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孤剑江湖路 > 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构的天才设想

孤剑江湖路 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构的天才设想

作者:弓满月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29 13:45:30 来源:258中文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微山湖钢铁厂的高炉好像是饕餮巨兽,永远吃不饱。

秦牧在炼钢厂投产之前储备了大量的原料,可是当高炉投入运行之后,原料库存就一直在减少——每天新增的赶不上消耗的。

人可以饿一两顿,高炉不行。这个东西虽然能生产出海量的钢铁,可是却需要人类小心伺候着。

他一顿吃不饱都闹脾气。而高炉闹脾气可不得了,那不是哭两声就停,而是直接zi shā。

秦牧不能在江南坐镇,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钢铁厂的原料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到折美鸾都无法解决了,不得不让自家官人回来亲自处理。

回到微山湖,秦牧马上转变风格,从驰骋疆场的将军变成了一个大型企业的总裁。

这个总裁可不是后世的总裁,坐在装着空调奢华办公室,喝着咖啡打俩电话就是一天的工作。

秦牧实际上身兼数职。他是董事长,兼总经理,还兼任总工程师。行政科技生产一把抓。

目前最卡脖子的问题是运力。

折美鸾可以组织大量的人手挖煤矿——现在主要是缺煤,可是挖出来不好运。道路不是无限宽广的,道路是有限的。

这就好像高速公路,车多了会堵住,人多了也一样。

折美鸾无法解决在现有道路上增加运力的问题——这不是多放点工人就能获得根本改善的。

就好像高速公路堵满了私家车,这时候再加私家车有用吗?显然没用。这种情况下,只有取消私家车,都换成重载大货车,才能腾出路面,同时也满足了运力需要。

秦牧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运力。而这个靠人背马拉,甚至汽车都不行。

要从根本上提高运力,只能上火车。

这也正是秦牧要规划一支铁道工程兵的原因——没有铁路和火车,工业就先天性的半身不遂。

既然逼到这个分上了,那就抛开一切,彻底解决运输问题。

实际秦牧在微山湖的规划中有铁路运输这一项,只是他一直没那么多时间来做这个事。

当时任何工作都是迫在眉睫,机械,**,化工,这都需要立刻出产品,所以秦牧没时间造火车。

现在总算是所有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朝廷和天师军,看样子还得打一阵子。这段时间不论赵佶和张过都不怎么可能来找自己麻烦。

微山湖难得有了一段不受干

干扰的时期,那就造火车吧。

秦牧回到后世,从江厂长的技术小组那里取回了全套的图纸。

蒸汽机车在二十一世纪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即使江厂长也没有对蒸汽机车的技术储备——要是内燃机车还可以。

不过以现在微山湖的科技水准,是做不了大型内燃机的。

能做到大型蒸汽机,已经微山湖目前的科技是完全陌生的,但是一切又都那么让人沉醉。

经过短暂的适应之后,这位前土匪迅速的转变成为一名最狂热的学生。他开始系统的,又如饥似渴的学习一切知识。

这让折美鸾不禁有点担心。申均益的出身让她不放心。

毕竟申均益以前是土匪,而他又不是一个年轻人,三观还可以塑造。

如果他学会了这一切知识,另起炉灶怎么办?

面对美鸾的担心,秦牧笑了笑说道:“美鸾,我们的一切科学知识,只有依托这个工业体系才有作用。任何人,如果学会了我们的知识,而没有为我们的工业体系服务,那么他的知识就没多大作用。学会屠龙记,货与帝王家。我们这个工业体系,就是帝王。”

“可是官人你就是一个人搞出了这个工业体系。”折美鸾的担心只是有点缓解,却没有彻底打消。

目前掌握核心科技的人,除了马总工之外,剩下的全是秦牧嫡系。比如吴小妹,再比如近卫团。

而申均益是个外人,他没有跟着秦牧创业,所以这份忠心就很难说了。

“不,美鸾你说的不对。如果没有huá guo的支持,我一个人也搞不出这个工业体系。”

秦牧说的是实话,从宣和二年穿越过来,到现在宣和六年,他弄出了一个小而全的工业体系,这个除了开挂根本做不到。

这都不到五年呢,新中国一个五年计划时间还没过完,换了任何一个人,怎么可能搞出这么一大摊子。

可以说工业革命初期的两百年,秦牧只用了四年时间就给走完了。

如果不是开个逆天的挂,谁都做不到这点。

只是折美鸾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和背景,毕竟从她见到自己以后,自己在她眼里就一天也没离开过这个世界,所以她虽然看到了来自huá guo的产品,但是她意识不到那是来自未来,来自千年的积累。

