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读小说网-在线免费阅读小说 > 科幻 > 末世纪之虫豸召唤师 > 第一百七十二章 旗杆 中秋

末世纪之虫豸召唤师 第一百七十二章 旗杆 中秋

作者:我不是玩家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11-20 14:06:50 来源:258中文

治疗完远处来的病人,老赵又给村里一些人的小毛病随手治疗一下,一人给了一支正气水就算完事儿。

看完病人之后,就开始收药材。

这些牧民们现在连钱都不要了,只要给东西就行。因为平时他们也花不了钱,现在老赵的拖拉机斗里什么都有,他们还要钱干啥?缺什么直接说,无非是多少的问题。

也没人会提什么非分要求,因为老赵随便给点东西,他们就和占了大便宜似的开心的不得了。

实际上他们还真占便宜,因为他们自己把药材拿去集市上换的东西,先不说数量多少,单是质量上就和老赵给他们提供的没法比。

药材收完,顺手给那个重病号再治疗一番,治了个半好,剩下的一半,等下次吧!

然后去下一个地方。

结果老赵就发现,似乎经过这么久的发酵,自己的名声,传的有些远啊!

连着跑了四五个地方,有三个算是他地图边缘地带的居住点,都有远道而来的病人。

不过,想想好像也正常。

这里的牧民们住的偏僻,距离远,不代表就没交流。

神医在附近居住点收药材,治病人的事儿,对这些牧民们来说,算是一件大事儿。

眼看都快天明了,老赵也有点着急,附近他去过的地方都是治疗过一遍的,哪有可能会有这么多病人,而且很多远道而来的还都是多年老疾,不能一下子治好的。

看着还有抱着药材等收购的,只能加快了速度。

一边干活还一边想,这么干好像不行。

药材早晚来收都可以,但是这些病人,那就不是什么时候都行的。

赵起武想着,看了看这个村口附近,挥手冲远处的一个正忙碌着帮收药的汉子招呼道:“邓珠大叔,你来一下。”

邓珠立马跑了过来:“多金神医,有事吗?”

“我想了个办法,你们这以后要是有病人的话,就在那边的大树上,立个高一点的杆子,然后给上面系一块大点的布,尽量醒目点。你看行吗?”

老赵说的小心翼翼的,他还怕这边有很多规矩,自己这么干不合人家的规矩。挂东西之类的,在这里也很讲究的,不能随便挂的。

但是邓珠答应的很快:“好的好的,是越高越好,挂的布越醒目越好吗?”

“嗯嗯。”赵起武点点头。“最好是在天……那个,是在远处都能看见的最好。”

差点就说漏嘴了。

主要是一到这边,天高地阔的,他就特别容易放飞自我。

邓珠的头点的更快了:“没事儿的,我现在就让人弄去。”

老赵也点点头:“行,我继续看病人了。”

……

因为葡萄糖水没了,所以现在病人就只能喝他从湖里河里灌的水。

相应的,他也大方了起来。以前葡萄糖最多倒一点,现在直接倒半碗。

还想着回头应该准备几个大桶藏车斗里面,装满水,这样随时可以灌,方便。

等最后一个病人看好,他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前,看了看不远处正在小山包上忙碌的几个人。

当时就有些傻眼,跑过去喊道:“不用这么大,差不多就行了。还有你们这是干啥?是搭棚子吗?”

说让立个杆子的,结果这几个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弄了四根杆子,把一块布平着挂上——这不就是搭棚子的吗?

虽说这样确实会让自己在天上看的清楚,但是……这么干是不是有点不好?这些人想啥呢?

