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冒牌盟主 > 第69章 圣姑

冒牌盟主 第69章 圣姑

作者:赖老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3:34:03 来源:258中文

命悬一线之际,王灵儿突然发狂般抢来,使出全力,挥起雌剑荡向雄剑,因用力过猛,雌剑剑锋划开史阿左臂。王灵儿救下刘宽挡在其身前。

左臂鲜血直流,史阿不管不顾,大怒:“师妹,你对他日思夜想,他可对你有一丝情义?今日你要为他斩杀了我?”

史阿这段时间经常为此事与王灵儿争吵,早已妒火中烧。王灵儿见史阿当着刘宽的面,说出这样让她无羞无耻的话来,顿时伤心欲绝,将雌剑投掷入地,插在史阿脚边,掩面痛哭而走。

刘宽早已跃起,想喊住王灵儿,却又不好张口,听史阿话中意思,王师妹对自己情根深种?迟疑中,由着王灵儿跑远了。

刘宽冷冷地看着史阿,说道:“你走吧,下次再犯,定然不饶。”

史阿见自己受伤,王灵儿走远,无法双剑合璧,知道时间一长,不是刘宽对手,就拔起雌剑飞身越墙而走。

刘宽低头看看伤口,只见不到半寸深,没有伤到筋骨要害,便放心了,朝院内走去,这时看见张历拄着拐杖回府了。

刘宽快步赶上张历扶着张历进屋,来到华钧屋中,见田琪守在华钧身边,很是害怕的样子。

“是王越的两个弟子吧”,华钧看见刘宽进来问道,“小女子心肠不坏,倒也不愿伤害琪儿。”

原来田琪听到院内有动静,去看时,对面撞见了得手出门的史阿两人,史阿出手想杀了田琪,被王灵儿阻止了。

刘宽点点头答道:“刚才要不是王灵儿,我差点死在史阿手里。”

张历说听了事情经过后,说道:“这些物件被他们拿去也好,我也不愿留在身边。”

刘宽见大家无恙,便告诉了华钧等人,自己将要出征的事情,并说道:“大师伯,我父亲准备开设医馆,广延名师,教授医道,请您与田琪姑娘入驻,您可以开馆授徒,救苦众生。四师叔精通天文地理,堪舆之学,请您出山帮我父亲在幽州屯田、兴修水利。三师叔那边我已经恳请她带领民众种植玉米、地瓜、土豆,研究耕耘之道。我师徒众人当在此乱世之中修行大德。不知尊意如何?”

华钧、张历听后应允。华钧等人苦苦探索救师之途、大德之道,最近一年也基本认可了刘宽的想法。入世救苦大众才是大德大道。

第二日凌晨,刘宽告别师叔伯、父母妻儿后,就带领大军出发了。

却说当日王灵儿羞愤走后,漫无目的向南而去,一路伤心。从小一同长大的师兄,最近几个月越发的对自己胡搅蛮缠,自己一心爱慕的人却成了师门欲除之而后快的敌人。

父亲、师兄是断然不会同意自己与刘宽结合的,这几日与史阿潜伏在刘府、华钧的等人住处,也经常看见刘宽妻儿幸福,自己却无法放下心思,无法从中自拔。

王灵儿心如死灰、悲戚不鸣,不管刮风下雨、炎日冷夜,只是往洛阳方向走去,不曾注意,走错了方向,来到临淄境内。

一日来到一村落,王灵儿身体沉重、口渴难耐,便进村寻水。

刚进村子,就看见一伙黄巾败兵在抢劫农户,几个黄巾兵抱着一袋粟米往外走,一个老妇抱着一个士兵的腿,苦苦哀求。

王灵儿打起精神,挺直九节杖走了过去,几个黄巾见是个病恹恹的貌美姑娘,便都嬉皮笑脸地围了过来。

王灵儿本就心情奇差,无处发泄,不由分说,一圈棍花过去,点人手腕,将众人手中朴刀打落在地,挥舞九节杖,不停地敲打兵卒的后背,大腿和臀部,打得众人抱头鼠窜,鬼哭狼嚎。

这一情景顿时惊动了周边的士兵。远处一队士兵闻声奔来,将她围住,打斗起来。王灵儿见人多,便发起狠来,不曾想,早已伤寒缠身,陡然运气,真气冲顶,晕了过去。

第二日午后,王灵儿醒来,见一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正瞪着自己看,“姑娘,你醒来啦,快喝点水。”说着就将旁边一碗水端给王灵儿喝。

“大婶,这是哪里啊?”发现自己嗓干音涩,王灵儿就端过碗喝了起来。

“姑娘,这是青州大营啊,你等等啊,我去叫我当家的。”大婶说完就转身出门去了。

半个时辰之后,一个不到四十的黄脸大汉,带着一个矮壮的三十来岁汉子进门来。黄脸大汉双手托着一个布包和九节杖,躬身递过来,放在王灵儿的腿边,说道:“在下张唯,这位是张璞,我二人乃是大良贤师生前护卫,见过姑娘!敢问姑娘,此杖与布包中之物,姑娘怎么得来?”

王灵儿赶紧抓过布包,打开一看,三卷《太平经》还在,便说道:“此乃我门中之物。”

“敢问姑娘芳名?”王灵儿见问,也不想暴露自己姓氏、师门,又不曾撒过谎,就说道:“我叫灵儿。”

张唯、张璞一听大喜,接连拜倒,“拜见圣姑!”

