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恐怖复苏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

恐怖复苏 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

作者:佛前献花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1-06 13:57:41 来源:258中文

九月十一日,南下的大司马刘虞一行人来到了黄河之畔,站在黄河岸边看着远处的小平津关,刘虞怅然一叹:“离京不过年余,竟与先帝天人永隔,思之令人神伤。”

纵然对灵帝的行为有再多不满,刘虞心里还是很感激灵帝的知遇之恩,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个地步,也未曾对宦官有所阿谀,全凭灵帝对宗室臣子的偏护。

否则若说功劳政绩,大汉朝从来不缺这种官员。凉州三明之一的故太尉段颎,平西羌,灭东羌,前后与羌人一百八十余战,如此赫赫战功,还是不得不阿附宦官,甘为走狗。

中常侍王甫被定罪后,段颎也因此被牵连,于狱中饮鸩自杀。

而宗室大臣大多能独善其身,确实离不开灵帝的刻意偏袒。

“大司马定北疆、抚万民,不负先帝所托。先帝泉下有知,必会为之欣慰。”

说话的是侍中荀爽,苍苍白发的荀爽看起来比刘虞还要老上几分。其作为前来迎接刘虞的先导,可以说是各方势力达成的一个妥协。

荀爽本人是天下知名的名士,名望播于四海,又是比两千石的侍中,身份上无可挑剔;

侍中是皇帝近臣,荀爽又是知名的守礼老顽固,没人怀疑他对皇室的忠诚,是以天子也满意;

他是何进以辅政资格征拜入朝的,与何进又有割不断的渊源;

其作为清贵士人中最有名望的一批人之一,颍川荀氏又是天下有名的大族,袁氏也要与其几分薄面。

一项任命,便将如今朝堂的复杂程度体现的淋漓尽致,君不近臣,臣权盖君,正是祸乱之兆。

刘虞摇头叹息道:“慈明公谬赞了,北疆事尚未定,如今却匆匆入京,也不知将来会是如何。”

“刘景升也是天下知名的人物,才能卓著,想来必能萧规曹随,将大司马的善政继续下去。”

刘虞失笑道:“虞何敢比拟萧相?”

“中兴之相,未必差了开国之相。”

刘虞闻言一怔,继而幽幽道:“若大汉真能中兴,虞九死而不悔。”

“中兴之道,无非是诛奸佞,亲贤臣,任用清廉能吏,自政务着手。”荀爽意有所指的笑道。

“虞还要再看看,这朝堂上谁是奸佞,谁是贤臣。”刘虞眼睛一闪,继而大笑道。

“朝堂上的奸佞贤臣很难分清,但这京城周围,早有一人将狼子野心显露无疑,大司马可知是何人?”

刘虞愣了下,旋即将目光投向东边孟津关方向,意味莫名的说道:“满朝诸公,奈何不了一个暴戾武夫?”

“有庸人作保,终究难以动手。”

刘虞袖袍一甩,大步向船上走去:“庸人作保?既是庸人,作保也是谬言,当一并处置。”

荀爽轻笑了一声,慢悠悠的跟了上去。

……

黄河,华夏之根,几千年来的王朝大多建都于黄河之畔。

这滔滔黄河与雒水、伊水将雒阳城环抱在中央,成为雒阳城的天然屏障。雒阳八关中的孟津关与小平津关便是依黄河而建。

由于在这一区间内,黄河骤然加宽,水势减缓,便于船渡,故而自古便是黄河的优良渡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此,让董卓把着孟津关,对于朝堂上的许多人来说,简直如鲠在喉,寝不安席。

然而不知何太后与天子是不是吃错了药,竟然一力支持何苗,对董卓不闻不问,这也令包括太傅袁隗在内的公卿们愈发不满。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刘虞自然不可能从孟津关渡河,董卓的狼戾残忍天下闻名,其人更是胆大包天,万一渡河时他抽风了,刘虞可就死的太冤了。

小平津关乃是中平元年才建关戍守,比起孟津要简陋许多,距离雒阳要近上不少,刘虞选此渡河,也是摆明了不信任董卓。

船舶靠岸,刘虞大步下了船,显得精神矍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身后的荀爽是由两名侍从搀扶着才下了船。

看到岸边迎候的一众文武,刘虞眼神紧紧盯住了最前面的两人,不出意外的话,那两人便是今后几年里他最大的对手。

大将军何进,以及太傅袁隗,两位正经的托孤辅政大臣。

前来迎接的人群阵容太过豪华了,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譬如何进与袁隗,按照道理来说,他们是没有必要出来迎接刘虞的。

三人皆是位在三公之上的官位,又都是录尚书事的大臣,也就袁隗在爵位上逊色了不少,但到了这个级别,那点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何进与袁隗出来迎接刘虞,也让百官讶异又心惊,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刘虞又念及方才荀爽旁敲侧击的话语,心里隐隐有了猜测,眼神微微一扫,便看到了那个凶相毕露的武人。

站在百官群中,他显得颇为格格不入,身边的官员不自觉的便远离了他几分,他也毫不在意,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似是感觉到了刘虞的视线,董卓也望了过来,还咧嘴露出一个凶狠的笑容。

思绪不过转瞬之间,刘虞大步向前,作揖问候道:“有劳诸位同僚相迎,往后同殿为臣,实在不需如此多礼。”

何进今日里显得精神了不少,还微微有些亢奋的样子,但深陷的眼窝还是暴露了他处境的不妙,回礼之后,何进大笑道:

“大司马是国之柱石,海内名臣,进不过晚生后辈,幸得高位,如何敢在大司马面前拿大?出京相迎方是正理。”

苍老的袁隗也开口道:“大司马为国家安定北疆,功勋卓著,天子本要亲迎,只是被老夫劝阻。作为太傅,便由老夫代天子迎大司马归京。”

刘虞和声道:“安有君迎臣之礼?太傅老成持重,不愧是先帝信重的托孤大臣。”

袁隗眼睛微眯,轻笑道:“大司马谬赞了,还请上车,陛下在宫中已备下宴席,只待大司马入宫。”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虞既归京,天子遣侍中荀爽去京百里相迎,大将军何进以下大小官员皆候于小平津,以示隆宠。

——《后汉书·刘虞列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