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其他 > 乡村小神医 > 第434章 上计始知东莱贫

乡村小神医 第434章 上计始知东莱贫

作者:赤焰神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10-03 19:40:12 来源:258中文

“太守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典兵禁,备盗贼。春行各县,劝民农桑,振救乏绝。秋冬遣无害吏案讯诸囚,平其罪法,考核吏之殿最。岁尽遣吏上计。其中最重要的职责是岁末遣吏入雒上计,关系到朝堂对郡国守相的考核、评价,关系到未来的升迁、贬斥、废黜。”

刘繇振振有词地向刘备讲述太守职责,刘繇领兵作战能力不算突出,行政经验却异常丰富,其伯父刘宠曾任豫章、会稽等郡太守、九卿、太尉、司空、司徒,父亲刘舆曾为山阳等郡太守,其兄刘岱目前任侍御史,刘繇本人曾任郡吏、郎中、县长、州从事,对郡守国相的考绩极为熟悉,对如何做好太守、县令长可以说了如指掌。

刘备:“岁末上计,还有几个月,本官乘船前往乐浪应该无碍吧?”

刘繇说:“非也,岁末不是农历12月,而是农历10月,汉承秦制,‘计断九月’‘十月上计’,秦以十月为正月,下年九月为岁末,之间为一个记账年。”

秦国主要在黄河流域,种植的粟麦最迟能在九月成熟,基本上所有郡都能在十月上计。

汉代国土更为广大,远至交趾、日南,东至东莱、乐浪,东莱黄县距离雒阳超过2000里,晓行夜宿得二十天到一个月才能抵达。从交趾到雒阳更远,得2、3个月,九月出发,十二月上旬能到就不错了。因此汉代各郡国主流依然十月上计,偏远的则陆陆续续到达。皇帝则在一月初一正式接见所有上计吏。

刘繇:“为了在十月内抵达,在态度上给三公落个勤吏、能吏的观感,历任东莱太守派遣的上计吏多为九月底出发,各县的统计数据、上缴的粮食刍稿九月上中旬就得从县里运输到郡里,乡里八月收了粟麦,就得按税率缴给县里,环环相扣,不容有失。”

刘备:“之前本侯向皇帝陛下辞行时,就请示过,请求免去今年赋税,陛下当时答应免一半,余下一半看情况。如今东莱海侵数县、黄巾肆虐,上计应该可以简单一些吧,反正交不出钱。”

刘繇:“免赋税,只意味着不给雒阳交赋税,不意味着不上计,也不意味着县乡不向百姓收赋税。田亩多少、人口增减、收入多寡都必须向三公、皇帝汇报,如果少得多必须写出能够使人信服的奏章,也必须派遣口齿伶俐、值得信任的上计吏说明。”

朝堂不清楚地方的情况,免赋税就得有依据。况且郡县官吏俸禄必须支付,如果没有赋税来源,就意味着官吏都得饿肚子,谁给太守做事?

刘备擦着汗水,心里庆幸有刘繇真好。之前,一直以为上计就是报个总账,如今才知道账目得详细到县乡,郡国给雒阳上缴的田租、算口赋,盐铁金税,也要一并缴纳。

西汉中央、地方年收入约40亿钱,东汉末年豪族隐藏人口,收入减少,也有30余亿。

东莱多山,黄巾之乱前,13个县只有约50万人口。在东汉的一百零几个郡国中,只算是中等,一年田租赋税也有近3000万,很是不少。而这3000万收入中,有一半是中央和郡、县、乡、亭、里官吏的俸禄,剩下的一半,大部分是支持中央军、边防军、各地驻军的军费。除掉开支,实际上和平年代,东莱一年余额也就数十万钱。

管宁初步统计了各县数据,小心翼翼地说:“若要收取,今年的田租赋税也下降到不足1000万。”

刘备:“怎会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岂不是连俸禄也吃紧?”

管宁:“经过黄巾之乱,台风,海水倒灌,流民四起,东莱人口锐减,生产破坏严重,人口已经下降到40万以下。若非君侯及时镇压安抚,怕30万人口也难以保证。

若君侯一定要多报,也使得,毕竟流民营中还有10万人口,明年开春安置下去,算口赋一项也能与去年持平,田租或许也能恢复到去年八成!”

“咳,咳!这10万流民,大多是北海郡的,怕此时最急得是他们吧。”刘备良久说不出话来,仔细翻看了各县上报数据,“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今年大灾,宁可少报,40万就40万。10万流民1个人也不报,我有大用。”

幽幽地望着东方浩瀚无垠的大海,刘备说:“我要带他们去乐浪,寻找新的土地!”

管宁大吃一惊:“如此大事,怕瞒不了州里和京师。”

“能瞒多少算多少,我们的力量,不在安定的有田农户,而在未定之流民。”

东莱、北海世家豪族征收的5万石虽多,也只够10万流民喝20天粥,必须大量采购粮食。

可惜,风尘仆仆从赶来的大商人糜竺带来了十分恶劣、令人震惊的消息:“六月里,山阳、下邳、彭城、东海等郡国也糟了大水,泗水、睢水等河流两岸美田皆被淹没,粮食减产2、3成,价格高到100钱一石。”

邴原:“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么贵,怎生是好?”

糜竺:“价格是丰收年的一倍,还买不买?”

刘备:“买,怎不买。北海、东莱粮价高到200钱一石,买他一百万石,还能赚不少。”

众人都笑了。

只有糜竺没笑:“没那么乐观,市面上流通粮食较少,每买十万石,价格怕得涨10钱。”

刘备:“那也得买,秋天价格总比今冬、明春低得多,有些人没意识到粮食价格还会涨,见价格高就会把余粮卖掉,有多少,我们要多少。最高价格以150钱为上限,最大数量以30万石为上限。”

要是几人知道几年后战乱区粮食得数万钱1石,不知道会多珍惜150钱1石的便宜。

糜竺:“钱怕不够吧!”

邴原说:“没那么严重,徐州的稻谷有早稻、晚稻之分,最早的7月上市,最晚的9、10月都有收成。最晚一种稻割了一次又长,10月还能收一些,名叫再生稻。”

刘备大喜:“那就小口小口,慢慢吃进,免得引起惜售。地方不要只限于徐州、豫州、兖州,可以试试扬州。钱的问题,我先出2千万,君也借我1千万钱。两个月之内一定还,利息一成!”

“1000万?!可有抵押?”糜竺有些迟疑,商人重利,不可能不计较。

刘备取出一枚官印:“这是昌阳县丞印绶,之前的县长、丞、尉不敌黄巾,带着印绶逃窜入胶州,牵招、张飞现已平定了昌阳黄巾。为了互惠互利,便向朝堂推荐君任这县丞,推荐刘繇任县长。”

“哈哈哈,谢君侯!”

糜竺大喜,接过来仔细端详把玩,他家就不缺的就是钱,最缺的是权。成山角南半块的文登、容成属于昌阳县,有着极好的港口资源,乃是到乐浪、幽州航行的必经之路,其中利润,以百、千金计!1000万钱就算刘备还不上,他也有把握通过昌阳县赚回来。

刘备将昌阳县抛给糜竺为代表的徐州商人、豪族,以及东莱世家豪族,实际上是对他们经济支持的政治回报,这点事,在污浊遍地、贿赂成风后汉末年的,已算得上清廉。

即使是最清廉的邴原、管宁、王修也不得不承认:谁也不能既让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啊!()汉起更新速度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