又指挥着他们弄了一个杆子,告诉他们直接挂上就可以。

这边常年有风的,只要是挂个布上去,风一吹就和旗帜一样,有动静的就更容易看清楚。

当然现在不用,病人都治好完了。

其他地方也来不及交待了,只能等下次,天都亮了,自己睡觉的时间都没了。

……

一口气飞回京城,赵起武赶紧看了看留在屋里的手机,没有未接,没有短信,挺好。

出门去巷子里买点吃的,回来喂了金子元宝,躺着眯了一会儿,就又去到处跑着看货采购工艺品了。

一天都没有柯子他们的电话,所以到了晚上,就继续去当神医。

这次就不乱跑,而是在自己的小地图的最外围,先开始转圈。

最外围就是能接触到他没去过的地方的那些居住点,有外来病人的几率比较大。

每次在居住点,他都要交待一下,如果以后有问题,就在附近醒目的地方,立个杆子挂条布。

当然这是指那些不容易治疗好,而且又不是很紧急的病。一般小病痛,他还是建议这些牧民用他们自己的治疗手段,或者让附近的赤脚医生来治疗。

总不能一下子断了附近其他医生的生计,虽说人家医术比不了自己,但是这么多年来,这些人贡献可比自己大多了。

连着几天,都是如此。

金子和元宝有时候跟着他一起,有时候就在山谷里玩。

一直到车斗里的商品彻底没有,全部换成了药材,他才不得不收手。

主要是因为到八月十五了,他得回家过节。

想了想这段时间的工作效率,老赵觉得速度慢了点,不过也没法,等最外围这一圈转个遍,内圈的应该就没这么多病人,到时候就不耽误时间了。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证明,他小地图内的市场已经被自己垄断了。

牧民们越来越信任他,就越愿意把药材留着等他来。

……

回家过节前,老赵又花了点时间,把自己在京城的熟人们都去转了一圈。

屋里的酥油茶,风干肉干,毯子,坐垫等,反正只要是牧民那里有的,他这里也不会缺。

数量还不少,自己一家几口人肯定是用不完,正好拿出来,当过节的礼物——在三河镇是有这习俗的,到了中秋节前,都会互相串亲戚。

交通不发达的时候,离得稍远的亲戚,也只有过节才会互相走动,比如春节端午和中秋。

算算需要送的人也不少,反正认识的都给送点过去。

比如冯良奇家,顺带几个熟识的成管家里,还有胖宏,反正东西多,不送出去留着干啥。

柯子小军这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哪怕这几个也不会多喜欢这种食物,但是礼物嘛,送去就行,人家不吃也没法,反正咱心意到了就行。

送完了之后,自己又到超市采购了一大批回家的礼物。

特别是月饼。

其实在三河镇,还有中秋串亲戚的习俗,估计家里面肯定都买好月饼了。

但是老赵觉得,自己再买点也不多。

农村里互相走动的月饼,经过几家转手,再经过放置,到吃的时候,差不多也就啃不动了。

许多年后还有人怀念这时候的五仁月饼,实际上吃的已经和当初的五仁不同,至少松软程度上天差地别。

反正在老赵的记忆里,除了提前吃的月饼还好吃点,等到中秋节的时候,月饼都硬的和石头似的。

自己啃着都费劲儿,估计外婆就只看了,必须买呀!

开车回家肯定是要开自己的依维柯的,看着空荡荡的车厢,老赵觉得自己还可以再买点东西。

买啥呢?

在商场里转悠着,老赵觉得自己家除了彩电,什么都得买。

电饭锅买个,这个使用方便点。高压锅也买个,炖肉炖的好。电热毯买两个,马上冬天了。

电热水器,这个也有用的很,三河镇估计都还没有呢,咱先买一个。

儿童图书,买一大堆,玩具买几个,再买几套衣服,都是给自己堂弟图强的。

再多买点糖果之类的,差不多了,就这样吧,回家!

……

依维柯再次进入赵家湾的时候,整个村子已经都知道,老赵家的那高中生儿子,居然买了一辆依维柯。

以前看见依维柯进村还只是惊讶,就算有猜测是村里的车,大多数人也不敢确定——什么时候村里有人这么豪横,居然都买得起依维柯了?

