇帝,他喜欢舞文弄墨,现在故宫里还收藏有宣德皇帝亲笔绘制的作品。不过,宣德皇帝更是一个贪玩成性的皇帝,可笑不?

他酷爱斗蟋蟀,每年都要地方官员进贡上等蟋蟀供他玩耍,也因此让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了大量蟋蟀罐。除了养鸟逗虫,宣德皇帝还迷上了掷骰子的游戏,正是这一嗜好,成就了洒蓝釉这一瓷器品种——它不是给和尚用的,而是供宣德掷骰子用。

为了满足这一游戏需要,宣德皇帝下旨让景德镇御窑厂为其烧制一种专门玩骰子用的瓷器,并且要求釉色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御窑厂接到圣旨不敢怠慢,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制瓷工匠和最上好的材料,经过艰苦研制,最终烧制出了洒蓝釉瓷器。

明代的洒蓝釉瓷器之所以少见,是因为从开始到消亡一共也只存在了十年的时间。宣宗死后,掷骰的游戏不再流行,之后的皇帝也曾下令烧制过洒蓝釉瓷器,不过由于洒蓝釉工艺复杂,成功率极低,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太高,所以宣德之后,洒蓝釉就停烧了。”

每件古玩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娓娓道来,让人沉醉其中。梁惠凯对古玩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同时也信心大增,决定小试身手,问道:“叔,平时您爱去哪儿淘宝?”

穆雷说:“潘家园、海王村、红桥、琉璃厂、报国寺,甚至周边的县市都去。随着有钱人越来越多,搞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很难再遇到好东西,这两年去的少了。有时候去逛一逛鬼市,倒是有点乐趣。”梁惠凯满头雾水:“鬼市?”

穆雷笑笑说:“就是早市。晚清民国,时局动荡,国之将亡。你想,皇帝都保不住,何况臣子们?许多清廷遗贵开始家道败落,无以糊口,只能靠变卖祖宗留下来的那点家产苟且维生。但是他们曾经显赫一时,哪里放得下架子丢得起面子?于是趁着天亮前半明半暗的光线,拿了古董偷偷到街边摆摊贩卖,既躲开了熟人还做成了买卖。北京是皇城,是官僚世家集中地,此时破败的显贵也不少,久而久之,沿袭成市。

为什么叫‘鬼市’?那时天还没亮,阴阳交替之时,又没有电灯,乌漆抹黑的,提着灯笼,幽幽晃晃如鬼火一般简陋的照明设备下,人影穿梭停走,飘忽不定。再加上很多梁上君子也到那儿脱手一些见不得光儿的玩意儿,更有造假者趁乱兜售一些赝品,两者又都是鬼鬼祟祟的,总之是离不开‘鬼’字,鬼市由此得名。”

梁惠凯一乐,不由得想起丁奶奶来。没准她家祖上的宝贝就让她老爹去鬼市卖了!不过,好歹还留了一处宅院,也算不错了。

穆雷又问:“这一阵儿还练功吗?”梁惠凯说:“练,只不过是长进不大。”穆雷点点头说:“贵在持之以恒。开国元帅、大将里好多会武功的,最厉害当属徐海东,不过,只有粟裕会内功。《粟裕回忆录》记载,他年轻得过肺结核,家中的长工阿陀教了他一套吐纳功夫,竟奇迹般地一天一天好起来。那时候肺结核就是绝症,没想到半个月过去后,粟裕不但不再吐血了,而且还能到操场上去跑步,很神妙啊!”

梁惠凯说:“我能混到今天,也仗着手脚利索,对练武功的兴趣比古玩大,不用动脑子。”穆雷一乐,说道:“知识在于积累,谁也不可能生下来就会。”

在穆雷家狠补了一天明代瓷器的知识,梁惠凯信心满满,决定去逛一逛传说中的鬼市。晚上回家后,对着地图研究了半天路线,凌晨四点开车去了潘家园。等他到时,市场外面已经有不少走动的人影了。看到有车停在路边,他也把车挨着停了下来。

进到大棚里,不仅有灯光,每个摊位前也都有自己的台灯。边走边看,有人用卡尺量着珠子的直径,有人用手电打在木头上看上面的棕眼纹路,有人拿起两个核桃仔细对比着看相似度,有人拿起带着些铜锈的小器件仔细查看,来的比较晚的摊主正在摆列着自己的东西,不过,鬼影绰绰的感觉倒是没有了。

