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仙筹 > 第178章 心疼

仙筹 第178章 心疼

作者:凌步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31 20:04:02 来源:258中文

李睿一行出了城便在驿站住下,因此独孤绍与我追得倒并不费力。押送的校尉先接出来,过了好一会,才见李睿战战兢兢地自驿中挪出,看见是我,长舒一口气,似有无数话要说,最后却只唤一句“兕子”,抹去眼角的泪水,低声问:“太后还有什么吩咐?”

他被废之后,倒是迅速成熟了,见我与独孤绍同行,立刻便知这是母亲的意思,我,踟蹰片刻,到底觉得长痛不如短痛,便利落地道:“传陛下口宣:朕以飨亲致孝,欲厚人伦,着庐陵王妃韦氏、子守礼,恩留宫中,宜奉慈亲,用伸孝道。庐陵王仍往藩地,宜加抚慰,当体眷优。”说完不敢看李睿,只拿眼看韦欢,却见她面色不变,低头起身,吩咐七七:“抱大郎下来。”

有乳母将守礼带下来,小家伙已然入睡,两只小手伸出襁褓,肉鼓鼓的,极是可爱。

韦欢的行李几乎便未打开,等我们传了令,直接将东西一搬,带着两名宫人,与李睿道别。李睿此刻方回了神,惨白着脸道:“阿娘…”

我心中生出些许内疚,握着他的手道:“阿兄放心,有阿嫂在京中,你那里消息不至断绝,若有什么事,阿嫂与我,也可为你挡上一挡。”这倒是实话,李睿听了,面上却并不见欢喜,转身将韦欢一看,叹一口气,将她的手也握了一握:“宫中凶险,日后要辛苦你。”

我再想不到李睿能说出这种话,拿眼去看韦欢,韦欢垂了头,将手从李睿手中抽出来,淡淡道:“二郎放心。”

李睿眼中又滴出泪,伸手抱了抱守礼,亲将他交在我手中,又牵着韦欢的手交在我手心里:“兕子,你阿嫂和侄儿,总要托赖你。”

我心上人的丈夫将她和她的儿子托付给了我。不知为何,我竟有些想笑,嘴角动了动,未及说话,独孤绍在旁催了一句:“天晚了,走罢。”方将韦欢和李睿的手放开,翻身上马,与独孤绍及宫中禁卫一道护送着韦欢入了宫。

天的确是已晚了,母亲命我们两在绫绮殿暂住一夜——想不到我们分开几近一年,最后却因为这样一个巧合又住在了一重殿中,我心中未免生出些荒谬的感觉,然而再是荒谬,毕竟我们又在一起了。②⑤⑧鈡雯?

这一晚上等人都入睡以后,我便起身换了衣服,仙仙觉出我起身了,起身要问,被我嘘了一声,便识趣地坐回去,假装什么也没有发生。我悄悄踏出偏殿,绕着内殿回廊去了韦欢所在。

母亲待她倒算宽和,并不严兵把守,宫人们则因她身份,反倒更加懈怠,她那里除了两个正在门口打瞌睡的小内侍外,悄无一人。

今时不同往日,我谨慎地在她门口徘徊片刻,又摸到窗下,正打算探听里面是否有人,却见那窗户的缝隙中露出一张脸来,韦欢要笑不笑地从那缝里看我,手推窗格,低声道:“进来。”

我便熟练地挤进窗,翻进内殿,里面只有七七一个侍儿,也早被韦欢打发到外间,偌大殿中,不过我们二人而已。

我不由自主地便抱住了她,在她耳边叫一声“阿欢”,她亦回抱住了我,轻轻叫一句“太平”,不多说话,只有眼泪默默流下,沾湿了我的肩头。我本有无数的话要和她说,被她这无声之泪一催,却也只是叹息流泪,半晌方抬头,擦了泪,心里怪她莽撞,又有许多疑惑要问,想她乍逢大变,倒不好催逼,便只低声道:“阿娘的意思是从宫中选出一道地方,改造为‘百孙院’,所有皇孙都住在一起,你和守礼亦不例外。我想过了,宫中只有近掖庭宫的地方还适宜,且离前朝和正寝又远,你们多半是住去那里。我明日便在修德、辅兴二坊置第,若你们真搬去那里,只要遣人出掖庭,到我第中送信,我即刻便知,我若有信,也叫人送到那里,你派人去取就是。”

韦欢不答,只两手环住我,不住盯着我看。

我自初尝□□,于今已旷乏了近一年,被她这样搂着,便觉周身荡漾,难以自持,又顾忌着外面,便两手推她:“好好坐着说一会话,说一会,我便回去了,如今是非常之秋,阿娘心里忌惮二郎和守礼,我们都要处处小心。”

韦欢却还不肯松手,被我催了几次,方慢慢松了手,垂眼道:“你替我办了这样的大事,却连一句话都不想多问么?”

