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冒牌盟主 > 第72章 约赌

冒牌盟主 第72章 约赌

作者:赖老汉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3:34:03 来源:258中文

“大河,当日我记得从洛阳前往甘陵国时,我叫你母亲毁掉洛阳的玉米、地瓜、土豆后,还带了大量的种子去清河县,如今我却没有在府内花园看见种植,这些东西呢?”

阎柔、毋丘俭听刘宽所说,自己从来没有听说过,就纷纷看着刘通。

刘通见刘宽急切,嘿嘿地笑,小头又扬起,骄傲地说道:“老爸,我是谁啊,上下五千年哪有我不知道的!我能不知道这些是我刘家的命根子?”

刘宽听后顿时心安,抚着刘通的头,压了压。

“当日搬家,母亲顾着收拾家里值钱的物件,我对她说,那些东西都丢了吧,我们家真正值钱的是玉米、土豆、地瓜,您要是弄丢了,老爸回来都能休了您了!”刘通继续得意地说。

刘宽敲敲刘通,“没大没小,成何体统!”

“二哥,什么东西这么金贵啊?”阎柔也忍不住问道。

“是啊是啊,大师兄?”毋丘俭也好奇。

刘宽笑道:“回家再说吧”。

几人便快马进城来。毋丘俭心里好奇,一路心痒难耐,凑马过来,“乖大河,快告诉二叔,玉米、地瓜、土豆是何物?”

刘通歪着脑袋,看向刘宽,“老爸,要不我们去刘家堡请二叔、三叔吃地瓜、玉米吧。”刘通不喜欢吃土豆。

刘虞上任幽州时候,汉灵帝知道刘虞清廉,同时还在蓟城外赏了几百亩地,刘府管家在那里建起了一个村堡。刘宽也心急想知道玉米、地瓜的情况。就转身由刘通指路,去了刘家堡。

“二叔、三叔,玉米、地瓜可好吃了,他们都是农作物,产量是现在黍米的好几倍呢?待会请你们吃啊!”阎柔、毋丘俭都有经世之才,闻说有作物产量是黍米的好几倍,既惊讶又不敢相信。

刘通接着说道:“当日搬家后,我就让母亲带了好多好多的种子,然后叫母亲毁掉了甘陵国的玉米、土豆、地瓜,我可不想让曹操他们得到!三奶奶来后,她就经常带我去刘家堡,现在刘家堡都种了几百亩了。”

刘宽听后大笑:“大河了不起啊!驾!”笑完打马奔跑起来。

刘宽一行来到刘家堡,此时正是五月,进堡路上,刘宽看见刘家堡周边的田地里,到处种满了土豆、地瓜和玉米,长势喜人。

尤其是土豆,它是喜寒作物,适应性广,很是适合北方种植,刘宽下马抚摸着葱郁的叶子,欢喜不已。刘家堡总管刘安听说刘宽到来,大老远就赶来了,吩咐人去准备晚宴。

“安叔,今晚就简单点,准备一个土豆烧肉、一个玉米排骨汤,其他的都要准备了,另外准备些地瓜、土豆、玉米,我们自己烤着吃。”

众人进堡后,王冰也从带着人从地里回来了。刘通看见王冰就扑进她怀里,“三奶奶,带我去看地瓜,带我去看地瓜!”

王冰虽然听不见刘通说什么,但知道这孩子每次来第一时间就是要吃生地瓜,就抱着他往地窖走去,刘宽、阎柔、毋丘俭好奇也跟着来了。

王冰带着众人来到仓房,只见仓房里堆着摆放整齐的干玉米,王冰打开地窖,刘通自己就挣脱王冰的怀抱,顺着梯子下去了,刘宽伸头去看,只见这个地窖里面堆放着大量的地瓜!

看见刘宽表情,王冰指指其他地窖口,再往外指指说道:“子华,去年没有经验,但也产量很高,今年我对育种和种植时间、用肥有了些经验,今年产量应该更高。”刘宽点点头,他太知道这些东西产量高了。

一会刘通抱了五六个地瓜上来,很是神气地给阎柔、毋丘俭等人每人发了一个。刘安赶紧叫下人去将地瓜洗干净了,刘通用牙齿啃掉地瓜皮后,吃了起来,阎柔、毋丘俭也学着样子吃了起来,几人一下午练武、赶路,早已饥渴难耐,地瓜入口甘甜清脆,都赞不绝口,刘通就更神气了。