本着多看少说的原则,梁惠凯慢悠悠的往里走。这儿的东西比报国寺更杂,什么老钟表老怀表、三寸金莲穿的旧绣花鞋、鼻烟壶、雕花的研台、笔墨黄纸、老烟斗、蛐蛐罐、瓷器、漆器、各种玉石、金银铜铁锡的各种首饰,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只要是老东西,基本上什么都有卖的。

走到一个摊位,摆放着全是毛爷爷像章。看着各式各样的像章,让人顿生敬仰之意,梁惠凯打算买一枚,挂在车上。现在是有钱人,买就要买质量好的,指着盒子里摆放的像章问道:“老板,那些怎么卖?给我来一枚。”老板说:“这是一套毛爷爷诗词套章,不零卖。”

老外了!梁惠凯尴尬一笑问道:“多少钱?”老板说:“四万!”得,一共带了五万,只能买别的了,梁惠凯说:“您给介绍一下别的。”老板说:“我这儿什么材质、款式的都有,这么多怎么介绍?你看着喜欢那个,咱们直接谈。”

还遇到不耐烦的了!架不住自己喜欢呀,梁惠凯指着一枚红心镶金边的像章问:“这枚多少钱?”老板说:“有眼光!陶瓷镶金边,两千。”梁惠凯说:“你也真敢要!一百。”老板不乐意了,摆摆手说:“你还是去别的摊位看看吧。”梁惠凯郁闷,难不成看不起我这外地人?说道:“你总得说个实在价吧?”

老板说:“咱们不能对着毛爷爷的像章讨价还价,那是对老人家不尊重。”梁惠凯差点笑了,说道:“嗯,这理由冠冕堂皇!可那你还来卖?别说的这么高尚,五百。”老板说:“一千五。”梁惠凯站起来说道:“这儿又不是只有你一家卖的,谈不拢我就走。”老板嘿嘿一乐:“拿走!”

把像章挂在胸上,接着再逛。走到一个专卖鼻烟壶的摊位,梁惠凯被这些小巧玲珑、独特造型、花花绿绿、种类繁多的小玩意儿吸引了,蹲下来问道:“老板,我能看看吗?”老板说:“你随意。”

鼻烟壶虽小,却是集书画、雕刻、镶嵌等诸多技艺于一身,运用青花、五彩、粉彩、珐琅、雕瓷、套料、巧作、内画等技法,可以说,能把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在一项器物上得到集中的体现,那么非鼻烟壶莫属了。看了一会儿,梁惠凯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使,问了一下价格,凡是自己能看得上眼的,大都上万,甚至十几万。

心里没根,连谈价的勇气都没有,只好放弃。刚刚升起的自信也被打击的一塌糊涂。接着再逛,也大多如此,老板们个个鸡贼,只要是好东西价格都要的没谱,没有真本事还真不敢下手。京城里高人多的是,除非生僻的恐怕早被捡走了,梁惠凯非漏不捡的念头也遭到了打击,见天已经放亮,准备买点早点回去。

走出大门,旁边蹲着一个愁眉苦脸的妙龄女郎,面前放着一张纸壳,上摆着一串珠链,写着几个字:“亲人病重,急需现金,一口价,五万!”

古玩行里故事多,没准又是讲故事的。只是有两个社会小青年蹲在她面前嘻嘻哈哈的调笑,让梁惠凯又动了怜香惜玉的心,走过去问道:“小姐,你这是什么,我怎么没见过?”

那女孩子说:“这是青金石做的朝珠。这串朝珠一共有五十八粒青金石;这叫佛塔;这四个叫碧玺佛头;这个椭圆形的叫金嵌碧玺背云,背云下垂金点翠累丝盖托的随形碧玺一个;珊瑚记念三挂,各十颗,下垂金累丝点翠托红宝石坠。只有清代的官员才有资格戴的。”

女孩子的小嘴吧嗒吧嗒,说的倍儿溜,梁惠凯听着都绕口,更没有记住都叫什么,问道:“你家什么人病了?”那女孩子说:“我姥爷。还是个好心人帮着垫付了二十万医疗费,我只好把我的宝贝卖了。”

梁惠凯一听,这人比他还大方,昨天刚替老丁垫付了五万,人家一出手就是二十万,厉害!他还没说话,一个小青年说道:“小子,别打这朝珠的主意,它是我俩的。”那女孩骂道:“你们太霸道了吧?一会儿市场管理人员来了,看你们还敢欺行霸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