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仙筹 > 甲午之殇(一)

仙筹 甲午之殇(一)

作者:凌步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02 01:29:22 来源:258中文

id"n1327057"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清遗宝之百年风云 ”查找最新章节

一**四年,对大清政府来说,这是一个黑暗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的甲午战争,将大清政府带进了泥潭当中。

说起这场战役,主要是因为日本明治天皇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制订了侵占中国称霸世界的“八纮一宇”邪恶计划。而干涉朝鲜内政以及经济侵略,则是这个计划关键的一部分。到了一**四年,日本开始将计划付诸实践。明治天皇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强迫朝鲜输出大米与日本,如果朝鲜不应,他便大兴刀兵。软弱的李朝政府,立刻向日本低头,并对本国农民大肆收刮,逼得朝鲜农民揭竿而起。为了维护统治,朝鲜政府便向上国大清政府请求出兵援助。

看到中国出兵,明治天皇欢欣鼓舞,对他的大臣言道“只要中国出兵入朝,我大日本便可以展开下一步计划了”

“只是陛下实施计划需要一个完美的理由。如果没有理由,也要有个足够强大的后盾。”有大臣这般说道。

“你说的是对的,我考虑了几个国家,其中英国最为合适。这样,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你们二人联合向大英帝国阐明朕的计划。如果他们不感兴趣,就给以足够的诱惑。记住,利益共沾风险独担”

“哦,陛下所谓的独担,您的意思是,我大日本自己承担一切风险,而英国坐收好处”伊藤博文立刻问道。

“没那么简单,我之后会想办法,让英国也出人出物”明治天皇说道,“只要他们上了船,下船的事情就是我们说得算。”

哦大臣们纷纷点头,为明治天皇的大胆和自信所赞叹。整个大殿顿时充满了一种贪婪,一种蛇吞象的贪婪

而大清政府此刻也正在朝议出兵之事,最后保皇派和太后派统一认识,决定出兵朝鲜。却不想从此,中国从此走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

历史记载,甲午战争从从一**四年七月二十五日开始,到翌年一月四月一十七日签订马关条约结束,一共经历了九个多月时间。这期间大清军队一败再败。一**四年十一月份,日本军队于攻进了旅顺口,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事件。

当旅顺口失守,日本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的消息传到了紫禁城,慈禧已经吓得面无血色,她近乎堆歪在座椅里,好半天才问李鸿章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儿,这日本人是疯了吗,怎么就不打个招呼就往死里打呢”

试想两国争端打得就是出其不意,怎么可能先告诉你一声“嘿,你得注意了,我要打你了”这不是精神有问题吗自己软弱还怨别人不给自己准备时间,慈禧真是荒唐至极。

朝堂上大臣们一个个胆战心惊,唯恐慈禧借题发挥要了谁的脑袋。当然了,事情既然出了,就必须找出一个人来负责。当然,能够担负这个责任的,必须是实力足够大的人。两派领头的权臣都知道枪打出头鸟,雨浇出头橼,所以都站在那儿,看下边的人在那儿跳脚“骂仗”。此时此刻,太后派和保皇派是憋足了劲儿,要置对方于死地。当初统一认识,而今却彼此指责,一时间朝堂上争吵不断。足可见,这两派大臣也如孩童一般,上演彼此拆台的把戏。

“李大人,难道就不想说两句吗”突然保皇派中有人提高声音问道。

“凭什么这个时候让李大人出来你们什么居心”太后派立刻有人大声回击。

“凭什么就凭他是当朝首辅,就凭他权倾朝野,就凭他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有人大声说道。

“哦,李大人的确有失误之处,不过当初出兵朝鲜,那可是咱们统一认可的。此时,让他一人承担这样的大罪,我想各位是不是有些过了”有人这般说道。

“这话不对,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福大人站出来,环视一周后说道,“李中堂,平壤战役大清丢尽了颜面,我觉得你该为这件事负责首先,你的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作战方针,就是第一个失误守其实就是退,最终只能失去战机。而且叶英超软弱无能,这厮数次阻扰左宝贵攻击日军,贻误了战机,并且在之后的战役当中竟然打白旗投降,最终使得平壤陷落。之后,才会使得我北洋水师战心崩溃,竟然败给了弹丸之国的日本。”说到这里,福大人面色通红双眼冒火,跪倒在地向光绪和慈禧报请道“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五艘战舰均沉没,这是天大的损失,而且,李鸿章竟然命令舰队龟缩于威海港内,导致黄海控制权落在日本手里,这是天大的渎职。还请万岁、老佛爷重处李鸿章渎职之罪”

