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武侠 > 寒门士子传 > 31.山区农村行

寒门士子传 31.山区农村行

作者:连天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10-08 02:01:07 来源:258中文

小慧问姚远想到什么办法了?

姚远就慢慢说:“一开始的时候,我没想到会找这么大个店铺,只算着先找个小店开裁缝铺,主要还是卖那些内衣,那个咱们能供上,顶多再多找些代工户呗。www

可是,有了这么大个店铺,地理位置又好,我就忍不住得租下来。这越拾掇,我想的就越多了,却越想越觉得不对。估计一旦开业,咱们的衣裳很快就会断货。”

姚远的想法,果然就和小慧一样。这么大个店铺,光卖那几件内衣显然不行。万一时装卖的好了,供不上断了货,这还叫啥买卖啊?他也在为这个发愁。

听姚远这么说,小慧就点点头,但没说什么。

姚远就问她:“你老家里,会做衣裳的女的,二三十岁左右的,多不多?”

小慧就回答他说:“农村人一般不会买衣裳,都是自己做。按说是都会做。”

说到这里,小慧就多少明白姚远的意思了,他是打算把衣裳都弄到她老家,找那些会做衣裳的女人给做,就像在矿机宿舍找人代工一样。

想到这个,她接着就说:“可是,农村家里很少有缝纫机的,都是手工缝,可慢呢,针脚也不一样。自己做了穿行,拿到城里卖就不行啦。”

姚远说:“缝纫机这东西好学呀,翠霞和翠凤不是没到一个礼拜就学会了?”

小慧说:“学是好学,可上哪儿去找那么多缝纫机呀?姚大哥你钱都花差不多了,还有钱去买那么多缝纫机?再说还得投布料、线,还得找地方,这些可都是钱呀!”

姚远嘿嘿一笑说:“钱我是没有了,剩下的也就够维持着店铺运转。不过,这个我有办法。”

接着就问:“你们村的村长你熟不熟?”

小慧说:“现在哪有村长啊?我们一个大村,分成三个小队,三个小队归大队管。大队是支书说了算。”

姚远就点点头,他忘了,现在还是过去的体制,没改过来呢。

他就问:“那,村支书你认识不认识?”

那时候不选举,村里的支书都是德高望重的人来担当。

小慧说:“那我肯定认识,他是我亲叔,我爷家的老小。”

姚远就笑了说:“这就更好办了。咱们今天吃了饭,你就带着我回你们村,找你叔。说不定啊,咱们就能解决这个衣裳供货的问题了。”

小慧看看姚远,一脸为难说:“姚大哥,你可想好了。我们那里穷,我叔虽说干支书,队上可没钱给你买缝纫机,更没钱给你买布料。我可想不出来,你咋把这些东西变出来?”

姚远得意地一笑说:“你放心吧,我有办法变出来。现在国家提倡农村发家致富。记得你跟我说过,你们村荒山野岭的,除了种地那点出产,啥都没有,所以才会贫穷。

这一回,咱们让你们村里人做衣裳挣钱,这不就有了发家致富的路子了吗?”

小慧想破脑袋也没想明白,姚远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在她们那个穷山沟里变个服装加工厂出来,也不好多问,就拿出饭桌来,从锅里盛了小米粥,把在锅里腾热的油饼放在篮子里,和姚远一起吃饭。

这时候,翠霞姊妹在楼上听见动静,就都起来下楼了。

吃过了饭,姚远给了翠霞五块钱,让她们姊妹今天自己在店铺里做衣裳,自己做饭,买着吃也行。然后就用自行车带着小慧回矿机自己的家了。

那时代家里没有电话,他得回家和姜姨、抗抗说一声,然后再和小慧回她的老家。

姜姨和抗抗也整不明白姚远要干什么?这个姚大傻,主意都是憋在心里的,想好了才会干,而且干就能成。

姜姨和抗抗知道拦不住他,干脆也不阻拦他,由着他作去。

只是,他和小慧走了,抗抗就得放下媛媛让姜姨看着,去铺子里看着了。

小慧老家离着这里六十里地,现在的话,坐公交不到俩小时就能到。可在那个年代,公交也就到县城,还得倒过路车,然后还得走一段山路,这时候出发,天黑前能到村里就不错。

还真不错,姚远和小慧坐车到了县城的时候,恰巧就赶上了一辆过路车,下午四点多就到村里了。

小慧过年没回来,这过了年,突然就领回个大小伙子来,村里人就都来看热闹,别再是小慧领了对象来家了吧?听说这两年她在城里,混的可不错呢,回来都是城里人的打扮,洋气着呢!

