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秦时明月之大人才系统 > 第299章 叶知秋

秦时明月之大人才系统 第299章 叶知秋

作者:二手舍友转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9 00:37:44 来源:258中文

李易无论从记忆中,还是从俘虏交代中,都判定了蒙古人近日南下,赵彦呐的官塘无非是军情紧急,令他率军急赴兴元,无必要挡住蒙古人的进攻。

如此粗劣的阴谋,他根本不屑一顾,当炮灰,在平地上直接对抗阔端数十万大军,笑话,除非他傻了才会上当。风淡云轻地一笑,目光再次落在地图上,外人却不知如何在算计,反正脸色相当严肃。

八月三日,酝酿已久的大战终于爆发,蒙古人号称精兵五十万,发动大规模的入蜀战争。

蒙古大皇子阔端率蒙古人主力南下,进入大散关,末哥率军攻宕昌,入阶州,形成两路夹击,对蜀川展开全面攻势。

阔端兵多将广,大散关多次遭突于半弃守状态,宋军兵少将寡,几乎一触即溃,让蒙古人得了便宜。

过了关口,阔端并未直驱仙人关,而是先拿软柿子捏,入蜀道路并不只一条,末哥进攻阶州,便是取阴平小道进兵,他刻意避开曹友闻这颗硬钉子,直接南下奔兴元府。

平原地域作战,蒙古人的优势极为明显。

六日,前锋大军三万抵兴元府重镇武休关,兴元府都统制李显忠率军抵抗,却哪里是蒙古人对手。

一战即溃,宋军殇师近万,兴元府门户大开,褒城、南郑相继陷落,宋军兵败如山倒,赵彦呐亦是惶惶不可终日。

阔端在定军山被集结兵马,准备进攻大安,取阳平入蜀。从兴元府到大安军,除鸡冠隘、龙门、阳平数处关隘,几乎都是平地,蒙古人马队优势,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就在蒙古人入蜀第五天,李易接到末哥进兵阶州的军情,意识到第二次大规模入蜀战争,正式拉开帷幕,端平三年即将到来。

终于开始了!历史的节点终于来临,如何把握?他想了很多,当召集众将宣布消息并发布军令,拱辰军处于战备状态,却传来营寨外巡哨骑兵捕获一人,声称投奔于他。

李易颇为惊讶,竟有人主动投奔他,难道他真有那么大的名声?似乎不太可能。

他屏退众人后,决定以礼相待,亲自在辕门迎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一位穿白衣的中年文士,身高七尺,脸色白净,三缕美髯,目光炯炯,端地一位美男儿,身后一名童子,牵着一头携着箱子的賽驴,颇有几分赴京赶考味道。

第一眼,李易便感觉此人风姿不凡,或许会有故事发生,当下满脸笑容,抱拳道:“在下迎接来迟,还望先生见谅。”

“迎接,鄙人何德何能,敢让都监屈身出迎,太过牵强了!”中年文士淡淡一笑,摇了摇手中泥金扇。

李易一怔,他够给面子了,不想对方竟不给面子,却不知下面怎样说话。

一旁叶开脸色不太好看,暗骂中年文士无礼,李易作为拱辰军主帅,在辕门迎接已是天大面子,对方一点不知情也就罢了,还出言讽刺。

正要恼怒间,却见李易不以为意地笑了,淡淡地道:“先生到来,必有能教我之处,当得在下辕门迎接。”

话说的颇为到位,即摆正他的位置,又透露求贤若渴的心态,更在试探中年文士底气。

中年文士一笑,道:“都监多心了,在下一落魄之人,自入成州惶惶如丧家之犬,听山民说都监驻军在此。想想,兵荒马乱,无处可去,在下也识得几个字,才跑着这里求都监施舍碗饭吃。”

叶开撇了撇嘴,目光透出几分不屑。

李易却听出几分玄机,兵荒马乱的,你干嘛不往南去,非得往北来,若非毫无目的,除非是在傻子。惶惶如丧家之犬,又隐喻诚意,有几分调侃意味,却又非寻常人能说出来的,当下笑道:“先生既有心,在下岂能无礼,请。”

中年文士似乎对李易态度满意,点了点头,道:“都监请。”

二人来到帐中,宾主就座后,李易对一脸不虞的叶开,道:“老十二,上茶。。。。。”神色稍加顿挫,又高声道:“上好茶。”

“上茶,上好茶,都监待客颇为有趣。”中年文士微笑不已。

李易眉头高挑,玩味地道:“待先生,自是要用好茶。”

“鄙人,不过一落魄之人,岂敢担都监盛情。”

“先生过谦了。”李易心下急速思索,揣摩中年文士用意,大老远的只身投奔,却不知要价如何,有无他索要真正才华。

“看先生乃饱学之士,却不知为何不南下,直驱成都府,或是取道夔门东去,反而北上纷乱之地?”

中年文士瞥了眼李易,淡淡地道:“都监,鄙人不过是红尘一过客,不喜那繁文缛节。”

“先生高洁。”李易神色微涩,有些无味一笑。

“哎,混口饭吃罢了,如都监军中有一闲差,倒合在下胃口。”中年文士脸色斐然,口吻调侃。

李易当真一阵无语,此人绝对是饱学之士,却在言谈中,有几分无赖口气,处处让他没辙。

不觉洒笑道:“先生玩笑了,在下看先生谈吐,即便在制司,亦能为奉为上宾。”

中年文士眉头一动,玩味地道:“虏人大举南下,制司不久将土崩瓦解,上宾不过是陪死之人。”

李易大为惊讶,若说前面他还无法肯定,中年文士才学能否治世,此言一出他有八层把握,断定中年文士绝非浮夸之人。

不禁站起身来,作揖道:“如今蜀川战火再起,蒙古人势必全力向前,拱辰军左右无友军支援,孤军难支,还望先生教我。”

中年文士起身还礼,笑道:“都监客气,鄙人不过是一俗吏,想在军中谋一刀笔差事,哪里敢教都监。”

李易认定中年文士绝非小才,虽不知为何要投奔于他,却也有自信留下人才,当下笑道:“先生既然愿意屈才,我军中尚缺机宜文字,不知先生可能委屈一二。”

机宜文字负责处理军中重要官塘,地位虽不高,却相当地有实权,往往是主帅心腹,方可充任,足见李易的招揽之意。

却不料,中年文士淡然笑道:“多谢都监。”

连谦让一声也不曾有,李易又一阵无语,还是吞了口气,谨慎地问道:“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鄙人单姓叶,双名知秋,表字子臣。”中年文士嘴角上弯,神情多了几分庄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