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孤剑江湖路 > 第三百二十九章 赵佶对吴玠的安排

孤剑江湖路 第三百二十九章 赵佶对吴玠的安排

作者:弓满月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3:45:30 来源:258中文

西方有一句谚语:仆人的眼里没有伟人。 //vodtw.la

拿破仑可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横扫欧洲,使整个西方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黑格尔甚至称他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不可谓不伟大。

可是他的仆人却说:“仆人的眼里没有伟人。”

因为他与伟人离得太近,拿破仑所有的生活细节、小小的毛病和瑕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而他赫赫的功业、巨大的光环并不能在仆人的面前掩盖个性的缺陷。

虽然郑居中不知道西方,更不知道拿破仑,因为拿破仑离出生还好几百年呢,但是他如果知道这句话,一定会非常认同。

李清照是全天下——这个也就是郑居中知道的天下,都钦佩的女词人。易安居士不但被大宋人追捧,就是辽国西夏也有她不少的拥趸。

可是在郑居中眼里,这就是一个女赌鬼。一天到晚只会打马吊玩关扑。马上就是四十岁的人了,不但离了婚没官人,甚至连子女都没有一个。

郑居中身为太宰,知枢密院事,不可谓身份不尊贵,可是他拿李清照一点办法都没有。

正是因为李清照在郑居中眼里完全不靠谱,所以郑居中简直不敢相信,官家会让她带话给自己。

怎么官家也糊涂呢?难道你不知道我这个外甥女私下什么德行吗?

可是郑居中马上明白了。赵佶怎么会知道李清照私下的事,他能了解的,就是“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

正是这点,郑居中觉得李清照更不可靠了。你都胖成什么样了,还人比黄花瘦,真是睁眼说瞎话。

可是官家让她带话,想来应该不假。就算外甥女再不靠谱,在这样的大事上绝不会乱来。在这一点上,郑居中还是相信李清照的家世传承的。毕竟她爹和前公公,都是官场中人。

官家要整参王黼,这让郑居中感到极为意外。

不说王黼为相多年,行事没有大的差错,就说他和赵佶的私人关系,那简直是好到一个床上。这也正是王黼多年来贪赃枉法的底气所在。

这么多年不是没人参他,而是参他根本就没用。官家不点头,王黼在宰相的位置上可以坐到屁股长出尾巴来。

怎么突然之间赵佶转了性子呢?是王黼哪点做的让官家不满意了?

郑居中打发走了美滋滋的李清照,独自坐在椅子上思考。

别说,这椅子真不错,可比原来的老太师椅强多了。这一点,让郑居中对外甥女又多了一点满意。如果不是她,自家还买不到这套新家具。听儿子说,这全靠外甥女的面子,是从作坊里面直接买来的,都没进宜家超级市场的门。

秦牧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好青年,其实一直很痛恨特权,痛恨走后门,托关系。可是没想到来了大宋,自己却成为了自己曾经痛恨的人。

仙鹤家具厂的家具太紧俏,贾红线把持的死

死的,谁开口都没用。

李清照给自己和郑家弄的这些家具,全是秦牧特批出来的。唉,看来要时刻警惕自己的堕落。

不过郑居中不管这些。他从儿子的嘴里知道了李清照的事,也清楚李清照的男人是谁。就是那个折家的女婿,那个高明的工匠,现在还混了个官身,知利国监了。

小小的一个知监自然不放在郑太宰眼里,可是秦牧折家女婿的这个身份,到是让他略微留了点心。。

因为折家现在情况相当的不妙。别看折家现在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但是弹劾他家的奏折,这阵子就没断过。

折家是军阀,军阀在大宋是一种很微妙的存在,郑居中也不敢轻易招惹。

李纲上次弹劾折家,结果是官家口头严厉,行动柔和,一个“宣”字就打发了李纲。

这说明官家不想动折家。

可是随着不断有弹劾折家的奏折上来,郑居中觉得这事不会再那么轻易的抹过去了。

因为这些奏折的弹劾内容可不是说折家军作战不利。若是只这一点,赵佶并不会在乎。反正仗打赢了,辽国没了,有利不利的,也无所谓了。

这次的奏折,说的是折家勾连金国,而且私下出兵,拿下了宁边。这岂不是要造反?

郑居中知道赵佶最怕这个,所以他为外甥女担心,别被折家连累了。至于自家,那到不用太担心。怎么连也连不到郑家头上。李清照和折家的关系,拐着多少个弯子呢。

现在的局势是折家正在风口浪尖,郑居中也在观察着这个情况。可是没想到赵佶突然把矛头对准了王黼。这可是大宋宰相。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郑居中非常想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否则他不敢肯定赵佶的决心有多大。若是自己一本参上去,结果赵佶后悔了,那岂不是自己两头不是人?既得罪了官家,又恼火了宰相。不划算,太不划算。