那时候的农村,一年里也很少有外地的陌生人来。谁家来了陌生人,特别是城里人,全村男女老少都能挤到家里来看新鲜。

门口一下就来十几个七八岁的大小子小姑娘,也不进屋,就站在门口巴望,大人们则远远地在院子外面看着,跟等着看西洋景差不多。

小慧家的院墙是山里的石头垒的,不用加什么石灰水泥,山里人弄不起这个,就用石头干茬起来,有个名字,叫干打垒。

院子挺大,喂了不少的鸡,屋角上还有个猪圈,养着两头猪。

这些动物,也是这两年才开始喂,那两年割资本主义尾巴,不让个人饲养。

猪就只能喂两头,再多了供不上它吃。

鸡有十几只,这东西不太耗粮食,山上拔些蛐蛐草,掺了糠就能养。冬天没啥东西喂,就撒出去,让鸡们自己找草种子吃去。

鸡们在院子里到处跑,拉的到处是鸡屎,再加上屋角猪圈里那两头猪的臭味儿,整个院子里的味道就可想而知了。不过,农村人习惯了这味道,也就觉不出什么来了。

这幸亏是姚远自己来了,要是抗抗跟着过来,只这味道她就不见得能呆住。

但话说回来,抗抗也在这样的农村里插过队,没准儿也习惯了这样的环境和味道也说不定。

院子里有北屋和东屋两排房子,小慧的父母和兄弟分别住着。

小慧家里只有一个弟弟,还有个妹妹也跟小慧似的挺漂亮,嫁了山里煤矿的一个矿工,日子还过的不错。

小慧的父亲和兄弟是见过姚远的,见小慧忽然领了他回来,吃了一吓,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待小慧说明白了来意和为啥过年没回来,大家这才松一口气,让姚远到北屋堂屋里坐着,父子两个人陪着喝水。小慧妈也在堂屋里,在灶台边上点火准备晚饭。

姚远过来的时候,知道农村日子还不富裕,在车站上等车,就买了些礼物,还有烧鸡、香肠、烤肉一些吃的,这时候就都拿出来。这样,小慧妈就用不着为来了客人,自己没啥准备而发愁了。

那个时代,山里农村的房子,基本都是这种石头干打垒建起来的,里面抹了一层掺了麦秸的黄泥,也不用石灰粉刷。屋里暗,乍然从光线明亮的外面进来,感觉只是一片昏暗。

公正地说,小慧家的房子在这村里就算好的,至少里面抹了掺麦秸的黄泥墙皮。

还有许多人家,连这层黄泥墙皮也没抹,里外都能看到石头,且有些地方,透过墙上石头的缝隙,能够看到外面的亮光,撒气漏风的。

干打垒房子,窗子也做的很小,用窗户纸糊的,没有玻璃。

窗户小了,冬天风进来的少,屋里就暖和些。但墙上的黄泥本身就吸收光线,再弄这么小的窗子,屋里就很黑暗了。

所以,来了客人,大家就只能迎着门坐在堂屋里,只这个地方因为迎着门,门打开以后,亮堂一些。

所以,就是在这乍暖还寒的冬末春初,堂屋的门也是要开着的。

当然,屋里也不会像矿机的宿舍一样,要生炉子。农村人买不起煤。

有条件的,只是在临睡觉的时候,往垒在堂屋里,用来做饭的灶台里塞些柴禾点着了,烟道通过里屋的土炕,把炕暖和一下,就趁着土炕暖和,睡下了。

这也怪不得小慧在姚远的东屋里住着,冬天不生炉子,她都觉得很享福了。

同时,姚远也一下子理解了,为啥小慧这么好一个姑娘,可以如此委屈自己,肯嫁给张建军那个混蛋了。

小慧让父亲和兄弟陪姚远在堂屋里坐着,自己就去找她当支书的小叔去了。

没一会儿功夫,支书就趿拉着一双破解放胶鞋,跟着小慧过来了。互相介绍了认识,在堂屋一起坐下,姚远就拿出烟来,递给支书。

姚远虽然不抽烟,可出来办事,还是要带着烟的。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抽烟。特别是农村,连十几岁的孩子,都烟不离口。

支书平时抽自己种的旱烟,这锡纸包着的烟倒很少抽到。当下就对姚远恭敬起来,把烟接过来自己点上,坐着和姚远聊天。

支书在小慧他爹这四个兄弟里,排行最小,叫王四福。小慧爹是老大,就叫大福了。

姚远就对王四福说:“小慧一直在我那里跟着我干,现在自己挣工资,工资一月五十多块,比城里工人挣的都多,这个叔你应该知道吧?”

王四福虽说是小慧的亲叔,可是农村人也遵守财不外露的规矩。小慧在外面到底挣多少钱,父母是不许她说实话的。

可大家看着回村的小慧,打扮的跟城里人一样洋气,就知道小慧这钱没少挣。

如今,听说给小慧开工资的那个主家来了,王四福当然就把姚远当老板看了。

听到小慧一个月可以挣五十多块,支书心里也是暗暗吃惊。小慧挣一月,他这个支书得挣俩月啊!

嘿,你说这小慧她爹,我们家这老大,还真是抠门到家了!

王四福听姚远这么说,心里就有些生气了。

小慧挣这么多钱,他上月问小慧爹要一百块钱给队上垫树苗钱,他愣说没有!

好你个老大,你等着,我和你没完!等人家走了咱再算这笔账!我借钱是为队上,又不是为自己,又不是不还你,用得着这么抠吗你?

当下他得先应付姚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