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崩坏外的神明 > 第2464章 手中有货

崩坏外的神明 第2464章 手中有货

作者:徐人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0-29 13:52:49 来源:258中文

大展鸿图 第2464章 手中有货

徐老板这保存玉石的锦盒也是金丝镶嵌,看起来十分华贵,单凭这盒子就知道这东西价值不菲。李成华抱着先回了一趟家,给老婆说了要花钱跑关系的事,老婆毕竟心里有愧,三十万尽管不算什么小数目,老婆倒也没什么话说。

秦书凯来电话说,让他到开发区牛大茂的办公室见面,李成华立即赶了过去。

他赶到的时候,秦书凯已经在牛大茂办公室等候,见了李成华进来,秦书凯起身问道。

“我看看,什么好东西?”

李成华把锦盒递给秦书凯,他接过看了一眼,有些疑惑的口气说:“这个好像有点现代吧?”

“呵呵,锦盒是玉器店定做的,里面的东西才是。”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古人会买珠还椟了,这样华贵的锦盒,里面的东西一定不得了。”

秦书凯打开锦盒,把玉佩拿出来,仔仔细细看了,点头道:“古玉倒是有点像,不过…….看不出来。”

“你我都是外行,看什么不是一样?最好找我的老岳父看一看。”坐在一旁的牛大茂建议说。

李成华对常文怡的大名,早已有所耳闻,心想,常文怡是搞瓷器收藏的,对玉石到底了解怎么样难说,只要认定这东西是真货,值钱就行了,于是也怂恿找常文怡看一看保险。

秦书凯点点头,“行,我们马上去。”

赶到常文怡的家,牛大茂领着两人直接进了书房。

秦书凯把锦盒放在书桌上,恭恭敬敬说道:“常叔,我们又来打扰你了,请你看看这东西是什么年代、有些什么文化背景?”

常文怡不认识李成华,笑道:“这位是?怠慢了。”

“常老师你别客气,我今天来是当学生的,我是红河县的李成华,公安局的,和秦县长一起。”

常文怡的女儿,就是牛大茂的媳妇给每人泡了一杯茶,常文怡已经把玉佩拿在手中反复观看,又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审视了一遍,把东西放进盒子里,慢悠悠说道:“这东西是从什么渠道得来的?”

李成华添油加醋说了一遍。

常文怡嘿嘿一笑:“今天是考教我老头来了?”他不放心,把玉佩重新拿在手里辨识了大约五分钟。

秦书凯疑惑道:“难道不是真的?”

“玉佩来自瑶山不会有错,是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玉器的代表,三孔新月形饰,是古玉中的珍品。”他指了指上面的一些锈蚀,“这块是近几年才出土的。”他边说边摇头。

常文怡道:“但这块玉确是珍品,质地细腻、色泽湿润、莹和光洁、冬不冰手、夏无激感,要是在古代,不是帝王之物,就一定是皇室贵族佩戴的东西。”他沉吟了一会,“如果真的出自瑶山,那一定是当时最高统治者的随身饰物。”

李成华忍不住问道:“老先生既然认定它是古玉,收藏价值怎么样?”

“玉石我不是很在行,但以最近行业内拍卖的价格估计,这块玉的价格在50万左右。”

50万?徐老板30万就卖给了,这么大方?李成华有些迷惑,他说交一个朋友,有见面就让20万交朋友的吗?是不是有求于我?

正想着,耳边牛大茂惊呼了一声:“这么值钱?”

常文怡看了他一眼,“这是目前的价格,如果放在身边再盘几年,估计还会大幅度升值。”

“盘几年?什么意思?”

“这是业内行话,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把玩。中国人对玉的特殊喜好自古都有,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也曾有人形象的比喻,玉是大地的舍利。在古代,‘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彼德焉’。就是说,君子不死玉就不离身,君子和玉相互感应,一样的品德。古人是拿玉比喻一个人的品德的,温文尔雅,谦谦如玉。玉的温润色泽象征仁慈,坚硬质地象征智慧,不伤人的棱角表示公平正义。所以,古代的帝王、贵族、有权势的大臣,都以玉作为佩戴的饰物。

他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几人,继续解释,“中国人对玉的特殊喜好自古都有,古人还有一个说法,玉是通灵之物,带有一种神秘的信息,是与宇宙、与天、天上的神仙有神秘的联系,他们把玩玉,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盘玉,是为了达到玉、人合一,把自身的一些信息,如个性、品德等与手中的玉在长期的摩挲中相互交通,以实现与天、神沟通的目的,所以,很多帝王、贵族死后都用随身的玉作为陪葬品。