可是郑居中虽然是知枢密院事,但是枢密院可没有一套成熟的情报系统。

他既没有盖世太保,也没有克格勃,所以他真的只能靠猜。

猜来猜去,也没有想明白。于是郑居中选择了“拖”。

反正参一个人,总不能胡说八道吧,总得去搜集点那个人的劣行。虽然王黼卖官粥爵众所周知,而且都明码标价,一个知县十万贯,但是郑居中可以用这个做借口。

拖一下,看看局面的变化。

他的拖延之计果然得逞了。没过两天,赵佶连发了两道圣旨。第一,任命刘延庆为秦凤路经略使。第二,升迁吴玠为武功大夫,凤州刺史。

这两道圣旨让郑居中恍然大悟。这是赵佶真正要对王黼下手了。

吴玠的这道圣旨,非常微妙。武功大夫,是个官阶,无足轻重。但是提升官阶之后,给的这个实缺很重要。

刺史在大宋,是一个虚职。就是领多少钱工资,不赴任

比如东上门阁使领某某州刺史,要去掉前面那个称呼后才能真正成为正任官,这个过程叫“落阶”。

现在吴玠直接提拔为凤州刺史,是实缺了,要去凤州上任的。

但是大宋州一级的最高长官是知州,刺史虽然给了实缺,可是在地方上并无地位。吴玠始终只是一个领兵的将领。

可是这也是实打实的提拔。这就把吴玠的地位提到了比折可求低几级,却又能够得着的位置。

这是挑拨离间之计!看来官家希望把吴玠从折家军中分裂出去。

同时,再结合第一道圣旨,让刘延庆领秦凤路经略使。这样凤州就在刘家军的控制之下,如果吴玠敢有异动,他也过不了刘延庆这一关,无法和府州麟州的折家军汇合。

而刘光世,也就是刘延庆的儿子,亲自上奏折弹劾折家私自出兵,暗中掠地。这就是说刘家和折家有着巨大的矛盾,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两家私下勾结。

这样的操作,看似针对了折家,可也恰恰说明赵佶没有打算现在动折家。否则没必要这么麻烦,还给吴玠升官。

既然在这个时刻,官家选择淡化折家的事情,那么一定是因为另一件事更要紧。

显然王黼这次是在劫难逃。

郑居中想明白这点,立刻开始写奏折。

他是官场老将,要弹劾起人来,还不是跟玩似的。一本奏折写的王黼简直如粪坑里的石头,那是又臭又硬,我们都不堪与他同殿为臣。

大宋的官场上,聪明人可不只是郑居中一个。他这样一带头,马上就有跟风的。

蔡京跟着就附议了。

有郑太宰,蔡太师两位老将带头,这俩人旗下的官员立刻纷纷跟上。

这时候就看出姜是老的辣了。虽然王黼当宰相也是好多年了,但是他是窜天猴一般的被提拔起来的。如今王黼刚刚过了四十五岁生日,在官场来说,他太年轻了。

尤其年轻的几乎不配这个位置。若不是赵佶喜欢他,他根本做不到宰相的高位。

如今赵佶不但不喜欢他了,而且还有点讨厌他。这下王黼哪还坐的稳这个位子。在群臣风起云涌的攻击之下,宋徽宗从善如流,爽快的就当场罢了王黼的宰相。

这一波的操作是如此诡异,又如此迅速,远超朝廷平日的办事效率。这一下别说秦牧没有料到,就连李纲也没有料到。

他的材料刚刚准备的差不多,正要开始发力的时候,朝廷上突然出了这么大事,这让李纲有点措手不及。

这是怎么回事?吴玠不但没事,反倒升迁了。这是什么意思?他毕竟只是个谏官,抓人错处,一顿狂喷那是本职工作,他练的纯熟无比。可是徽宗这样微妙的操作,他一时半会领会不了背后的含义。

他可不是郑居中这样的官场老手。而且郑居中干的就是军队的活,对这里面的门道,如掌上观

纹,一清二楚。

李纲不得不暂时停下了自己的脚步。现在别弹劾折家了,先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再说。

可是官场可以等,商场等不了。

木器行的大小同业,看到宜家超级市场失火之后,本来还高兴了一阵。有的人竟然开心的以为这个超级市场从此就完蛋了,他们又可以过上原来的好日子了。

可是李维狠狠的训斥了他们。

折家市场没了,可以再盖,而且人家的作坊根本就没受到任何损失。他们都知道,超级市场的家具都是从船上卸下来的。而船从哪里来,有人知道还竟然有人不知道。

当然,哪个时代都有二世祖。以为大米从仓库搬出来的大有人在。所以这样的人真不知道贾红线的作坊——也就是工厂,在韩城县吴家庄。

这样的二世祖,正是李维要吞下的对象。

如此愚蠢,怎么能守住祖宗留下的家产。与其到时候便宜了别人,不如现在就给了我。

所以李维以团首的身份发话,让同业执行既定策略——就是打折销售。

打折,是个跨时空的法宝。原来高高在上的售价,一下子掉了一半,甚至更低,这让汴梁的百姓都涌了过来——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啊。

木器行的商品终于源源不断的开始卖出去了。

可是他们悲哀的发现,卖的越多,赔的越多,很快的,就有本钱小的商户不得不来找李家贷款了。

李维果然遵守诺言,谁来借钱都给,还真不要利息,只不过要拿店铺来抵押。

同业们咬着牙坚持着。他们只有一个期盼,就是李维的大哥,殿中侍御史李纲,一本参倒了折家。这样折家就全完蛋了。别说宜家超级市场,就是他们的脑袋都未必留得住。

木器行的同业盼星星盼月亮的一样,盼着李纲赶紧参折家,狠狠的参,参的他家破人亡。

可是没想到,李纲迟迟不动手。

这可急坏了诸位同业。

每拖一天,他们的损失就多一分。眼见着借来的钱也要用完了,难道还能再借?再借的话,拿什么抵押?难道抵押夫人孩子吗?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他们不管汴梁城里发生什么,王黼倒台关我屁事,我只要折家倒台。

他们要去求李纲赶紧出手。只是这时候,再通过李维肯定不合适。那是他哥哥。所以大家想来想去,就想起了老鲁家木器店的东家,鲁瑜。

鲁家是木器行的排头兵,这时候还能撑得住,还没借钱的,也就是你家了。

你是木器行的一员,这时候你不出头谁出头?

于是鲁衙内就开始烦恼了。

求李纲去参折家?可是这两家哪个也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呀!

头疼啊!

(本章完)

大宋混世魔王

大宋混世魔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