之后的晚饭,大家吃得也很是尽兴。刘宽见王冰对种植这些作物非常有兴趣,见她虽然辛苦,却日子充实,也是高兴。刘安告诉刘宽,王冰这一年多,都在刘家堡,经过大量实验,已经对育苗、种植、用肥、储藏等很有心得了。

刘宽自己对这些没有研究,但后世知识还是有些的,就连带比划、书写的给王冰讲了些自己知道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吃法,比如地瓜干、地瓜、土豆馒头、面条、玉米粉、玉米煎饼的做法。刘宽心道,我没有种过,但我会吃啊!王冰听后兴奋异常。

“三师叔,您今后就负责教授和推广这些作物的种植吧,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刘宽最后写到。王冰默默点头,眼含热泪。

当日大家在刘家堡睡下了。第二日,刘宽一大早把刘安叫来,“安叔,你派出尽量多的人,将周边各个村里的三老、种植能手都请到这里来,就说中午请他们吃饭。再安排人蒸、煮、烤、烧,准备大量的地瓜、土豆、玉米食物,我今天要向大家推广。”

中午来了二十多个农人,多是些年纪较大的。蓟候相邀不得不来,但众人都很是惶恐,奋武将军、蓟候突然请大家吃饭,是不是要加税啊?

张家堡的张五一个粗壮汉子,扶着他父亲三老之一的张老翁来的,站在一旁,一脸的不高兴。

刘宽看见大家都不敢出声,就笑道:“来来来,大家请入座,今天请大家来,没有别的事情,就是请大家来吃饭,谈谈农耕之事。”

大汉以农耕为本,众人听后心稍安,有人嘀咕,这年轻的侯爷怎么关心起种地来了?

刘宽见大伙看着桌上新奇的东西,不敢动筷子,就给大伙介绍起来,介绍完后,自己夹起一块红烧的土豆吃起来,并示意大伙尝尝。

大家见状,也就试探地尝了起来,张五吃了一块玉米,紧接着有尝了其他的,起身道:“侯爷,这些玉米、地瓜、土豆很好吃,从哪里得来?”

刘宽笑笑,走到王冰身旁,扶起王冰:“这位是道门仙长王道长,这些神物乃是王道长从昆仑山采来的。经过呕心沥血,多年的培育,已经适合百姓耕种了,这些作物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营养,能作为主食,尤其难得的是产量极高。”

“既是神物,稀罕得紧,怎能高产?”张老翁问道。

刘宽知道现在农民主要种植的是黍米,也就是后世的大黄米,便问道:“请问张翁,现在黍米亩产量多少啊?”

张老翁七十五、六岁了,颤巍巍起身说道:“我幽州地贫,种植得法可亩产9石!”

刘宽不知道一石多少斤,一下子蒙住了。

刘通开口说道:“切,一石30斤,九石才270斤嘛。”

汉朝一斤和后世一斤不同,张老翁听刘通说话有误,当是童子胡言,也不在意。(一石是容积单位,网上说是粟米120汉斤,约为后世15公斤。权且这样吧。)

刘宽听在耳里,知道刘通喜欢读书,对这些了解不会有误,立马接口说道:“各位,保守地说,玉米产量肯定超过黍米,至于土豆、地瓜,我敢保证,亩产30石以上!”

刘宽知道后世地瓜、土豆都是几千斤的亩产量,尤其是土豆,五千、八千斤的产量都有,30石才是后世的900斤,于是保守地说了三十石,毕竟现在的农耕技术太落后了。

众人听后倒吸一口凉气,顿时沸腾起来,叽叽喳喳一片。

一会儿,张五起身,说道:“侯爷,俺不相信,俺种地20多年,未曾见过亩产30石!”

刘宽哈哈大笑起来:“这位兄台,可敢与我约赌?”

“怎么个赌法”张五应道。

刘宽离桌子来到几个桌子外围,对大伙抱拳说道:“今本候与在座的约赌,我今天免费提供种子给诸位,另送大伙每人土豆、玉米、地瓜各10石,作为种植的补偿,大家回去后在我刘家堡人的指导下每人种土豆、地瓜、玉米各一亩,若是玉米亩产超过10石、土豆、地瓜每亩超过30石,就算本候赢了,本候如果赢了,你们每人保证,明年所在的村子全部种上此三种作物!如果产量不到达约定数量,算本候输,每人补偿60石粮食。”

大伙一听,自己种植一季,就是输了,也能得道远远高出种植黍米的粮食,顿时热闹起来,纷纷应允,“我们赌了!”

“我也赌了!”

“赌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