慈禧听了福大人的话,顿时老脸一沉,不过并没有说话,好像在那儿沉吟。这一反常态的做法,让光绪此也很纠结。因为李鸿章对他也有过帮助,要是慈禧将他处理了,虽然平息了众怒,然则失去了一位治国能臣。光绪暗里地希望慈禧放过李鸿章。

慈禧听了咳嗽一声,对李鸿章说道“渐甫,对于福大人的话,你怎么说”渐甫二字,就证明慈禧并没有真的想处罚李鸿章。福大人听了这二字从慈禧口中出来,就知道自己这一记重拳算是白打了。

“我承认自己的指挥有问题,但事出有因,我也是为了保留实力。须知北洋水师,那可是我半辈子的心血,就好比我的子女一般。看到他被人打残,我,我”李鸿章说到这里有些激动,花白胡子微微抖动,眼里的泪花泛出,他拂袖拭泪继续说道,“老佛爷,微臣知道国库空虚,支撑起这么大的北洋水师,朝廷真的倍感吃力。为了节省开支,三年前水师便停止了购买炮弹以及鱼雷,这是这次战役失利的主要原因”李鸿章心中有气,因为从三年前为了给慈禧准备寿诞,从上到下开始勒紧裤腰带,停买炮弹就是那个时候开始的。但是,他不能直说,只能暗有所指,大臣们都不糊涂,不管是“保皇派”还是“太后派”,都对李鸿章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

慈禧听了老脸发黑。荣禄和李鸿章都是“太后派”中坚人物,他和李鸿章私交不错,见李鸿章心有不悦,于是立刻站出来打圆场。他叹口气说道“我们知道,李中堂这些年来开展洋务运动,的确强壮了我大清国力和兵马。只不过,如今我大清官场混乱,上内部争斗不止。上官不和,下边的训练也受到影响,兵士们都是敷衍了事,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战败原因。俗话说一个人全身是铁捻几根钉李大人一个人,想改变当前吏治,真的是小草之于大石。所以,微臣在此奏请,希望陛下和太后励精图治,先从吏治开始整顿,如此才能政治清明,才能柔远人、来百工,强我大清,扬我华夏之龙威”

荣禄的话得到了“太后派”大臣的一致支持,甚至于“保皇派”的人也有点头的。李鸿章听了荣禄的话,大有被理解的感动,他跪倒在地说道“臣启万岁、老佛爷,老臣不敢说自己无罪,但的确如瓜尔佳大人所说,现如今的吏治的确需要下重手来整顿了,不然所有决策都贯彻不下去,上边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到了下边往往走了样子,受苦的还是老百姓圣上,太后,君如船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慈禧听李鸿章唠唠叨叨不由得直皱眉,为什么因为现在她关注的是议和,而非什么百姓啊官场吏治等等。头一个月也就是十月份,慈禧已经让恭亲王奕欣向日本求和,结果被日本拒绝,真是打了大清政府的脸。如果想继续求和,这个使者看样子只有李鸿章适合,只是看李鸿章现在这个忧国忧民的样子,会不会同意去议和

“爱卿平身,你说的那些都得度过眼前难关才能施行。现在重要的是,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慈禧说到这里,转过头来对光绪说道“皇帝,也是这个意思。”

光绪只好点头,叹口气道“当初,两个交战,我认为日本人立脚未稳,最宜速战速决,只可惜如今,战争到了这样的局面,是我始料不及的,也是诸位爱卿始料不及的。战争打得是钱财,一颗炮弹就是三十两银子,那都是实实在在的血汗,如果再这样打下去,于我大清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十月份,老佛爷让恭亲王找日本谈和,可惜日本拒绝了。而今,日本人摩拳擦掌,看他们的架势明显要夺取威海卫,继而攻取我华夏,作为炎黄子孙,我载湉心痛万分”

慈禧听到这里已经不耐烦了,立刻抢过话头“诸位爱卿各抒己见,接下来是战还是和” 大清遗宝之百年风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