却说这张唯、张璞跟在张角身边时,经常看见九节杖,也知道张角有三卷《太平经》,常称《太平要术》。张角死前曾命下属今后听从持有九节杖者号令,巧的是他俩知道张角有个独女叫张灵。听到王灵儿说到此处,确信她就是张角女儿。便拜了下去。王灵儿一头雾水。

张唯、张璞本是青州人,自从张角兵败身亡后,带着一帮人就来到了青州,后来汇合周边多股黄巾势力合在一处,势力大涨。

张唯、张璞继续传教,身边聚集各方百姓几十万之众,便在青州临淄一带就食。因为两人是张角近卫,被推为首领,两人虽有武艺,道法、医术却也浅薄,能力有限,一直勉强维持。

两人深知一旦官府腾出手来,重视了青州黄巾,一盘散沙似的队伍终会覆灭,很是焦急。不期想,手下将领来报,遇到一个武艺高强的女子,从冀州往临淄而来,晕倒在地,包携《太平经》三卷。张唯等人顿时觉得救星来了。

当夜张唯、张璞通知各方渠帅来聚,通告全军,圣姑来到,《太平经》、九节杖重新出世,青州黄巾全体沸腾!

却说王灵儿得知此中详情后,知道张角是五行门弟子,也算是自己同门师兄,想着自己已经无法面对父亲和师兄史阿,也无法再接受师门命令,对付刘宽,就铁下心来,留在了青州黄巾军中。

王灵儿师承道门,有良好的道学基础,安定下来后就研习《太平经》,很快掌握了其道学精要,加之武艺高强,凭着圣姑的身份和张唯、张璞的追奉,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青州黄巾军的首领和精神象征。

王灵儿以张灵身份成为青州军首领后,青州军渐渐打上了她的烙印。

自从后,青州军不再抢劫贫民,开展耕种,加强了自给自足,相对于其他黄巾军,较少地引起官府注意,周边很多破产的农民拖家带口纷纷来投,之后几年发展到从者一百万多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刘宽带着大军向辽西一路行来。由于第一次领军,诸多事项不熟悉,便经常向韩当、张飞等人请教。

行军过程也是痛苦的,刘宽不禁想,想那后世,太祖在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之下,在飞机大炮的轰击之中,能带领几万大军快速跨越大半个中国,行程两万五千里,是何等的壮举。当时有人就说,胜利是用腿跑出来的,看来自己的军队在行军速度、纪律性等诸多方面都有待提高啊。

进入辽西后,田豫骑马赶上刘宽,指着辽西城说道:“大师兄,辽西有一能人,师兄何不请他出山,助我等平叛?”

刘宽一听来了兴趣,自己手下人才太少,三国牛人,除了存有异心的刘备三兄弟,还真没有什么人了。

仔细回忆一阵,也没想起来辽西有谁啊。“哦,是哪位大贤啊?”刘宽驻马看着辽西城问道。

田豫接着说道:“原冀州刺史公孙度就住在辽西城,公孙度、字升济,乃是辽东襄平人,不到四十岁,最初是玄菟郡的小吏,深谙塞外民族治理之道,后累功升任尚书郎、冀州刺史,今被免官,赋闲在家。”

刘宽听后大喜,他知道,此公孙度和公孙瓒不是一家,且关系不好,尤其难得的是,历史上他伐高句丽、击乌桓,取辽东半岛,开疆拓土,是真正的辽东之王,有大功于华夏。

刘宽听后让部队在城外修整一天,自己带着田豫,便装简从进城来访公孙度。

田豫带着刘宽问路,来到公孙府。公孙府庭院不大,佣仆较少,可见如今过得很是窘迫。

公孙度听说幽州牧公子刘宽领军征伐张举、张纯,路过辽西来访,便携二子公孙康、公孙恭将刘宽一行迎进了大堂。

“晚辈刘宽,见过公孙叔父。”

刘宽进大堂后以晚辈之礼拜见公孙度,公孙度见刘宽对赋闲在家的自己如此尊敬,心中赞赏,扶起刘宽,“贤侄快快请起!”

公孙度与刘虞曾有交往,便以贤侄相称,又向刘宽介绍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公孙兄弟纷纷与刘宽见礼,刘宽见公孙康二十岁左右、公孙范十七八岁的样子,均是英武俊朗之人。

刘宽与二子见礼后坐定,向公孙度抱拳说道:“叔父,今张举、张纯、丘力居造反,家父派兵来剿,小侄才疏学浅,请叔父教我,助我平叛,还幽州及塞外诸族以安宁。”

公孙度知道刘虞乃是皇室,自己东山再起机会难寻。沉思后言道:“若是交战,将旷日持久,损兵糜粮,我见那丘力居乃受张纯、张举所惑,他早已损失惨重、部族不稳,继续造反毫无益处,可对丘力居晓以利害,予以招降,丘力居一降,其势必解。”

刘宽听后大喜,拜道:“谢叔父教我!请叔父屈就行军长史,平叛后家父必为叔父表功,叔父仍不失为一方大员。我见二位公子英武不凡,亦可入我军中,建功立业。”

公孙度听后喜而允之,当日挽留刘宽一行饮宴,第二日凌晨父子三人便随着大军开拔向管子城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