现在事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村里已经这车的确就是老赵家的,剩下的就是羡慕了。

以前只是觉得那家人生活过的不一样,但是只是觉得。现在就知道,人家是真的不一样,自家也只能羡慕,根本比不上。

一辆车得几十万呢,村子里大多数人家也就和赵起武家以前一样,全部家当不值手扶拖拉机一撞。

所以当赵起武开着车进村,迎面而来的都是笑容,还有热情打招呼的,也不管他能不能听得见。

还有小孩子在车前面跑着,带路似的。

快到门口的时候,老赵本想使劲按按喇叭提醒家里自己回来了,但是前后都有人,就准备自己下车去开门,下车的时候顺手提了一小袋子糖果下来,撕开给一群小孩子都分点。

然后没等他开门,黄大妮就把大门打开了,本来打算给儿子点脸色看看,让他知道过节赶着天擦黑再回来是不对的。

但是一看见赵起武在给小孩子分糖,周围还有村里人远的近的看着自家的车,当时脸上就笑成了一朵花:“小武回来了啊!赶紧进来吧,就等你回来吃饭呢!”

老赵感慨,幸亏自己在门口停了一下,不然直接进院子的话,老妈肯定得来一句:你还知道回家啊!

开着车进院子,外婆都已经站院子里等着了,看到外孙进来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

至于赵景山,别指望他会站出来接儿子,在屋里看着就行了,得摆当老爸的谱呢!

结果赵起武打开后车门,让金子和元宝先跳下来,接着就指着给老妈和外婆展示:“外婆,妈,这是我买的月饼,人家这月饼花样多,还松软可口。这是电热毯,天冷了,有这个不用暖被窝。”

外婆高兴的很,反正外孙买什么都是好,翻来覆去就一个字:“好好好……”

赵起武爬进车厢,开始搬着里面的大家伙:“还有这个,热水器,咱看看装哪儿,以后外婆你们俩你洗手都能用热水,省得冬天把手给冻了……”

话音未落,笑容满面的黄大妮脸色一寒,冲着屋里正在抽烟的赵景山一声大吼:“赵景山,没看儿子买了这么多东西,你屁股长椅子上了,还不赶紧出来接着!”

正淡定无比摆老爸谱的赵景山当时脸色一黑,再也摆不下去了,嘀嘀咕咕的出来:“臭小子,就知道乱花钱……”

“儿子花钱还不是为了我和妈好,哪像你,有钱也不知道心疼人,整天啥都不知道买。”黄大妮的河东狮吼让赵景山再也说不出来话来。

赵景山憋屈无奈的很,唉,儿子本事大了,自己这一家之主的位置,就退休的早啊!

这事儿要说是得高兴的,别的人家有儿子不争气的,七老八十的还有操不完的心。自己这倒好,才四十不到呢,就得让位了,不过……心情好复杂呀!

……

忙活了半天,才把东西搬屋里。

黄大妮对儿子的表现特别满意,人嘛,变化就是一点点的。以前不舍得花钱,现在出去见识了京城繁华,又去上谷市弟弟家住过一段时间,如今已经不会埋怨儿子乱花钱了。

看着自家媳妇跑前跑后的端饭端菜,对儿子嘘寒问暖的,看的赵景山心里酸溜溜的,嘴里的烟都没味道了。

女人啊,呵呵!

“你坐着干嘛呢,还不赶紧洗手吃饭,等着喂呢!”赵景山还正感慨呢,黄大妮又看他不顺眼了。

“哼……”鼻子里哼了一声,赵景山不情不愿地站起来洗手去了。

赵起武心里偷着乐,嘿嘿,我就不说话,我就看热闹。

吃着饭赵起武还给老妈建议:“以后装上热水器了,外婆你们俩洗东西都有热水了,在家洗澡也方便了,热水放一阵子,不用跑去澡堂子了。”

“儿子,那这个是咋往里边灌水的呢?”黄大妮高兴的问道。

“啊?”赵起武傻眼了。

村里也没自来水啊,大多数人用的还是压水井。

先进点的,就是一种提拉式的水井,只用塑料管进去,一根铁丝带个胶片,和用气筒打气的似的,不过那个是向下费劲儿,这个是提着费劲儿。

老赵心里不由感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那这个热水器咋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