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诸天纪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记挂

诸天纪 第一百七十一章 记挂

作者:庄毕凡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2 13:32:18 来源:258中文

午饭是在陶村长家解决的。

只能在达凤吃,因为达凤距离大堡镇要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太远了!因此,每次下乡都是在达凤这边吃。

达凤有条小街子,也就是几户条件算好的人家围起来的一段路。

“达凤下去岔河的位置,到街天时,邻国做小买卖和居民会到岔河沙滩上,和中国这边交换商品,做生意。”熊主席介绍道。

“所以有经商头脑的这几户人家就在达凤这条小街开了饭店。”陶村长补充。

路小北看了一下这条所谓的街,就只有坡坡上右手边的一家饭店,然后左手边有一家小卖部之类的,其他的就没有了。

“街天的时候,达凤附近的村民通常会拿一些苗族裙子来卖的,街天时热闹。”陶村长无措的解释起来。

主要是他不想在场的几位领导觉得达凤这边的街太寒酸了吧。

“平时拉砖来这边的驾驶员也会在街上的这家饭店吃。”

哈,这陶村长老在解释。

饭店很小,却很干净。

“良副,今天辛苦了,中午在我们达凤尝尝原生态土鸡,没喂过饲料的,今早还在山上满山跑的。”靳哥热情介绍起来。

“哦,这倒稀奇了。”刘总和小李感兴趣起来。

大城市来的最喜欢农村的原生态生活。要吃鸡,现拉来杀,要吃蔬菜,现去家门口或屋檐后山的菜地里摘……

没有比这更新鲜的了!路小北来白马县工作之后,对当地人口中所谓的“粗茶淡饭”是赞不绝口。

坐下之后,等着上菜,吃的是黄焖鸡。先用农村的那种土砌起来的灶,上面嵌着一口大铁锅,铁锅下面烧柴。然后用大火猛翻炒几下炒熟,只到闻出鸡味,之后往里加水,盖上锅盖,闷十来分钟,出锅之后,用锑盘盛上,放到已摆好电磁炉的桌上煮。

陈支书和路小北已自发的去打蘸水了。

路小北来过几次,对白马县吃食熟着呢。

蘸水老板可以帮配,也可自己动手。这边的人大部分喜欢自己配。

毕竟有人爱吃辣,就辣椒放多些,有人爱吃麻,就放些花椒。

陈支书已洗好薄荷,给每人的蘸水碗里放上。

路小北还在里面放上了腐乳。

“良副、刘总、李哥,要吗?”独美不如众美,路小北询问一下意见。

“不,不要了。”良副说道,刘总、小李摆手,只能作罢。

“要酸杆子吗?”路小北又好心问道。

“也就是柠檬汁。”见三人疑惑,路小北解释起来。

“来一点。”良副递蘸水碗给路小北。

“我也来一点。”刘总说道。

小李默默把碗推向前。

吃酸的开胃。

于是一伙人围着电磁炉吃起午饭来。

没喝酒,知道上海人不但守时,而且严格执行禁酒令。

其实人人都不想喝酒的,都怕喝酒。喝酒也就是喝个气氛,劝酒倒酒中,人与人之间热络起来,氛围一调动起来,觥筹交错之间,感情借着酒劲也就增近了。

有甚者,借着酒劲把平常不想说、不敢说、不便话的话说出来,打开话匣子……

更有甚者借着酒劲发酒疯。

不知多少领导感谢中央八项规定,酒都喝不得了。

禁酒令下来之前为了应酬不得不喝酒,禁酒令下来之后,大家都遵守。有理由有借口不喝酒了。挽救了多少干部的身体,也为国家挽回了损失。

党的事业需要干部带头领路。

保住干部的身体,也就是保住了国家宝贵的财产。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工程进度这些我倒不担心。老百姓的建房热情也挺高涨的。我现在就担心快接近年关了,现在正在盖房子,过年之前不可能完工。他们在哪,老百姓在哪过年呢?”良副说出心中所思所忧。

“谢谢良副关心我们老百姓。”陈支书表态。

“这个问题我们考虑过。有部分群众是另选址建盖的,可以在老房子过年。”陈支书接着说。

“有一部分是拆除重建的。″

对呀,众人担心倒一致起来,房子都拆了住哪呢?在哪过年?

“但是他们有一些小耳房。已经是北方说的厢房,把床、被子、衣物这些搬到小房子里面去住。一家人挤挤凑合一下,就在那个小房子里过年呗。”

“等到明年,都可以住进新房子里面过年了,到时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感谢党、感谢上海人民呢。”靳哥一气呵成说完。

“吃水不忘挖井来。住进新房不忘党和上海人民。”镇上李书记如此总结道。

……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在下午的走访中。

“大妈,吃饭没?”良副问道。

“闹了闹了。”苗语吃的意思。

熊主席负责翻译。

路小北来这么久了,简单的日常用语他能听懂,有时也会说几句,就为了拉近与乡亲们的距离。

但上海的领导是听不懂的,所以需要翻译。

这位婆婆家就是拆除重建的,住在正在建盖大房旁边的小耳房里。

可是没有厨房,在小耳房里住也不方便,就在耳房边用那种蓝白黄编织塑料袋,扯了一大片,靠墙那面不用围,顺势利用那面墙,只围住两边就可以了,留一面做门,上面用拆下来的木条料子搭上下来的瓦片,形成一间简易的厨房。

放上电磁炉,就可以做饭吃了。

“明年,咱们就可以住进新房子、大房子了。”良副有些动容。

说话声音很大,因婆婆耳朵有些聋,要说大声才能听到。

“对对,荣、荣……”“荣”苗语里好的意思,婆婆看起来很开心。

“婆婆,您这个是什么?”良副看到婆婆掀开围腰,坐着的腿上摆放着个竹制的篮子。

“这是火笼,也可叫火龙。”熊主席介绍。

“冬天老人取暖用的自制设备。”

路小北也是第一次见,和上海人一样好奇呢!

“火笼里面放上炭,就暖和了。”

“不会烧到吗?”良副代表不知四人行问出心中的疑问。在场的都一副见怪不怪,除了良副、刘总、小李,加上一位虽到白马县工作了,但也是第一次经历当地冬天的路小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