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乡村小神医 > 第七十一章 利之一字

乡村小神医 第七十一章 利之一字

作者:赤焰神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02 13:19:32 来源:258中文

在李元嘉看来,棉被这种东西必须要等到十一月份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所以他不会犯和以前一样的错误,在天气不热的时候就把被子送出去,然后任由人家把它束之高阁。然后等到冬天到了,天气也寒冷起来的时候,又把管用的丝绵被子给拿出来,这种棉被开是了压箱底的生涯!

不过……

“关键之处,还是在于土地……不,应该说是生产力!”

坐在自己的书房里面,李元嘉拿着炭笔在白纸上写写画画,眼睛渐渐的眯了起来。

棉花的真正未来,绝对不会在于朝堂之上!

无论皇帝也好,后宫的贵人们也好,乃至于朝堂上的诸多大臣们也好,对于棉花恐怕都不会那么的上心。因为他们自己有代表着舒适的丝绵,有代表着华贵的皮裘,棉花这玩意儿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真正需要它的,应该是普通的百姓们。

只有为了能够温暖过冬而想尽办法的穷苦人,或者必须用一层又一层麻衣来保暖的普通平民们,才会需要棉花这种轻柔而又暖和的东西。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棉花的生产是需要土地的。

而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土地是最为宝贵的资源,李元嘉很难想象自己应该如何说服那些贵族老爷们,让他们把一部分宝贵的土地用来种植棉花,而不是种植粮食。

衣食住行,别看衣是排在食的前面,可是生存的第一要素依然是粮食,穿的话只要冻不死不就行了?

至于说寒冬腊月里偶尔冻死几个穷鬼,谁会在乎?

要不然棉花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非要等到大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用强制的手段才能在全国普及开来?

所以说,只有粮食产量上去了,才有余地来种植棉花。

只不过在这年头,想要把粮食产量搞上去又谈何容易?哪怕李元嘉拿出了很成熟的曲辕犁,可是到现在大唐的普及率有多少?百分之十?还是百分之二十?还有可以提高灌溉率的新式翻车和筒车,恐怕遍布天下的时间是要十年、百年为单位了。

而且农业的发展,自然也不是光靠两样新工具就能如何如何,要不然曲辕犁和筒车都是唐朝出现的,改变了多少?

想来想去,李元嘉都是一脸的无奈。

“没办法,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最后把炭笔摔在了白纸上,李元嘉的目光渐渐变得深邃了起来:“造纸术,活字印刷,玻璃,曲辕犁,翻车,筒车,当然还有阿拉伯数字等等,能做多少做多少,总之这辈子只要是没白活就好了……唔,说起来,《数学》的前两册应该很快就能印刷出来,到时候扔进新华书店试试水好了。”

李元嘉日常的烦恼和无力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个世界的正常运行。

不过在他的催促下,李忠那边倒是很快就开是了《数学》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印刷——因为已经做好了雕版,李忠他们也摸清楚了雕版印刷的流程的缘故,两本书的印刷速度非常快,很快就能完成各自三百本的任务。

新印出来的两本书,李元嘉准备让它们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

说实话,暂时没什么底气。

毕竟数学这东西,在这年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真是“没什么用”,也只有少部分的人,比如说账房先生,或者某些衙门里负责统计数据的人才能使得上。但是如果他们愿意学的话,就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只有他们自己用不行,必须要其他人也用阿拉伯数字才有意义!

就好比户部统计天下钱粮,下属各州县送来的都是传统的写法,光是他们知道阿拉伯数字用起来简单方便有个毛用?节省的那点儿时间,还不够相互之间转换花费的时间多呢!

更别说要用那些公式的话,就必须要用横排,这就更挑战读书人的底线了。

千万不要以为读书人们很大气,就算在兼容并蓄,包容性极强的大唐,贸然改变他们固有的观念也是很危险的。也就是数学这门课,相对来说还不是那么的重要,如果换成别的……

所以说,大肆宣传要不得。

悄悄的放在新华书店里面,先小范围的试一下水,然后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想大规模推广的事情。至于说什么时候是条件成熟,李元嘉决定慢慢走,慢慢看看再说。

“小说里的众多穿越者前辈,怎么就那么容易做到那一切的?”

想起这些烦人的事情,李元嘉就觉得脑袋疼。

随随便便拿出宋朝发明的活字印刷,就能取代未来还要用上千年的雕版?拿棉花做几件棉衣,就能让皇帝全力帮忙推广?阿拉伯数字什么的更是超级大杀器,一出来就能收服满朝文武,瞬间成为数算大师……

真到了李元嘉穿越的时候,造个翻车都他么的难的要命!

别看匠人们的地位不高,可是不管铁匠还是木匠,那可都是“高技术人才”!普通人想要干这个,都要先给匠人们当几年学徒,也就是受苦受累的免费劳动力,才能学到真正的技术,而就凭大唐现有的那些木匠,凭什么把这些结构复杂的木制机械迅速普及开来?

扯淡么!

细长的炭笔在手中转得飞快,李元嘉的脑海中一瞬间也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念头,最终还是汇聚到了一句话上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之一字,才是根本!

这句出自《史记》第一百二十九章“货殖列传”的话,才是千百年来永恒不变的真理!

活字印刷的成本太高,使用太难?那就让李忠他们改进到可以取代雕版印刷就行了。瞧不上阿拉伯数字,看不惯横排的文字?那就让文人们看到这样用的好处就是了!觉得棉花不值得花心思种植?那就先让天下的百姓们先吃饱了,然后有了买棉衣被子的余钱,天下的地主和商人们自然就会想着种棉花,然后卖给这些人……

“那么,该如何做呢?”

想到了问题的关键之处,李元嘉手中的炭笔终于停了下来。

一脸的茫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