她很担心别人学会了官人的本事,会另起炉灶再弄出一摊来。

铁道小组不是一个单一的生产岗位,这已经是科技的核心了。

“美鸾,我可以跟你保证,工业的核心,永远都在我们的手里。除了我,没人可以再创造出这一切来。这就不是人干的事。”

秦牧最后一句话是个小小的玩笑,好让美鸾放松心情。

折美鸾果然轻松了下来。既然官人这样说,那就一定有把握。

这样她就踏实了。折美鸾相信,秦牧说的,一定是真理。他说没人可以复制,就一定没人可以复制。这样折美鸾完全确信,自己一家永远站立在世界的顶端,这就足够了。

不过世界那么大,总有人不信邪。

金国四太子就不觉得自己做不出火炮。

他和赵构私下达成了交易。赵构为他提供火器的制造技术。包括制造火炮天雷和**。作为交换,金国会把赵构扶上皇位。

当然,那时候的大宋地盘要严重缩水。长江以北,要归金国。

赵构才十八岁,正是敢想敢干的年纪。

在皇位的you huo下,九皇子果断的出卖了大宋的最高军事科技。

这并不是赵构头脑发热,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金国如果没有火器技术,他们很可能打不过现在的宋国。如果金国打不进来,那么宋国就会一直这样下去。

赵佶完了是赵桓,赵桓完了是赵谌——赵桓的长子,这样一来,赵构到死也登不上皇位。

可是如果金国有了火器技术,他们就和宋国没有了军事差距,而金兵的勇武,是宋军比不了的。这样金国就可以打进中原,打到京城。

到那个时候,天下肯定会有变局。赵佶赵桓赵谌这个链条就很可能被打断。

如果宋军守不住汴梁,那么天下任何一个城市都守不住。

汴梁是现在天下最大的城市,城最高,墙最厚,又有最多的火炮和天雷。这样都守不住的话,哪个城市还能挡住金国的兵锋呢?

赵构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挡住装备了火器的金军。

但是这个天下,不只是有后天建造的城市,还有先天存在的天堑——比如长江。

如果没有长江存在,赵构真不敢这样做——把火器送给金国。

那样的话,金国人拥有了威力巨大的火器,为什么不吞并天下,还给自己留一半江山呢?

赵构可没把希望寄托在金国人的良心上。

良心值几个钱?这东西能信吗?

他相信实际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比如铜钱,比如火炮,再比如长江。

长江天堑是一条金国跨不过去的坎,除非他们有船。

可是赵构知道金国人没有造船和开船的能力。

别看赵构年轻,可是他一直想当皇帝,所以很关心天下大事,不是个糊涂王爷。

他知道水战和陆战不同。陆地上作战,重装骑兵是主力。可是水上作战,唯一能依仗的只有战船。

而战船的制造和使用,绝不是一两代人就能掌握的。这个和火器不同。

Ps:书友们我是作者凭鱼跃,近期由于很多读者反馈找不到读书入口,现良心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几乎能找到网上所有的书,详情请花半分钟时间关注微信公众号"找书神器"(微信右上角点" "号->添加朋友->选择"公众号")->输入:"" 搜索并添加公众号,然后按提示操作即可,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火炮完全可以看成一个大号的神臂弓。就是打的远点,箭头大点而已。

在船上作战,火炮不会带来多大的军事提升。

这就好像在船上射箭,完全没准头。

水战比拼的战船的高下和操船的技术。这点,金国几代人都不可能掌握的了。至于几代人之后,那自己都没了,还操心那么多干嘛。

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九皇子的人生哲学就是如此现实和质朴。

本章节内容由 手打更新

还别说,赵构在这方面简直就是个天才。

南宋直到最后,金国人也没打过长江。实际上金国还亡在南宋前面。

金国亡于蒙古人之手,而南宋,最终也是被蒙古人灭掉的。

正因为赵构有这个天才般的整体规划,他依靠的实际不是金国,而是长江,所以现在他才毫无顾忌的把火器技术泄漏给金兀术。

拿去拿去别客气。

金国如果不强大,自己就没有机会。

为了当皇帝,赵构不介意金国强大,更不介意大宋失去半壁河山。

而且他还需要大宋丢掉一半国土。如果长江北岸不丢掉,长江就只是大宋的内河,而不是两国的边界。这个对他来说,长江就失去了作用。

只有以长江为界,才是这个天下最大的变数,而自己,也才能在其中找到最大的机会。

赵构和金兀术,对这个协议都非常满意。

赵构得天下,金兀术则回金国制造金国人自己的火器。

作为金国的聪明人,金兀术非常自负。

既然宋人能造出火器来,我们金人也可以。

他对于秦牧给他带来的打击非常恐惧,所以金兀术必须要有自己火器。

现在,金兀术就准备开始金国的工业革命!

一秒记住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