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秦时明月之大人才系统 > 第631章 后辈

秦时明月之大人才系统 第631章 后辈

作者:二手舍友转租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9 00:37:44 来源:258中文

李易蹲在地上,用一根小铁棒在地上画了一张简易的蒸汽机图,道:“蒸汽装置,利用水蒸气把热力利用杠杆和齿轮、气缸转化成机械力。先要有一个锅炉室,把水加热,当水受热气化后变成水蒸汽,同时体积膨胀,靠巨大的气压来推动活塞,产生机械力推动铁锤敲打。难点在于解决活塞部位的密封性和摩擦力,避免蒸汽被白白浪费,减少推力。。。。。”

李易足足说了一刻钟,老铁匠亦是蹲在地上,眯着眼在听,几名学徒也蹲在一旁认真地听。

“密封,很容易,用石蜡和青砖不就得了。”一个学徒在李易说完,冷不防来了句。

李易怔了怔神,抬头惊讶地看着小学徒,心里却泛起一阵狂涛,惊讶地道:“石蜡,竟然是石蜡?我怎么那么笨啊!”

老铁匠一脸凝重,捻须道:“石蜡密封不错,老汉怎么没想到呢!”

小学徒憨厚地笑了,指着地上图画,道:“俺觉得这位官人画的是个大仓室,密封起来还不简单,用精致青砖垒砌,把石蜡融了浇筑上去打磨平整,再用猪油涂上不就得了。”

李易一阵无语,关于封闭不让热能损失问题,他百思不得其解,却被眼前貌不惊人的小学徒,几句话给搞定了,这世道真让他有点迷茫,果真是高手在民间啊!难怪先秦时代高深技术层出不穷,数千年后连精密技术也无法模仿。

老铁匠沉吟半响,对李易道:“官人,这办法行。”

“虽说看上简单,但要做起来很难。我看官人是要用热气带动铁锤,对生铁进行锤炼是可行的,至少能得到简易的锻钢,对器物的打造也省了很多人力”

李易一阵激动,小学徒不仅在理论上解决密封问题,还从实践上去考虑成品问题。如果能够变成实际,必将开创蒸汽时代,他心潮澎湃,人才啊!这种人才竟然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实在太可惜了。

突然,他想到了标准化生产,秦代就已经有了标准化的雏形,供应数十万秦军南征北战,到了这个时代竟然失传,军器监生产的弓弩大多不能合格,当真让人羞愧难当。

他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而是回到火井县县城住所,与正在此处审阅知县政绩的李慕白会面。

李慕白听了李易的想法,不免产生极大兴趣,欣喜地道:“如能改良冶铁技术,不仅对甲仗农具是一个促进,对百工的发展也有极大推力。”

李易含笑点头,李慕白到底是行政之才,看一点而观全面。不错,冶铁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整个产业的跨越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相关行业的整体推进。

稍加思量后,又道:“如能实施,蜀川各路必将是个大的发展时期,现有的官制难以为续,只是朝廷那里。。。。。。”

李易的欲言又止,李慕白何尝不明白,他当初虽下了决断,但就内心情感而言,对大宋朝廷终究难以割舍,并非一两次表态就完全消除的,或许是个试探,却是存在的现实。

说到底,蜀川名义上还是朝廷的大路,李易也挂着朝廷的官衔,各军州官员也是朝廷的人。

李易的官制难以为续,很明显要在经济财货推动下,开始在官制上动刀子,慢慢开始脱离朝廷掌控。

李易见李慕白沉思,也不介意,反倒是笑咪咪地道:“类省试选拔人才,再赴行在殿试,不过通过类省试选人可安排官职,先历练一二再说。”

李慕白听着李易的述说,总算是稍稍放心,看来李易做的比较隐晦,并未让朝廷过于难看,还蒙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至少有理由安抚众口悠悠。

其中,还有一样好处,明显能得到读书人的欢迎,那就是大宋非科举不得显官,贡生并非终身,而是三年一次解试,方能取得发解礼部试的资格,连续几次不中者,才能被朝廷恩赐同进士出身,身份是相当低卑贱,为世人所不屑。

李易的意图很明显,参加类省试,除了有资格去行在殿试者,其余前百名者,有资格再参加宣抚司或制置使司考试,合格者可直接授予官职。

这就给那些读书人以希望,干嘛十年寒窗,干嘛皓首青灯,不就是为了功名嘛!能够得到唱名固然是好,但若能得到官职,也总比一生白身强得多,至少很大一部分士人,为了能出人头地,宁可铤而走险。

李易呵呵地笑了,又道:“我只是偶发奇想,既然先推动技术和工商,何不官制一同推进,做到平衡一致发展。”

“这又怎么说?”李慕白试探着问道。

李易淡然一笑,信心十足地道:“每项条例出台,先在一个州试行,效果不错的话,再向其他军州逐步推行。”

正说着话,李鸣和张荣到了门口,齐齐作揖道:“叔父,李学士。”

李易看李鸣来了,温和地笑道:“我家的大哥来了,快进来。”待李鸣和张荣小心翼翼地进来后,才问道:“这几日,看的怎样?”

李鸣作为李易血脉小辈,当先恭敬地道:“略有所得。”

李易眉头一挑,看了眼李慕白笑道:“说来听听。”

“蜀川富足,却是一隅之地,各军州制度很乱,若不进行改良,恐难以为续,更谈不上抗击虏人入侵,光复三京关陇。侄儿所见所闻,无不有要改之处。”李鸣恭恭敬敬地道:“叔父治蜀,当从民生开始。”

李易闻言心下暗喜,孺子可教,连李慕白也投向赞赏地目光,他之所以带着李鸣前来,就在于培养侄子的见识。

张荣却撇撇嘴,似乎对李鸣的说法不以为然,却被李易看到眼里,感兴趣地问道:“容哥似乎另有高论?”

张荣和李鸣交情最深,他也住在李易的府邸,似乎成了李鸣的伴读,这次出来自然也跟随,听到李易问他说话,当下也不怯场,朗声道:“邦国之道在于器利,如今蜀川富庶,可稳妥维持便是,当务之急应举兵北伐,拿下关陇。”

李易忍不住一阵大笑,道:“这小子不在军中历练,倒是被那群人给带坏了,还是庆哥实在。”看小说后续最新章节,请关注微信号:rdww44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