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盘玉,通常指那些才出土的古玉,南方出自水坑的,地气特别潮湿、地层多积水,出土的古玉就多水锈;北方出自干坑的,多数古玉的土蚀亦多。如果出自火坑的,古玉的玉身便干燥。由于土吃水蚀,加上千湿不同的经年累月煎熬,古玉即使有最美丽丰繁的色沁,亦会隐而不彰,藏而不露。只有通过人的不断摩挲、浸润,才能使古玉得以还原。若要上佳色沁的古玉显出宝石之色,必须讲究盘功。”

他指着盒子里的玉佩说,“像这块上好的玉佩,由于出土没有经过盘玉,现在还是色泽暗淡,价值就大打折扣了,有些可惜。”

秦书凯想起自己的保险柜里还有当时在开发区盗墓出土的玉,心中一动,问道:“如何盘玉,一定是有讲究的,老先生可不可以说出来让我们也学点知识?”

常文怡老师是个健谈的人,尤其是问到他的专长时,话匣子一打开便滔滔不绝,听秦书凯一问,点头回答道:“正要告诉你,这块玉希望你们好生爱惜,早日见到它的本来面目。我国古代民间玩玉,主要分为三种盘玉的方法:一为急盘,二为缓盘,三为意盘。先说急盘。急盘就是必须佩带在身边,用人气养。

因人体有热、有汗气,佩带几个月之后,古玉的质地会渐渐变硬,那时,我们可以用干净的旧布擦它,擦至稍有起色,再用新布来擦。不过,切勿用有色的布,应该用白布和粗布比较适当。我们愈擦,古玉便愈热,所以不可间断,愈擦得多,灰土的浊气和燥性愈易自然褪去,受色的地方自然能够凝结,色光愈内蕴就愈靓。虽然说是急盘,但同样要日久才能见功。

除了急盘之外,我国古玉的第二种盘功是缓盘。所谓缓盘,就是时常把佩玉系在腰间,借人气来养。缓盘必须有耐性,不能急躁,这是古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通常缓盘要两到三年后古玉的色沁才能微显,若佩戴十多年,便可使古玉复原。

不过,据玩玉专家告诉的经验,秦汉时期的古玉,佩系于腰间十多年,可以复原。夏商周三代的古玉就不能了,必须佩系更久,以五倍,六倍的时间才行,亦即六十多年,始易复原。有些战国时代出土的也要缓盘二十年。故古人说,上佳宝玉可通灵,宜终生佩带。

不论急盘和缓盘,总之一条,古玉入土年份愈久,愈难盘出原色原质,原因就是受地气愈久愈多,便愈深入玉骨,精光要慢慢才露出。过于急功近利的人,不宜学玩古玉。盘玉可训练修养与耐力,因为盘玉这门功夫,欲速则不达。

还有一种,就是第三种,为意盘法,这是许多爱好玉石之人的喜爱方法,因为最多直接接触,以示珍惜与爱意。古代文人雅士,亦爱此法,此法可与缓盘法互相配合。意盘法就是用手把玩,珍之重之。古人所谓‘时时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气质,善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纯正而无私欲之蒙蔽,至诚所感,金石为开,而玉自能复原’。这种方法犹如写画的意笔,人多不解,必须有佛祖面壁的毅力和工夫,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就少了。”

李成华叹息着摇头:“这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功夫,常人的确难以做到。”

常文怡老师微微一笑,“玉石价值在于它这种无形的人文价值,史料价值,一块古玉可以佐证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文化发展和科技水平,有些古人终身玩玉到了痴缠的地步,就是我们常说的变态、偏执了。有一种玉最为珍贵,就是玉表沁出血色,这是人的经血与玉融和到了一起,达到了人玉合一的地步,传说中的杨玉环那块佩玉就是如此,”他笑笑,“但也是只听说而已,谁都没见过杨玉环那块玉佩。黄金有价玉无价,真正是指的这种古玉……”

秦书凯心里震撼不已,按常文怡老师的说法,自己藏起来的玉佩岂不是价值连城?

他心里琢磨着,自己回去后得好好看看,若是稀世珍宝就在身边,却还要满世界的找宝贝,岂不是笑话。

一抬头,发现李成华的眼睛余光刚刚从自己脸上扫过,那眼里显然是有内容的,莫不是李成华听了常文怡的话,心里有些舍不得把这块玉送出去了?

秦书凯无暇猜测李成华的心思,从常文怡的家里出来后,两人匆匆跟牛大茂告别,一道上了车。

车门关紧后,秦书凯话里有话的说,李局长要是感觉用这玉送人有些不值得,现在改主意还来得及,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手里有货,不怕办不成事情。

【作者题外话】:今日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