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乡村小神医 > 第三章 决心

乡村小神医 第三章 决心

作者:赤焰神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02 13:19:32 来源:258中文

对于大唐的食盐供应,房遗直确实是所知不多,所以回到了家中之后他立刻便去求见父亲,把李元嘉的话转述了一遍,然后皱着眉头道:“父亲,您说……大王他不是想要插手盐业吧?”

“插手?他怎么插手?”

放下了手中的书册,房玄龄瞥了大儿子一眼,淡淡的问了一句。

“呃……”

愣了一下,房遗直有些茫然的说道:“这个孩儿就不知道了,只是听大王说想要找个地方试一试……只是他没有细说,所以孩儿回来的路上有了一个猜测,是不是他想让人去制盐?”

“制盐?呵呵,制盐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

微微的眯起眼睛,房玄龄轻轻一笑,摇了摇头。

房遗直还年轻,不知道这制盐是多么麻烦的一件事情,但是房玄龄当宰相那么多年,对这里面的道道可是相当的明白。无论内陆的井盐还是从海中取盐,无非就是一个煮字而已。比如说海水煮盐,其实就是把海水煮干,收获的就是带着涩味儿的粗盐。

说起来简单无比,但是做起来可是麻烦得很。

想要把一大锅海水煮干哪儿那么容易?盐工们一般用的都是很大的陶罐,用的也是砍伐的木材,光是每天煮干海水耗费掉的木材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所有的费用加起来,那可是相当惊人的。

这两年因为受到李元嘉用铁锅炒菜的启发,倒是有人想到了用铁锅来煮盐,效率果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海水对铁锅的腐蚀实在是太大了,因为隔些日子就要换一个新锅,那花费着实让人心疼的要命!

而且别忘了,这还只是煮盐而已。

就算是你把盐给煮出来了,想要把他卖出去,还要有能力把它们运输到大唐各州,还要在各州、县开店,或者找到愿意卖你的盐的店……

想想看,这是多么庞大的工程?

大唐那么大,想要从南到北走一次都要好几个月,哪儿是那么容易运输的?那些早就编织成的贩盐网络,哪里是那么容易插进去手的?

真不是房玄龄瞧不起李元嘉,而是他实在是没法相信一个闲王能干成这种事儿!

当然了,凭借着他大唐亲王的权势,如果韩王真要是下定了决心,愿意花上十几年时间,投入巨大的精力去做的话也不是不可能,可是那对他到底有何意义?

就为了赚钱?

更别说以房玄龄对李元嘉的了解,对方可不是什么莽撞之辈,这些年的低调已经充分说明了一点,那就是自家女婿是个少年老成的稳重性子,不可能看不出他插手制盐将会带来的危机!

上至皇帝,中间有那些控制盐业的世家,下面还有靠着制盐、贩盐为生的人们,谁愿意看到他贸贸然闯进来?

虽然这里面的利益确实很大,但是房玄龄不相信李元嘉会想不明白得罪这些人的后果,尤其是大兴宫里住的那位,真的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弟弟插手盐业?

所以对于自己大儿子的担心,房玄龄自然是嗤之以鼻,毫不在意。

只不过……

虽然房玄龄丝毫不以为意,但是会想起那时候李元嘉的眼神和表情,房遗直这心里却始终有些躁动,忍不住说道:“父亲,我总觉得这一次大王不是在说笑,说不定他是真的想要插手进去!而且我想他既然有这个想法,肯定就会有一定的把握!父亲,您可别忘了,韩王府既然能做出曲辕犁,一个月做出三百台翻车,说不定……说不定……”

“嗯?”

房遗直那边支支吾吾的说不定个没完,而房玄龄听了他的话之后不由得一愣,随即眼神一肃,表情也变得凝重了起来……

……

“呵呵,干了!”

深吸了一口气,李元嘉终于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不就是一个海水晒盐法么?

别的不说,就为了咱们后面上千年苦难的老祖宗们嘴里多一丝味道,李元嘉也没理由当作不知道这项技术的存在。

无论如何,海水晒盐是必须要拿出来的。

李元嘉并不想让自己成什么大圣人,也没想过要把海水晒盐的利益收入囊中……他也没有那个本事,扛不住那些利益相关者的反扑。但是他相信一点,那就是如果自己想要拿出这项技术的话,贞观时代绝对是最佳的选择!

因为这个时代的主人,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或许到了中唐、晚唐的时候,皇帝也不敢去动那些豪门大族的利益,但是在这个蒸蒸日上的初唐,有什么是李世民不敢做的?

至少利益足够的话,动那些盐业的奶酪,李元嘉相信自己的二哥肯定会毫不犹豫!

所以唯一的问题是海水晒盐的技术,自己能不能搞出来?

海水晒盐难不难?

当然不难!

中国人虽然直到明朝的时候才开始用这项技术,但是在李元嘉看来,自己要真是下定决心去搞的话,无非就是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的问题罢了。

真正的关键在于,海水晒盐诞生之后的影响!

明清的时候已经可以用海水晒盐了,但是老百姓吃盐就便宜了么?

没有,因为朝廷需要用盐来赚取大笔的税收!

所以哪怕到了明清,尤其是清朝,海水晒盐让盐的成本大幅度的下降,但是到了老百姓手中的时候却依然高昂无比。

因为食盐专卖,因为高昂的盐税!

所以可想而知,一个盐字里面到底有多么大的利益!

唐初的时候虽然没有食盐专卖,但是制盐成本却很高,而到了唐中后期的时候为了弥补朝廷的亏空,又再次启动了食盐专卖,从而让盐税又一次成了朝廷的收入支柱……

李元嘉的目标,就是让海水晒盐提前几百年出现,尝试着改变一下中国老百姓的吃盐史!

只不过……

“咳咳,别冲动啊别冲动!”

在下定决心了之后,李元嘉又接着告诫自己:“海水晒盐绝对是可以搞的,但是必须要通过老二去做,这一点可万万不能胡来!而且在告诉老二之前,最好是能把基本的技术、流程说明的搞定,到时候直接上马大项目,摧枯拉朽的把煮盐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