我何尝不想问她?然而如今回想,其实一切都早已明明白白,根本没什么可问的。

当初我们倒都想到过这事,我亦曾殷切嘱咐,叫她务必留心,她却一味只说她心中有数,我则是习惯使然,想着她这样聪明有主意,既说了有数,自然就是有办法的,且心里也以为母亲必是属意守礼,多半是学那北朝拓跋氏的旧例,迫李睿做个太上皇罢了,她拿准了守礼这筹码,我则依赖着她,结果我们两谁也没有真正上心,事到临头,慌张凌乱,真是活该报应。

不过话说回来,纵然我们两个一开始便知道母亲要立奉节,也根本无可奈何。母亲之于我们,不啻泰山之于丘陵,韦欢再是聪明绝顶,也不过是初生小犊,怎能和母亲这持国秉政数十载、又占着礼法大义的太后相比?以韦欢如今的身份,私下里投靠母亲,只怕母亲还嫌她不够分量,让她活着随从李睿、带着宫人内侍和行李之国,说不定已是天大恩典,不信看看从前的太子妃裴氏,便知如今的韦氏,已是何等幸运了。

其实这一两日间发生的事,说起来惊心动魄,载于史册,亦足以为后世反复提及,可是对我们这些身处其中的人来说,也不过是一眨眼间的事:邱神勣鞠问李晟时,母亲便已暗暗派人将李晟诸子带回京中,等李晟死讯一传开,就召了裴炎,聚百官和皇帝于太极殿。李睿被叫去时还以为是为的李晟之死,坐在殿上,红着眼圈,开口便是“二郎可谥节悯”,结果母亲叫人将他拽下座去,把写好的废帝诏书一宣,再将奉节抱到御座上一坐,百官朝拜,这事就结束了——听说李睿直到被叉出殿外,还在问“我何罪”,殊不知他在这时做了皇帝,便是最大的罪过。可笑的是当日母亲已拟定了李晟的谥号“昭肃”,追封他为雍王、赠开府仪同三司的诏书就在废帝诏书之后以新帝的名义下发,就在李睿被赶出去不久、太极殿中。

自事后来看,这些事真是清楚直白得如同白纸上斗笔写的黑字,可是事先却绝少有人能料到,连早知道历史的我也一样。

母亲能做到日后那个地步,的确是有许多不同寻常的手段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唯有默默忍耐,等到这一段历史过去,下一段历史来临。只不过属于我们的那段历史也并不长久,很快我们便会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变成史书上简单勾勒的几个名字。因我们是女人,多半连名字都不会有,我是“高宗第二女封长乐公主”,她是“某宗韦皇后”,或是“庶人韦氏”,身份高低,全看命运他老人家的心情。

我什么话都不想问,我只想静静地看一看她,抱一抱她,守着这难得的、独属于我们的片刻时光,品啜这独属于我李太平,而不是高宗第二女、武则天爱女的感情——然后回到我自己的地方去,乖乖地做我的长乐公主。

我不自觉地叹了口气,韦欢自己蹙着愁眉,却伸手来抚我的眉头:“小小年纪,皱个眉做什么?早早地皱成了老妪脸容,当心驸马嫌弃你。”

我按住她的手,眉头皱得越紧:“你明知我喜欢你,何必又来说这样的话。”无论是“小小年纪”,还是“驸马”的话,在这种时候提起,都令我很不舒服。

可她偏偏要提:“正因你喜欢我,我亦喜欢你,所以不忍见你这样自作自贱,驸马他丰神俊秀,是出名的美男子…”

她很不对劲。

我抬眼打量她,只见她笑得极虚假,遇见我的目光,忙把脸转过去,故作轻松地道:“先帝和太后千挑万选才为你选出这一位驸马,你要好好珍惜。”

我盯着她叫:“阿欢。”想要去看她的脸色,被她不自然地躲开,伸手去抓她的手,又被她缩开,蹲身下去,自下而上地看她,才见她嘴唇苍白,眼圈发红,被我看见,忙忙昂头,抿嘴不语。

“阿欢。”我这样叫她,觉得叫一句,心就隐隐地痛,捉住她的手,想安慰她,却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能靠近她,搂住她的肩,轻轻安慰道:“没事了,不要…害怕。”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她比我聪明,比我干练,像是什么事都难不倒她一般,却忘了她也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小女孩,在前世不过高中生的年纪,若到了我的大学,多半还会被我的同校们当做“小屁孩”,可是在这里,她已经是一个孩子名义上的娘,曾短暂地做过一国的国母,现如今,又成了朝不保夕的庐陵王妃。这位聪明伶俐、城府深沉、步步为营、试图与当朝太后周旋却失败得彻底的前皇后韦氏,到现在,还不过是个半大孩子。

历史不在乎她,我在乎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